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加拿大的機票提前一個月就訂好了,5月28號我們把6個標準大小的國際旅行帆布箱從武漢天河機場托運到北京國際機場,並注明機場自提,以便在北京上飛機時方便。5月30號下午我們全家帶著隨身行李坐火車離開了武漢。
5月31號早晨7點多我們到了北京,北京的朋友把我們安排在一家招待所。在北京,我們又參觀了天壇公園,天安門,故宮和西單。即將離開祖國之際,在天安門廣場無法麵對自己的國旗,隻能背過臉去,偷偷擦掉臉上的淚水。6月1號給北京機場打電話詢問托運的行李到了沒有,得到的答複卻是行李已運到北京市內某一航空貨運站。真是脫褲子放屁,又麻煩又臭。隻好趕快給朋友打電話幫助租車。
6月2號10點半,一輛小麵包到招待所接我們再到貨運站,在貨運站填表交錢,還要開箱驗貨,差一點用刀在包上捅幾個洞,還要等他們吃過中午飯才能提貨。最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把已被折騰得變了形的行李裝上車。下午1點左右到了北京國際機場,才鬆了一口氣。在機場一切都很順利,候機,托運行李,過海關,過邊檢,登機,和在國內旅行乘飛機相差無幾。
下午4點我們乘坐的加航CP30航班騰空而起,直飛加拿大。天空沒有一片雲彩,通過窗戶我們注視著祖國大地,北京變得越來越越小,五顏六色的山川河流和村莊越來越模糊。可是,已經烙在心上的,由長江和黃河標誌的那一副圖畫從此越來越清晰。我的心情異常的平靜,即沒有離開的留戀也沒有對未來的憧憬。想當年,第一次離開家鄉到城市讀書時的激動和向往,大學畢業回家探望父母時的急切和期待,現在一點影子都沒有。
飛機飛行了10多個小時,於溫哥華時間中午12點左右到達溫哥華。下了飛機, 隨著別人進入候機大廳,就象進入了迷宮,七拐八拐才到了關口,提供了證件和說明是新移民後,被告知到旁邊等候辦理入境和海關手續,入境手續包括檢查簽證,護照,詢問準備在哪裏定居等簡單問題,簽字蓋章,告訴你一些在加拿大定居的知識,如申請社會保險(SIN)卡,醫療卡,申請兒童牛奶金等,然後再等候辦理海關報關手續。
我買的機票是聯票,在溫哥華停3小時,再轉乘另一航班飛多倫多,我原以為行李會自動被轉運到下一航班。可是,在等候報關手續時,通過玻璃竟發現外麵行李傳送帶上我的7件大行李在孤獨的旋轉。趕快去把他們裝在兩輛行李車上,推到海關門口,雖然大廳的空調很好,我還是出了一身臭汗。和我同機到達具有相同身份的另一家子十分著急地在找他們的最後一件行李,無論如何沒有找到。我再回到海關時,老婆和孩子已經坐在海關官員的桌子前, 把報關單遞了過去,由於我們的家當一次帶完,不需要下一次或者以其它運輸方式從中國運到加 <拿大,行李中也沒有什麽東西值得在以後離開加拿大時帶出,返回時入關免稅,所以我的入關手續非常簡單,沒有任何東西報關。坐在海關官員旁邊的漢語翻譯從頭到尾沒講話,直到最後,問我要英語的還是漢語的有關小冊子時,翻譯用漢語重複了一邊,我才知道旁邊坐著的是一位翻譯。除了他們送的一些小冊子,老婆在櫃台上自己還拿了些,包括定居城市的華人社區地址電話,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部的地址電話等等,這些小冊子都挺有用的。
當我們走出海關門口的時候,1個半小時的時間已經過去,我還不知道哪裏是去多倫多的候機廳,在哪裏重新托運行李,心裏不免有些著急。在國內時就聽說,溫哥華機場於1996年重新擴建,候機廳非常寬敞和漂亮,可是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那迷宮般拐來拐去的長長的走廊和過道。推著2輛沉重的行李車, 隨著眾人往外走,碰到1家和我同機到達具有相同身份的,也是帶著一大堆行李將和我乘同一班飛機去多倫多。走著走著發現到了候機樓的大門口。我一點也不想走出去,隻想趕快找到行李托運處和去多倫多的候機廳。回頭找同來的那一家時也不見了。正在不知所錯時,那一家從我們走來的門口走出來,卻不見了他們的行李,一問才知他們在出來的半路上遇到一個華人服務員,他幫他們在取行李附近就把行李重新托運了。我趕快推了行李回頭,到了門口被服務員告知,此通道隻出不進。我暗自為那一家人慶幸,遇到了好人,同時,也第一次體會到在加拿大運氣的重要性。
