記者薑維平

1982年至2000年,作者先後任大連日報,新華社大連支社和香港文匯報記者,2000年12月至2006年,作者因揭露薄熙來貪腐而
個人資料
記者薑維平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公報》與《決定》為何相去甚遠?

(2013-12-08 09:52:27) 下一個
《公報》與《決定》為何相去甚遠?
薑維平
如果把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與此前出籠的5000字的《公報》加以比較,可以發現一些明顯的矛盾和衝突,比如,《公報》極其僵化與保守地提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還有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江澤民的“三個代表”,與胡錦濤的“科學發展觀”,等等,但是,毛在世時能廢除勞教製度嗎?鄧在世時能敢放開“二胎”嗎?諸如此類不一而足,雖然,除了“廢勞教”與“放二胎”,其它承諾目前還隻是構想框架,遠未落實,但誰敢斷言他們不會像對待勞教製度那樣,動真格的呢?所以,第一個問題就不得不出來了:為什麽3中全會開了四天,此前無聲無息,神密兮兮的,而《公報》羞羞答答遲出,又沒幾句新意?
在我看來,這再正常不過了,不僅中共領導人急於把全部的權力抓在手裏,而且老百姓,包括一些希望中國變成多黨製的海外右派知識分子,也認為掌權者一登基,就能一手遮天,有所改變,其實,習近平上台並不意味著,他可以麵對960萬平方公裏發號施令,一言九鼎,隻不過是給善良的中國人帶來了一個“夢想“,不要說人家在騙你,有“夢”總比沒有“夢”好,假如薄熙來上台,你連做夢的權利都沒有,重慶“唱紅打黑”使“紅岩”變“黑岩”就是明證。我認為,《公報》之所以成了四處討好的大雜燴,正說明習近平已遠不是“政治強人”,在擊敗政敵薄熙來之後,他不想,也不敢再得罪其他的同僚,他必須重提“毛澤東思想“而穩住左派,必須重提“三個代表”穩住江的黨羽,必須重提“科學發展觀”,取悅於胡溫,與其說是憨厚包容的性格使然,不如說是他的胸懷,膽識和謀略,試想,他沒辦的事就先大講,還四處樹敵和出擊,能成大業嗎?他既便有好的計劃,也會“出師未捷身先死”,何況他所倡導的改革,必須自上而下地推行,必得先保證國家統一與社會安定,必得依靠下屬的各級政府和官員,因此,現在,就下結論說他是“毛式人物”,是倒退的“保守派”,實在是言之過早。
由於上述的《公報》與《決定》相去甚遠,海外與論成了“過山車“,先是一片失望感歎,後是一陣驚呼欣喜,其實,在我看來,不必失落,也不必雀躍,隻是多一點理解,多一點耐心與期待,國人誰不講假話,套話和廢話呢?領導人尤為如此。不要看他們講什麽,而要看他們做什麽,正如我們在生活中,琢磨身邊的人品,誰夠不夠朋友,講不講信譽,要看辦事,而不是聽花言巧語。語言不過是他人希望你知道的東西,不必認真。因此,《公報》是“謊言大全”,姑且聽之,果然,它剛拋出來不久,就漏了“餡”,令人發指的“勞教”不是廢止了嗎?勞教所關押的大部分是宗教和異議人士,這等於透露了習李的思想底牌,他們是不讚成打擊宗教和言論人士的,隻不過他們新接班,還得罪不起人脈關係深廣的前任,但日後呢?五年,十年之後呢,他們的地位穩固了,時機成熟了,底層民眾“倒逼”攻勢加劇了,難道他們還不政改嗎?
細讀《決定》可以看出,它涵蓋十五個領域的六十項具體改革的目標,改革力度前所未有,振聾發聵,其重點和亮點包括司法獨立、二胎放開、廢止勞教、戶籍放寬、土地流轉、國企讓利、自貿區擴大、國安強化,等等。就拿“土地流轉”來說吧,它是什麽呢?說白了,就是“土地私有化”,隻要徹底地私有化了,許多過去貧窮的農民就可以發家致富,官員就不敢強拆,開發商就不敢侵害他們的利益,這前景多好?這不是一場革命嗎?隻不過,曆任的中共領導人都講土地國有,“國有”是假,“官員私有”才是真的,由名義上國有,實際上官有,改為老百姓私有,這是從官員嘴裏搶肉吃,不冒風險嗎?所以,胡溫習李都不敢,就委婉地說“土地流轉”,這有點像劉再複,回國出了一本書《父女兩地書》,其中把“流亡文學”叫成“漂流文學”,這樣出版社才能通過,而讀者一看就懂了,也笑了,中國人的智慧和“太極”都體現在《公報》裏了,失望什麽?
當然,這些改革的構想和承諾,大都還是“吊爐餅”,嗅起來香噴噴的,遠遠地掛著呢,它還需要有關部門和機構製定落實的具體方案,甚至修改法律,並將麵對特殊利益集團的阻撓,包括手中緊握行政審批權的部門,地方政府,央企,等等。也許因為阻力太大而腰折,如果那樣,一些“事後諸葛亮”就會說,你看,當初,我就說他是欺騙嘛?不要對他們抱有幻想,果然如此吧。可是,他們別忘了,現在已不是“辛亥革命”的時代了,“南周事件”中站出來的律師和維權人士,就類似“黃花崗72烈士”了,再鼓吹“暴力革命”與“街頭抗議”,老百姓也不領情,更不會參與,因為大部分國人渴望漸進式改良,而不是刀火交加的革命,“襲擊天安門”不能使中國進步,隻能使國土分裂;過激的言辭,無濟於事,隻不過是給黨內改革派,問罪習李提供了“暴力語言”的把柄而已。
實際上,習李已經冒了極大的政治風險,搞不好是要被前後左右的同僚和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團們暗中勾結殺頭的,何況,他們剛把根基深厚的薄熙來拿下來,又抓捕了李春城等周永康的嫡係,從他們數十年權利輸送而收買的同黨敵視的目光中閃身出來,已是一頭冷汗啊,所以,我的想象可能是不離譜的:會議開了四天,爭論不休,劍拔弩張,習近平一再安撫,好話說盡,左右逢源,才使《公報》四平八穩出籠,大家都比較滿意,才能打道回府,但中共曆來如此:講歸講,做歸做,權力獨掌到手,會議表決通過了,以後執不執行,怎樣執行,要不要依據不斷變化的形勢去修正,那就另說了。
 
