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國獨立的書籍數不勝數,不過作為學渣曆史愛好者,一本都沒讀過才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經曆過中學堅實填鴨訓練以及馬列體係無堅不摧辯證思考熏陶之後(也就是一般所說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大白話就是什麽都不信什麽都自己找),再結合係統的經濟利益體係邏輯分析,基本上對任何事情都能胡說八道一番。盡管從宗教迫害方麵入手更容易分析(五月花號之所以出名就是因為一幫清教徒以及其所製定的《五月花號公約》),但經濟利益其實才是一切變革的基礎。從經濟角度看,美國獨立的根源,其實就是新興的殖民地商業資本尋求保護不果,最終自力更生立國。
如同地震產生的原理,當經濟主體從封建時代的以第一產業為主(提供生產資料的產業,包括種植業養殖業畜牧業林業,就是一般所說的農林牧副漁),逐步向資本主義時代以加工為主體的第二產業過渡,從事相關產業的利益階層的社會地位就會逐漸發生變化。在十六世紀十七世紀工業革命前夕,大三角殖民貿易帶給新興海貿商人巨大經濟利益的同時,也導致了其社會地位的提高以及相應的對政治權利的訴求。以第一產業收入為基礎的舊利益集團保皇黨(俗稱地主),突然發現新興的以遠洋商業貿易以及金融業為主的第三產業集團資產階級暴發戶商人等一下子具備了足夠的經濟實力並且要求更高的社會地位,衝突自然就隨之出現。這種反複劇烈的震蕩可比大地震厲害多了,先後被砍了腦袋的英法兩國國王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而北美大陸的情況又不一樣。北美地區最初是以農林牧副漁第一產業為主要經濟支柱的。北部的木材海產品,中部南部的糧食棉花茶葉羊毛等都是如此。從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覆滅起,到1672年擊潰海上馬車夫荷蘭為中點,最後止於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英法簽訂《巴黎和約》,英國國力三連跳的同時,北美的定居點殖民地也穩定的發展了接近200年。尤其是經過七年戰爭的洗禮,歐洲大陸滿目瘡痍的直接導致了大量移民難民為了遠離戰火遷移到北美。如同電影指環王中精靈要遠離戰亂不斷地中土大陸,北美大陸雖然稱不上是世外桃源,但畢竟比烽火連天的歐陸戰線要和平。剛冒頭的資產階級後起之秀挑戰老牌貴族的結果,就是雙方的優秀人才如同割韭菜一樣被一茬茬送上斷頭台。站隊就有失敗的風險,不站隊又有錢更會被雙方共同打擊,大西洋一邊是爾虞我詐血流成河的政壇商場,另一邊卻是自力更生安居樂業的農場森林,更何況北美還有利潤豐厚的遠洋貿易,在英國國力大漲的200年中,不光第一產業為北美居民積累了豐富的資產,大三角殖民貿易也帶來了豐厚的利潤。要知道北美也是這個貿易圈中的一角,相比較對非洲隻掠奪不發展的情況,大西洋沿岸的定居點可都是由同文同種的歐洲大陸移民組成。懷揣由貿易獲得的商業資本再加上第一產業的收入,財大氣粗的北美富家翁麵對被戰爭拖得瀕臨破產的歐洲東家,那就是八年兩伊戰爭打完後富得流油科威特對上窮得賣腎伊拉克的節奏。
其實一開始北美人並沒有獨立的意思,抗稅的口號也是“無代表,不納稅”(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而依據也是堂堂正正的作為英國君主立憲製基石之一的1689年權利法案(另一塊基石是1701年的王位繼承法,這兩者確立了議會至上原則,標誌英國君主立憲製形成)。比如前麵波士頓慘案中提到過後來成為美國第二任總統的約翰·亞當斯,當時可是為英國軍人擔任辯護並使之被宣布無罪的律師。