推著行李邊走邊問,總算到了行李托運處,在上麵寫著多倫多的傳送帶前很多人排著長長的隊,我倒抽了一口涼氣,如此排隊,不誤飛機才見怪呢! 旁邊的另1個傳送帶前空無一人,一個白人老太太服務員正準備離開,我趕快上前詢問,她告訴我應該去排隊,可是當她看了看我的行李和孩子,問了航班後,讓我把行李放在傳送帶上, 當她啟動傳送帶並告訴我可以了時,我簡直難以相信,這太簡單了,我甚至認為她有點不負責任,懷疑行李能否可靠地運到多倫多。
在離托運處不太遠的門口拿到登機牌,過安檢,走過長長的過道,終於到了往多倫多的候機廳。此時,離飛機起飛時間還有1小時。在候機廳休息時,廣播裏播出請北京來的一位旅客去拿行李,但願著急找行李的那一家還沒有離開溫哥華,還有時間去拿行李。下午溫哥華2點35開始登機,帶孩子的和老人優先。飛機正點起飛時間為3點正,不知什麽原因,飛機到3點半才起飛。飛機飛行了4個小時,於多倫多時間晚上10點半(夏時製)到達多倫多Pearson國際機場,此時天已經全黑了。
下了飛機直接到取行李處,各種各樣的皮箱,旅行包已經在隨著傳送帶旋轉,看著行李1件件被別人拿走,遲遲不見自己的帆布箱,心中不免有點發毛,在溫哥華對白人老太太的懷疑似乎得到了證實。大約等了15分鍾看到了我的第一件行李,才算放心。把行李從傳送帶上取下來,去取行李車時,發現行李車全鎖在一起,要用時必須先投幣一元。出國前,從中國銀行換的加元大部分用匯票匯到了中國銀行多倫多支行,身上隻攜帶了150加元現金,1張100元和1張50元麵值,哪裏有1元,2元的零錢呢。在機場內轉了1圈,想買東西換點硬幣,竟然沒找到賣東西的地方,可能是由於時間太晚,要麽是加拿大人不懂做生意。找個人換呢,由於50元麵值太大也毫無結果。找服務人員說明情況,他們也愛莫能助。如果沒有行李車,我總不能把7個大箱1件件扛出去吧! 真有點走頭無路的感覺。最後,1個揀行李車的工作人員(他的工作就是把別人用過扔在外麵的行李車揀回來鎖起來)大發慈悲,給了1輛,才使我們得以解脫。把7件行李高高的摞在車上,慢慢地向大門走,此時已接近午夜12點。
出國前和多倫多的朋友劉先生約好的,到達後給他打電話,他會來接我,可是,看著身邊的1個個電話,由於沒有硬幣也隻能望洋興歎。雖然,我在信中把航班和到達時間詳細的告訴了朋友,也不敢期望朋友在接到電話前來接我。走一步說一步,推著行李慢慢地向大門走。在夜裏灰黑色的背景下,大門顯得特別的突出,門口擠著的人,審視著每一個正在走出的人,時不時有人焦急的臉上露出笑容。當聽到有人用普通話喊我的名字時,我有點不敢相信,一個熟悉的身影從門口的人群中走出來,我知道那是我的親人,到了加拿大仍是黃皮膚,黑頭發,黑眼睛的人,我相信此時我的臉上一定露出了笑容。
大門外就是寬闊的馬路,一切都感到陌生,在馬路邊等了大約25分鍾,朋友幫我租的1輛後麵雙排座車開過來, 裝了滿滿1車。車主是2年前從福建投資移民來的陳先生(電話:416-7279029),在國內還有生意。現在在加拿大做一些接送的生意。車開的很快,除了整齊的路燈和寬闊的馬路也看不清什麽景色。大約開了20分鍾左右,進入市中心地區,當車在1個十字路口紅燈前停下時,有人出現在車前,在玻璃上做著什麽,我還以為是交通警察在貼違規罰款單或者是遇到持槍歹徒搶劫呢。陳先生講,那是流浪漢用刷子和肥皂水在車前玻璃上隨便擦2下, 以換取司機施舍的幾毛錢。夜裏1點左右我們到了在市中心Ossington大道和Queen街交界處的新移民之家,房間是預先訂好的,把行李搬到房間裏,陳先生和我朋友原來認識,收了我25加元的車費,一般是30加元。由於時間太晚,朋友明天還要上班,簡單聊了一會兒,給我留下了一張多倫多地圖走了,雖然1整天多(從在北京離開招待所開始大概共27小時)的連續旅行,已經非常疲勞,躺在床上卻無法入睡。可能是時差的原因,也可能是疲勞過度。過去20多個小時裏發生的事在頭腦裏1幕1幕的出現。最後,總算睡著了,我夢見斷了線的風箏和大海中漂浮的木頭。
