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倒來倒去,銀行點鋁成金 zt

(2014-12-24 08:26:23) 下一個
自2010年高盛收購麥德隆以來,漫長的延遲已成為所有在市場上出售的鋁價翻番的主要原因。投資分析師說,可製造1000個飲料罐的35磅鋁原料因此漲價2美元;用於美國汽車製造業的200磅鋁平均漲價約12美元。

倒來倒去,銀行點鋁成金

 

一天上億次,口幹舌燥的美國人打開一罐汽水、啤酒或果汁。他們每做一次,就會多付一分錢給高盛公司和其他金融大鱷,因為後者的精明算計,消費者最終要損失數十億美元。

故事要從底特律地區的27個工業倉庫說起,那裏是高盛下屬公司為客戶儲存鋁錠的地方。每天,卡車車隊載著1500磅重的金屬塊在倉庫間往複穿梭,一天兩三次,有時更多,司機們沿著既定路線繞來繞去。他們在一間倉庫裝貨,在另一間倉庫卸貨,周而複始。

《紐約時報》調查發現,這是高盛精心創編的工業舞蹈,目的在於鑽海外商品交易所定價規則的漏洞。高盛擁有自己的倉庫,借存儲金屬收取租金,鋁錠的出出進進延長了儲存時間,每年往高盛的金庫裏塞進數百萬美元,同時抬高了生產商的成本,美國各地的消費者也要支出更多。

叉車司機泰勒·克萊在高盛倉庫工作過,今年年初辭職。他把這種流程稱為“金屬旋轉木馬”。

前行業高管、分析師和谘詢顧問指出,根據上述策略往回追溯,每個鋁罐因此增加的采購成本僅僅隻有一美分的十分之一左右,但是,如果按照美國每年消耗的900億個鋁罐來計算的話——再加上汽車、電子、房屋內壁所使用的大量鋁材,過去三年內,高盛和其他金融大鱷迫使美國消費者超額支付了50多億美元。

據財務記錄、法規文件和活動參與者的說法,鋁價飛漲僅僅是華爾街展示財力、利用寬鬆的聯邦法規來撼動多種商品市場的一種手段。

通過控製石油、小麥、棉花、咖啡等更多市場,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史坦利等投資銀行已經攫取了上億美元的利潤,消費者每次給汽車加油、按動電燈開關、開啟啤酒又購買手機都不得不支付更多費用。去年,美國聯邦當局指控包括摩根大通公司在內的三家銀行操縱電價。上周,摩根大通公司一直試圖和解,花費可能達5億美元。

利用聯邦儲備銀行給予的特殊豁免權和國會批準的寬鬆管理條例,投資銀行購買了數量龐大的基礎設施,用以儲存商品,並轉運給消費者。這些基礎設施涉及麵廣,包括俄克拉荷馬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德克薩斯州的輸油管道和石油提煉廠、全球海域上百艘雙層船殼郵輪船隊、奧克蘭、加利福尼亞和西雅圖等主要港口的作業控製公司。

在鋁的案例中,高盛收購了全美最大的金屬倉儲公司——麥德龍國際貿易服務公司(Metro International Trade Services)(以下簡稱“麥德龍)。在該公司位於底特律的倉庫裏,儲存的鋁錠超過市場流通量的四分之一。

三年前,當時高盛還未收購麥德龍,倉庫客戶來倉庫買鋁,從訂貨到鏟車裝車再到送貨到工廠,往往需要6周時間。據行業記錄顯示,現在高盛擁有了麥德龍,客戶的等待時間延長了20多倍——即超過16個月。

延長的等待時間引發的怒火可能會一筆勾銷,但它也將全美幾乎所有地方的鋁價推得更高,因為高盛采取了隱秘的操作手法,操控了現價市場上鋁的價格。延遲過於嚴重,以至於可口可樂和其他生產商放棄購買儲備鋁。不過,鋁的采購價依然比以前高出許多。