另外平心而論,英國政府對北美征稅也是事出有因的。《1764年皇家公告》製定了北美西部的邊界線以限製英國的北美殖民地不斷向西擴展。這個公告的目的是為了促使北美殖民者跟印第安人原住民談判以減少戰爭,從而節省軍費。要知道英國在北美的駐軍一是為了保護公民財產防止土著搶劫,二是為了防範法國人的反撲。但這一公告卻極大損害了邊境殖民者的利益,畢竟隻要把印第安人趕走,木頭礦石糧食就都能有大量產出。這種經濟上的矛盾實際上很難調和:英國政府出錢出力,北美殖民者們在後麵大撿便宜還不交稅,這還有王法嗎?換成今天,如果漁民滿世界捕撈還不交稅,然後軍方在後麵善後,一次兩次可以,幾年如一日天天如此誰受得了……
按正常情況,最適合解決這種矛盾的地方在議會,給予北美相應議席的同時加以增稅。而這也正是新興的北美商業資本所要求的。但可惜1763年《巴黎和約》簽訂七年戰爭結束時,受盡輝格黨攻擊的托利黨成員布特伯爵辭去首相職位,繼任者叫喬治·格倫維爾。
膏梁子弟喬治·格倫維爾生於1712年,其家族的關係網遍布整個英國政壇。順理成章的從伊頓公學牛津大學畢業,格倫維爾在法學院實習一段時間後,就以格倫維爾家族控製的白金漢選區議員身份進入議會,並把持了這一位置三十年。一輩子一帆風順不識人間疾苦的貴族高高在上,自然理解不了底層人們的願望。因此也不難理解1763年他接任首相職位以後,碰到財政問題馬上想到的就是征稅。而征稅的結果就是北美殖民地大暴動……把英國坑的滿頭包打開潘多拉魔盒的格倫維爾在1765年被喬治三世罷免。
繼任者羅金漢勳爵在老皮特的幫助下於1766年廢除了印花稅法案後,同年被老皮特所取代。作為實際上領導英國打贏了對法國七年戰爭的老皮特,洞察世事已經成為一種本能。他在一篇演講中說:“如果我是個美洲人,外地軍隊在我的家鄉登陸時,我絕不放下我的武器,---絕不,絕不,絕不!”當英國人要求美洲人承擔部分其應該分擔的防務開支,而美洲人強調的“無代表權不納稅”這一不容置疑的根本原則時候,雙方其實已經可以坐在談判桌前。撤回印花稅法案之後,老皮特和喬治三世在北美民望急升,紐約市民為了表達謝意,在市內給兩人樹立了銅像。戲劇性的是,10年後的1776年,同樣是紐約民眾拿繩子拽倒了喬治三世的銅像(薩達姆發來賀電)。
曆史人物決定曆史進程。如果老皮特不生病多挺幾年堅持到談判開始,很可能世界曆史會完全改變。1767年老皮特因病將首相位置交給了格拉夫頓公爵,後者的祖父是查理一世的私生子(瞧這一家子)。格拉夫頓公爵所領導的過渡政府於1770年交給了下一任諾思勳爵,這一任長達十二年。
諾斯在和平年代或許會是個好首相,但是在危機時期就顯示出能力的不足。要麽身段軟一切可以談,要麽手段硬一步到位軍事碾壓,當法國、西班牙、俄國、普魯士、荷蘭以及北歐國家團結一致反對英國,沒有相應傑出領導能力應對危局的結果就是最終承認了美國獨立。1774年英國政府激化矛盾取消馬薩諸塞的自治地位,並給予軍隊直接入戶搜查權力的時候,首相諾斯以及議會並沒有意識到屁股下麵火藥的當量,也不明白北美開拓者們的艱辛,北美殖民地商業資本靠談判解決自身保護問題的大門最終被關死的結果,就是一場200萬美洲人對600萬英國人的戰爭,而美洲人背後還有眾多的列強……
同曆史上澳洲人口的流放罪犯背景近似,第一代北美殖民者大部分都是逃難的難民,五月花上的清教徒就是為了躲避宗教迫害而跑路的。惹不起躲得起,躲了幾萬裏躲了幾代人,難道還是被征稅被奴役的結果?更何況波士頓傾茶事件後英國政府的軍管做法完全繞過了君主立憲製的法律基礎,要知道北美殖民地居民也算英國公民,在議會裏沒代表,現在連法律這個最後擋箭牌也失效了,那還要英國國王這個所謂的保護者幹什麽用。
於是英國國王喬治三世悲劇了。
當放棄原先跟國王談判的路子走上自主立國的道路,美國殖民地資本突然發現手裏能打得牌也不少啊。按照SWOT分析,還真不是沒機會。
內部優勢:有錢任性;民兵強悍;本土作戰得人心;
內部劣勢:打起來影響海運貿易收入;正規軍少沒海軍(跟英國比海軍基本等於沒有);人員構成混亂,保王黨法國移民啥人都有;一盤散沙,沒有正規政府以及財政;
外部優勢:喬治三世比較軟;英國國內輝格黨托利黨黨爭;英國財政吃緊;英軍離得比較遠;各國潛在盟友眾多;
外部劣勢:英軍很強(!)
