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地揮一揮手

居美國華盛頓, 就職政府部門, 花甲年歲,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個人資料
華府采菊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突然看到網上一篇文章: 說的是陳阿大

(2013-03-25 14:58:42) 下一個
轉載者注: 說不清的曆史就是這麽捉弄人, 阿大若不是文革, 應該是個好工人.....怪誰呀?當然這篇文章是先戴帽再填材料的"標準"式文革的"總結", 真實發生的事情並不完全如此.

陳阿大沉浮錄
霞飛

  許多老上海人都還記得陳阿大這個名字——他是王洪文的“小兄弟”,在“文革”中靠造反起家,當上了上海市主管工交工作的領導,還當上了中共九大、十大代表。但曾幾何時,他隨著“四人幫”的覆滅而銷聲匿跡,在政治舞台上失去了蹤影。那麽,陳阿大走過了怎樣的人生道路呢?
  
  當過工人參過軍
  
  陳阿大原籍並非上海,而是浙江省的紹興縣陶南鄉。1942年5月,陳阿大出生。作為家裏的長子,父親陳七二給他取名陳阿大。後來,陳七二獨自來到上海打零工。1949年,上海解放。人民政府對陳七二這樣在上海打零工的人也十分重視,將其安排到造船廠,當上了一名正式搬運工。1952年,陳七二將家人接到了上海。1958年,16歲的陳阿大成為上海中華造船廠的一名工人。
  1961年夏,部隊在上海征兵,中華造船廠也號召適齡青年積極報名參軍。陳阿大也報了名,並順利通過各項審查,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這年,陳阿大19歲。
  入伍後,部隊上分配陳阿大去教導營當飼養員,任務就是養豬。這讓他心裏很不高興。但是,經過一番思想鬥爭,陳阿大還是接受了這項任務。他安心在飼養員的崗位上幹,而且幹得很好。
  鑒於陳阿大表現好,部隊上又讓他當連隊的炊事員。陳阿大想方設法為連隊改善夥食,受到連長的表揚。入伍一年後,陳阿大升為上等兵,並當上高炮指揮儀測手。他學習這方麵的技能也很用心,很快就成為一名合格的測手。在訓練中,陳阿大一直表現得很積極。在軍事演習中,他們一組士兵曾經取得較好成績。在退役之前,陳阿大已升為上士軍銜。現在能夠看到的部隊上給他寫的鑒定材料中,有這樣的話:“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髒,積極想辦法完成任務”,“組織紀律性強”,“‘三八’作風紮實,尊重領導,服從命令聽指揮,叫幹啥就幹啥”。
  1965年春,陳阿大複員回到上海。組織上把他安排到上海良工閥門廠當工人。在這段時間裏,陳阿大曾兼任車間裏的保衛幹事和民兵排長。
  陳阿大複員不久,正趕上全國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陳阿大出生在貧苦家庭,本人是工人出身,當過兵,根正苗紅。雖然文化水平低一些,也不是黨員,但仍受到了重視。“四清”運動一開始,工作隊就讓他作為工人代表參加了廠裏的“四清”工作。但他文化程度畢竟不高,更核心的工作,更細致的事情,他做不來。在“四清”中,他能起到的另一個作用,就是征求群眾意見後向上反映。陳阿大和年輕人交往密切,有一定的人緣。他利用這個條件,了解到群眾反映的問題後,向工作隊匯報,使工作隊對群眾的思想情緒有一些了解。由於他到廠後表現好,1966年1月,廠裏團組織發展他入了團。
  
  造反頭目
  
  在參加“四清”工作中,陳阿大了解到廠裏群眾對領導的意見比較多,而且他本人也對廠領導有了看法。他文化水平不高,因此有些事情廠領導不讓他做,他感到領導沒有把他當作骨幹。這使他對廠領導產生了不滿情緒。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發。良工閥門廠也陷入動蕩之中。在全國政治風潮影響下,工人們開始對廠領導提出各種各樣的意見,但大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一開始,陳阿大也給領導提些這樣那樣的意見。後來,他覺得這些意見解決不了問題,就把廠領導的問題往路線問題上拉,並且率先在廠裏貼出一張攻擊廠領導有“路線問題”的大字報。這張大字報在廠內影響很大。加上陳阿大在辯論中是個大嗓門,經常從一個工人的角度,用工人的語言批駁所謂“保皇派”,這使他的演講很有煽動性。陳阿大知道廠領導的“問題”多,敢於揭發,使一些造反的人願意跟著他跑。這樣,陳阿大的身邊就聚集了一些造反者。他成為這些造反者的核心人物。後來,由他倡議,這些造反者共同成立了良工閥門廠革命造反兵團(簡稱“良工革命造反兵團”),陳阿大出任“司令”。在“文化大革命”初期,這個造反兵團人數不斷增多。陳阿大也就成了良工閥門廠響當當的造反派頭目。
  1966年11月,上海跨行業的工廠、企業造反組織——上海工人階級革命造反總司令部(簡稱“工總司”)成立。陳阿大和王洪文、潘國平、黃金海、葉昌明等人,是這個造反組織的發起者。當這個組織建立核心機構常委會時,陳阿大被推舉為“工總司”的常委。從那時起,他和王洪文結識,並建立了密切關係。
  陳阿大對王洪文佩服得五體投地。他非常佩服王洪文膽子大,敢冒險;非常佩服王洪文有政治眼光,能抓住政治動向,作出決策;也非常佩服王洪文有組織能力,會籠絡人心。而他本人,實際上就是被王洪文籠絡的一個。陳阿大曾經對他手下的人說過這樣的話:“我們要緊跟王洪文,誰反對王洪文,我們就叫他嚐嚐味道!”正因為陳阿大對王洪文忠心耿耿,王洪文對陳阿大也十分信任,把他當作手下的一員“虎將”。
  
