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 New Bamboo

唱歌唱戲, 打球比武, 都沾點邊, 隻是一事無成. 多年在美國, 早已筆澀.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清明複活祭先人,新竹重唱《梅娘曲》

(2010-03-27 17:48:51) 下一個

清明節要到了,唱首《媚娘曲》,祭拜逝去的親人們,並緬懷那些為理想而獻身的人們。





點擊聽老版本:

http://www.bbsland.org/upload_music/1429376.mp3

《梅娘曲》是我喜歡的歌曲之一,每次聽來都感動不已。這歌幾年唱過,當時沒看歌譜,且伴奏不好跟,不少地方唱錯,但那時的嗓子明顯比現在水靈。老歌重唱,仍然令人動容,可惜還有許多不滿意的地方。

《梅娘曲》是聶耳為田漢所作話劇《回春之曲》譜寫的插曲之一,作於1935年。歌中主人公梅娘的戀人從南洋歸國投身於抗日戰爭,不幸因負傷而失去了記憶。專程回國探望的梅娘為喚起他的回憶,在病床前唱起了這首淒婉動人的歌。創作中,聶耳根據劇情的需要,用較為簡樸的手法渲染劇中人細膩複雜的心理,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話劇回春之曲公演後,《梅娘曲》在國內和海外僑胞中廣為傳唱。

田漢 詞 聶耳 曲

哥哥 你別忘了我呀,
我是你親愛的梅娘,
你曾坐在我們家的窗上,
嚼著那鮮紅的檳榔,
我曾經彈著吉他,
伴你慢聲兒歌唱,
當我們在遙遠的南洋

哥哥 你別忘了我呀
我是你親愛的梅娘
你曾坐在紅河的岸旁
我們祖宗流血的地方
送我們的勇士還鄉
我不能和你同來
我是那樣的惆悵

哥哥 你別忘了我呀
我是你親愛的梅娘
我為你違背了爹娘
離開那遙遠的南洋
我預備用我的眼淚,
搽好你的創傷
但是 你已經認不得我了
你的可憐的梅娘

 
(zt)歌曲作於1934年,田漢的話劇《回春之曲》插曲。《回春之曲》描寫一些南洋的愛國青年華僑,為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回國參加抗戰的動人故事。《梅娘曲》是在該劇第三幕,當劇中主要人物高維漢在戰爭中負傷後,他的情人梅娘違背父母的意願,隻身從南洋趕回祖國,看到自己的心上人因受傷而昏迷不醒時,抑製不住內心的痛苦所唱的一首歌曲。梅娘是一位出生於南洋富商的女學生,她的遭遇不同於一般勞動婦女。她的痛苦主要來自於家庭的封建束縛和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要準確地刻畫好梅娘的這個形象,必須在這樣一首短小的歌曲中,把人物複雜的內心世界勾畫出來。聶耳在這首歌曲中,對於梅娘這個人物的形象的刻畫是很成功的。

  這首歌采用樂段結構的分節歌形式。開始的樂句是弱拍起,一聲“哥哥”,親切、深情,簡練而又準確地表現了梅娘見到昏迷不醒的情人時,內心充滿的痛苦與愛戀的心情。接著是敘事性的,梅娘力圖以回憶他們在南洋時的生活情景,喚起自己情人的記憶力。

  但是,她的情人終究因傷勢過重而“已經不認得我了”。這首歌曲的鮮明特色是:一、音樂語言與歌詞配合得非常緊密,幾乎唱與說完全是一回事。二、三段歌詞的每一個結尾樂句,為了表現人物複雜的思想感情變化的需要都作了不同的處理:第一個結尾句表現梅娘沉浸在幸福的回憶裏,第二個結尾樂句表現梅娘麵對痛苦的現實而又抱著期待所交織成的內心惆悵,第三個結尾樂句表現梅娘控製不住自己的失望而痛苦地抽泣起來。三個不同的結尾樂句將人物內心複雜的思想感情一步步地、層次分明地作了細致的刻畫。三、成功地運用了戲劇音樂中常用的朗誦式的音調,“但是”的重複,加深了梅娘內心思想感情的表現。

  這首歌曲音域不寬,旋律變化也不大,演唱上沒有太大的困難,但是把這首看似簡單的歌曲唱好並不容易。
  演唱者要在表達人物悲痛的感情基調的同時,表現出三個段落細微的感情色彩變化:首先是以回憶往日的甜蜜來反襯現在的痛苦;其次是為當時沒能追隨愛人而深感內疚;最後因拋棄一切追求愛卻沒有結果而悲痛欲絕。演唱時聲音要自然,咬字要清晰,要有明顯的語氣感,在如泣如訴中把感情逐漸推向高潮。

  開始一句“哥哥,你別忘了我呀!”,這句中間有一個休止符,是一個情緒上的停頓,在演唱時絕對不能在休止符上吸氣,要音斷氣不斷,聲隱情相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