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31)
2017 (67)
專欄樂評摘錄:
美國洛杉磯《Culture Spot LA》雜誌對2016年2月21日洛杉磯華特迪士尼音樂廳李雲迪音樂會的樂評:
他以對樂曲全新的詮釋,高超的技巧,和他獨有的那種極富情感的演奏方式深深地吸引著觀眾和評委。他有一種特殊的技巧,把對鋼琴鍵盤的衝擊力轉化為無限契合人聲起伏的旋律。
2月21日的迪士尼音樂廳裏,李雲迪行雲流水般的演奏在全肖邦曲目演出中得以體現,尤其在作曲家最為中意的敘事曲、前奏曲部分,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肖邦的四首敘事曲是一部由即興演奏、舞蹈和純粹的炫技交織在一起的短劇,它們共同詮釋了一個激情澎湃的故事,而這一切都在雲迪的演繹下如此豐富、靈動。G小調第一敘事曲,作品23號風格陰暗而內斂,孤單的旋律向往著溫暖與陪伴;而降A大調第三敘事曲,作品47號,則在雲迪細膩的觸鍵和豐富的踏板使用下變成一個華美的幻想曲,一個由四散的陽光點綴其中的、聖潔的白日夢境。
敘事曲中,對於作品中情緒狂亂不安的章節,雲迪明顯選擇了更謹慎的處理方式來壓製高潮的部分。他獨特的演繹產生了一些無聲的停頓,這並沒有擾亂作品激動的情緒,盡管有些觀眾因此在終章之前就插進來鼓了掌。
肖邦24首前奏曲的後半段,有一組小曲——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小品——其情緒在作品之間瘋狂地來回波動,雲迪的演奏十分緊湊卻又不失詩意,再次證明他的演繹就是這樣更加克製而內斂而不是那種抽風式的浮誇。雲迪用極富表現力的旋律線和音色的炫彩調色盤,把觀眾傳送到(引入)了一個由夢幻角色、多彩背景和戲劇性情節反轉合成的萬花筒。
這場獨奏會展示出雲迪作為鋼琴家的成熟。自從16年前在華沙折桂,雲迪已經醞釀出一種獨特的演繹風格,這一點讓他區別於其他中國鋼琴家,比如郎朗和王羽佳。雲迪對音樂的詩句有著可怕的天賦,他有潛力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肖邦演繹者之一,與魯賓斯坦和阿勞一較高下。在今後的歲月裏見證雲迪的鋼琴生涯,定會意趣斐然。
意大利la Voce di Tutti網站對2016年3月12日羅馬第一大學音樂會的樂評:
雲迪的肖邦是溫暖中帶著肖邦獨有的悲劇性特質,這是一種特別的音樂,細膩又溫柔的段落嵌在他們自己的內心深處。
很明顯從一開始《第一敘事曲 op.23》就能感覺到,他做到了這一點。
在發展初期清脆的觸碰而後漸強、溫柔又令人感到放鬆,但副部又是果斷的,它不僅僅是掌握了這種偉大的風格,其中的風險,像我們所知道的,是技藝精湛又自我指涉的,因為在這裏你能感受到他在演奏音樂時的內心是炙熱的。
在全曲的第一部分顯示了熱情的特性。李雲迪的手指就像漫步在鍵盤上,優雅而又清醒的,甚至在經過句上,也讓整個音樂廳情緒倍增。
整個樂章都是清晰的肖邦,“真正的鋼琴詩人”一個清晰的聲音在他完成作品時浮現,
像舒曼曾經對人們說過的一般。
年輕,但已經非常的強大和久經錘煉(讓我想起過去偉大的鋼琴家,像是費雪,伊斯托明,魯賓斯坦)以及他的技巧,非常有趣,如他一樣,非常豐富,通過這些讓我們理解到來自東方悠久文化的他,能這樣好地詮釋西方音樂(不僅是他,馬友友在巴赫上的表演也同樣精彩)
背譜演奏,鋼琴家從容地引入吟誦般的旋律,開始了第一敘事曲的演奏。他將肩膀後擴,隨著節奏的加快,他像李斯特般凝神入迷,用右手拋灑出煙火般的韻律和顫音,並同時用深沉低音支撐著主題。在起初的幾段中,他的演奏有著流動般的優雅和從容,隨著作品發展,韻律感更為嚴謹,並將整曲推向令人驚歎的高潮,引得座無虛席的音樂廳內掌聲如潮。
