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淺水

隻有真誠麵對,虛幻的網絡才會變得真實
正文

從高州謠言看網絡道德

(2006-07-14 01:14:45) 下一個
  近日,廣東高州、茂名一帶關於發生在高州城西市場“工商為一元管理費打死高考狀元”的謠言廣為流傳,在網絡上散布消息之廣也令人觸目驚心。一時間,社會上關於此事的議論鋪天蓋地,當然,眾口一辭,幾乎都是把矛頭指向工商人員的惡行,為考上清華的狀元扼腕歎息。乍一看此謠言信息還真是讓人義憤填膺,而且聲稱肇事者之一還是高州市副市長的女婿,真是豈有此理,還把百姓當人看嗎?!正想著政府相關部門必須盡快的查處並嚴厲懲治違法者,還受害者一個公道,期待有個說法,可是富有戲劇性的是,記者為此事專門赴高州實地調查,發現純屬天字號謠傳!根據報道配發的照片來看,受害者藍某隻是受一點輕傷,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最初是母子傷人,參與事件的工商物業部門的保安額頭、手臂均有受傷,藍某也不是高考狀元,考分是524分!這一下心中情緒急轉直下,什麽東西,真可謂相差十萬八千裏嘛!麵目全非,以訛傳訛!現在必須查處謠言散布者才是!

  不知此謠言的散布者出於什麽目的,也許是不滿工商物業的管理以此報複,也許隻是出於一時玩鮮?不得而知。但確定的事實是,謠言不僅在現實生活中造成惡劣影響(比如高州城西市場的老太太還把此謠言描述得繪聲繪色),甚而至於加劇了民眾與政府相關部門的緊張情緒,而且擾亂了網絡的秩序,汙染了原本應該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他們在鍵盤上的隨意一敲,帶來的卻是無法估量的損失,由此也警示我們,網絡道德問題真的應該擺上議事日程了!

  因為網絡,普羅大眾第一次有能力決定什麽是重要的,可以自主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信息,而且可以主動地報道和發布信息,甚至任何個人都可以未經編輯和刪節的形式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這種不同於過去的受眾地位的變化必然深刻地影響到網絡信息的存在狀態。這既帶來了現在我們眼裏的異彩紛呈的網絡世界,也給不良信息以生存的空間,無事生非惡意中傷者有之,心懷叵測別有用心鬧事者有之,上述謠言隻是其中的一個小案例。我們不能單純指責網絡監管部門的一時疏漏,畢竟網絡自身的發展為大眾信息傳播提供了便捷也相應削弱了大眾傳媒的“把關人”的作用,這也使得輿論引導的難度大為增加。

  必須看到,與網絡提供給大眾的自由、寬容相伴的是欲望的失禁和泛濫。一方麵,我覺得還是非常有必要建立健全網絡法規,而且在技術層麵上大眾傳媒和網絡監管部門要繼續努力,以盡量過濾和攔截有害信息,比如危害國家安全的信息、黃色信息等等。另一方麵,有時候欲望的失禁不能由法律懲治,那麽避免和禁止這種欲望導致的過激行為應該成為我們要倡導的生活理念,不僅大眾傳媒要繼續加強網絡道德宣傳和引導,每一個網民都應行動起來。對諸如上述這種謠言的甄別還真是太有難度了,因為此種消息極易造成新聞轟動,吸引受眾眼球,如果真有其事,當然是爆炸性新聞頭條。謠言散布的根源還是來自於參與網絡的人,網絡道德問題說到底還是事關人的道德水準。宣傳網絡道德是大眾傳媒義不容辭的責任,而自覺遵守網絡規範和道德是每個網民的義務,實際上這也是在不斷地挑戰我們的道德底線。網絡不是“假、惡、醜”的集散地和中轉站,而應該是傳播“真、善、美”的文化和高尚情操的陣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