2年以前,老婆動了出國的念頭,雖然一開始我並不想出國,可是,也實在受夠了武漢惡劣的氣候和環境汙染,想想在國內每一對父母為了孩子上學付出的辛苦,在她的爭取下,終於在1997年12月底決定技術移民加拿大,並和移民公司簽定了合同,谘詢費為5500美元。經過1年辛苦的英語學習和培訓,於1998年12月11號在香港加拿大領事館順利地通過了移民麵試,今年三月份收到移民簽證。現在,已經踏上了加拿大的國土,卻沒有夢想成真的喜悅,前途灰蒙蒙的,不知如何起步,陌生的環境和語言障礙是將來一段時間內揮之不去的陰影。
劉先生是在移民申辦過程中,一起參加英語學習認識的,並早我9個月先移民到多倫多。我的移民谘詢費中, 包括了250美元的加拿大接機安置費,後來聽說移民公司的接機服務很差,就請朋友幫忙,移民公司少收了250美元。和5500美元相比,可能250元不算什麽,可在加拿大生活了一段時間後就知道,250美元對每一個新移民都不是一個小數目。我提出把移民公司少收的錢付給朋友時,他堅決拒絕。為了接我辛辛苦苦跑到機場,到夜裏1點多還不能休息,第二天還要上班,到達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不知所錯時,遇到一個朋友,這種情景是很難忘記的,這一份情義恐怕不是用250美元能夠衡量的。
我們臨時住的地方被稱作新移民之家,相當於國內的私人家庭旅館,實際上就是1棟三層的房子,房東是上海來的投資移民,自己住第3層,第2層分別租給兩家。第1層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也可叫作地下室,有4個房間,分別租給4家,公用1個大廳,很寬敞,廳裏有電視,電話,2個餐桌,舊書和舊雜誌,沙發等,有2個衛生間,洗澡間,大廚房,廚房裏有大冰箱,電加熱爐子,共有4個爐頭,鍋,24小時有熱水。可以自己做飯。每家每天房租30加元,熟人介紹便宜些,我離開時是按每天26元收的,多倫多有很多這種類型的新移民之家。現在大陸新移民很多,前半年有1萬3千人從大陸進入加拿大,平均每天72人,其中, 相當一部分選擇定居多倫多,所以,這些新移民之家基本上都能保持客滿。
6月3號的早晨是我們到多倫多的第一個早晨,由於時差的關係,5點多就醒了,一點困意都沒有。此時, 天也亮了,在床上捱到7點,起床去買早點。外麵空氣清新,有點涼,天空特別的蘭,有幾朵白雲在飄。時不時有海鷗飛來飛去。第一次走在多倫多的街道上,感到有點失望,街道不寬,也不象想像的那麽幹淨,煙頭和廢紙在人行道上隨處可見,看不到一座高樓。都是兩層小樓,麵積有大有小,樣式各有不同,看起來都有點舊了。早點想吃油條豆漿看來是不可能了,大多數的雜貨店,便利店都還沒有開門(後來知道一般在9點左右開門),多倫多人極少在外麵買早點吃,走了一段挺遠的路才在一家洋人的麵包店裏買到麵包。上午一家人步行去中國銀行,邊走邊看,中國銀行位於唐人街附近,從新移民之家要走40多分鍾。離唐人街越近,人也越多,大部分是中國人,街道也越髒,街兩旁的小商店都是漢字招牌。感覺就象到了廣州的某一條商業街道。在國內時,對中國銀行就沒什麽好印象,沒想到在加拿大中國銀行給我的印象更壞。趕快把匯票上的錢如數取出,以便轉存到已經通過香港開了戶頭的加拿大帝國銀行(CIBC)。吃過中午飯後,由於時差的原因,困的了不得,一家人一覺睡到下午5點多。多倫多的夏天,白天時間很長,到9點還不會完全黑下來。到旁邊的公園裏去散步,有些黑色和灰色的小鬆鼠在公園裏穿來穿去,這是我女兒第一次親眼看到小鬆鼠,高興的追來追去(後來見的多了,幾乎天天見,也不稀罕了),所謂公園,就是一大片草地和一些樹,有些海鷗和人一樣在草地上優閑的走來走去。後來知道多倫多的公園特別多,隨處可見,可是公園裏人並不多(節假日除外)。在國內, 很多人喜歡晚飯後出去散散步, 苦於沒有多少合適的地方,這裏的情況剛好相反。除非你來之前,你的朋友已經幫你租好了房子,否則,到加拿大以後,第一件急著要做的事就是租房子,租好了房子就有通信地址,就可以申請社會保險卡(Social Insurance Number 簡稱SIN卡),在銀行開戶頭,安電話,買計算機上網,買家具等。
租房子是1件挺麻煩的事。同住在新移民之家,從上海來的,早我們三天到多倫多的H陳先生,每天早晨6點多到唐人街去買星島日報(多倫多銷量最大的漢語報紙),看著報紙上每天幾十個租房消息,應該不是一件難事,可事實上,幾天打電話看房子忙下來,要麽房子不滿意,要麽等20多天後才能入住,要麽被別人搶了先,房子已經租出去了,要麽房子租金太高。H陳在上海生活的挺好,挺能幹,英語講的也好。到多倫多租房這麽難,說不出的難受和心灰意冷,甚至動了回去的念頭。
