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博了,看看上海怎樣了?

(2010-04-28 18:01:36) 下一個

【回國偶得】                                       精彩上海

  

 

國內這幾年的發展之快,世人矚目。尤其是上海這顆東方明珠,出落得愈加明亮,光彩奪目。她和座落在南偶的東方之珠—香港交相輝映,熠熠生輝。這幾年經常進出上海,每每問起對上海的印象,我隻有兩個字: 精彩。

 

 

 

確實,到了上海,那精彩如影隨形,無處不在。 它漂浮在眼前,彌漫在空氣裏,讓你目不暇接,讓你喘不過氣來。先不說浦東的摩天大樓,外灘的流光溢彩,新天地的燈紅酒綠,南京路的熙熙攘攘,淮海路的灼灼風情,徐家匯的燈火闌珊;還是世紀公園裏的青山綠水,輕軌地鐵的快捷幹淨,浦江大橋的宏偉壯觀。你說想幹啥吧。 想看畫? 好, 你可以去坐落在市中心寸土寸金地段上的上海美術館看看,那裏有號稱是中國頂級的當代美術雙年展。不過你去了,如果看到了一個鏽跡斑斑的龐然大物--一輛老式火車頭停在美術館的樓前,可別奇怪,那可是貨真價實的藝術品呢! 如果裏麵琳琳總總即可稱為前衛藝術、又像是塗鴉的作品讓你驚奇、不解,那也別急,你可以轉到旁邊的一家畫廊看看,裏麵有不少上乘的畫作,而且空調清涼,環境舒適。在這裏把氣理順了,還可以到旁邊開放式的人民公園去走走。

 

公園裏除了優美的風景,還有兩處人群不可錯過。一處是清一色的老人。每位老人都有一張紙牌,或擺在路邊,或相互傳看。是什麽呢? 走近一看,上麵寫著:男或女,多少歲,什麽職業,有房無房。哦,明白了,這是老人們在為自己忙碌無暇的兒女們張羅對象呢,好主意! 再往前走,有一群學生模樣的人聚在一起,高聲談論。仔細聽聽,講的是英語,說的拿腔拿調、繪聲繪色。這就是堅持了很多年的英語角了,佩服!再往前走,在綠蔭深處,有一幢玻璃小樓:上海當代藝術館。走進去,兩層空間不大,卻靜靜地展示著風格各異的當代藝術品,與美術館裏正在上演的擁擠和浮躁有很大的反差。不小心,你在這裏甚至可以撞見現代藝術大師米羅們的大作。累了,上三樓的小吃吧坐坐,點杯咖啡,或來盤色拉。玻璃桌麵下竟然是藝術陳列櫃,裏麵框有一幅別致的畫。坐在高腳凳上,聞著撲鼻的咖啡香,環顧四周玻璃牆外,隻見綠樹環繞,高樓林立,天高雲淡。是小資情調也好,是忙裏偷閑也好,這個下午就這麽不經意間,在這份愜意心境中交代了

 

當然,藝術的上海還有更多的去處: 位於虹橋開發區的劉海粟美術館,五角場800號藝術區,以及泰康路上的田子坊。這些年來上海也趕上了創意產業的潮流,建了不少藝術創意街區。 如果遇到一年一度的春季藝術沙龍,那可是一場藝術盛宴,不可錯過。 更值得一提的是被喻為塞納河左岸的蘇州河莫幹山藝術倉庫區,這裏聚集了一批或拋棄了社會、或被社會拋棄的藝術家們。他們把過去的老廠房、老倉庫收拾收拾,開辟了自己圈子裏的廣闊天地。在這裏,他們勤勤懇懇,埋頭勞作,希望成就一番像光頭方力鈞一樣的事業。他們那份認真、那份幾乎不食人間煙火的執著,在物欲橫流的今天,不能不讓人肅然起敬。 有一次我正巧撞見了一位藝術家正在進行的跨國行為藝術。你看,他帶著一位金發碧眼、從歐洲趕來的美麗姑娘,在一間簡陋的農民工飯廳裏翩翩起舞。於是,在你眼前就呈現出這麽一幅超現實的真實場景: 斑駁的牆壁,油膩的地麵,簡陋的飯桌,在皮膚黝黑、正埋頭吃飯的農民工中間,一襲紅裙像蝴蝶一樣飄來飄去,不時地露出一節節藕白。這是兩種完全不相幹的行為,兩種截然分明的膚色,卻在這小小的空間裏能各行其是,和諧共存。如果不身臨其境,你是很難體會到那種藝術的張力。這是蒙太奇?是紐約的蘇荷? 是巴黎的塞納? 不,都不是。你聽,那位藝術家正用濃重的鄉音不緊不慢地說道: 某年某月某日,中國上海。 

