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發了“無人的港灣更迷人-老港篇”,這一篇就讓我們來領略一下老城的魅力吧!老港和老城可以說是兩個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們聯袂在一起就好比加國曆史文化的一塊瑰寶,自然也就成為了本地的旅遊黃金地段和熱點,正常情況下一年四季都擠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餐廳、酒吧和咖啡廳雲集,雖然在這一帶居住了多年,但我們平時除了去去餐廳卻很少特地出門散步,總覺得就在家門口啥時候去都可以,特別是每年夏天一到周末,老城裏更是擠滿了人山人海前來觀賞國際煙花匯演的人們,每到此時我們卻常常都躲到了郊外的度假屋去… 而這次因疫情的隔離反而讓我們有機會幾乎以獨享的方式,盡情地徜徉在這座老城的街頭巷尾,走遍每個街角,細細品味其中的韻味和魅力,進一步了解這座年輕而又古老的城市,不禁感歎 - 空巷的老城更生動… 隔離期間隻要天氣允許我們幾乎每天都會出門走走,否則整天都呆在家裏感覺人都會變頹… 而每次暴走或者說散步回來,我都會把當天用手機拍的一些片子和感想整理一下像日記一樣在微信上記錄下來…於是 “逛老城,學曆史” 便成了我們每天外出散步的主旋律… 其中一個周末我在微信上有這樣的記錄:周六旁晚的老城本應是最燈紅酒綠的時候,此刻街上卻空空如也,倒正適合細細品味這裏每條街巷和每棟建築的點點滴滴… 此刻的老城更像是一座曆史建築博物館,這裏幾乎每棟建築都有著自己的曆史,市政廳細心地在銅製的金屬版麵上刻錄下它們背後的故事… 走過典雅的市政廳、走過莊嚴的高等法院、走過曾經熙熙攘攘的股票交易所、走過至少已有兩三百年曆史的民居、餐廳和咖啡館… 直至來到聖母院廣場… 每次漫步老城總會對這座在北美來說已算古老的城市又有新的發現和認識。今天在股票交易所外,一男一女兩座銅製塑像就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他們各自誇張翹起的鼻子和高昂著的頭看上去甚是滑稽,這兩尊塑像一左一右各矗一邊,並各自高傲地向相反的方向望去… 好奇心驅使俺仔細閱讀了一下塑像下麵的介紹,這才明白原來那尊西裝革履抱著一隻沙皮狗的男士塑像象征著一位英裔紳士,而那尊一身香奈兒套裝肩背小香包的女士塑像則代表的是一位法裔夫人,他們相互都瞧不起對方,都不願低下各自那顆高傲的頭,卻心知肚明彼此的存在,並必須和平共處。這兩尊雕像出自本村一著名的諷刺雕塑家之手,該作品風趣幽默地展現了蒙村就是這樣一座英法雙語城市,英法文化在這裏交織了幾百年,現如今也算求同存異、和睦共處了… 結合當下發生的疫情,其實任何社會都不可能隻有一種聲音、一種價值觀、甚至一種文化,關鍵還是需要有一個包容的心態和環境,這才是一個成熟的國家、成熟的社會以及成熟的個人該有的樣子。 通常我們會先去港灣走一圈,然後在轉進老城裏溜達回家,平時難得見到老城裏空無一人,一條條石磚路就這樣靜靜地躺在那裏… 這不時總會令LD思念起故鄉,頓時我們好像又再次回到了大洋彼岸的法蘭西… 對攝影愛好者來說,這是多麽難得的拍片好時機,可隨著手機拍照功能的進步,現如今我是越發懶得再背著單反出門了,隨時隨地用手機捏幾張要輕快得多,不記得是哪位著名攝影師說過,最好的攝影作品並非一定都要用最專業的相機才能拍得出來的…;) 順便提一下,圖中這座教堂乃全美州最古老的教堂,其曆史價值甚至要高過本村那座大名鼎鼎的聖母院… 在這裏的大學學城市規劃的,老師一定都會帶學生們來這裏做Case Study,因為它見證了北美城市建立時的雛形以及後來的發展方式,以至於影響了整個北美城市的結構特點和麵貌… 現在手機的超廣角功能還挺強大的,即使拍夜間全景也能夠駕馭… 這是我在微信上另一天的記錄:繼續逛老城,趁著這段時間人少把老城犄角旮旯都逛它一遍,想想平時這裏滿大街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到了夏天更是幾乎每天都能看到在拍電影電視,運氣好的話你有可能在這裏遇見李安,甚至Leonardo DiCaprio 或 Brad Pitt… 又或者整條街一夜之間就被還原成了十七、十八世紀的模樣,記得有一次我一不小心就進到了一個片場,滿大街的老爺車和穿著誇張的大喇叭褲的路人,連警察和警車都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種老款,這才發現人家正在拍電影… ;) 說到警察,有時走一圈下來會遇到好幾隊巡警,感覺比平常要多,據說是特地派來控製外來遊客的,並監督路上行人間隔的距離,可滑稽的是,這些警察自己都聚在一起聊天… 行人一個個倒非常自覺,難怪都說加拿大的警察可真悠閑! 