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再談孤獨

(2013-12-22 20:24:58) 下一個
 

 

      人到一定年齡,隨著閱曆的不斷豐富,內心卻越來越感到孤獨,盡管你的表象可能是十分的豐富熱鬧,周邊也有很多親朋友人。中年是一個隻能付出沒有回報的年齡段,是一個承擔責任,需要擔當的時段,也是人生中最感到內心孤獨的一個時期,生活重擔的壓迫,人生目標的迷茫,無法割舍的親情關係,等等,等等。而女性,還要加上生理時段的困擾,尤其不易。

       與其說孤獨,不如說成寂寞,一種來自內心的寂寞,這是人生中的一個必然階段,也是最容易丟失自己的危險期。其實真正的孤獨是一種人生境界,它不是你想得到就可以得到的,是思想境界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大部分的孤獨不過是某種冷落,不解和不交流而已。人到中年需要的是理性,而理性的生活往往是一種殘酷,要做出很多無奈且痛苦的選定。中年也是人活了大半輩子終於活明白了的時候。你要問這個時段的男女;

 “你現在最最希望的是什麽?”

“以我現在對生命生活的理解,從18歲開始,重新走一遍。”

      這可能是大多數受到中年困惑的朋友共同的心願。也是網路時代,眾多網友在這裏排遣和尋覓的背後理由,在這裏不包括那些單純尋求“性”滿足性刺激,逗咳嗽的人。並不是自己在這裏裝“蛋”, 人五人六似的,其實上了網背著家人和異性交流,就已經不在傳統意義上的好人之列了。對抱著尋找刺激上網的人,本人也表示理解和尊重,活得太累,讓心裏的另一麵釋放一下,沒什麽不可以。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怎樣過,怎樣活,是個人自己的私事,這裏麵沒有什麽高低,好壞之分,隻要做到“ 無損,自願,不傷”,別人也無可厚非,反正最終都是“ 異路同歸”,一把“土”罷了。

       其實人之所以感到孤獨,感到精神無所寄托,主要是一生中真正的知己隻有自己,就是有個所謂的“知己” ,也不過是雙方能夠遷就,就是常說的“相互理解”而已。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人要有終其一生,不離不棄的摯友,首先要有共同為之奮鬥的大目標,也就是一致認同的“道”。 僅靠所謂的愛好,興趣之類的東西是很難為係一生的,就是夫妻,大部分也隻是搭幫過日子而已,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禍來臨各自飛” 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很多古訓,都是數千年,經過無數實例檢驗過的真理。認識到這一點,盡管有些冷酷,生活中會減少一些抱怨,增加一些寬容。

         每一個人的人生經曆都會經過不同的時段,學校,當兵,經商,工作等,也會在不同的單位就職,每一個時段都會有一個說的來的群體,可是仔細想想沉澱到現在,每個人心裏真正值得留戀,繼續交往的能有多少呢?純真的,值得懷念的友誼,都是在沒有利益衝突的時段形成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再交朋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便是兒時的玩伴兒,再相聚,激動過後,有時候會是無語的尷尬。

         一個人連經常接觸熟悉的人都不能成為知己,更何況網絡上的空氣人呢。人有時候是喜歡自己騙自己,喜歡想象中的那種快樂和滿足,把一個空洞的夢,編織的五彩繽紛。人在網上會走向兩個極端,要麽極好,要麽極壞,總之都會有所隱藏,有所修飾,有些裝模作樣。 我說這些,其實我也是同類,我在網上貼些故弄玄虛,酸文假醋類的東西,誰知道是從那裏偷來的呢?要是和真人一接觸,可能就是一泡“臭狗屎”。

         其實,真的東西,看得到摸得著的東西才是最可信,最最好的東西。珍惜自己,珍惜身邊的美好和不好的東西,即使有不如意,可那是一種實實在在,至少不會變得更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