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小肥羊---溫習中國式經曆
(2010-02-26 06:33:25)
下一個
今天趁著紐約的雪意決定和老公出去搓一頓。老公提議去“小肥羊火鍋城”。我久聞其名,從未入過其內,伴著飄搖的冬雪,熱騰騰的火鍋確實是個好主意。於是二人興衝衝地開往法拉盛。
入內,人不多,室溫比一般美國的室內低一些。侍者熱情詢問湯底選擇,定白鍋底,我們都不擅吃辣。像早茶店一般,我們在一張紙片上勾選火鍋配菜,兩人熱情高漲,沒怎麽計數,當然在我的監測下,總共六七樣物件,平均5美元一盤。趁我上廁所之時,老公又隨興點了三個冷盤,看他興致高漲,我也沒有查考價錢。老公在特別時節總要伴些小酒,在我的勸說下,終於接受10美元一瓶的日本清酒。
上鍋底,確實優秀:枸杞西洋參看得見吃得著,紅棗不如同仁堂的貨好,勉強也算放了,湯也是有火候的老湯,這鍋底算是比較有火鍋範兒的。可是上的那一盤盤小菜,量是不多的,除了刀工,都是平常超市貨,甚至連提刀工都是抬舉了,因為實在不算講究。
酒足飯飽結賬時,終到瞠目結舌處:總共95美元,加了稅103美元。所有都為手抄,沒有打印賬單。這實在大出我們二人的意外,這麽一頓平常普通的火鍋,怎麽成了我們二人迄今為止最貴的一頓飯了。這個價錢怎麽也得配一個布置講究,有桌布有情調的餐館吧,可是這個餐館的布置,算可以,但決沒到那個檔次。爐子是電的,煙是沒了,可火鍋沸騰得不夠勁道。
驚訝之餘,我請侍者拿來計算器,算一下,確實沒大錯,然而四沒有被舍倒罷,卻莫名奇妙地都被進位了。仔細驗單,原來湯底要21.95美元,這個我們事先未被侍者告知。算了,付錢,誰讓自己掉以輕心,價格監測機製沒有運作好。遞卡!嘿,又來事兒了,被告之本店不接受信用卡。老公很生氣,這麽貴的價錢,不收信用卡,我們沒帶那麽多現金。侍者說旁邊就有銀行提款機。老公還是不服氣,不收信用卡,為什麽還要收稅。侍者說這是老板定的規矩,我們也沒辦法。這時,隔壁一桌的四個小青年剛吃完,一年輕女性插嘴道,法拉盛的餐館都隻收現金。別欺負我們不住在法拉盛,三菜一湯哪裏收稅啦。Rego Park附近的大四川,現金信用卡皆收,服務生每次都要重申一下,付現金可不用交稅。老公跟他們你來我往了幾個回合,侍者作妥協狀,說那麽你們就隻交15%的小費,稅隻能我們自己從小費裏麵補了(這個情節熟悉伐,國內經常上演)。老公也無心戀戰,最後我和老公湊了109美元現金。
此時餐館裏的人已經比較多了,旁邊的一家三口點了一桌子菜。難道我們真的落伍了,對一餐兩人花費百元驚詫莫名,沒有心理準備。說實在話,我們家附近的東海漁港和Rego Park附近的東興樓,以及曼哈頓的五糧液,綠楊村甚至山王飯店,都是我們比較喜歡的餐館,但人家都是按規矩辦事,賬單清楚,價目明確,從未給過我們任何surprise,一般自己控製好,加了稅最多70美元左右,也是酒足飯飽的。而且這些餐館都是鋪桌布的,做的菜都是有很多道工序的,餐館的服務員都是穿西裝的,廁所都是有兩個以上蹲位的。
爭執間,侍者說門口寫得很清楚,隻收現金的。離開時,我認了下真,詢問在哪裏寫的,他們把我帶到魚缸旁邊的一堵牆,原來是混雜在食品衛生條例等文件的一行30號字體,一眼看過去,決不明顯。進門時根本看不到。出了門,心裏真是“窪塞”(或鬱悶),花的錢和吃的飯不成比例,還要添堵。老公又評論了一下,這些人真是貪心,兩頭騙。政府那裏的稅逃掉了,那就讓點利給顧客嘛,結果東西不怎麽精彩,價錢還要驚著顧客。一種對不公正的厭惡從內心騰騰升起,不行,連發票都沒給我們,問他們要去,留個證據,萬一哪天我較真要去有關部門complain。侍者的臉色已經比較難看了,我理解。發票是那種文具用品式的receipt,紙質是印度製造的水平。就一個總額,103美元,還有一個Paid圖章。先保留再說。