看著別人租房那麽難,自己心裏明白要麵臨的局麵。別人買的,看過的當天的報紙拿來翻翻,試著打了幾個電話,也沒有什麽結果。SC吳先生1家和我們是通過同一家移民公司辦理的從武漢來的技術移民,在武漢時就相互認識,他於99年元月份來到多倫多,一開始是住地下室,後來實在受不了地下室的悶氣,就和別人共同租了高級公寓裏的一套2室一廳的Apartment,簽了一年的租約,每月1200加元。和他們一起住的是1個年輕母親Miss楊,帶著1個孩子,吳先生講,Miss楊是從國內來加拿大玩的,想讀書或者工作,由於一直解決不了身份問題,最近幾天要回國,正在買機票,等她走後,希望我們與他們合住。於是決定明天拜訪吳先生看一下房子。
在國內時,加拿大帝國銀行香港辦事處給我們在加拿大開了戶頭,並且,提供了多倫多聯係人WILSON 李先生。 <這次,剛好順路把手中的現款存入銀行。
多倫多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建築物以兩,三層的別墅式住宅為主,高層公寓和辦公大樓都不多,市區分為METROTORONTO 和 GREATER TORONTO; METRO TORONTO包括TORONTO(即DOWNTOWN), SCARBOROUGH, EASTYORK(即東區), NORTH YORK, ETOBICOKE; GREATER TORONTO 包括MARKHAM, RICHMOND HILL, VAUGHAM ,BRAMPTON,MISSISSAUGA。每一個都相當於一個衛星城市。多倫多的公共交通係統(TORONTO TRANSIT COMMISSION 簡稱TTC)非常發達,形式多樣,幾乎包括了世界上除無軌電車外的所有公共交通工具: 公共汽車, 有軌電車(STREET CAR),地鐵, 輕軌鐵路。多倫多的道路布局很有規律, 由南北方向性很好寬些的街道把城市分成一個個的方塊,公共汽車在這些街道上行駛,並且一趟車基本上隻在一條街道上行駛,不轉彎, 如果你需要轉彎, 就在轉彎處換乘另一趟車,隻要不走回頭路, 在一定時間內(大約2小時), 換車時憑第一趟車提供的TRANSFER不再收費。方塊內道路較窄並且沒有方向性,不通公共汽車。在多倫多乘公共汽車可以上車付款,每人2元,兒童0.5元,自動投幣,無人售票, 需要時向司機索要TRANSFER, 如果你投入的硬幣不夠, 司機知道的很清楚,可能會要求你下車。另外,千萬別指望司機給你換零錢,在加拿大硬幣非常非常重要,除了坐車外,還可以在自動售報機上買報紙,打電話等,每次出門前都要檢查所帶硬幣是否足夠。也可以先在書店, 郵局或者雜貨店裏把票買好, 一般一次10張或更多,車票每人1.7元,兒童0.4元。用時,車票和硬幣一樣, 上車後投入投幣箱。 如果你上班每天都要乘TTC, 最好買月票,月票價格為80多元。多倫多還專門為周末家庭乘車提供了特殊優惠票,稱為Family Pass 或 Day Pass,每張票6.5元,隻能在周末使用,憑此票在一整天內乘車不再收費,最多供一個家庭兩個成人和4個兒童或者一個成人5個兒童共同使用。從國內來的三口之家, 禮拜天出去玩,買一張Family Pass,玩一天隻要6.5元的車費,是相當劃算的。如果你經常乘坐TTC,車費是一個不小的開支。從GREATER TORONTO西南的MISSISSAUGA乘車到東北的MARKHAM,大約要3個小時,由此可以想象多倫多之大。在多倫多,地圖非常重要,1份TTC交通路線圖,可以在地鐵站免費索取,1份多倫多市區圖,非常詳細,任何1條小路,哪怕隻有100多米長,也在地圖上表示得清清楚楚。憑著這兩張地圖,即使你沒有汽車也可以順利地到達任何你想去的地方,隻要你知道目的地的街道和號碼。
