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奔湧

一個不斷選擇的世界,得失兼容
個人資料
正文

金錢無法代替父母的愛心陪伴。

(2010-02-24 06:43:27) 下一個
                              
 
        我的一位朋友家中的經濟條件很好。常聽她報怨家中的孩子不聽話,不上進。她在經濟能力之內,孩子要什麽,就買什麽。對他這麽好,可孩子咋就那麽讓人不省心。
          我明白,她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對孩子確實用了心。她是有給孩子很多理論指導。要好好學習,要懂禮貌,要和小朋友好好相處之類。但都隻是口號。隻有大標題,沒有具體細節內容。更加沒有花時間去言傳身教。隻是用嘴去教育孩子,沒有用心去接近孩子。
         當孩子因成績太差被找家長時。她覺得自己的所有用心都白費了,孩子怎麽這麽不懂事。沒有反思過,孩子玩心重是因為她忙著掙錢,無心幫孩子從小培養好的習慣。因為沒時間陪孩子,心生愧疚,在物質方麵對孩子有求必應。用物質補償的方式來證明自己對孩子的愛不比別人少。
        金錢是家庭的物質基礎。孩子在一個衣食無憂的環境中才能建康成長。這是需要金錢來支持。但它隻是父母對孩子關愛的一個點,關愛是不能完全由金錢來代替的。父母有愛心的陪伴才能使孩子身心建康成長。
          用金錢來滿足孩子無止境的物質欲望隻會讓孩子的玩心更重。讓他離你期望的目標越來越遠。看著孩子越來越差的成績單,她認定孩子跟本不是讀書的料。輕易放棄了,開始樂觀的想著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孩子讀書不行,但可能是其它行業的狀元。她忘了這三十六的狀元也都需一顆努力求好的上進心才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