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沒有毛澤東的中國(轉貼)

(2011-07-08 20:28:17) 下一個
沒有毛澤東的中國

從1976年開始,中國就失去了毛澤東,開始了沒有毛澤東的社會曆史發展進程。其實,在毛澤東在世時,他早就考慮中國未來將要走的路線。那時,中國社會雖然是社會主義社會,但是各種非無產階級的思想還是嚴重存在的。普通的老百姓政治權利觀念非常淡薄,眼光隻限於看好自家的一畝三分地,遠不能成為監督中國社會實現真正民主的力量,曾經跟隨他走過艱難曲折道路的人,雖然思想覺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升官發財的腐朽思想還在大腦裏嚴重存在,隻要失去約束,他們中可能會有人不顧國家與人民的利益,為自已撈取財富,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中國的社會管理還遠不成熟,命令主義、官僚主義作用嚴重存在,如果失去控製,中國又會回到傳統社會的治理軌道上來。因此,王朝周期律的陰影嚴重地存在於毛澤東腦海中。

 
  對於中國社會經濟將走什麽路線,毛澤東曾憂心重重地說,如果中國農村不走集體經濟路線,社會主義的工業就會失去市場,公有製可能會解體,私有製必然泛濫起來。如果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那麽弱小的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根本不是帝國主義的對手,中國就會重新陷入半殖民地地的深淵之中。為此,他不至一次地告訴人們,防止人民要吃二遍苦、受二遍罪,成千上萬革命者的鮮血白流。
 
  因此,在毛澤東七旬高齡時,不惜冒巨大的政治風險,來發動他認為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力圖在他有生之年,為中國社會發展找到一條可行之路。可惜,烈士暮年,天不遇壽,短暫的人生根本無法讓他有充分的時間來領導中國人民實現社會變革轉型的漫長曆程。他沒有完成自已的使命就倒在了奮鬥的征途上。
 
  在毛澤東辭世之後,那些懷有各種想法的人象脫韁的野馬一樣,失去了毛澤東理想主義的約束,爭相在實現自已的狹隘目標道路上奔馳。農民失去了集體主義紀律的約束,就象當年井岡山思鄉情緒嚴重的紅29團爭先恐後回了家一樣,瓜分了集體的財產,一窩蜂地回家過自家的單幹日子,從此再也沒有組織起來,成為現在嚴重的三農問題根源之一。官僚們失去一個思想老人的嘮叨,再也不顧就什麽王朝周期律,快活地施展當官才華,在實施改革開放國策的同時,不忘記給自家撈取財富,享受著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好處,同時還忘恩負義,在他們曾經的帶領者身上跺上一腳,以表他對他們的約束之恨;在他們的政策引導與全民致富的熱潮中,一部分膽大枉為者依靠各種不正當手段,迅速發達起來,成為一個新興的有產階級,而那些曾經受各種蠱惑的人們想發達卻始終沒有發達起來,重新陷入貧困的深淵。社會上重新出現了貧富兩極分化,社會矛盾重新尖銳起來。
 
  失去毛澤東的中國,曆史正在往回走,所有的社會現象,正如毛澤東所預料的那樣,重新淪落到傳統社會發展的巢穴。除此之外,帝國主義利用中國改革開放之機,已經將他們的勢力深入到中國社會中來,他們成功地培養了一支自已的代理人隊伍,他們的思想正在被年輕的中國人所接受,他們的經濟機構已經控製了相當大一部分中國國民經濟的命脈,他們設計好的經濟運行方式正如可以讓中國名正言順、心甘情願地為他們,特別是美國輸送利益,而不需付出任何代價。而中國人去開始享受高通脹、高汙染的代價,並且開始冒斷子絕孫的險。
 
   現在出現的這種種現象,使得人們驚慌失措,對於中國將來如何走,方向在哪裏,完全沒有了信心。以前毛澤東在世時曾提到的王朝周期律又在人們頭腦中回蕩,農民起義的陰影又開始出現。毛澤東用畢生心血發動的,並被後世的精英們全盤否定的文化大革命,又不以人們意誌為轉移,重新回到人們的議論話題中來。一些有產階級驚慌失措地看待社會上出現的這些思潮,一方麵拚命否定文革,一方麵又想借外國勢力在中國搞顏色革命,企圖一勞永逸地確保他們的既得利益,熟悉王朝周期律的人們又開始轉移資產到國外。知識界的精英們,又開始討論中國的社會轉型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