 

 

 

周末去哪兒?上海的周末活動真是精彩紛呈。如果你不必為溫飽賠上周末,口袋裏還有些錢,那選擇就多了:  各大公園裏一定有許多活動等你參加; 各大商場一定有繽紛的促銷活動等你去參與;各類展會一定張燈結彩等你去光臨;各類茶室一定有上好的茶和精美的小食等你去品嚐;各個學校一定有學費不菲的課程等你去充電。你還可以和一幫朋友到大浴場裏從頭到腳消磨一天,連飲食都包了。可以去練練珈逾,跳跳肚皮舞,學學鋼管舞。 要麽,去高爾夫球場去揮揮杆,連球都有漂亮的球童幫你撿。 或者,還可以去佘山國家森林公園去吸吸新鮮空氣。 你若再有興致,幹脆油門一踩,把自己發放到天堂蘇杭,嚐嚐陽澄湖的大閘蟹,看看老謀子的《西湖印象》。你如果實在想不出幹什麽,就去淮海路上溜溜吧。你可以坐在百盛邊上的哈根達斯店裏,橫橫心買一客冰淇淋,看看滿街的時尚男女走過,宛如是在看現實生活裏的時裝秀。別心疼那價格比車城貴的多,至少你冰了舌頭,養了眼球。

 

春天到了,想看鬱金香嗎? 車城邊上有著名的荷蘭村可以去。但你若是到了上海南匯的鮮花港看看,那才能真正體會到什麽是鮮花的世界,什麽是鬱金香的海洋。想看賽車? 嘉定汽車城裏的F-1國際賽車道上正熱鬧非凡,舒馬赫和熱辣的賽車女郎正構成一條靚麗的風景。聽過大學城嗎?你到了鬆江你才能真正體會到國內對大學城建設的大手筆。 這座從稻田裏拔地而起的大學城,短短幾年就初具規模。 城中山水校園,現代建築,應有盡有。不管裏子如何,這麵子上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高等學府相媲美。誰說上海小家子氣? 看看那高聳如雲的校行政大樓,那寬大無比的校長辦公桌, 那富麗堂皇的院辦公室, 哪一樣不比美國的學校大氣?何況還有不遠處美侖美奐的泰晤士小鎮相伴,你不能不佩服這些建設者們的眼光和能力。

 

想看上海的夜生活? 那更是五光十色,熱鬧非凡。 不管是璀璨的外灘,還是不夜的新天地,一到晚上,到處都是熙熙攘攘,摩肩接踵。還記的周旋那依依呀啊的“夜上海,夜上海”嗎? 還記的“金大班最後一夜”的百樂門舞廳嗎?這些舊上海不夜城的東西都已修複還原,但也許隻能滿足老上海那些小開、老克勒的懷舊情懷。而現代的人們,不管是有錢沒錢,是不是小資都可在上海找到夜生活的去處。和國內其他任何一個大城市一樣,夜晚的上海更嫵媚漂亮,動感十足。 富麗堂皇的KTV, 舞廳、夜總會、酒吧、大浴場比比皆是。想看明星?那可以去複興公園的Park97、官邸看看,那裏名媛倩影,暗香浮動。 喜歡鬧騰的可以在VIP、在BABYFACE 在另類的頂層畫廊找到不少的同好。

