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5...

(2014-12-18 13:50:23) 下一個
2008年的總統大選,“咱們一夥”猶太財團不但化險為夷,而且把親生孩子扶上了總統寶座,沉重打擊了WASP財團。分析起來,不但布局長遠,找出奧巴馬這樣炒作題材極其豐富的績優潛力股,使用了各種高科技手段,還動員了包括整個猶太社會和其他網絡觸角能夠控製的社團,甚至大部分少數民族。由於奧巴馬的題材和他自身的能力,還得到年輕知識分子為主的精英群體支持。而反觀WASP財團反應遲鈍,形式落後,什麽都是老一套,動員能力又差,架子還不小。其失敗不可避免。WASP這次慘敗,根本原因是族群已經衰落了。  WASP由於人數並不占優,又死抱著血統論不放。在種族融合中逐漸處於劣勢。哈佛大學法學院的猶太裔教授費爾德曼(Noah Feldman)最近又提出另一種觀點:WASP衰落的一個關鍵因素是二次大戰前後開始主導美國“上層建築”的“精英統治”(meritocracy,或譯“能人統治”)原則。在此原則指導下,以常春藤名校聯盟代表的美國精英教育日漸向WASP之外的其他族群開放,尤其是長期受到壓製歧視的羅馬天主教徒和猶太人,迅速改變了美國政治和文化精英的族群組成。與此相輔相成的是非WASP族群在經濟上的成功,終於在短短半個多世紀中改換了美國中上層社會尤其精英階層的族群結構。  就經濟上來講,WASP除了傲慢自大外,還輸在組織形式上。WASP財團的組織形式還是樹形模式。這種模式有利於核心部分控製分支機構。但當分支機構發展到足夠強大,或者分支與核心部分關聯中間環節過多,就會失控。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核心部分就要限製分支機構過度發展,以防尾大不掉。如果發現哪個分支機構因為中間環節過多而溝通不暢,就會馬上處理。如果足夠大就會升格,如果不夠大通常就會賣掉。這種模式限製了他們的發展。而且分支機構平時一個重要任務是跟核心部分溝通。核心部分也要經常把分支機構的管理人員找來開會,發現或者懷疑分支機構的管理人員不忠,就要清洗。維係這樣一種組織模式的費用就變得比較昂貴。這使得WASP財團的擴張能力到了極限。這樣模式還很容易造成官僚主義,不可避免得最終僵化。  而猶太財團網絡化的組織形式則沒這種問題。“咱們一夥”家族聯盟也是一個網絡,不過是居於整個猶太網絡的中間部分罷了。由於網絡是靠姻親、經濟利益、宗教、文化等因素來維係的,不存在誰要控製誰的問題,所以也不需要經常開會溝通。由於猶太人一直都歧視和排擠,所以認同感很強,非常抱團。平時溝通少對網絡的凝聚力影響也不大。某個基點發展大了或者基點發展多了,對其他基點都有好處。整個網絡發展越大越好,不存在控製問題。基點之間有交際活躍分子來聯係。溝通成本非常廉價。而且由於基點和交際活躍分子的數量巨大,網路幾乎無孔不入。雖然沒有一個明確的首腦,但網絡可以自動反應。  猶太網絡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提攜後進,敢於投資。交際活躍分子一旦發現值得投資的對象,不論是政治、經濟、科技還是其他領域,最近的基點就會開始對這些有潛力的人進行培養。這也可以看做是“天使投資”(一種自發而又分散的民間投資方式)。發展到一定規模,就會反饋到“咱們一夥”那裏。這些華爾街的猶太財團就會馬上評估,然後根據情況進行風險投資。這就是為什麽猶太財團何以如此深謀遠慮,布局如此提前。第二章 作戰計劃  (解決嚴重經濟危機的辦法通常隻有兩個:凱恩斯主義和戰爭。第一種辦法已經失靈,奧巴馬政府別無選擇,隻好準備從國內外各條戰線發起進攻。)  一、爛攤子  順利當選的奧巴馬麵臨著一個爛攤子。他之所以能順利當選,部分原因也是有很多人覺得這個爛攤子收拾不下,等著看笑話。  金融危機後的美國經濟問題很多也很大:1.3兆(萬億)的赤字,兩場不知道什麽時候結束的戰爭,不斷上升的失業率和銀行業不知道什麽時候又會爆發的金融危機。  本來克林頓政府已經實現了財政盈餘。小布什為了上台,給軍工石油集團和華爾街胡亂許諾。自己又得位不正,對這些金主哪個都不敢得罪。其後果就是不顧後果。他的大金主,石油和股市狙擊手皮肯斯,在小布什當選後就揚言要把原油價格炒到50美元/桶,後來又說要炒到100美元/桶,再後來又說要炒到150左右。