6月4號星期五,我們一家人乘公汽,轉地鐵,再轉輕軌,再轉公汽,用了1個半小時,共花了4.5元車費到了位於SCARBOROUGH的吳先生家,那是1座18層的高級公寓,有免費網球場,室內遊泳池,桑那,健身房,周圍環境優美,購物方便,交通便利。房內一大一小兩個房間,大房間吳先生在住,內帶衛生間,浴缸,儲衣間。小房間內放1張大床和1張書桌,其餘的空間就不多了,廳很大,從窗戶望出去,視野很好,廚房和廳相連,內有電加熱爐灶帶烤箱和洗碗機(已壞),大冰箱,櫥櫃和吊櫃,洗衣間內有洗衣機和烘幹機,另有1衛生間靠近小房間,供合住者使用。整個Apartment的租金為1200元,住小房間,合用廳,廚房及其它,吳先生收我550元。我對這裏的環境和地理位置挺滿意,可那個小房間裏除了一個雙人床的空間外,再放不下一張女兒的小床,對合住心裏也感到不舒服。好在Miss楊還沒有離開,有時間再找一找別的房子。
下午,我們去了CIBC,WILSON 李先生很客氣,他是理財顧問,會講一些漢語。我們把帶來的美元存了半年的定期,把加元存入活期戶頭,當時就拿到了CIBC的銀行卡(BANK CARD),銀行卡和國內的信用卡如牡丹卡相似,可以購物,在自動取款機上取款,付帳等,但不能透支,不同於普通意義上信用卡。大約一個多月後,我拿到了社會保險卡,CIBC才給我寄來了真正意義上的信用卡VISA卡。為了租房買了1份英文報紙: 多倫多太陽報(
來加前聽說,多倫多夏天熱,冬天冷,其實,這裏夏天並不太熱,既是偶爾達到35度,到了晚上,也就涼了下來,也熱不了幾天,一下雨,天氣立刻涼爽。不過,多倫多的太陽直射很利害,有點象深圳和廣州,中午在太陽下烤的難受,並且紫外線也挺利害,很容易傷皮膚。
6月5號星期六,天空晴朗,我們一家三口坐了40分鍾的公共汽車,由於走錯了路又步行了30 幾分鍾,看到附近的1家家房子整齊又漂亮,每家房前的院裏的草坪,樹木和鮮花修正得有條有理,居住的大部分是白人,心裏想住在這種環境裏也滿意了。當找到那個門牌號碼時,卻大失所望,那是1座國內學生宿舍式的三層小樓,樓下垃圾,修車的環境很差,樓內燈光暗淡,住著除了華人以外的各色人種,看著就有點恐怖,樓內1住戶告訴了我們要找的那人的房間,可當找到那兒時,一個有點像巫婆,不知哪個國家來的老女人竟然告訴我們,這樓上無房子出租, 嚇得我們趕快逃到了街上。回來時,換了1條大路,沒想到此路在修,不通公共汽車,又要步行30多分鍾,此時,中午12點半多,烈日當頭,隻苦了女兒的1雙小腿和1張小臉。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碰到一家路邊賣東西的花了1加元為女兒買了1隻布兔子,後來她一直很喜歡這個玩具。回住處的路上,中途下了公共汽車,決定步行回去,以便瀏覽多倫多的風景。
路兩邊都是一家家的兩層小樓,門前都有草坪並且種著各種各樣的鮮花,偶爾可以看到有的人坐在門前平台裏,對著馬路,麵無表情的在曬太陽。在一家的小院裏豎著1個牌子,寫著for rent,想來就是有房子出租,硬著頭皮去敲門,開門的是一個顯得非常疲憊看起來不到40歲的女人,後麵跟了一個6歲左右的小男孩,她不是房東,是住在二樓的房客,從巴西來。房東住在別的地方,整個一樓要出租,也隻有1室一廳,廚房,衛生間和後花園。巴西女人帶我們看了看房子,裏麵亂七八糟地堆著她的東西,她本來是住在1樓,估計是經濟條件不好才搬到二樓,她一邊收拾東西一邊嘮叨著我不完全明白的英語。最後,給了一個電話號碼,讓我給房東打電話聯係。
在國內時就聽說,多倫多星期六和星期天有Yard Sale,可以買到很便宜的舊東西,今天是我們在多倫多的第1個星期六,回住處的路上就遇到了,在一家門前的草坪上放著幾張桌子,桌子上有衣服,書籍,玩具,廉價的裝飾品等等,我最感興趣的是一輛舊的12變速自行車賽車。上麵的標價是15加元,沒有鎖,輪胎癟癟的,我擔心內胎已破。讓車主給充了氣,看起來還好,趕快付了錢,自以為撿了一個大便宜。每次出去乘車一來一回4加元,少坐4次車,自行車的錢就出來了,即使加上鎖錢9元,也才是7次公共汽車的車費,就因為我有了這輛自行車,比別人省了不少的車費。騎了幾次後,感到很不舒服,買的時候隻顧高興,竟然沒有注意到這車是大個子白人騎的,我1米65的身高,即使騎在梁上,腳也夠不著地。無論如何這輛車買的很值得。一個月後,我又花25元買了一輛更新更適合我騎的12變速自行車。那輛舊的我一直保存著,等國內的哪位高個子朋友來加時,可以立刻有車騎。我還幫別人買過兩輛車,不知為什麽所有的車子在買時都是輪胎癟癟的並且沒有鎖。 估計是車主已好久沒騎過車了,後來知道,除了Yard Sale 還有Garage Sale,Moving Sale 等。Garage Sale 和Yard Sale 從名字上很容易區別,Yard Sale 是在房前的院內,一般車庫不在房前,而Garage Sale就是在房前的車庫門口。Moving Sale 是指搬家前的大甩賣,一般居家所用樣樣都有。
