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07)
2013 (179)
2014 (312)
2015 (483)
2016 (242)
2017 (225)
2019 (110)
2020 (257)
2021 (215)
2022 (337)
2023 (175)
2024 (161)
很多人應該知道舊社會的郵局,是一個鐵飯碗,郵政局毫無疑問是國有單位, 很難對應於老共的企業事業,也無法相當於公務員多大多小的官,這兒有個政府出台的正式規定,為什麽其他官員在也有規定的情形下等於沒有, 而郵局有規定就是規定, 差異不在製定而在執行。
文革初期,母校中學教師中,絕大多數老教師是解放前大學畢業的,按照階級分析的基本原理,應該都是剝削階級出身的了,至少都是有錢人吧,所以大多數老教師或被批鬥被貼了大字報, 隻有一位老教師什麽也沒有,傳出來的這位老師家庭出身是工人!!
學生及年輕老師特別是從外地考到上海讀大學畢業分來的教師, 很不明白,有個總務處的老師不是老師校工不是校工的人, 告訴一些學生, 這位老師的父親, 確實是工人階級,在郵局做了一輩子郵差(郵遞員),這位老師上大學的時候,他的老子每月薪水可能是超過一百個大洋的!
在上海待那個時候, 這是個什麽樣的收入!
這位老師解放前不知是哪所大學畢業後進入比郵局更好的機構--海關-工作,又是一個高薪養廉的工作,解放後被調到中學教數學,英語法語都很好,在市區非常上隻角的高級房子住兩間房廚廁與別人合用,這種住房條件在上海是不得了的啊!而且家裏還有電話。
為什麽郵局(還有海關和鹽務局)能有這麽好的待遇?
在於執行, 國民政府是有規定無法執行,郵局海關鹽務則不一樣,因為在前請和民初,抵押給了英國,起先是完全由英國人管理,後來國民政府收回後, 還是嚴格按照英國人的規矩執行。
隻要不犯錯, 升職升薪是一定的,相比於社會上的其他各行各業,就是一個打不爛的鐵飯碗,所以考這三個機構,是非常嚴格的。
革命烈士王孝和,也是工人家庭(不知道其父是什麽地方的工人)出身, 初中畢業後考進了一個私立英文專科學校(違背了階級教育),英專畢業後同時考取了郵局和楊樹浦發電廠,家裏當然主張他去郵局捧鐵飯碗, 但地下黨希望他去楊樹浦電廠,因為那兒地下黨的力量太弱小,他聽了組織的話,去楊樹浦電廠當了個小職員。
國民政府機構中有沒有機構比較廉潔的呢? 有, 資源委員會,裏麵的管理人員100%受過高等教育。
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中國部分如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所有職員的工資,以美元支付。
河南省黃泛區農場的前身, 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河南省分署黃泛區機耕隊,所有職員發美元, 所有工人發加拿大白麵粉!
所以,看學曆,查家境,實際也算是在執行中的一種措施吧。
換算到黨政軍等機構,規定十分細致, 審查非常嚴格,懲處極度殘酷, 擋不住的是前仆後繼的貪腐, 咋辦? 咋個搞?咋弄?
問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