大家都以為他吹牛,因為當時原油價格是30美元/桶。後來發現他還真沒瞎說了。原油價格炒到了147美元/桶。敢情原油價格到150美元附近是小布什上台前大家就講好的。  小布什真是美國大資產階級的貼心人,投機客、石油商、軍火商、銀行家們想幹什麽,就給提供什麽便利。想賣軍火就打仗,想搞油田就把伊拉克占了,想爆炒大宗商品就放鬆銀根,想搞垮房地產市場就讓狂發次貸,想汙染環境就讓你在近海甚至北極鑽井。還想幹什麽?盡管說,小布什衙內出身,別的不講就講義氣,從來不幹拿錢不辦事的缺德事,還不要求太多回報,更不會象山西某局長那樣還跟人家打官司要錢。結果他在位8年,美國成了投機銀行家和石油軍火商的天堂。金融危機那是以後的事,自有下任總統來擦屁股,關我什麽事。  有人說爆炒原油是針對中國的陰謀。其實是高估了小布什這夥人。原油價格暴漲是對中國不利,但也不致命。還讓原油生產大國俄羅斯賺了大便宜,以至於普京都敢公然在美國麵前舞拳弄腳。而美國自己是個石油消費大國。美國人民也深受高油價之害。小布什政府沒有理由為了害中國而便宜了俄羅斯,同時還害了自己人吧?他們就是要自己發財,哪裏是專門針對誰。再說布什家族跟中國關係那不是一般的好。且不說老布什當駐華聯絡處主任的老關係。小布什的伯伯在萬象集團兼職當顧問,屁事不幹,一年來中國兩次就給二百萬美元。這錢明擺著是送給他們家的。小布什第一次競選吃力的時候,老布什不在美國坐鎮,反而趕緊跑到中國來,也不知道是要求什麽幫助。大家都是發財來了,誰還真為老百姓啊。老百姓一不能提拔咱做官,二不能幫咱發財。  小布什主政8年,不光大財團高興,自己的施政團隊也都發了大財。小布什的核心團隊以布什家族的家臣為主。這些人長期跟著布什家族混,大多數人從年輕時就幹公務員,一直不富裕,想發財都想瘋了。以副總統切尼為例,1968年他27歲博士畢業就到白宮當實習生。直到1995年都從政。雖然官運亨通,但畢竟錢不如經商多。看著很多熟人都發了大財,心裏極端不平衡。到1995年時,石油巨頭,老領導老布什安排他去世界第二大油田服務公司,哈裏伯頓(Halliburton)當CEO。結果他賬目混亂,弄得老布什麵子上都挺難看。切尼的淨資產估計為3000萬到1億美元,大部分是從哈裏伯頓賺的。切尼的外號叫“dick”,有很多意思,棍、棒、雞雞。看他的德行,後者的可能性較大。  因為一直素著,所以布什團隊這幫人吃相都比較難看。別的不說光伊拉克重建工程就統統都落入了他們手中。他們自己當然不去幹,直接轉包給英國和中國。你看人家這開發商做的,嘖嘖。咱中國的開發商啥時候能到人家這個層次。黑水公司,據說是切尼的公司。雖然他不承認,但把伊拉克的幾乎所有的安保合同都給了黑水。有人要調查黑水,切尼就說這是中情局的掩護機構,不讓查。黑水公司在伊拉克到處收保護費,很多地方都無可奈何的“被保護”。各國收保護費的幫會看到人家這種境界,不知道要自卑成什麽樣子。  他們大發橫財,哪管老百姓的孩子被打死在巴格達街頭,無數人失業後還不上房貸被從家裏趕出來。金融危機後,美國出現了無家可歸者聚居的“胡佛村”——帳篷城。二、發財不用愁  說實話,要不是小布什一夥搞成這個樣子,奧巴馬想當第一個黑人總統,恐怕還沒這麽容易。當然奧巴馬也不會感激他。  奧巴馬的情況跟小布什的完全不同。他的核心團隊是所謂芝加哥幫(Chicago mob),也就是他從芝加哥帶出來的一幫人。他的人大部分都年輕,能到白宮上班就很滿足。所以對錢還不是很渴求。年齡大些的人或者本來就有錢,也有的雖然現在沒錢,但“咱們一夥”以後會安排。現任白宮辦公廳主任伊曼紐爾的經曆就足以說明組織上不會讓大家受窮的。  伊曼紐爾從小就獻身猶太事業,勞苦功高,一直沒時間撈錢。組織上當然不能看著不管。於是1998年伊曼紐爾辭去克林頓顧問的職務,到猶太投行Wasserstein Perella & Co.去工作。雖然他一天商科都沒讀過,但還是當了芝加哥分公司的執行董事,並賺了一千六百二十萬美元。2000年這家公司賣給一家德國銀行德累斯頓(Dresdner)。  要說這個德累斯頓銀行也是很神的。第三帝國時期幫著元首收拾猶太人,給納粹融資建了奧斯維辛集中營。等二戰結束後,又跟美國人打得火熱,積極支持冷戰。後來蘇聯垮台,德裏斯頓銀行想在聖彼得堡開分行。但俄國之前一直都沒開這個口子。於是德累斯頓銀行就派沃寧(Matthias Warnig)去辦這件事。