6月5號星期六下午4點,騎車去見那個要出租房子的房東,同時,再看看房子,房東要每月700元房租,沒有立刻答應,回來後,和老婆左想右想,相對於我們現在的經濟條件,700元的房租還是貴了。華人在多倫多租房子主要的消息來源是多倫多星島日報, 房主也都是華人大多從香港來的早期移民。由於目前大陸新移民很多,大有僧多粥少之勢。另一主要消息來源是每周一本的Renters News,周日在馬路口的免費報箱裏自取,房主都是講英語的。今天的經曆提醒我,房前豎著的牌子for rent,也是一個很好的消息來源。並且不象報紙上的租房廣告,會有很多人同時看到。
下午騎車在新移民之家附近轉了1個多小時,看到3,4家For Rent把電話號碼抄下來,聯係了以後也都沒有滿意的結果。體驗了租房的難處後,知道短時間內租不到合適的房子,決定星期一先搬到吳先生那裏去住。星期天我們買了1張Family Pass,逛了逛唐人街及華人超市,在國內喜歡吃的康師傅快食麵,豆豉鯪魚,各種做飯用的調料等一應俱全,到了異國他鄉,在市場上看到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感到非常親切。
星期一,又租用陳先生的車,順利到達了吳先生的家,算是暫時安頓了下來。電話,Internet 和吳先生合用,沒有床暫時睡在地毯上。計算機,餐桌,炒鍋用的都是吳先生的,大概20多天後,吳先生的計算機顯示卡出了故障,我花了550元才買了一台150M主頻的舊計算機。我在多倫多見過的煮飯爐子不論是電加熱的還是煤氣加熱的,爐頭形狀都是平的,來加拿大時曾想帶隻尖底的炒鍋,如果真的帶了,也無法使用,這裏使用的全是平底鍋,在這裏一隻從中國進口的平底不粘鍋要40加元,如果來時帶隻這種鍋,我想最少可以節省20加元。
住下來的當天下午,就去了加拿大的人力資源部(HRDC)在Scarborough的辦事處,申辦加拿大最重要的證件:社會保險卡(Social Insurance Number簡稱SIN卡),大約3,4周後給寄到家裏。SIN卡的重要性和國內的身份證相當,但其作用完全不同。身份證與戶口公安局有關,而SIN卡是與工作,福利,失業保險,稅收相連。由於住了下來, 對時間的印象已不太深刻, 接下來辦的很多事都忘記了日期,其實時間也已經不重要了,下麵就是一些每一個新移民都可能遇到情況。把地址和電話告訴銀行,很快就收到了銀行寄來的月結單。月結單上的地址就可以作為地址證明去 申請另一重要證件健康卡Health card或稱醫療卡,從到加拿大之日算起,三個月後健康卡開始生效,一般在其生效之日的前1,2天就會寄到你提供的地址。月結單上的地址也可以作為地址證明去圖書館申請借書卡,加拿大的圖書館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我女兒每星期最少隨我老婆去三四次。在圖書館可以看書,讀報,有些還可以上網,書都是開架的(部分參考資料和工具書除外),要看自己拿過來看就是了,不用向圖書管理員打招呼,不想看了隨手一放就可以走人。要借書時,把書和借書卡交給管理員,在計算機上一掃描,打印出1張單據就可以了,大概借1本書需要1分鍾,如果你要的書沒有,自己可以在計算機連網檢索係統中查找,在其他圖書館找到後,你可以在計算機上直接預定,如果此書目前在館內,3,4天後書就運到你指定的圖書館,並且電話通知你取書,如果此書有人在借,並且有人在你前已經預定,你預定後等1,2個月才看到書也很正常。圖書館有各種各樣的書,如企業目錄,標準,專業書,小說,曆史,大量兒童書,磁帶,錄像帶等,我想從國內來的移民第一次進加拿大圖書館大多不敢相信:圖書館如此方便,對看書人如此信任。 圖書館對找工作等很多方麵都有幫助。
帶孩子來加的新移民另一件要辦的事就是申請孩子的牛奶金(Child Tax Benefit),不過,此事遲些辦也可以,一般要求拿到SIN卡後才能辦,隻要從孩子到加拿大之日起11個月內申請,牛奶金就從孩子到加之日算起。在我們住的房子旁邊有一家Daycare,相當於國內的幼兒園,出國前曾聽說,把孩子送daycare,如果夫妻二人或工作或學習,沒有時間帶孩子,政府就會給補貼。我們抱著向政府要補貼的心裏,到Daycare 聯係,結果沒有空位置,要等20多天後即7月初才有空位,每周收費130元,從早上7點多到下午6點多,包括午飯和點心。