高盛公司說,這符合倫敦金屬交易所設立的所有行業標準,不違反任何法律法規。過去,麥德隆把延遲歸咎於物流問題(包括缺少卡車和叉車司機),以及跟蹤這麽多金屬庫存而導致的管理症結。如今,他們拒絕對本文發表評論。但是在采訪中,麥德隆的多名現任雇員、前任雇員,以及直接了解該公司業務計劃的相關人員提到,延長等待時間是公司戰略的一部分,有助於高盛從倉庫獲得更多利潤。

麥德龍在底特律倉庫存有近150萬噸鋁。但行業規則要求,所有金屬不能永遠存放在一個倉庫,每天至少有3000噸金屬要被運走。但是,采訪結果表明,該公司運走的金屬幾乎都沒有送交客戶,相反,隻是從一間倉庫運到了另一間倉庫。

由於麥德隆每天要對存儲的金屬收取倉儲費,在倉庫間轉移鋁錠時,客戶排隊越長,就意味著高盛將擁有更多利潤。因為存儲成本是鋁市場價格的主要“溢價”成分,延遲等於漲價,即使大多數金屬從沒進出過高盛的任何倉庫。

鋁行業分析師指出,自2010年高盛收購麥德隆以來,漫長的延遲已成為所有在市場上出售的鋁價翻番的主要原因。投資分析師說,可製造1000個飲料罐的35磅鋁原料因此漲價2美元;用於美國汽車製造業的200磅鋁平均漲價約12美元。

“這完全是不必要的成本,”大宗商品谘詢公司港鋁情報的總經理豪爾赫·瓦茲奎茲說,“它拖延了經濟發展。每個人都必須為此買單。”

麥德隆的高級職員表示,這樣做隻是簡單地迎合市場規律,在該公司網站上,他們的職責被描述為“匯集金屬生產商、貿易商和終端用戶”;幫助“構建和維護穩定”的商品交換環境。

 

但是,負責監管全球719個倉庫的倫敦金屬交易所並不總是公正的仲裁者——它要收取世界各地倉庫租金總和的1%。截止到去年,交易所成員包括高盛、巴克萊銀行和花旗集團,許多規章製度是由交易所的倉庫委員會擬定的,該委員會由不同銀行、貿易公司和倉儲公司的高管——包括高盛旗下麥德龍的董事長——及歐洲重量級貿易公司的代表組建而成。去年,交易所被售予一批香港投資者,2013年7月提議的法規將在2014年4月生效,以緩解麥德龍的瓶頸效應。

如果美聯儲董事會拒絕延長豁免權、不再允許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在非金融行業做重大投資的話,上述一切將告一段落——雖然在華盛頓有跡象顯示,美聯儲想讓這種安排繼續下去。與此同時,華爾街的多家銀行已經將注意力集中到另一種大宗商品上。經過持續不斷的遊說努力,美國證監會於去年底批準了一項計劃,允許摩根大通、高盛和黑石公司購買市麵上的銅,采購比例可達現有流通量的80%。

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以下簡稱“美國證監會”)的備案文件中高盛表示,計劃明年年初,在底特律地區,利用目前存儲鋁錠的倉庫存儲銅。然而,7月13日高盛發言人邁克爾·杜瓦利透露,該公司已決定不參與銅的風險投資,雖然這一消息尚未公開宣布。他拒絕詳細說明。

銀行經商

過去一個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裏,美國國會試圖讓銀行遠離貿易,禁止銀行擁有非金融企業(反之亦然),使其承擔的風險最小化,最終達到保護儲戶的目的。20世紀50年代,美國國會強化了這些規定,但到了20世紀80年代,放鬆管製的浪潮開始興起,根據北卡羅萊納大學法學教授、金融機構的監管專家索勒T·歐瑪洛娃的觀點,在某些情況下,銀行轉變成為商人。高盛和其他公司獲得了監管機構的批準,購入經營石油或其他商品的貿易公司。20世紀90年代,其他限製被削弱或廢除,一些銀行獲得許可,將業務擴展到大宗商品的存儲和運輸。