回過頭來看曆史就會發現其實很多事都是很偶然,比如美國立國。跟喬治三世同期的沙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就曾說過“與其像英國喬治三世那樣允許美洲獨立,我不如對自己的腦袋開槍。”換成一個時代的乾隆皇帝結果更不用說,蒙古的葛爾丹新疆的大小和卓都是例子。如果按照喬治三世最初焦土作戰的設想,並不是無法鎮壓北美叛亂。但由於內憂外患,最終不得不吞下苦果。
內憂主要來自於黨爭。雖然比不了奇葩國家日本兩年一換的頻率,但輝格黨多利黨之間的對掐直接導致對外政策的不一致互相扯皮拉後腿。更何況金錢利益基本上來說超乎一切黨派,而議會中的成員們又跟北美殖民地資本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敵友難分的狀況使得喬治三世炸毀碼頭焚燒城鎮的計劃胎死腹中,國家事小自家事大,你要把老子在北美的港口鋪子燒了,老子能在議會支持你投票?
而外患更危險,在跟法國宣戰的同時,1779年英國更向西班牙宣戰。全球急劇擴張的後遺症在情況最危急時候終於爆發出來,四麵樹敵的結果就是苦主一個個跳出來導致四麵楚歌。打贏了一片焦土財政破產,打輸了人頭不保是肯定的,各國的革命黨們都虎視眈眈等著呢。當1781年約克鎮大捷出現改變了整體戰略局勢(美法開始戰略反攻),和談承認美國獨立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平心而論,雖然在其統治時期內美國獨立,但實際上喬治三世的時代還是碩果累累成就非凡的。如果說伊麗莎白一世為英國打下了經濟基礎,那麽喬治三世則為大英帝國做了三件事。一是確保了殖民地經濟體係的發展,二是維護了君主立憲製政體的穩固,三是打擊了競爭對手法國。
首先,製海權的確立保證了殖民地經濟體係得以平穩運轉。即使美國獨立後從政治上脫離了英王統治,但在經濟上依然從屬於這個覆蓋全球的體係並從中持續獲利。貿易體係帶來的大量資金以及廣闊的市場需求為第一次工業革命創造了必要的條件。而工業革命帶來的巨大產能,反過來又刺激了經濟的發展。作為一個國家賴以生存的經濟體係,殖民地經濟一方麵保證了低價獲取原材料,另一方麵又半壟斷了銷售市場。1765年問世的珍妮紡織機帶來了產能的飛躍,產能的提高必然導致對兩方麵需求的增加,一是原材料,二是市場。這方麵的例子是現成的,2005年後鐵礦石價格暴漲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中國對原材料需求的增加,而90年代加入世貿前紡織品產能的暴增,必須要跟美國簽訂紡織品貿易協定拿到出口配額。供需兩旺的情況使得為了追求生產的更高效率,對科技投入大大增加,最終導致了可大規模商業化的改良蒸汽機出現。另外當美國人開始自己吃自己後,不用在北美跟法國守著漫長邊界線死掐的結果就是英國的軍費無底洞終於能補上了。一邊砍軍費節流,一邊借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天賜良機開源,1783年上台的紀錄創造者保持者小皮特(24歲!!!)之所以被譽為英國最好的首相,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穩定了財政。從小皮特的經濟執政思路看,後世克林頓的經濟發展路子實際上跟他是一脈相承的,都是借著科學技術革命的風青史留名。再加上一個靠著油價暴漲順風順水的普京(嫁人就嫁普京這樣的人!),不難發出“時勢造英雄”的感歎。
