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ALEXANDRIA一日

(2005-06-06 05:01:15) 下一個
原本是想一個人去北部海邊的Alexandria走走,一不小心組成了一個八人旅行團。提前了一天去穆巴拉克火車站幫大家買票。買完票在街邊閑逛的時候,人們圍著店鋪裏的電視機,見到血肉模糊的場麵我以為又是來自伊拉克的鏡頭。但很快就有問平安的電話打來,囑咐我們取消外出,因為這一天發生了三起針對遊客的襲擊,其中的一次爆炸地點就在離我千米左右、一周前剛剛去過的博物館附近。 第二天我們還是去了Alexandria。 早上九點的火車,25鎊的二等車廂,舒適的座椅,寬敞的空間,比國內的火車旅行輕鬆多了。人口不那麽眾多的好處吧。兩個小時就到了Alexandria的馬斯爾站,是因為臨著海嗎?一下車竟覺著冷。車站裏一個英俊挺拔的白衣警察主動迎了上來,先是領著隊伍中的兩位女孩去洗手間,又幫著我們在車站外找的士。一番的討價還價,擔心行程受到司機那外來而無法判斷的影響的我們還是拒絕了包車,選擇了一站一站的自由行。那位警察依舊殷勤,領著我們一直走到了不遠處的羅馬圓形劇場門口。告別的時候比劃了好一陣子,提出了他的所求:萬金油。萬金油?對於我們已是兒時記憶了,當然是沒有人隨身帶著的,隻得遺憾的看著他失望的走。 這是個建於2世紀羅馬時代的劇場遺跡,歲月埋藏了太多的緣故吧,並不見想象中的宏大,隻是斷壁殘垣間透著滄桑。遊客不多,幾個喧鬧著用相機書寫著到此一遊,幾個悄悄的走上走下尋找著曆史。我坐在千年的石階上,呆呆看陽光下那些半截的柱,想它們轟然倒下的一刻。 這個以那位來自地中海彼岸的征服者命名的城市中類似的遺跡不少,例如我們的第二站龐培之柱。那是一根孤孤單單聳立著的30米高的紅色花岡岩柱子。他們說,當年這樣的柱子有400根。我真的有了幾分的懷疑,400根這樣的柱子?那麽這裏又會是多麽輝煌的一座城市?又怎麽會隻留下它在風雨中孤獨了千百年?歲月真的無情至此麽?想與旁邊一名手持MP5的警察合影,他指指門口的軍官謝絕了我。隨便聊幾句,他也開始比劃著向我要起了萬金油。原來,我們那古老的小盒子在這裏竟是如此的受歡迎,下一次回國,是一定要去買一些萬金油帶過來的了。 其實是很想坐一坐街道上那吱吱呀呀的電車隨意逛逛的,可惜隻有一天的閑暇可以停留在此。我們攔了兩輛的士,穿過那些有著濃鬱古歐洲色彩的街巷去了海邊的卡伊土貝伊要塞。那裏還是古時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法羅斯燈塔的原址。燈塔倒了之後,馬姆魯克王朝的蘇丹卡伊土貝伊建起了這座土黃色的城堡。 要塞戒備著的是深藍色的地中海。站在城堡裏,透過形狀不一的窗望過去的海,就如同一幅幅美麗的畫。海水遇著了礁石,雖也激起浪花朵朵,但這樣的深藍仍不似以前所見的那些蔚藍的活躍感覺,而是透著些許深沉。是因為埋藏了太多的英雄太多的風流的原因吧,那些古羅馬古希臘乘浪而來的鬥士,那些守衛在這要塞上的古阿拉伯古埃及的戰士。傳說中的埃及豔後,著名的克麗奧佩特拉就是在這片深藍上把自己奉獻給凱撒大帝的麽?那又會是怎麽樣的一個夜晚?而她,究竟是歐洲人筆下“曠世的肉感妖婦”,還是埃及人所傳誦著的“善良的學者”?這片深藍下真的還埋藏著她與最後那位羅馬情人共築的愛巢麽? 蒙塔紮在濱海路的另一端,從卡伊土貝伊打車過去需要15鎊的車資。一路的海景無敵。隻是性情奔放的司機飛馳著車還不時雙手放開方向盤來比劃,想推翻已經談好的車資,讓我們偶爾受些驚嚇。到了目的地,昔日裏的皇家夏宮已是一個大公園。五一節也是埃及人的節日,這裏熙熙攘攘,熱鬧非常。樹蔭下草地上人們或躺或坐,孩子們追逐踢著球。但吸引住我們的風景仍然是在海邊,古老的城堡古老的燈塔古老的橋,和那更加寬闊深邃的藍。悠悠閑閑慢慢走,不斷有當地的遊人友善的打招呼,也不斷有當地的遊人過來要求我們做合影的模特。這可真是應了卞之琳的那首詩,站在這橋上望地中海風景的時候,對於這裏,我們自己亦是那異國情調的景。孩子們就更有趣了,合影完總是會問一句“What’s your name”,然後就問我們會不會功夫,或者可不可以教他們功夫。 快要離開的時候,有人衝著我們“磨西磨西”,大聲的答了一句“No 磨西磨西”。就聽到有人在背後呼喊我的名字,回頭一看,是一對認識的中國情侶。這卻是“莫道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了。二十年前的遊子們隻能是唱著天空飄來故鄉的雲,現在的路途中是經常會遇著故鄉的人了。這段時間在Dubai機場、在金字塔前、在法老號上、在龐貝柱下,總是會有人小心翼翼卻又充滿期待的詢問“中國人嗎?” 晚餐是在海邊的Fish Market,花了不短的時間排隊等位,準備放棄的時候終於輪到了我們。坐臨窗的位,看滿港白船,吃美味的蝦和魚。 一天的時光總是太短暫,黃昏來的時候我們匆匆的走。晚上七點,Alexandria往Cairo的火車駛入漸濃夜幕,我閉上了雙眼,默默回望這倏忽一天,和這千年的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