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107)
2013 (179)
2014 (312)
2015 (483)
2016 (242)
2017 (225)
2019 (110)
2020 (257)
2021 (215)
2022 (337)
2023 (175)
2024 (161)
2025 (7)
那位說地方還是以紅五類為先, 殊不知紅五類之首就是“革命幹部”, 誠然, 縣城一般沒有法定標準的“高幹”,但縣委縣政府的領導, 在縣城就算是“最高”的幹部了, 如果說1962年之前的縣城學校裏, 校方對學生的態度一般先看成績, 的確如此, 另外, 還必須指出, 那時的幹部也很注意不搞特殊化, 縣長的兒子在學校闖了禍, 老師告了狀, 看著,一般情況這小子一頓猛揍就跑不了了。
隻從抓階級鬥爭講階級路線後, 老師們作為知識分子, 自我感覺就得夾著尾巴做人, 自覺地不由自主的把縣裏的幹部子弟當成“縣”裏的共產主義接班人, 是符合黨的階級路線的, 必須指出的是這種現象不是縣領導指使的。比如縣委書記的兒子和一個上中農(甚至富農)的兒子打架, 校方會非常謹慎處理, 自覺不自覺地會出於階級路線的原則下袒護袒護縣委書記的兒子,但同樣, 這不是縣委書記的意思,大多書記們還是用老辦法“你的小兔崽子, 叫你到學校時讀書的, TMD和人打架, 看老子不好好教訓教訓你!!”而大概不會去問“那家什麽成分?”
這麽一來一去, 小“兔崽子”們的優越性越發膨脹了, 以致文革初期達到了“天下者我們的天下, 我們不接班誰接”!
而北京高幹子弟集中, 所以顯得出高幹的高和極高, 不是地方上對幹部子弟不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