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淺水

隻有真誠麵對,虛幻的網絡才會變得真實
正文

報道國外科研成果不應誇大中國留學生的貢獻

(2007-11-26 17:04:59) 下一個
◇◇新語絲(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報道國外科研成果不應誇大中國留學生的貢獻

                            ·方舟子·

    近日日本京都大學和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實驗室分別在國際著名刊物
《細胞》和《科學》上發表論文,宣布他們各自把人體皮膚細胞改造成了
幹細胞,被視為幹細胞研究領域的一個突破。因為發表在《科學》上的那
篇論文的第一作者是中國留美學者俞君英,國內媒體對這一成果表現出很
大的興趣,出現了不少報道,俞君英本人也接受了國內多家媒體的采訪。

    關注有中國留學生參與的國外科研成果,本無可厚非,但是這些報道、
采訪卻有誇大之嫌。有的把這項成果說成“北大學子造出‘萬能細胞’”,
其實該成果與北大毫無關係,俞君英出國前雖曾經在北大讀本科,也早不
是北大學子。有的說這項成果“可能會拿諾貝爾獎”,而這不過是俞君英
本人這麽說的,並無其他人給予如此高的評價——一項成果能否得諾貝爾
獎,最好還是由旁觀專家來評價更合適。

    國內的報道都把這一成果說成了屬於俞君英一個人的,或說是她領導
研究的。有一篇報道甚至如此說:“雖然俞君英的論文署名有長長一串名
字,但研究思路確立和主體實驗都是她一個人完成。有不少同事幫她做了
數據分析等輔助工作,其中也包括另外兩名中國學者。尊敬師長的俞君英
還不忘署上她的‘老板’、實驗室主任湯姆森的名字。”似乎這篇論文的
其他10名作者都是掛名,而其導師湯姆森教授還要靠俞君英開恩才沾了光。
如果有人把這個報道翻譯成英文寄給湯姆森教授實驗室,不知俞君英將如
何向其上司和同事解釋?

    但是美國的《科學》、英國的《自然》在報道這項成果時,都把它歸
到湯姆森名下,說它是“湯姆森及其同事”、“湯姆森領導的團隊”做出
的,在報道中隻采訪了湯姆森,沒有采訪俞君英,甚至連俞君英的名字都
沒有提到。科學報道較有水準的《紐約時報》詳細報道了這一成果的
前因後果,也隻把它歸功於湯姆森一人,而沒有俞君英什麽事。這是為什
麽呢?

    俞君英乃是湯姆森實驗室的一名研究助理,並非獨立研究人員,而要
接受湯姆森的指導。按照國際學術界的慣例,研究思路應該由湯姆森確立,
而由俞君英完成主要實驗,但是實驗成果主要屬於湯姆森,論文上當然必
須有他的署名。如果該成果真的能得諾貝爾獎,按慣例首先會考慮湯姆森。
其實該研究思路與日本團隊的相同,而日本團隊已在去年用小鼠細胞完成
了類似的實驗,這回兩個團隊都各自用人體細胞做了重複而已。就這一技
術而言,日本團隊的貢獻更大,比美國團隊更該得諾貝爾獎,假如真是諾
貝爾獎級的成果的話。

    國外學術期刊的報道根據的是學術界慣例,並報道多方觀點,而國內
的報道則更多地出自同胞之情,過分依賴一個當事人的說法。做科技報道
的記者還是應該多了解一點學術界慣例,多報道局外專家的聲音,才不至
於把科技報道寫成了個人的宣傳。對那些自稱能得諾貝爾獎的成果,更不
要輕信。

2007.11.23.

(XYS2007112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