其次,由於美國獨立是起源於因為沒有代表權而抗稅,1689年《權利法案》對殖民地民眾的製度缺陷暴露的一目了然,恰恰正是戰爭後的反思與政策調整,反而完善了英國君主立憲製,為後來日不落帝國的輝煌打下了穩固的政治體係。痛定思痛,痛何如哉,200萬美洲人的脫離意味著原本有800萬人口的英國縮水了四分之一,但同時也代表著大部分不安定因素也都隨之而去(比如“刺客信條”中玩跑酷的美國忍者們)。以加拿大為例(當時還不叫這個,加拿大是印第安語中是指村莊),能折騰的有野心的抗稅的不服不忿的都去美國鬧革命去了,剩下的大部分自然都是保皇黨。更何況因為美國經濟還變相依附於英國的殖民地經濟體係內,新興的殖民地商業資本在實現了立杆子自我保護之後,馬上跟八年抗戰的對手唱起了哥倆好大家一起發財。相比較同時代的法國大革命從1789年一直折騰到1879年才最終確立資產階級共和製,穩定的政體才是國家出現黃金時代的重要前提。
另外,喬治三世時代的一大成就就是打擊了法國這個一輩子的競爭對手。別的不多說,法國人引以為傲的拿破侖最終還是被英國黑手拉幫結夥的鎮壓了,而拿破侖(1821)跟喬治三世(1820)前後腳去世本身就意味著誰是勝利者。城頭變換大王旗的法國大革命持續了接近100年,而正是在這段由工業革命帶來的黃金時期,英國從地區強國終於變成了日不落帝國。
1785年的改良蒸汽機、1807年的蒸汽船以及1814年的蒸汽機車意味著殖民地經濟體係的整體更新換代,而1840年的生產大規模工廠化,標誌著英國徹底完成了工業化,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產能暴增的後果隻有兩種,一是全線開花四處傾銷回收資金再發展,一是產品滯銷資金鏈斷裂破產清盤。在實現了工業化的英國殖民地經濟體係內,尋找廉價原材料產地以及新興市場銷售產品變成越來越重要的目標。1840年鴉片戰爭以及占領新西蘭,1857年控股蘇伊士運河,1858年占領印度,1880年以及1899年在南非發動兩次布爾戰爭,當全球最終被基本瓜分幹淨後,英國主導的殖民地經濟體係就不得不麵對一個生死攸關的難題:市場增長的速度趕不上產能增加的速度。無主之地沒有了以後,慘烈的互相從碗裏奪食就順理成章的上演了,當日不落帝國黃金時代的統治者、歐洲老祖母維多利亞女王於1901年去世,遍布歐洲的女王家親戚們最終撕破臉皮打成了一片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所以說人這東西古今中外都一樣,小到搶房產搶遺產,大到搶地盤搶資源,並沒有什麽不同。按照韋小寶的話說,皇宮妓院骨子裏都是一樣的,競爭才是主旋律。
什麽叫做軟實力?滿世界領導人全是自家親戚……
1.
維多利亞長公主,嫁給普魯士太子(後來的弗雷德裏希三世),她的兒子是赫赫有名的德皇威廉二世,今西班牙王後索菲之外曾祖父;女兒索菲是希臘王後,亦是今西班牙王後索菲之祖母。
2.
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娶了丹麥國王克裏斯蒂安九世的大女兒亞曆山德拉公主,他們的二兒子是後來英王喬治五世,女兒莫德公主是挪威王後。
3.
愛麗絲公主,嫁給黑森達姆斯塔特大公路德維希,他們的大女兒維多利亞公主的一個女兒路易斯後來成為瑞典王後,另一個女兒是英國菲利浦親王的母親;小女兒是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後亞曆山德拉·費奧多蘿芙娜;另一個女兒艾琳嫁給愛麗絲公主姐姐的兒子,唯一的兒子娶了愛麗絲公主弟弟阿爾弗雷德王子的女兒。
4.
阿爾弗雷德王子,娶了俄國沙皇亞曆山大二世唯一的女兒瑪麗公主,他們的長女-瑪麗是羅馬尼亞的王後,外孫是羅馬尼亞的卡羅爾一世,外曾孫是末代羅馬尼亞國王邁克爾一世;長外孫女-羅馬尼亞的伊麗莎白公主是希臘的喬治二世王後;次外孫女-羅馬尼亞的瑪麗公主是南斯拉夫王後。
5.