  “武鬥猛將”
  
  陳阿大緊跟王洪文,王洪文指揮他幹什麽,他就幹什麽。陳阿大扮演著為王洪文衝鋒陷陣的角色,並以“武鬥猛將”著稱。
  在1966年11月上旬,王洪文製造了“安亭事件”,指揮造反派臥軌攔車,說是要去北京告狀。在這一事件中,陳阿大是衝在最前麵的一個。他率領手下的幾名造反骨幹,爬上了他們攔住的第一趟列車,高呼口號,一路向北京進發,無論是誰也勸阻不住。直到南京,列車不往前開了,他們才下車。
  1966年11月底,王洪文一手製造了“《解放日報》事件”。當時,“工總司”和“赤衛隊”兩大造反組織在解放日報社嚴重對立,一場大的武鬥一觸即發。這時,陳阿大打了一個電話,一下子調來了幾十輛大卡車,拉著幾千名造反隊員,把解放日報社中的“赤衛隊”隊員團團包圍起來,並迫使解放日報社領導作出讓步,迫使上海市委承認他們開列的條件,並在“聲明”上簽字。在這件事中,王洪文對陳阿大讚賞有加,多次說,陳阿大在“解放日報”這件事上有“大功”。
  1966年12月底,王洪文指揮“工總司”10萬多人,把“赤衛隊”3萬多人圍在康平路。12月30日,“工總司”向“赤衛隊”發起總攻。陳阿大手拿木棍,高呼口號,帶頭衝向“赤衛隊”,見人就打,幾個人抓一個。隻用了幾個小時,就把“赤衛隊”的主力全部“解決”。陳阿大指揮著手下的造反隊員,押著“俘虜”,在馬路上集中。陳阿大洋洋得意地訓話,還要“赤衛隊”隊員把袖標摘下來,集中了六大堆,然後下令燒毀。陳阿大還把繳獲的“赤衛隊”的幾百箱餅幹如數上繳,以表現自己的“清廉”。在這件事中,陳阿大衝鋒在前,又一次為王洪文立了“大功”。
  1967年8月初,王洪文指揮24萬名“工總司”隊員,把上海革命造反聯合司令部(簡稱“聯司”)包圍起來,並於8月4日下令總攻。陳阿大率領手下的親信骨幹衝在前邊。他親自架雲梯,向上海柴油機廠樓內的“聯司”進攻,又調來滅火用的高壓水槍,向“聯司”噴射。他還第一個衝上樓頂,調動手下隊員上下夾擊。又是他,親自把“聯司”的頭目楊仲池“活捉”。
  
  掌權有術
  
  1967年1月,上海人民公社成立時,經王洪文推薦,張春橋同意,陳阿大成為公社委員。2月,上海人民公社改為上海市革命委員會。又是經王洪文推薦,張春橋同意,陳阿大當上了市革命委員會常委,分管工交戰線工作。從此,陳阿大進入了上海市領導的行列。
  但是,陳阿大畢竟文化水平低,寫個簡單的條子,也避免不了錯別字。怎麽辦?陳阿大有辦法。他挑選一些文化水平高的人給自己當秘書,讓這些人給他寫講話稿。當什麽會議需要他講話時,他就讓秘書代勞,寫好稿子抄清後,由他在會上照著稿子念。有的稿子,他幹脆讓秘書和主辦會議的單位商量,由主辦單位先拿出稿子來,由他的秘書修改,抄清後,他在會上念。