過去十年中,一小撮銀行控股公司已從美聯儲尋求並獲得批準,購買實物商品交易資產。

根據摩根大通在一次申請中提供的公共文件來看,美聯儲表示,獲得批準的前提是這樣的安排對銀行體係不構成風險,並可能“實現合理預期效益,為公眾帶來的利益——例如提升便利程度、增加競爭,或者提高效率——大於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例如導致資源過度集中、減少競爭或引發不公平競爭、產生利益衝突,或者打破銀行慣例。”

投資分析師說,通過控製倉庫、輸油管道和港口,銀行獲得了寶貴的市場情報,並轉化成為商品交易時的優勢。在股市中,這樣的安排可能被視為利益衝突,甚至屬於內幕交易。但在商品市場,這是完全合法的。

“在交易世界以及商品市場中,信息等同於金錢,得到它的唯一途徑是進入實體市場,”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聲望經濟谘詢公司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傑森·辛克說道。“因此,從事商品交易的金融機構擁有著巨大的優勢,因為對有形資產的所有權讓他們洞悉了商品的實體流動。”

一些投資者和分析師認為,銀行通過刺激投資和使市場更有效率,幫助了消費者。但是,即使銀行自己也偶爾承認,過去十年,華爾街在商品市場中的活動導致了部分價格上漲。

例如,2011年高盛內部備忘錄認為,投資者的投機成本占到每桶石油價格的三分之一左右。隨後,聯邦監管機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一位專員估算,投機導致美國司機的加油費平均每次增加約10美金。其他專家統計出的年成本增加總值為2000億美金。

高溢價費用

在底特律郊區的麥德龍幾大主要鋁倉庫的一個入口處看不到任何標識,除了一個傾倒的招牌,上麵顯示著:克萊門斯山——這個小鎮的名字。

周圍住戶說,大多數時候,白班時間隻有幾輛汽車在停車場,到了下午5點,停車場和警務站經常沒人。在兩個洞穴似的藍色倉庫裏,碼放著一排排巨大的金屬鑄塊,每一堆的重量超過半噸,高達15英尺。

2010年被高盛收購後,麥德龍開始擴大儲量。實際上它開始支付不菲的報酬,鼓勵貿易商把鋁錠存入倉庫。隨著鋁儲量的飛漲——從2008年的5萬噸到2010年的85萬噸,再到目前的約150萬噸,取回金屬的等待時間和底價之上的溢價費用也隨之增長。到2011年夏,價格飆升促使可口可樂向行業監管機構倫敦金屬交易所投訴,指控麥德龍對延遲交貨負有責任。

交易所總裁馬丁·艾伯特說,當時他不相信倉庫延遲會引起問題。但高盛試圖平息這場風波,實施了新規定:讓倉庫每天運出的金屬量增加一倍,從1500噸到3000噸。但金屬貿易商或生產商都不認為此舉能解決問題。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在當年夏天寫給投資者的報告中說,“這一舉措微不足道且為時已晚,對近期已經非常緊張的現貨市場,尤其在美國市場,沒有實質性影響。”

然而,麥德龍的等待時間已經延長,導致溢價費用進一步上升。該公司的現任和前任雇員都說,延遲是蓄意所為。

行業分析師和公司內部人士表示,移到麥德龍倉庫的絕大部分鋁錠不僅屬於生產商或批發商,還屬於銀行、對衝基金和貿易商。他們購買儲備鋁進行融資交易。一旦交易結束,他們的金屬就要排隊,貨主可以選擇續約,這一過程被稱為權證交易。

據行業分析師及公司現任和前任雇員說,為了鼓勵鋁材投機商續約,麥德龍為一些客戶提供了每噸高達230美元的激勵津貼,讓他們經常把金屬從一間倉庫轉移到另一間倉庫。

對於金屬所有人來說,激勵津貼意味著現金預付,而且,在溢價費用增加的情況下有機會賺更多錢。對麥德龍來說,金屬在那裏逗留的時間更長了,可以使公司每天繼續對每噸鋁材收取48美分的租賃費。高盛於2010年以5.5億美元的價格買下了這家公司,按照目前的費率價格計算,一年的租金收入可達2.5億美元。