海倫娜公主,嫁給石格益勒—荷爾斯坦公爵克裏斯蒂安。
6.
路易絲公主,嫁給英國阿蓋爾九世公爵約翰坎貝爾,丈夫是後來的加拿大總督。
7.
亞瑟王子,娶了普魯士公主瑪格麗特,他們的女兒瑪格麗特公主是瑞典的太子妃(在丈夫繼位之前就去世了),而瑞典太子妃瑪格麗特的長子於1947年在丹麥的哥本哈根的機場因飛機失事墜毀而去世,他與妻子西比拉王妃(維多利亞女王的曾孫女,利奧波德王子的長孫女)唯一的兒子就是當今的瑞典國王;她唯一的女兒是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的母親,前丹麥的英格麗德王後,後者就是為紀念早逝的母親而以其名字為自己的長女—丹麥女王命名的。
8.
利奧波德王子,娶了Waldeck & Pyrmont家族的海倫公主,女兒是愛麗絲公主,嫁給喬治五世的瑪麗王後的幼弟,丈夫是後來的加拿大總督;他的遺腹子查爾斯·愛德華在其因血友病過世後約四個月出生,一出生即繼承了其奧爾巴尼公爵爵位,在16歲時又成為了薩克森—科堡-哥達的大公,其長女是現任瑞典國王的母親。
9.
比亞特裏斯公主,嫁給巴登堡的亨利王子,他們的唯一女兒維多利亞·尤金妮公主嫁給西班牙的阿方索十三世,成為後來的西班牙王後,也就是現任國王的祖母。
(百度,維多利亞女王)
如果把英國三大國王跟清朝三大帝比較,可以看到很明顯的相似性。伊麗莎白一世/努爾哈赤奠定了帝國的經濟軍事基礎打下了底子,喬治三世/康熙擴大了帝國疆域穩定了經濟稅收體係,維多利亞女王/乾隆創造了盛世。而中華文明之所以從領頭羊位置掉隊200年,沒有趕上第一次科學技術革命的快車是最根本的原因。當技術進步帶動產能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加,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麵的全麵落後就是無可奈何的。從經濟角度說,之所以毛澤東比蔣介石高明太多,唯一的原因就是經濟理念的差距太大。老蔣實際上幹的是買辦行當,而老毛則是搞實業的。作為全球幾百年唯一一個從第一次科學技術革命前經濟水平直接跳到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經濟水平的國家,老毛領導下的中國砸鍋賣鐵節衣縮食用三十年(1949年-1978年)完成了其它工業化國家用了兩三百年才實現的進步,插隊趕上了第二次科學技術革命。而國民黨的黃金十年,並沒有著眼於耗資巨大的重工,反而大力發展了短平快的輕工業,以賺快錢為先。所以真到拚硬實力時候,就抓瞎了。
寫到這裏扯遠一點,新上任的台北市長柯文哲號稱“被殖民時間越久就越進步”,這貨的經濟以及曆史肯定是體育老師教的:被殖民時間長的地方,大部分在非洲。再維基一下他的背景,一切都很清楚了,他爹他爺爺都是日本殖民地時期的順民,作為順民三代,自然會轉職瓜農自賣自誇。而作為獨立參選人當選,隻能說明兩點:第一是台灣的兩黨已經沒人了,這種順民三代都壓不住;二是台灣已經沒戲了,這種開著腦殘光環吃手藝飯的經濟文盲醫生都能當市長,可想而知選民的水平如何。要知道就算是古惑仔裏麵陳浩男在幫會裏競選小頭目負責街區,也不能胡說八道,得分析有多少場子要多大成本多少人力能拿多少收入。台北這麽大地方的扛把子卻說出這種文盲水準的東西,政治經濟還有啥可期待的,絕對是坐等看笑話出洋相的節奏……
綱舉目張,帶頭的無能抓不到關鍵點走不在正確路上,再努力也是事倍功半,更何況開曆史倒車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說英國領頭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原始積累赤裸裸帶著血腥,那麽各國共同進步以內燃機帶動電氣化為主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就溫情多了,畢竟商業體係已經有足夠的產能帶來資金投入,而現代科學體係的成形也帶來了井噴一樣的科技爆發。
軍人、政客逐漸褪去了光環,商人與科學家作為主角的時代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