 當陳阿大下去檢查工作時,就讓秘書把一些文件中規定的條文先記下來,等對方匯報時,提出哪些事情要解決,他就把秘書寫好的條文要過來,按條文內容,說些原則性的話。他的這種做法,在一段時間裏還唬住了一些人,有的人認為,陳阿大“政策水平高”,“辦事有原則”。
  陳阿大到各單位檢查工作後,總要作指示。他的指示,就是幾條,他怕話說多了,出漏洞。發表這些指示後,他要求秘書記下來,也要求下邊的單位記下來。過幾天,他就讓秘書打電話問落實情況。如果基層單位忘記了他的指示,或者沒有完全按他的指示辦,他就會直接打電話,找那個單位的領導,先讓他背誦自己去檢查工作時的指示,然後再訓那個單位的領導。如果連他的指示都背不下來,他就讓這位領導“靠邊站”。
  陳阿大當上市革命委員會常委後,並未放棄對他原來的單位——上海良工閥門廠的控製。他仍然兼任良工閥門廠的革命委員會主任,並且安排他手下的親信,掌握著這個廠的大權。他的兼職,可不是虛的,這個廠不管有什麽事情,都要向他匯報,都要聽他的指示。廠裏的領導幹部,甚至包括車間主任一級的幹部,都要經過他同意才能任命。陳阿大利用他主管全市工交戰線工作的條件,在工交戰線安插了許多親信當各單位的領導幹部。他的這些親信都對他唯命是從。這樣,他就控製了工交戰線的大權,一旦有事,一呼百應。
  
  突擊入黨
  
  陳阿大在“文革”前隻是共青團員,沒有入黨,也沒有寫過入黨申請書。“文革”後,他忙於造反,也沒有想到入黨的事。中共九大召開之前,張春橋有一個“名言”:要讓那些在“文化大革命”中湧現出來的“革命派”入黨,成為黨的新鮮血液,“造反派就是要入黨做官”。陳阿大自然也被張春橋看中,作為突擊入黨的對象之一,甚至在陳阿大還不是黨員時,就“內定”陳阿大為九大代表。
  為了讓陳阿大快點入黨,張春橋安排自己的秘書和陳阿大談話,暗示他寫入黨申請書,可陳阿大竟然沒有聽明白。張春橋和姚文元急了,親自到良工閥門廠,召開整黨建黨座談會,動員陳阿大入黨。可陳阿大以為,自己早就是黨的人了,根本不曉得入黨還需要先寫申請書。這使張春橋、姚文元十分焦急。他們讓上海市革命委員會的一位常委專門找陳阿大談話。不料,這位常委找陳阿大談話時,無論怎麽“啟發”,陳阿大就是不懂入黨要先寫申請書,隻是瞪著眼嚷道:我早就是黨的人了,你要我做什麽,你就直說了吧。最後,這位常委沒有辦法,幹脆點明:你現在要寫一份入黨申請書。陳阿大這才恍然大悟,急忙表示:馬上寫,馬上寫。
  陳阿大回去後立即動筆。可是,他不會寫,寫個草稿也有不少錯別字,隻好讓秘書代筆修改後,自己重新抄清楚,交了上去。我們現在從檔案中看到的陳阿大的入黨申請書,標明的日期是“1968年10月10日”。入黨申請書寫好後,張春橋、姚文元即調閱了陳阿大的入黨申請書,並且指示:盡快發展陳阿大入黨。
  張、姚有指示,下麵馬上落實。10月19日,上海市革命委員會的副主任王秀珍、市革命委員會常委黃濤,親自到良工閥門廠去落實陳阿大的入黨問題。他們一到廠裏,立即安排廠革命委員會黨的核心小組開會,決定討論發展陳阿大的入黨問題。當天,該廠金工車間就召開黨支部大會,討論發展陳阿大的入黨問題。
  會上,陳阿大的入黨介紹人程箴坤、蔣阿青先後發言,介紹了陳阿大怎麽出身貧苦,怎麽從小當工人,怎麽當過兵,如何在“文化大革命”中表現好,等等。接著,由黨員發言評論。事先,王秀珍向陳阿大在良工閥門廠的親信做好了工作,安排一些人在會上發言,對陳阿大歌功頌德。所以,會議一開始就有人發言,歌頌陳阿大的功勞。
  從目前我們看到的《發展陳阿大入黨的會議發言記錄》中可以看到,他們極力為陳阿大評功擺好。這個說:陳阿大進廠後一貫突出無產階級政治,與階級敵人進行鬥爭;那個說:陳阿大在“文化大革命”中當先鋒,當闖將,擔任“工總司”常委、上海市革命委員會常委、上海市工交組負責人後,能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堅決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敢於承擔最困難最艱險的任務;還有人說:陳阿大保持了工人階級的本色,是學習毛澤東思想的好典型。
  在這些人發言之後,王秀珍也在會上發言,把陳阿大吹捧了一番。她說:我和陳阿大是一個戰壕裏的戰友。陳阿大階級鬥爭覺悟高,勇挑革命重擔, 立場堅定,態度鮮明,能活學活用毛主席著作。市革命委員會常委黃濤在王秀珍之後發言,稱讚陳阿大有水平,覺悟高。他還一連說了陳阿大“十個好”。
  會上決定,發展陳阿大入黨。按當時規定,通過之日,陳阿大就是正式黨員。陳阿大從寫入黨申請書,到正式被發展入黨,還不到十天時間。
  陳阿大入黨還不到兩個月,就被張春橋定為出席中共九大的代表,這也創了一個記錄。從陳阿大入黨到當上九大代表,速度太快了,以至他們連讓陳阿大填寫入黨誌願書這件事都忘記了。陳阿大是在當上九大代表之後,才由別人代筆,補填的入黨誌願書。事後,又由陳阿大抄了兩份。
  