這人以前是東德情報局的。他直接去找了個老熟人就把事辦了。這個熟人不是別人,就是後來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就這樣一家銀行,反共猶太憤青伊曼紐爾絲毫不感到厭惡,又在那裏幹了兩年。  老領導克林頓也沒忘了這個老部下,覺得他在這樣名聲不好的銀行幹會影響仕途,於是2002年安排他去央企房貸美當董事。他幹了一年,連薪水帶賣空股票,至少賺了32萬美元。不過伊曼紐爾從來沒幹過具體事。領導本來就是讓他去賺錢的,沒指望他幹活。但他還是涉嫌卷入了一些競選捐款和錯帳問題。不過他隻幹了13個月就離開這個是非窩去競選參議員去了。後來奧巴馬就以時間短、沒幹事來為他開脫。  伊曼紐爾的經曆充分說明了“咱們一夥”絕對不會讓一個賣命的小弟在經濟上吃虧。而且“咱們一夥”的安排比較有吸引力。象布什家族這樣的政治世家,跟著他們當官是前途很光明的,但發財就差點。他們家的勢力在石油行業。那裏專業性比較強,外行不太好做。象切尼那樣硬來畢竟太露骨。而“咱們一夥”網絡卻習慣安排人去投行或者基金。雖然這些前高官不一定懂商科,但對政治局勢的研判和內幕消息是很擅長的。所以往往成績不菲,賺錢很快。這對大家更有吸引力。這也是“咱們一夥”網絡近年在政界比其他勢力發展快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政府=商會  手下人的富貴有組織上包了。剩下來的事主要是應付各路支持力量。這可不是好幹的活。當初為了當總統,隻要能給自己大把的選票,要什麽都答應。等當了總統了,人家就拿著白條來要求兌現。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況且這些人的錢本來就不是好拿的,敢不聽話就要你好看,不是“水門”就是“拉鏈門”。美國政府很多總統就這麽成了傀儡的。  美國總統處於這麽尷尬的境地絕非偶然。拿句時髦的話來說,這是體製問題。美國政府的組織形式非驢非馬,獨此一家。一般來說各國都有國家元首,另外還有政府首腦。隻有美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是一個人。聽起來很象第三帝國的體製,希特勒元首兼任總統總理。  不過美國總統沒有那麽大權力。其實美國政府最初就是個商會。美國本來就是大商人大地主建立的。他們沒有管理經驗,也不知道怎麽建政府,就按照商會形式搞了個稀奇古怪的政治製度。  當時歐洲各國的國家元首多為國王或皇帝,下麵政府有首相或總理。也有共和政體,國家元首的稱號是“執政官”(Consul),一般有兩三個執政官。拿破侖在法蘭西共和國剛上台時就是作執政官。  而美國的總統隻有一個,叫President。什麽是President?商會會長或者公司老總,還有一些?崮酥鏈笱?3ざ冀蠵resident!美國的各部部長也不叫minister,而叫Secretary,秘書。商會裏辦理具體事的專職人員可不就是秘書嘛。所以美國政府其實是個商會組織或者幹脆是個公司。商會會長由大商人大地主們(理事)主導選出,帶著一幫專職秘書幫大家做事。  一開始的商會會長華盛頓、傑斐遜等人自己就是大商人大地主。商會的理事們怕這樣本身就是理事的人當會長比較容易占其他人的便宜,所以拚命削弱總統的權利。因此一開始美國政府的權利很小,對各州也沒多大控製力。可這樣弱的聯邦政府很難發揮多大作用,不能保障大家的利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理事們就開始找職業經理人。這樣好控製,又容易出效益。因此總統其實是這些商會會員,或者說股東找來打工的。自然要聽理事會的。所以美國政府處理事情就很象個商會或者公司,比較實際。不象很多舊大陸國家非要擴張領土,打仗動不動你死我活。美國政府一向有便宜就打,沒便宜就撤,絕不為了麵子死撐。很有點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味道。這也保證了美國沒被戰爭拖垮。後來索羅斯他們那些對衝基金又發明了金融戰這種新形式,時間短見效快,也不勞民傷財,深受大家歡迎。這也是美國文化的獨特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