 

想看演出?那選擇就更多了。 數數上海主要的演出場所有:氣派豪華的上海大劇院;玲瓏剔透的東方藝術中心;古香古色的上海音樂廳;沉澱曆史的美琪大劇院;名伶薈萃的天蟾逸夫舞台;還有能容納上萬人的上海大舞台、虹口體育場。每當夜幕降臨,上海的舞台上就輪番上演著各種人間悲喜劇,其中不乏上乘之作,如現代舞《野斑馬》、《大紅燈籠高高掛》、《迷魅上海》。隨便數數上海文化的亮點,除了經典越劇《紅樓夢》之外,還有餘秋雨的“苦旅”係列、黃豆豆的舞蹈《秦俑魂》、閔惠芬的二胡《江河水》、朗朗的鋼琴《上海變奏曲》、以及最近那位頭發梳的光光的上海男人周立波的青口《笑侃》係列。 提到話劇,也別隻說北京人藝的《茶館》。 在今天的上海,你可看到各類精彩的話劇,如《杜拉拉》、《半生緣》、《暗戀桃花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話劇中心的小劇場,一部四人小話劇《有多少愛可以胡來》竟然可以連演一百多場。在隻有一百多個座位的小劇場裏,話劇就在你眼前上演。那份精彩,那份真切是大劇場不能體驗的。 甚至世界一流的演出團體也如過江之鯽來到浦江兩岸討生活,為上海的舞台上增添了亮麗的國際色彩。 如《天鵝湖》。如《悲慘世界》。如《貓》。如《大河之舞》。

 

隻是,當前文化的商業炒作大行其道,上海也不例外。真正一流的作品媒體鮮有報道,而充斥各類媒介的大多都是燒錢比賽式的炒作。炒炒炒,大炒特炒,於是就炒出了遠如《無極》,近有《三槍》一類的天價笑料。眼下一些文化媒體的格調之底、銅臭之甚,也算是為當今盛世做了個亮麗的注腳,真令人大跌眼鏡、扼腕歎息。

 

 

 

近年來,上海的會展產業蓬勃發展,各種名目的會展在浦江兩岸輪番上演。 今天的上海可稱為會展之都, 甚至在大學裏都出現了會展學院。有展會就一定有彩旗飄飄,美女模特如雲,熱鬧非凡。

 

更有趣的是,近幾年國內興起的美女經濟,在上海更是推波助瀾,運用到了極致。美女模特的身影到處都是:在會場裏;在儀式上;在體育場;在賽車場;在商城;在街上;在學校。車展上香車美女平分秋色已是傳統。周末你隨處到各大商場走走,一定會遇到各類時裝模特、或化妝品模特、或首飾模特與你擦肩而過。  到了春天,不經意你會遇到滿大街盛妝的模特新娘。 更不用說時裝文化節、奢侈品展上的美女模特如雲的場景。甚至以前羞羞答答的成人用品展,在滬上都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大雅之堂,同樣閃動著美女模特的身影。

 

甚至,連稱呼都用“美女”取代了女服務員。 在商場,你會聽到 “嗨, 美女,這多少錢?” 在餐廳,你會聽到 “美女,點菜!” 在酒店甚至你會聽到對清掃的阿姨說“美女,請盡快打掃房間。” 那大嫂一定會心裏嘀咕:“ 我咋都成了美女啦,這是啥世道啊?”  各類巧立名目美女大賽更是充斥熒屏,躲都躲不過。以至於選出的“好男兒”看上去更像好女兒。男扮女裝成了時髦。不信,你去問問在國內最火的演員是誰? 大家一定會告訴你:不就是那個穿著花裙子、頭戴小紅花的純爺們兒嗎?