要申請政府補貼條件很多,也要排隊,銀行存款不得超過5000元,要存款證明,工作證明和學習證明。想想申請政府補貼無望,就不敢送孩子去Daycare了。我女兒在6月份有4歲8個月,已經可以讀Kindergarden。相當於國內的學前班,每天兩個小時,從早上9點到11點,或者從下午1點到3點,學校離住的地方很近,大約1公裏,剛好吳先生的兒子也在學校,我們就把女兒送到了學校,我老婆每天去接她送她。
在多倫多有些社區服務專門幫助新移民和難民,這些服務機構大多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撥款。華人谘詢社區服務處CICS,簡稱華諮處,在多倫多Downtown, Scarborough,Mississauga,Markham都有辦事處,主要免費提供廣東話和漢語的安居谘詢和協作,求職就業輔導和英語培訓,有一種分級英語課叫LINC,在多倫多每個區都有好幾處,共有8級,隻要提供移民證明或者難民證明,就可以上課,免費,有的提供免費托兒服務,有的甚至提供交通費。經過筆試和麵試決定你要學的級別。
到多倫多兩個多星期後,大部分需要辦的事都已辦完,由於一家人的生活重擔在我的肩上,就不能去讀LINC英語課,接下來就該找工作了,找工作的主要方法就是把RESUME(簡曆)通過計算機發Email和傳真,工作機會在一些Internet網址,報紙如TORONTO SUN,TORONTO STAR,GLOBE AND MAIL,NATIONAL POST上查找,有一份免費周報EMPLOYMENTNEWS,每周日在路口的免費信箱裏自取,內容全是與工作有關的。在加拿大做義工(Volunteer)很平常,一方麵處於英語環境下可以練習英語,另一方麵認識朋友,對找工作有幫助,在家除了找工作別無它事,就想每周去做一次義工,在EMPLOYMENT NEWS 上找到Scarborough Historical Museum,他們在7月1號加拿大國慶節那天需要義工,到博物館去了後知道他們平時也需要義工,就決定每周三和其他兩個本地老人一起做Gardening。包括國慶節那天一共去了三次,再沒時間去了,博物館的負責人主動提出願意提供推薦信(Reference),如果找工作時雇主要推薦信的話,我想這就是對找工作有幫助的一方麵吧。
出國前就知道在加拿大找工作難,作好了在最惡劣的條件下打工的準備。但是,在內心深處還是抱著僥幸的心裏,因為在國內我是電子電氣工程師,能獨擋一麵,專業好,還曾是大學講師,搞過很多項目,有實際工作經驗,應該算是有真才實學。可是經過20多天的努力,發Email,發傳真,幾十個Resume出去如石沉大海,杳無音訊,偶爾收到Eamil,也是客氣的拒絕,或者是Employment Agency問幾個不疼不癢的問題,原來僅存的一點僥幸也徹底破滅了,象無頭蒼蠅般撞來撞去。
7月初,偶然撞到了一個地方叫Catholic cross-culture center,專門為各個國家來的新移民,難民提供就業,語言及其它服務。其中有兩個工作人員,1個香港來的老移民和1個大陸來的新移民,很熱心幫助國內來的移民,在她們的推薦下參加了他們的就業培訓workshop training class1周的課下來,感覺受益不淺,英語得到了訓練,結交了國內來的其他朋友,簡曆寫得更加拿大化,重要的是端正了態度,認清了形勢。得到了一次麵試機會,公司在Downtown,坐TTC去要1小時45分鍾,問了一些技術問題但並不多,本來他們要的隻是一個技術員(Technician),負責裝置內配線。問了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你有很高的學曆和工作經驗,在這個公司你隻能作技術員,一旦你找到好些的工作而我們希望你留下,你怎麽辦? 最後讓我到車間去親自配了一些線,雖然線配的準確無誤,但估計工藝不合要求,麵試後再沒消息,兩次打電話去追問(Follow up),都是說決定後回話。可是一直也沒有回話。