  策劃武裝叛亂的先鋒
  
  陳阿大參加中共九大後,職務雖然沒有變,還是上海市工交組的負責人,但他的實際地位比以前要高多了。上海政壇上出現了一顆“新星”。有什麽重要會議,特別是工交戰線的重要會議,都會邀請陳阿大參加。陳阿大也不客氣,凡是有會,他必到,到會後必講話。
  陳阿大在內心裏對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是十分感激的。特別是對王洪文,他更是感激涕零。他知道,沒有王洪文的賞識和提拔,就沒有他的今天, 他下決心要永遠緊跟王洪文。王洪文讓他幹什麽,他就幹什麽。過去上海人都知道,陳阿大是王洪文的“小兄弟”,是王洪文手下的“五虎將”之一。
  1976年,周恩來逝世,鄧小平被打倒,毛澤東病重,“四人幫”加緊了篡黨奪權的步伐。“四人幫”及其黨羽甚至考慮到了用武力奪取黨和國家最高權力的方案,但他們苦於手中沒有軍隊,就急於抓軍事力量。在這段時間裏,王洪文開始密謀在上海建立“第二武裝”。
  陳阿大是王洪文建立“第二武裝”的幹將之一。那段時間,他經常到各工廠去,傳達落實“王副主席指示”,檢查民兵工作,特別是給民兵發槍的工作。他還安排手下親信,在各廠民兵中訓練應急戰術,一旦上海被圍,就要打反擊,還要進一步向北方進擊。必要時,就打巷戰。他還參與製訂了代號為“反擊”的三套民兵作戰方案。陳阿大在向民兵講話時,公然宣稱:毛主席逝世了,主席還會有,到底是我們掌權,還是他們掌權,現在還不清楚,中央鬥爭很複雜。陳阿大這樣說,實際上是暗示:將來王洪文可能會登上中央主席的位置,他們要為王洪文而鬥爭。
  1976年10月6日,“四人幫”被抓。雖然中央封鎖了消息,但在上海的“四人幫”餘黨還是從各種跡象中猜測到他們的“四位首長”可能出了事。於是,他們開始策劃武裝叛亂。
  10月8日,“四人幫”在上海的餘黨召開了策劃武裝叛亂的會議,決定調動3500名民兵集中,3.1萬名民兵待命。此時的陳阿大,跳得最歡,又是跑到民兵指揮部去安排、布置,又是向集中的民兵講話、搞動員,又是布置突擊發槍,又是檢查電台安裝情況。
  10月9日淩晨,應王秀珍之召,陳阿大等人到上海市民兵指揮部第二號指揮點開會。他們認定:中央出了反革命,修正主義上台了,這是右派政變,我們要和他們血戰到底。我們上海民兵即使打兩三天也好,槍聲一響,讓全國人民都知道,讓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陳阿大站起來,握著拳頭說:要大幹,馬上幹!陳阿大拿出了他出身船工之家,熟悉水路的本事,提議:在吳淞口沉一艘萬噸輪,把航道堵住,讓他們的軍艦進不來。調幾輛大卡車,把鋼廠的鋼錠拉到機場,甩在跑道上,把機場封住,不讓他們的飛機降落在上海機場!
  但是,曆史潮流不可抗拒。陳阿大緊跟王洪文、張春橋,在“文化大革命”中製造動亂,爬上高位,又在“四人幫”覆滅之際策劃搞武裝叛亂,最終逃脫不了曆史的懲罰。“四人幫”被抓之後,中央穩住了上海,不久又改組了上海市委。陳阿大同“四人幫”在上海的親信一起,被中央隔離審查,後來又被判處有期徒刑16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
  
黨史博覽 2007年第6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SDUSA 回複 悄悄話 荒唐國家的荒唐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