 

還有那消費令人咂舌的外灘幾幾號、金茂大廈的貴賓廳、香格裏拉的宴會廳裏幾乎天天上演著各類時尚派對。有派對就一定名流薈萃,華服香氛,儼然一個上流社會的雛形,不管有沒有上流社會的精神;儼然一個貴族階層的初現,不管有沒有貴族的風範。  在那裏,人人紳士,個個美女。美女還不夠,一定還要專門安排清一色的美女模特在燈光變幻的T台上走秀,霓裳魅影,搖曳生姿,才把派對推上高潮。更不用提那神秘的私人會所,裏麵不知上演什麽樣的醉生夢死。 你去看看,到處金碧輝煌,到處絕世佳釀,到處錦衣華服,到處鶯歌燕舞。 應了誰說的話? 這裏沒有最有錢,隻有更有錢。 沒有最奢華,隻有更奢華。

 

 

 

 

 

上海曾是購物天堂, 現在還是。你要到各大商場逛逛, 不管是徐家匯鬧市,還是五角場商圈,那可真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物質極大地豐富。先別急,看看價錢,不由你不咂舌,怎麽比美國都貴? 再看看房市,和車城的節節下跌成鮮明對照的是,上海的樓市一飛衝天。你要去看了,一定會頭暈目眩:別提什麽“湯臣一品”,什麽“檀宮”,什麽佘山別墅“, 連菲傭、英國管家,曾幾何時這些馮小剛電影“大腕”裏的胡話都在上海一步步成為現實。

 

既然房價、物價這麽貴,那老百姓怎麽過? 別太擔心,上海的老百姓自有一套。 盡管他們對“蝸居” 有滿腹的牢騷, 對貪官汙吏更是深惡痛絕,但是他們都明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才是最硬的道理。於是乎,家家拿出“螺絲殼裏做道場”的本事,把生活安排的服服帖帖,有滋有味。商場的東西太貴,自有可以買到物美價廉的地方。 你到人民廣場或科技館的地下精品商城看看,這裏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價格低的超乎想象。老百姓的精明在一買一賣的討價還價中表現的淋漓盡致,買賣在這裏常常是一種心理的角力。和奢華對應的是: 這裏沒有最便宜,隻有更便宜。 

 

 

 

一日傍晚,從華師大辦事出來,已是華燈初上。 校門口一字排開的攤販熱鬧起來。路過一位看上去像鄉下來的小姑娘的攤位,上麵擺滿的精美飾件吸引了我的目光。想想這次還沒給孩子買小禮物,於是就挑了兩條漂亮的項鏈。 

 

“小姑娘,這兩條項鏈我要了。”

 “好!” 小姑娘應著,並高興地又挑出幾條風格類似、也很漂亮的項鏈 

“多買幾條吧,都很好看的。”帶著滿眼的期待。

“謝謝, 兩條夠了。” 我應著,正準備付錢,突然旁邊擠過來一位女學生問道:

“嗨, 有耳環扣嗎?” 

“有啊!”

“太好了,給我拿一個。”

“一個? 給你一對吧。”小姑娘爽快地說。

“一對?那得多少錢?”女學生有些猶豫。

“奧,不要錢。”

“真的?” 女學生有些驚訝,拿起就要走。

“別急,我給你包好,小東西常會掉的。”小女孩認真的說道,仔細的包好。

“謝謝!”女學生高興地走了。

 

看到這一幕,我心頭突然一熱:“小姑娘,你剛才還拿來幾條項鏈嗎? 我都要了!”

 

在我住處附近的一個路口,總會看到一位擦皮鞋的老人。老人看樣子像是退休工人,穿一身過去常見的藍色工作服,一個小凳子,一個擦鞋箱子,也總會看到有人要他擦皮鞋。一日,天已經很冷了,正好路過,看到他有空,於是就坐在了小凳子上:師傅,皮鞋擦擦吧?“好哩!”