之後的三首敘事曲也是如此,每一首都在前一首上發展,在風格和耀眼的技巧方麵,形成了一種指數級的提升。觀眾們持續鼓掌,迫使雲迪最終隻能舉起手指勸導觀眾噤聲,這樣他才能控製好勢頭從第三敘事曲直接進入到燃爆手指般壯麗的第四敘事曲。但是場內觀眾熱情難以抑製,他們甚至在第四敘事曲激烈的結尾前那個長停頓處也在鼓掌,並在鋼琴家激情奏出最後和弦之後陷入瘋狂。
作品28號前奏曲又是一組鋼琴演奏上不同的挑戰。這是一組24首小型作品,按照上行五度循環布局,並在大小調之間進行轉換。這組曲目包括跳躍的急板樂章,沉重的葬禮進行曲,以及最為著名的“雨滴”前奏曲,這首“雨滴”已經不僅在音樂廳奏響,更是被大量運用於商業廣告中了。這使得鋼琴家需要精通掌握小曲,讓肖邦簡明的作品展現出最大的影響力。
雲迪通過把每一首前奏曲都緊連上一首的方式,讓他的愛鼓掌的樂迷沒有機會在樂章之間鼓掌。鋼琴家在悲涼的慢板葬禮進行曲(No. 2.)中,帶來了一種模糊的哀傷感。他在雨滴中,灌入了適當程度的感性色彩,用齊整卻緩慢的節奏勾畫出這首名曲旋律中的戲劇性和美感,可謂名副其實。
這位明星就是雲迪,在中國鋼琴家領導者的頭銜上可謂郎朗的唯一對手。我們很快便能清楚地發現,雲迪與郎朗完全不同。郎朗竭力表現每一個演奏動作,像是一個把毛茸茸的兔子變出帽子的魔術師。雲迪演奏時則像拉赫馬尼諾夫一樣冷靜。郎朗演奏時自我陶醉,這有著好壞參半的效果。而雲迪總是有著完美的控製力。
從2000年,雲迪在波蘭華沙贏得肖邦國際鋼琴大賽最年輕的冠軍也是第一位中國冠軍起,肖邦就一直是雲迪偏好的作曲家。這場全肖邦曲目演奏會,分為上半場的四首敘事曲和下半場的24首前奏曲,展現了為什麽他的音色與作曲家如此契合。就其音色本身而言,它是優美的,並且有完美的清晰度。第13首升F大調前奏曲尤其體現出這種精美。主旋律和伴奏有著完美的平衡,讓人隻能感歎欣賞。
奇特的是雲迪冷靜的控製處理也正符合肖邦曲中悲劇性和狂躁的情緒。盡管他的音樂似乎表麵上極端,但肖邦總是有完美的品位。雲迪把握住了這一點,在帶著絕望感的第24首前奏曲中,雲迪的演奏表現出一個人從容不迫走入地獄一般的情景。
愛爾蘭時報對2016年4月21日愛爾蘭都柏林國家音樂廳李雲迪 音樂會的樂評:
四星★★★★
肖邦專家李雲迪以深沉詩意的方式詮釋這位偉大作曲家的作品
對於肖邦,李雲迪無疑展現出了某人與作曲家有著緊密聯係的意境,在周四的演出中,毫無疑問,鋼琴家把首要重點放在了詩意性而非炫技。
盡管在一場全肖邦演奏會上,華麗的技巧也一定是必不可少的。這場演奏會給人一個貫徹始終的感受,那便是沉思。
四首敘事曲本就是沉思的,在每一首敘事曲簡單抒情的開端,李雲迪創造出一種時間感,一種緩慢的冥想般的自發性,突破了小節和節奏的限製。之後樂曲結構更為複雜,演奏技巧難度加大。但起初的那種沉思的意味卻從未消失,它被貫徹在每一段演奏中,即使是在那些最為激蕩的片段。
以至於演奏中從未有為了展現精湛技巧本身而服務的時刻。李雲迪的演奏看起來也從不在於他自己,而總是關於和肖邦的內心對話。
瑞士弗裏堡自由報La Liberté 對2016年4月23日李雲迪獨奏音樂會的樂評:
李雲迪,沉靜與透徹之間。
這個作品並沒有讓大家感受到他刻意去尋求控製。一點也沒有受到技術的限製,演奏得樸實真誠,不做作。即使在一些比較激烈的片段,也能讓大家的心靈傲遊於層層海浪中。音色是尤為重要的,但這並不是樂曲所帶來的困擾,而是為了順從於對作品本身及其音樂動機的重現。這種聰明的演奏方式,我們在其餘的三首敘事曲中也能夠找到並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