一轉眼, 到加拿大快2個月,工作還沒有指望,銀行帳戶裏的存款隻出不進,在國內掙的那錢,在國內生活是綽綽有餘,可哪經得起在加拿大花。看著存款的第4位數字快速的越來越小,心中不免發急。容易急躁的老婆開始埋怨,說我沒有全力去找工作。距我住的地方不太遠有1個挺大的工業區,在圖書館借了1本企業目錄,把整個工業區裏的所有與電氣電子有關的公司抄下來,開始騎單車逐家登門拜訪。大部分公司的接待小姐(Receptionist)還能客氣的收下簡曆並說有機會電話聯係,有的就隻說NO. 有時天下著小雨,有時烈日當頭,在工業區的馬路上,很難看到行人和騎單車的,孤零零的我孤獨的從一家公司出來,又到另一家公司進去,要麽一臉雨水,要麽一臉汗水。心中的滋味不可言語。
7月21日星期三,到了一家公司LUMACELL,進去說明來意,就讓填申請表,還有一個書麵考試,題目隻是加減乘法和幾道國內小學水平的應用題及1個英語理解題,申請表交上去,就有人事部的人出來麵試,簡單談了幾句, 換了技術人員麵試,詳細談了我簡曆上的項目和工作經曆,他們所要的也隻是低級的技術員,每小時8.5元,主要工作內容是電氣裝置的裝配和內部走線,又讓我到車間裏實際操作了幾種配線的工具,無外乎是剝線鉗,壓線鉗。最後告訴我,回家等電話。星期五,接到LUMACELL的電話,星期一可以上班了。這並不能算是一個正式的工作,但總算和專業粘點邊,在短期內找不到其它工作的情況下,先掙口飯吃。7月26號開始在加拿大打第一份工。
多倫多有幾百萬人,是加拿大第1大城市,可是在馬路上並沒有很多人,汽車的普及率和中國的自行車差不多了,私家車和公共汽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我上班的地方距住的地方不遠,一直堅持踩單車上班,孤零零的我騎在馬路上,一輛輛的汽車從身邊疾馳而過,常常感到孤立和寂寞,心情也常常因此而變得沮喪。在加拿大買車是必然的趨勢。要考駕駛執照開車,在加國不象在國內那麽容易。這裏的駕照考試分三級,首先是筆試,非常容易,買本書看兩天,準能通過,可以用漢語考試。筆試通過後,你就得到了G1執照,可是你並不能單獨開車, 你旁邊必須坐著一個具有G照達4年,並無不良記錄的老司機,一年後,你才有資格參加G1路試,如果你參加駕駛學校學習,時間可以縮短到8個月,通過了G1路試拿到G2執照就可以開車了,不過,G1路試並不容易,我認識的一個朋友在國內就有駕照,已經考路試兩次了,還沒有通過。這段時間內有些路(包括高速公路)你是不能開的, 並且,不能犯錯誤, 一年後還有另1次G2路試,這次路試更難,通過後拿G照, 這才是正規的加國駕駛執照。限於開各種小型車。
我到加國已經三個多月,從和吳先生合住的公寓裏搬到了地下室,房租變成600元,雖然是地下室,畢竟象個家了。上班也快2個月了,剛上班時,由於很多工具和元器件的英語名稱不知道,很多工藝要求也不熟悉,和那些來自不同國家的各色人種的交流也有困難,心情著實很壞了一段時間。回想在加國的這段經曆,總感到自己象一個旅遊者,這不是我的國家, 很快會再回到國內去,那才是給我安全感和歸宿的地方。2星期前,剛搬到地下室的第二天,為了買便宜的中國菜,老婆帶著女兒一來一回步行1個多小時,還要提著10幾斤的東西,想想女兒跟在後麵,一邊說著腿累,一邊還要不停的跑,下班後,看到老婆孩子安全在家,無法抑製內心的感情,第一次在加國流淚了。為了補貼家庭收入,老婆也去衣廠打工,我們不得不把女兒送給別人帶,當第一天下班後我和老婆一起去接到女兒後, 老婆背起女兒就往家跑, 我第二次在加國流淚了。希望在加國我的沙眼不要變得越來越嚴重。我不知道我的將來會怎麽樣,我還會找工作,還會搬家,女兒還會換學校,還會單獨和新的陌生人待在一起,不知哪一陣風吹過來,就會把我吹到別的地方,在加拿大我經常夢見斷線的風箏和大海中漂浮的木頭。
想移民到國外的同胞們,如果你已過而立之年,如果你在國內有一片天地,如果你有住房和穩定的不錯的收入,如果你有能力和機會為國家的科學技術進步作些貢獻,在你作出移民國外的決定前要好好的想一想,出國這一步走出來,想回頭也不容易。
一九九九年九月十六日
方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