 

老師傅把一隻鞋在腳墊板上放好,插上護片,除塵、塗油、抹勻,放一邊。 換一隻鞋,除塵、塗油、抹勻,左右均勻的擦了起來。老人把簡單的程序做的如行雲流水,一絲不苟。動作嫻熟利索,臉上透著自信和快樂,竟讓我一時覺得時光倒流,仿佛看到當年上海產業工人響當當的風範,很美,很欣賞。

 

老師傅在這裏擦皮鞋很久了吧?

“快十年了!”

“沒有城管來麻煩您嗎?”

“有啊。頭幾年到處躲。後來他們知道我是從支援三線回上海的,又是一老頭子,就不管我了。”

“三線? 那裏?”

“陝西漢中,我在那裏工作了三十八年呢!

“漢中?! 我知道,魚米之鄉啊!” 想起當年父親帶我們全家也是支援三線到了陝西,常要托人從漢中帶米回來。記憶是那麽遙遠,又是那麽清晰。看著眼前這位擦皮鞋的老人,曾經像父親一樣,把大半生獻給了三線事業,退休了還要在街頭擦皮鞋。“為什麽呢?” 我心裏不無感歎,不勝唏噓。

 

“唉, 閑不住呀! 按說我一個月有退休金800元, 加上政府補貼150元,我生活夠用了。可孩子們總是缺錢,掙一點是一點吧! 不瞞你說,我擦鞋掙的比退休工資還多呢!”老人不無自豪的說。

 

看著老人凍得通紅的手和臉, 卻又掛著樂嗬嗬的笑容, 我心裏突然有一種說不出的酸楚。我們的父輩是那麽樂意為子女付出,而我們又能為他們做些什麽呢?擦完了,我把錢塞在老人手裏, “不用找了”,趕快回頭離開,生怕老人看到我眼角流出來的感動。

 

此時旁邊輕軌線上一輛機車隆隆駛過,精心綠化的街道上滿是腳步匆匆的人群。一個現代化的大上海正像這四通八達的輕軌地鐵線一樣向四周擴張。 在這座正在崛起的現代化大都市裏,又有多少像這位小姑娘,這位老師傅一樣的家庭呢?

 

 

 

 

上海的精彩是實在的,你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 上海的精彩是物質的,經得起品嚐,經得起消費。 上海的精彩是富有創意的,年年有新意,月月出新招。  上海的精彩是全方位的:不管是浦東新區的豪放,還是浦西城區的典雅,或者是安亭新鎮的多彩,或者是鬆江校區的英姿,一切都顯示出上海建設者們的聰明與智慧。上海的精彩是精致的,正像上海女人的精致:一切是那麽精細、精心、精明、精準。

 

上海的精彩不缺亮點。上海的精彩讓人眩目。上海的精彩讓人興奮。上海的精彩讓人憧憬:崇明長江大橋的建成;輕軌地鐵和蘇、寧連成一片;磁懸浮由高速鐵路向京杭的延伸;迪斯尼樂園的落戶。。。。。,這將是怎樣的一幅壯觀景像? 

 

但,上海缺少點什麽呢? 

 

上海不缺天時。上海不缺地利。上海不缺人和。上海不缺錢,不缺物,甚至連文化也不缺:誰不知到中國有個海派文化? 

 

但是,上海總該缺少點什麽吧?就像一直困擾上海的地下缺水。那麽多的高樓大廈一下生在上海,那麽多的人口一下湧入上海,會不會再次引起地麵下沉?上海的地麵堅實嗎? 上海的底線在哪裏? 

 

當你收回對上海精彩天空的仰望,去尋找上海的底線,你會大吃一驚: 上海有底線嗎?上海的行為和觀念的最低標準在那裏?  是紀律嗎?是五講四美嗎?是八榮八恥嗎?是黨紀國法嗎?  或者,這底線是錢嗎?你一想,就會心驚肉跳! 抬頭望去,在上海精彩的天幕上, 有一個大大的水印:錢。錢無處不在,無所不能。在學校裏,在醫院裏,在商場,在官場,錢似乎是通行證,是潤滑劑,是搞定一切的必須。錢,從來沒有這麽重要。買官賣官、笑貧不笑娼早已卷土重來。 你去書店、圖書館看看提供精神食糧的書架,堆滿了如何賺錢的金科玉律。 什麽厚黑學,什麽職場攻略,甚至辦公室潛伏謀略都臉不紅心不跳地立在那裏。 你去問問小學生:什麽是成功?  有錢! 窮爸爸,富爸爸,嘿嘿。

