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俠和守民這幾年在沈陽創業發跡,早就想去看看,正好這段老爸養病恢複的不錯,趁天也暖和,和浩義大哥仨人坐上動車四個鍾頭就到了。據說沈陽這些年的變化不小,尤其是老國營工廠和棚戶居住區的改造。但火車站周圍和街麵上看著還相當亂,這個東北重鎮要舊貌換新顏恐怕至少還得個三五年。朋友的房子在鐵西開發區,五年前買的別墅,現在已翻了一倍。以房價衡量,沈陽目前大概相當於北京十年前的水平。
守民手巧又勤快,三百多平米的大房子,大部分裝修都是他一個人幹的。現在又講究起飲食健康,院子裏種了半畝多地,蔬菜自給有餘,還經常挖野菜吃,好在他們的小區裏就有不少,很方便。第二天到城裏轉了一圈回來,下午就包了豬肉野薺菜餡兒的餃子,那個香,我還是第一次感到薺菜這麽好吃。在沈陽的幾天,飯桌上頓頓都吃自產的新鮮菜蔬和現挖的野菜,老爸和大哥也都胃口大開。
立俠天生愛唱歌,加上爹媽給她一副好嗓子,從中國唱到袋鼠國,又告別袋鼠唱回來。這次我們去,在火紅的五月, 適逢西南紅歌飆風東漸,唱歌就成了此行必不可少的節目。第三天傍晚吃飽喝足後,大家都端坐在客廳裏,在立俠帶領下,紅歌聯唱。立俠挑了盤跨越半個世紀但以六十年代為主的紅歌集,緊跟形勢又充分考慮到主客歌手的年齡分布。開曲便是《太陽最紅,老主席最親》,一二百首歌,連著唱,立俠全會,我大部分都熟悉,也基本能整出調兒。老爸原來除了聽他哼過幾句京劇,很少聽他唱過歌兒 - 對了,前幾年聽他教孫子孫女兒唱過抗日歌曲,我兒子現在還會兩句山東味兒的“睡的是稻草,吃的是窩窩”。這回他也跟著不斷哼唱,一定是想起了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有人說“發動唱紅歌治國是小兒科”,這話也不對。把老百姓都組織起來,省得沒事兒瞎琢磨別的;大聲喊喊,增加肺闊量;賣演出服搞競賽,又能擴大內需...。那年老主席怕人們跟他的副手兒走,就發動了一波唱《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熱浪。可惜剛五六年天就變了,夫人都賠了進去。歌曲作為一種普及性的藝術形式,蠻有感染力的,就像把不信教的人放在教堂裏,老聽聖歌兒也會有點兒感覺。至於能不能讓唱歌兒的人都自願到牧師家一輩子打工,甚至陪床,就不好說了 - 扯的有點兒遠了。
繼重慶市委大力推出了三十六首紅歌兒後,網上就出來了多種版本,有點兒亂。但我挺喜歡的一首《老主席是咱社裏人》卻沒有入選。 “千山那個萬水呀連著天安門,老主席是咱社裏人。春耕夏鋤全想到,防旱排澇掛在心。八字憲法親手訂,豐產的道路細指引”。當年我在京津之間楊村附近種莊稼,也算個社裏的人, 離天安門不隔山也沒多少水,白天唱,晚上哼,沒能盼到咱老主席,但近水樓台,至少盼來了咱老農總理陳大叔。雖然都是紅歌,但也不能隨便唱。比如我還特喜歡的《農友歌》,鄧玉華唱得那叫給力:“霹靂一聲震那乾坤呀,震呀震乾坤呀!打倒土豪和劣紳呀,打倒土豪和劣紳!...” 現在唱可能就不太穩,沒有個全國統一文件龜腚一下可能還真不行。
附有關三十六首紅歌的兩篇博文。
一. 最應該高唱的三十六首紅歌
2011-04-24 11:44
重慶要求媒體高密度宣傳36首紅歌,令人奇異。 |
二.犯人唱紅歌有可能減刑
重慶日報報導,重慶市政法委書記劉光磊日前到九龍坡區看守所、重慶市第二女勞教所、渝都監獄等地,了解「紅色文化進監所」進展,「聽到在押人員整齊流暢地高唱紅歌、背誦經典詩文,看到監舍書架、床頭擺放的經典書籍和紅色讀物,劉光磊對紅色文化進監所工作給予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