我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的經曆了,來美國這麽多年,最早在南方的一個大學城,六年後來了紐約。隻有經曆過比打折標價還便宜的deal,和從來吃不完的美式餐館,基本上沒有過在餐館被宰的經曆。唐人街的老正興也是上海人在窗口包著80年代的小籠包,廚師炒著比在上海能找到的還正宗的膏蟹年糕,烤箱裏端出來的是熱心熱肚腸的棗泥酥,最後一結帳,才一個人15美元。我都心疼洗螃蟹的人。
這次讓我重溫了90年代在大陸上館子被宰的那種“窪塞”感覺,現在中國的餐飲業好像已經被整頓得全都明碼標價,童叟無欺了。出租車行業,也不再欺負人了,可憐“的哥”搖身成了被壓迫的對象。不過一有機會,這種“宰人”精神一定會被發揚的,去年暑假回國,就被一位出租車司機繞城一圈。現在的中國,要宰就辣辣交一刀,幾百萬出去,砸出一個產權房。
我真的不希望曾經在中國飽嚐的“宰人”文化,有一天會在美國遍地開花。移民文化中的糟粕部分不應該被diversify到美國文化中。希望我碰到的個案隻是在法拉盛的這家餐館,如果有法律程序將這種故意至消費者不快的經營模式加以遏製,那就更好了。如果有一天美國也讓我每天心裏添堵,那就是考慮海歸的時候了,
我選擇美國的理由跟勿來三的有點相似---對添堵文化的敬而遠之。小時候被各種勢力欺負,有陰影,屬於弱勢群體,美國這裏比較保護小孩和婦女,暫時歇歇腳。
是店家或顧客付不起嗎?省小錢丟大臉,連帶你的族群,這樣的事少做為妙。
我們這邊有一個餐館,正宗的四川菜,剛開門時試過一次,物美價廉,推薦給朋友們,人人都說好。但後來變了,每次侍者推薦的菜都非常好,但貴得不成體統。不是侍者推薦的菜都不怎麽樣。和朋友們聊起來,發現大家都不去了。前幾天路過,餐館關門了。
香港的房價我不知道,聽說最近正在飆漲,畢竟那也是中國的一部分,香港的普通老百姓不是政府廉租,也不一定買得起房。東京的房價聽說跌了一半了。紐約上州的房子很便宜,曼哈頓貴的,但皇後區的房子co-op或condo,二十至三十萬美元之間,普通工薪階層如果打算長期居住,還是買得起的。
另外,你還可以比較一下香港東京紐約和中國大陸的人均收入,我這麽說也不算太不符合事實。不知您的看法是什麽,您是想說中國的房價很公平合理嗎?
至於這家店的做法,相信是“入鄉隨俗”,有樣學樣,雖然學的不一定是好榜樣;另價錢偏貴是一方麵,相信從中也可以看到其堅持品質同一的努力付出,當然,店家可以在物流渠道上多改善以降低成本優惠顧客,不過我相信,這個貴是給DHL,UPS之類逼出來的,不比本地餐館就地取材方便,但是作者沒覺出好來,因為畢竟是第3天以後的荔枝一樣的東西,不新鮮了。都讓一讓,理解萬歲。
真有同感,很害怕國內的那些又移過這裏來。
我文章中提到的其他幾個中餐館都很好。尤其是位於唐人街的Mott Street的老正興,一定會讓你驚豔的,那個膏蟹年糕勾起了我對童年地回憶。
其實也可以去,湯底還不錯,但也沒到那種天上人間的境地。下鍋的冷菜真的很平常很平常,甚至都不是超市的上選貨,對不起那份價錢的。對價位要有心理準備,控製好預算,也算一次新鮮的經曆。
他家是比較貴,但我們還是時不時去吃,湯底確實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