 

所以,上海缺乏的是底線,一種堅實的底線,一種社會的、文化的、道德的底線。這種底線的缺失表現在觀念上,在行為上,更重要的,在精神上。上海缺少的是一種與其物質精彩相適應的精神精彩,那種有信,有望,有愛的精神。不然,你不會看到上海的精明會在釣魚執法上發揮得淋漓盡致,還丈二和尚摸不清自己到底錯在哪裏;  不然,你不會在上海文壇聽到那些“寶貝”們的大聲喧鬧;不然,你不會聽到大導們的振振有詞:票房就是一切! 不然, 你不會看到有作家公然宣揚對“一夜情” 向往 ;不然,你不會看到老百姓對上海襲警凶犯的英雄情結;不然,你不會看到那麽多的貪官、奸商、二奶、小三;不然,你不會看到“漢芯”這樣低級的詐騙在上海這樣精明的地方能夠實現。 是的,這些你都看到了,聽到了。你不能不問,上海的底線到底在哪裏?上海的精神怎麽了?

 

上海的精神缺乏信仰,缺乏一種簡單的、入世的、平民的、常態的信仰。 信仰的普遍缺位,才使整個社會精神上普遍缺乏支柱,這也是上海精彩後麵最大的憂患,這種憂患在所謂的富人、精英階層尤為突出。上海有形成上流社會的物質基礎,但尚缺乏上流社會的精神條件。上海不乏自認為貴族的人群,貴族精神卻很難尋覓。究其原因,還是信仰的缺位。上海底線的建設重構,首先應該是信仰的重構。  不然,一個建立在金錢上的社會無論是多麽精彩,都會是過眼煙雲。上海不僅需要物質貴族,更需要精神貴族。

 

是的,精神貴族,這曾經看起來那麽紮眼、聽起來那麽刺耳的稱謂,被我們擯棄了那麽久遠,在今天精彩的上海,是該請出來好好問問,重新審視了。上海人,尤其是上海的達官富人們,在陶醉於上海精彩的同時,是該問問自己有沒有感恩的心態、寬厚的愛心、悲憫的情懷、人格的平等、人性的尊嚴。上海缺少的正是這種貴族精神,這種敬虔、感恩、謙卑、平等、給予、平和、大愛的精神。這種貴族精神的獲得其實和物質、金錢沒有太直接的關係。但當步入物質貴族之列時,卻大有必要問問自己離精神貴族還差多遠。 人, 既是物質的, 更是精神的。無信仰的精神常常是漂流不定,很容易被權、錢、色所迷亂。連孔夫子都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我猜想,孔夫子說的這個信,不僅僅是指信譽吧? 也許我們千百年來都沒有完全讀懂老夫子呢?

 

欣慰的是,在上海我看到了這種對信仰的渴望和精神的追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我看到了一批富豪開始把注視蓋茨巴菲特們如何賺錢的目光放遠,看看他是怎麽花錢及其背後更深層次的精神原因; 我看到了學子們對精神的回望和對信仰的追問;我看到了上海的慈善正在慢慢超越慈善之夜而成為常態; 我看到了陳發樹唐駿們的慈善基金後麵那卡那基的身影; 我看到眾多的海歸們帶給上海的不僅是技術和財富,還有精神、信仰、和責任; 我看到了上海的底線正在建立--雖然緩慢,但一定會成形。  

 

所以,我敢說,如果中國有了精神貴族,那一定先是在上海。中國精神底線的重構,上海一定不會缺席。一個有信、有望、有愛的和諧社會在上海一定會出現。

 

 

 

別了,上海!