麥德龍的高級職員拒絕談論續約及激勵政策的細節。

但是,像在港鋁情報公司工作的瓦茲奎茲先生一樣,金屬分析師估計,在每天運到麥德龍的金屬中,九成或更多金屬被從一間倉庫拉到另一間倉庫,玩著同樣的把戲。這一數據得到了熟悉麥德龍財務情況的現任及前任雇員的證實,由於公司的政策所限,他們的真名在文中被隱去。

高盛集團拒絕談論操作的具體細節。高盛的新聞發言人杜瓦利先生指出,倫敦金屬交易所禁止倉儲公司擁有金屬,因此,所有經由麥德龍裝卸的鋁材都被儲存或運輸給其他貨主。

“事實上,”他說。“倫敦金屬交易所的倉庫確實禁止交易倫敦金屬交易所所轄的一切產品。”

由於延遲時間越來越長,許多生產廠家轉而從別處購買鋁材,經常是直接從鋁礦或精煉公司采購,徹底跳過倉儲環節。即便那樣,倉庫的拖延還是增加了生廠商的成本,因為在價格之上的溢價費用要加諸於在公開市場上出售的所有鋁材。

倉庫之舞

在倉庫的地板上,雇員說,每個特定工作日的工作是安排倉庫之舞。

盡管總是有大量庫存,麥德龍的許多倉庫依然實行一班製,雇員每天要閑坐12個小時或更長時間,在底特律這種小鎮,隻要必要,工廠經常是連軸轉,倉庫工作人員說,這種慢節奏非同尋常。

叉車司機說,工作時,把抓緊時間鋁材運進倉庫,運出時就不那麽緊迫了。叉車司機科雷先生在克萊門斯山倉庫工作到今年2月,他說,鋁材是用軌道機車大批量運進來的,卻用卡車慢慢地運出去。

“他們不斷堆啊堆,時不時地就把倉庫裝得滿滿的,這間倉庫滿了就關門,轉移到另一間倉庫,再裝滿,”23歲的科雷描述道。

倉庫搬運工說,因為大部分鋁材隻是從麥德龍的一間倉庫轉到另一間倉庫,在他們看來,一個司機開著卡車沿一條路線每天跑三個來回,已是司空見慣的事。2012前安東尼·斯圖爾特在克萊門斯山倉庫擔任叉車組組長,他的侄子在6英裏外切斯特菲爾德鎮的麥德龍倉庫上班,兩人有時請卡車司機幫忙傳遞消息。

“有時我會在周末聊天時順便拿工作開玩笑,”斯圖爾特說道。“我問他‘收到我們發過去的金屬了嗎?’他回答我,‘收到了。你收到我們給你發過去的東西了嗎?’”

斯圖爾特先生說,他也瞧不起麥德龍的做法,主要原因是,數月的延遲交貨讓工人難以找到每一位客戶存放金屬的位置,還得從其他地方拉來沉重的鋁材來補貨。每天他到達工作崗位,要做的就是在庫房裏給數不清的客戶找貨,並調出一批批鋁材,裝車發貨。

“這些材料擺放得井井有條,”他說,“隻要想幹,一天之內便可找到並買到任何想要的材料。如果貨物要的急,最多幾小時就可搞定。”

去年,當倫敦金屬交易所以22億美元的價格被香港公司購得時,交易所總裁就承諾要“飛速”解決延遲交貨問題。

2010年曾有一位顧問受聘研究這一問題,並提出了補救建議:在延遲交貨期間限製收取倉庫租金。然而,違背交易所的新東家采取。因為交易所要收取倉庫租金的1%,此舉會使他們損失數百萬美元的收入。

其他鋁材用戶向交易所施壓,要求禁止倉庫為單純以囤積金屬為目的的客戶提供激勵津貼,但交易所沒有這樣做。

然而2013年6月,在被多家啤酒製造商投訴後,交易所出台了新規定提案,要求各倉庫的金屬輸出量大於輸入量。但是一些金融公司對新規定頗有異議,認為新規會損害貿易商和鋁材生產商的利益。交易所董事會將於今年10月對這項提案進行投票表決,即使通過,提案也要到2014年4月才能生效。

