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做實驗,做義工,和申請醫學院

(2010-02-24 19:24:17) 下一個

做實驗和做義工並不是醫學院錄取條件之一。醫學院並沒有要求學生在校期間要有一定的實驗量和一定的義工量。僅僅是當你申請MD/PHD,哈佛的HST program,或有些醫學院的特殊program,做實驗才成為錄取條件之一。很多學生為了申請醫學院到醫院做義工,這對申請醫學院的確是有幫助。這是因為醫學院認為你通過在醫院做義工,對醫生工作的性質有了充分的了解,對這個職業的辛苦有了充足的思想準備, 不會在學醫過程中,半途而廢。如果你出生在醫生之家, 父親母親或爺爺奶奶是醫生,你完全不必到醫院做義工,更不必到其他地方做義工。如果你家沒有人是醫生,但你有在醫院工作經驗,你完全不必做任何義工。做實驗,做義工,和其他EC,在相同條件下,會增加你的競爭力,這就和爬藤一樣,但把它們加在一起,說是醫學院的錄取條件之一,這完全是誤導。

 有人總喜歡用自己的功利思想分析孩子。對很多大學生來說,在他們這個年齡,做義工隻是想為改變這個世界做點什麽。就是這麽簡單。(想想我們自己,在大學時,不也有同樣的,想為改變這個世界做點什麽的理想和熱情嗎?) 我女兒在大學期間,利用春假,去過二次邦窮人蓋房子。每次十幾個人。申請的經費僅僅夠注冊費,自己必須付往返機票。第一次聽說做義工還要交注冊費,我非常吃驚.相信你們也會吃驚。但是,這種活動的確是孩子認識社會,了解社會,鍛煉自己的好機會。我女兒第二次去是在大四,這時她已經被多所醫學院錄取了。如果為了上醫學院,她完全沒必要去。去的地方是那個道貌岸然的總統競選人,退出競選後,說要去蓋房子的地方.條件很不好。internet都沒有。在這期間,她們係給她發了一個email,要提名她爭取一個全國性獎。在3天之內必須把個人簡曆和同意被提名(for press release purpose)寄回.可等她返回學校,早已過了截止日期.我們為女兒失去提名機會非常遺憾(什麽時候,我們自己能少點名利思想就好了).可她一點不在乎。她說她學會了安裝木地板,學會了油漆房子,學會了修下水管道.更重要的是“at least, I did something good for the world." 我想,他們在那兒一定做的不錯。有一個來自芝加哥,也在那兒做義工的什麽社區頭頭,對他們所作所為印象非常深刻.回芝加哥後,專門寫信到他們學校,把他們讚揚一番。看來做義工還能為學校贏得榮譽.

 不要把做什麽事都和爬藤,申請學校聯係起來。功利思想對父母,對孩子不可能沒有。但功利決不應成為孩子奮鬥的動力.因為功利在得不到功和利時,往往會讓人失去生活的動力.那些在大學中自殺的孩子,以及最近報道的Craigslist's killer (BU 醫學院大二的學生),無疑都是父母的惡夢。

(5/26/2009)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