 

在去浦東機場的路上,路過高高的楊浦大橋。回頭遠遠望去,浦東那片摩天大樓劃出靚麗、雄偉的天際線。  不遠處,一片新的建築正在拔起,熱氣騰騰。 對了,今年上海世博會的大幕就要拉開。為了這個超級國際大派對,上海大興土木,準備了整整八年。 那時,又會多熱鬧? 我想。

 

讓我更牽掛的是,世博會能為老百姓帶來多少實惠? 那位小姑娘的生意會不會越來越好? 那位擦皮鞋的老師傅會不會被從街上請走?我不知道。我隻能在心裏默默為他們祈禱。

 

但我知道的是,上海一定會更精彩

 

 

------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1)
評論
青青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蔡辰禎的評論:
Ding!
這個無名男英雄好像跟上海有仇,不會是嫉妒吧?
揚子江酒店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蔡辰禎的評論:
跟那些不懂上海的人有什麽好爭論的呢?每次我回到上海,都覺得不再是小時候的那個城市了,上海以前的那種韻味早就被破壞了。從一些人的言語裏可看出詆毀上海的人的內心有多陰暗。
thatthat 回複 悄悄話 權、錢、色迷
迷---enthusiast,lost,be fascinated by,confuse,perplex
無名男英雄 回複 悄悄話 "和諧歡歌"的歌詞不通.
"彼此遙遠卻在身旁"不通.
"歡樂天空,情誼飛揚""所有祈願,幸福流淌""歡聚因為夢想,愛和諧綻放"中學生作文水平,空洞無物.
我相信如果花點錢向全國征集歌詞,不會是這水平.幾百億都花了,不差這點錢吧?
剛查到的,
填詞:北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文化活動處處長,王平久.2小時寫成.真是藝高人膽大,官場,藝場全能.套句時髦的話,"德藝雙馨"啊.

資料:
今年3月,世博會開幕式室內文藝表演總導演滕俊傑找到他說,“我有一個曲子,你給我填個詞吧。”“當時他限我3天時間交稿。”

王平久形容這首曲子的感覺,令他有種正手捧鮮花,在機場等待、歡迎世界各地人的到來。於是,他答應為這首歌曲填詞。王平久說,當晚他便給導演發了短信,確定了歌名為“和諧歡歌”。隨後,他隻用了不到兩個小時,便創作出了整首歌詞,幾乎是一氣嗬成。
無名男英雄 回複 悄悄話 "話說長江"的曲調有變成了"新上海協奏曲".真行.
少不更事 回複 悄悄話 你好象是個女的,文采太好了,佩服!
WienFan 回複 悄悄話 "所以現在有人說上海是中國的文藝沙漠,一點沒錯."
--哈哈,春晚代表中國文化嗎? 一個字: 俗!
無名男英雄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蔡辰禎的評論:
上海世博會的戶外開幕式導演是外國人這是新聞說的,還有那個導演的圖像.如果不是外國人更好.
張藝謀指導北京奧運會是因為他是中國人,這就夠了.是不是北京人沒關係.
看看上海世博的一些統計數字:

總策劃和總導演:滕俊傑,上海半官方人士.(謝謝你提供的信息)說真的以前我還不知道有這麽個人.不知道為什麽選他?因為他是上海文藝界的主要官員?總策劃總導演都是一個人,他怎麽不把總設計和主持都兼了啊?
世博主題曲:自稱新上海人繆森創作.抄襲日本歌曲.而上海專家主審通過.且不說抄襲.就那麽一首平庸的歌憑什麽入選?專家是幹什麽吃的?而且MTV形式和攝影手法明顯模仿"北京歡迎你".就象雙胞胎.
中國館設計:外形醜陋,毫無美學觀點.是誰拍板通過的?而且還是抄襲日本1992年的世博設計.
吉祥物設計:海寶.台灣人.抄襲美國動畫人物.設計也很平庸.難道大陸就沒人搞出有創意的設計?
開幕式表演:毫無中國特色,請了一幫外國人,演奏了很多外國老舞曲.如果真是要顯示世界潮流,最起碼要請一些水平高點的流行音樂家和團體吧?這些節目給外國人看,有人感興趣嗎?何況世博在中國舉辦,就是要有中國特色,應該向北京奧運會學習.這樣才有利於向世界宣傳中國,花了幾百億才值.