尼克·馬登是美國最大的鋁材采購商諾貝麗斯(Novelis)公司的首席采購官,他表示,當前形勢已經清晰地暴露了行業自行調控的風險。馬登先生還認為,數年來,交易所一直對延遲交貨和高昂的溢價費姑息縱容,因此,盡管新提議鼓舞人心,但真正解決這一問題依然任重而道遠。他說:“我們很欣慰,倫敦金屬交易所終於采取了措施,這將有利於市場正常化。然而我們還得再忍受一年高漲的溢價費和緊張的供應鏈。”

與此同時,美聯儲(負責監管高盛、摩根史坦利及其他銀行)正在對允許銀行在商品領域進行大規模投資的豁免權重新審核。盡管其中一些豁免條款已經到期,但據知情人介紹,對於是否要求銀行出售存儲貨物及其他大宗商品的基礎設施資產,美聯儲似乎尚無計劃。

美聯儲一位女發言人芭芭拉·哈根鮑夫(Barbara Hagenbaugh)發表了如下聲明:“美聯儲定期對被監管公司的商品活動進行監管,並且,正在對2003年‘由於某些商品活動是金融活動的補充,因此允許銀行持有公司’的決定加以修訂。”

參議員謝德羅·布朗在7月22日發起了國會聽證會,主要討論華爾街對倉庫、輸油管道及其他相關大宗商品資產的所有權問題。他希望美聯儲能對銀行加以限製。

“銀行應該有個銀行的樣子,不應該做石油公司,”俄亥俄州民主黨人布朗先生說,“他們可以提供貸款,但不能操縱市場,哄抬製造商的價格,讓我們整個金融係統無端暴露在風險之中。”

下一個:銅

高盛在鋁市場策劃的大膽行動帶來了豐厚的回報,摩根大通也聞風而動,計劃圍繞銅來建立自己的盈利核心。銅是一種更重要的金屬,這種工業商品普遍應用於家庭生活、電子元件、汽車和其他產品中。許多經濟學家追蹤銅價的動向,將它視為全球經濟的晴雨表。

2010年,摩根大通低調行動,在銅市場上掀起了收購狂潮。幾周時間裏——等到人們確定該銀行就是神秘買家時,他們已經累積購買了價值15億美元的銅,大約相當於倫敦金屬交易所銅庫存的一半。銅價隨之暴漲。

摩根大通一麵控製金屬倉庫,一麵想法子申請政府批準一項提案,最終允許摩根大通、高盛和美國資產管理巨頭黑石公司以投資者的名義,購入市麵上流通的80%銅,並將它們存入倉庫。在向監管機構匯報時,幾家公司聲稱這些庫存今後會用於成立新的銅交易-買賣基金,不會影響銅價。但生產商與銅批發商警告說,高盛與黑石的計劃會擠壓市場,推升銅價,呼籲美國證監會否決摩根大通的提案。

經過銀行界密集轟炸式的遊說活動,去年12月,美國證監會主席瑪麗L·夏皮羅在任職期滿前的最後一段日子批準成立新的銅交易基金。證監會官員表示,相信這類基金會追隨銅的市價而動,不會推動價格變化。而且,這些官員附和了銅基金申請機構的觀點,認為即使市場上可供交易的銅減少了,也不會推高銅價。一些經濟學家對此持有爭議。

還有人擔心,華爾街的銀行會將抬高鋁價的手法故技重施,或者在此基礎上稍作改動。他們覺得今後要保持警惕,因為銀行的行徑會在經濟內外引起連鎖反應,最終,消費者將要支付更高的價格,才能買到家用水暖器材、汽車、手機和平板電視等多種商品。

銅使用商們聘請了伊頓&凡·溫克爾律師事務所的羅伯特·貝爾斯登擔任律師。貝爾斯登認為,自己的客戶害怕銅市場會出現“投資者資金驅動式擠壓”。他說,“我們認為,證監會忽視了這種征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