如果說加國的藝術中心在法語區,那麽法語區最富有藝術氣息的就當屬老城,這裏各種風格的畫廊雲集,博物館關閉了沒關係,逛逛這裏的畫廊街區,欣賞一下萬花筒般的櫥窗藝術,都會讓你的審美得到一次次的熏陶… 有古典的、也有前衛的,有傳統的、也有異域的,有豪放的、也有乖巧的… 老城怎麽會令人逛得厭倦呢,隻看你有沒有發現趣味的眼光… 每每此刻我們都會不禁放慢腳步,靜靜地欣賞一會兒… 正所謂 - 空巷的老城更生動! 這張油畫裏匯集了法國各葡萄酒產區最頂級的紅白葡萄酒,令某人流連忘返,哈哈 :) 繼續逛老城係列,其中一天不覺中就走進了老城曾經的英裔區,這幾條街上的建築風格都是滿滿的英倫風,這華麗的外牆裝飾和內部裝潢用來做酒店倒是不錯,不少小型Boutique酒店都集中於此,散發著迷人的魅力,對外地遊客想在老城裏體驗一下複古風,在這些精美的酒店裏下榻幾日就再合適不過了… 老城的英語區這邊還有幾家劇院,其中一家的話劇海報仍未摘下,俺瞟了一眼上演的還都是些英語劇目,頗有點迷你百老匯的感腳,現如今本村大多數話劇院上演的都是法語劇目,我跟某人表示等疫情過後要找機會來這裏看兩場英語話劇… :) 這是另一天微信日記的摘錄:今早下了些薄雪,住郊外的朋友在臉書上Post出白茫茫的雪景,本以為今天又出不去了,可到了下午城裏早已不見白雪的蹤影,據說前兩天因天氣好來老城這邊的遊人漸多,這兩天警察已封鎖了進入老城的路口,以控製外來訪客的數量,小土豆今天發布的總理通告說,預計至少到這個夏末加國人民的生活都難以恢複正常,所以目前還可以在老城內自由行動的機會就顯得更為珍貴,盡管今天外麵氣溫不高風還挺大,還是繼續出門健步,繼續逛老城學曆史… 老城裏真是處處藏寶,這一天我們又發現了兩處有意思的地方,分別是上圖北美最早的修女院遺址,以及下圖加拿大最早的國會山遺址。這個在三百多年前修建的女子修道院,同時也是加國最早的醫護慈善中心,就相當於那時候的醫院,以當下疫情的背景來看其意義又顯得尤為特殊… 而有趣的是加國最早的國會山竟然就隱藏在老城的一片空地上,過去路過這裏一直納悶在這寸土寸金的老城裏怎麽會有這樣一塊空地,細讀了一下介紹才發現,原來這裏竟是加拿大最早的國會山遺址,早在加拿大從大英帝國獨立出來之前的1842年,當時的加拿大的正式名稱還是“United Canada”,而圖片中的那座建築模型就是當時國家議會的所在地-國會山 Parliament(嚴格來說當時應該還是大英帝國的一個海外殖民省),不幸的是在若幹年之後這座建築在一場反殖民主義的抗議中被縱火燒毀,而加拿大正式獨立之後最早定都於京士頓,後來又遷都到了現在大家都熟知的渥太華,於是這塊地就作為曆史遺址被保護起來… 沒想到隔離間還了解到了平時被忽略了的不少曆史知識… :) 這棟建築則是北美州最古老的城堡,介紹已有近500年曆史,也就是說早於本村的建立,現已成為博物館。 接下來是老城外圍的一些地方,其中包括曾經的老火車站,如今正被改建成一座五星級酒店,這個工程說了估計都有十年了,隔三差五的就在社區裏搞谘詢和民調,前不久終於才剛開工,因為疫情這就又停工了。 這些地方基本都位於老城牆遺址附近,零星幾個地方還能看見幾處當年皇城根兒遺留下來的破損城牆,如今都像寶貝一樣被保護起來了… 其實老城也不全都是些巴洛克、洛可可風格的石頭老建築,近年來也建了些摩登建築,其中一些飽受爭議,也有一些因把現代與古典完美的結合在一起而被受讚譽… 比如圖中的法語超級醫院就榮獲了國際建築設計大獎,法裔的審美和品味還是自有其獨到之處的。(相比之下本村還有一座幾乎在同一時期建造的英語超級醫院,簡直是醜爆了,每次開車路過我都忍不住要跟LD吐槽真是太醜了,特別是那個配色好奇葩,直說幸好沒建到老城這邊來) 而這幾張則是一度爭議最大的蒙城會展中心,俺是親眼看著它建起來,當時覺得好失望,也是有種醜爆了的感覺(就好比巴黎那個著名的蓬皮杜中心一樣給人感覺格格不入)可同時也有不少人覺得它好美… 不過後來可能是慢慢看習慣,也可能是之後那周邊建成了國際區,陸續添加了一些小品和建築,漸漸地也就覺得沒那麽突兀了,如今人少了,放慢腳步細細再觀察起來,好像覺得也還不錯,至少還挺上相的,其實放慢腳步才會發現美麗的風景一直就在我們的身邊… :) 最後上一組沿著老城最外圍的國際區的片子,這一區域大都是包括國際民航組織ICAO在內的各國際和政府機構,也是老城和新城的分界線,這一圈下來還挺大,可以算是暴走了,這幾個星期以來估計我們走了比平時一年在市區裏走得都要多的路,以前都是到訪別的城市才會在城裏走這麽多路,這次也算是有機會在自己居住的城市裏暴走啦…;) 這些地方基本都位於老城牆遺址附近,零星幾個地方還能看見幾處當年皇城根兒遺留下來的破損城牆,如今都像寶貝一樣被保護起來了… 最後上一張老城入口被封堵的片子,作為本次疫情封城的記錄和留念,但願疫情早日過去,期待所有人的生活都重歸正常… 謝謝瀏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