所以現在有人說上海是中國的文藝沙漠,一點沒錯.

其他就不多說了.
蔡辰禎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無名男英雄的評論:

不同於北京奧運會由張藝謀作為總導演,上海世博會的開幕式沒有總導演,而是由一個創意策劃的集體團隊負責,但是上海世博會開幕式的總策劃滕俊傑是上海人。同時,戶外沒有開幕式文藝表演,隻有室內有開幕式文藝表演,這個表演的總導演也是滕俊傑。
另外,仔細看看所有的後續事實報道,並沒有你所幸災樂禍的醜聞,而是有人故意想給中國發難。你是一個中國人,希望不要因為仇視上海而作反華者的幫凶。寫東西也最好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要隨意信口開河誣蔑上海。
上海人並不是一個崇洋媚外的群體,而是一個凡事要求精致,精細,精確,精美的有著完美主義情結的群體,是一個對生活有著認真態度的一族。所以,他們才有能力向世界上好的東西看齊,力爭達到世界水準的高度。
所以,上海並沒有傷中國的感情,相反上海為中國爭了光。因為上海現在在世界的眼裏,是一個最令人激動的城市,是中國最時尚摩登,最具有世界大都市風範的一個城市。全世界,全中國蜂擁而來上海發展的人群就是一個力證。
上海的文化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所以,團隊裏若有來自五湖四海的人也是正常,所以千萬不要說上海的官員腦子有問題,這正證明了上海人的務實,寬容和大氣。再說,張藝謀也不是北京人啊,北京主辦方讓他做總導演,難道腦子也壞了嗎?就像奧運會是中國的一樣,世博會代表的也是中國啊。請不要這麽狹隘。
泰安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蔡辰禎的評論:
Ding !
無名男英雄 回複 悄悄話 上海政府官員腦子真有毛病.在發生了那麽多醜聞後,現在又加一條.
上海世博會的戶外開幕式請外國人當總導演.有沒有腦子啊?難道中國找個導演開幕式的人都沒有?上海人你傷害了全中國人的感情,上海人的崇洋媚外到了無已附加的地步.
老開 回複 悄悄話 看到上海二個字就點擊進來,但長篇大論粗粗一看,好象沒啥共鳴。



蔡辰禎 回複 悄悄話 現在的上海湧入了大批所謂的新上海人,在帶來好的東西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負麵的東西。所以上海以前的那種韻味,素質,教養,道德底線的平均分被他們拖下很多。
不默而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夾心的評論:
說哪裏話來?芙蓉姐姐和鳳姐跟上海一點關係都沒有!一點市場都沒有!她們的支持者在上海是極難找到的。請你罵人要找對字眼。
夾心 回複 悄悄話 上海=山寨洋人.愛因斯坦E=MC方,上海=芙蓉姐姐*鳳姐方.
xiaoxiqingqing 回複 悄悄話 想家了...

精彩的照片. 謝謝分享.
shavignon 回複 悄悄話 I miss shanghai so much!
old52 回複 悄悄話 作為一個上海出生的人,我現在深深地覺得目前的上海根本成為一個暴發戶的上海,沒有了原來上海的韻味,整體上海素質在下降,就像目前中國一部分人,全身國際名牌裝飾,內心深處一空白,根本沒有羞恥、道德可言,官員貪汙,根本沒有可以可頌之處。
tudou! 回複 悄悄話 讚一個!
有向上的朝氣,賣項鏈的小姑娘和三線回來的老師傅,才是上海的脊梁.埋頭苦幹是上海的精神,超越自己是上海的追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