正因為習李感受到了兩種擠壓,一種是底層老百姓和進步知識分子,要求民主與法製的,一種是黨內以權謀私的保守派和利益集團大佬,企圖千秋萬代作威作福,改革者有點喘不過氣來,已經腐敗透頂的省市區縣鄉鎮村的大大小小各級貪官,幾乎都成了“腸梗阻”,而中央的各部委辦也有令不行,有行不止,習近平的想法不能實現,就一方麵不斷地把心腹安排到黨校,宣傳,組織能要害部門,一方麵大膽地成立“國安委”和“發改辦”,這足以表明,他無奈地拿出《公報》哄官員,卻並不真的信任他們,而走“國安委”的組織路線,巧妙地繞過“腸梗阻”,這就是為什麽本次會議打破了此前的慣例,前幾次的三中全會,相關文件都是會議結束一周後由新華社權威發布,而這一次急不可耐,而且聲明,習近平領銜。他急於將自己主持擬定的長達兩萬字的《決定》向外發布,體現了習李對這次重大體製改革全麵啟動的決心。從曆屆情況看,中共最高領導人出任全會文件起草組組長,習近平尚屬首次,仿佛在說,同胞們,別看我下深圳後向左轉,有點裏外不是人;別看《公報》是左右討好的“大雜燴”,與論嘩然,沒辦法啊,我希望自己像我父親,但我沒有他的後台支持啊,不過,切莫失望,我會努力的。
 
20131124於多倫多大學梅西學院。
香港《開放》雜誌201312月號首發,轉發請注明出處,所有的平麵媒體,包括書籍,雜誌等轉發和引用需經作者書麵授權。更多文章請看作者個人網站:www.jiangweiping.com
聯係作者:pwj@gmail.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