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月光》
創作背景
貝多芬的#c小調第十四號鋼琴奏鳴曲《月光》,作於1801年,當時貝多芬正和他的鋼琴學生朱麗葉塔相戀愛,這首曲子是獻給她的。這一年的11月16日,貝多芬寫給和勒的信中提到她還說:“她愛我,我也愛她。”但到1802年初,她卻愛上了羅伯爾·哈倫堡伯爵,並於1803年結婚。羅曼羅蘭把此曲和貝多芬的失戀聯係起來,說“幻想維持得不久,奏鳴曲的痛苦和悲憤多餘愛情。”但1801年正是貝多芬和朱麗葉塔熱戀的時候,說這一作品是寫失戀的痛苦,和事實不符。 對於這一作品的解釋,俄國藝術批評家斯塔索夫的見解比較合理。他在回憶了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後,認為這首奏鳴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劇。
這首奏鳴曲之所以被稱為“月光”,是由於德國詩人路德維希·萊爾什塔勃將此曲第一樂章比作“猶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閃爍的湖麵上搖蕩的小舟一般”而來的。關於此曲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描寫當貝多芬給一對盲人兄妹演奏鋼琴時,風將蠟燭吹滅了。當時月光靜靜地灑落在這個貧困的小屋裏,灑在鋼琴上和三個人的身上。有感此情此景,貝多芬即興創作了“月光”奏鳴曲。 總之,《#c小調奏鳴曲》因《月光》的標題和傳說而家喻戶曉。
如前所述,這首作品跟“月光”沒有關聯。俄國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也非常反對用“月光”來解釋這個曲子,他說:“月光在音樂描寫裏應該是冥想、沉思、安靜的,是柔和光明的情緒。而此奏鳴曲第一樂章從第一個音符到最後一個音符,完全是悲劇性的,是陰鬱的情緒。未樂章是狂暴、熱情的,表現的正是和溫柔的明月完全相反。隻有短短的第二樂章可以說是一瞬間的月光。”
作品分析
全曲共分三個樂章:第一樂章,歎息的主題融入了他的耳聾疾患,憂鬱的思緒。第二樂章表現回憶的甜夢,亦如憧憬未來的藍圖。第三樂章則是激動的急板。
第一樂章 持續的慢板(Adagio Sostenuto), 升c小調,2/2拍子,三部曲式。一反鋼琴協奏曲的傳統形式,貝多芬在本曲的首樂章中運用了慢板,徐緩的旋律中流露出一種淡淡的傷感。這個樂章情感的表現極其豐富,有冥想的柔情,悲傷的吟誦,也有克製的衝動和陰暗的預感。雖然伴奏,主題和力度的變化不大,但仍通過和聲,音區和節奏的變化,細膩地表現了作者心弦的波動。
樂曲一開始由不斷流出的三連音畫出無邊的幻想。4小節之後,第一主題在中音區淡淡地出現。它細致而沉靜,略帶些憂鬱。接著在B大調出現另一個新的主題。
中間部由第一主題開始,三連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區,呈現急噪不安的情緒。隨後,主題平靜地再現而進入第三段。前麵的B大調旋律以升c小調再現,然後以低音繼續奏出基礎機動的尾奏,慢慢消失而曲終。
以下是威爾海姆·肯普夫演奏的第一樂章:
第二樂章 行板(Allegretto),降D大調,3/4 拍子,複三部曲式。貝多芬在這一樂章中,又一次“反其道而行之”,改變了傳統鋼琴協奏曲中一向作為慢板樂章的第二樂章,而采取了十分輕快的節奏,短小精悍而又優美動聽的旋律與第一樂章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個樂章比較短小,李斯特形容這個樂章為“兩個深淵中之間的一朵花”。第一段是連奏與斷奏相呼應的主題,然後再以變奏加以重複。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調。本樂章起到了十分明顯的“承前啟後”作用,它以迥然不同的輕快表情將第一樂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樂章的緊張氣氛銜接地非常完美。
以下是威爾海姆·肯普夫演奏的第二樂章:
第三樂章 激動的急板(Pesto Agitato),升c小調,4/4拍,奏鳴曲式。雖然在音調上與前樂章有緊密聯係,但表達的感情則完全不同。第一主題是熱情不可遏製的沸騰和爆發,猶如激烈的狂怒。第二主題像是從心底裏發出來的申訴。結束部中連續八分音符斬釘截鐵般的節奏,表現了熱情的衝動和堅強的意誌。
經過短短的展開部後,內心的激動表現的更為強烈,在尾聲中,沸騰的熱情達到頂點時,突然沉寂下來,但洶湧澎湃的心情並沒有就此平靜,而是在作最後的衝擊。
以下是威爾海姆·肯普夫演奏的第三樂章:
威爾海姆·肯普夫 (Wilhelm Kempff,1895-1991),德國著名鋼琴家和作曲家。自幼隨父親學琴,1917年兩次獲得門德爾鬆大獎,成為世界聞名的演奏家。1924年起,任斯圖加特音樂學校校長。除演奏、教學外,還從事作曲,創作和改編了不少鋼琴作品。他的彈奏以嚴謹含蓄、溫暖由衷為特色,擅長演奏貝多芬鋼琴作品。彈奏巴赫、舒伯特、舒曼等作家的作品也很出色。
雖然肯普夫的演繹對象包括巴赫、李斯特、蕭邦、布拉姆斯、舒曼等人,但其最為樂迷所推崇的則是他對於貝多芬與舒伯特作品的詮釋,舒伯特全部的奏鳴曲作品,肯普夫有至少一次的錄音作品,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則留下了三套錄音,後兩套現在仍然是公認的權威演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