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即財富

陳立功的文學城博客:馳縱騁橫,談今博古,飛花揚月,行文交友
個人資料
TNEGI//ETNI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句點評《紐約時報》揭溫家寶家族財富

(2012-10-26 05:16:28) 下一個

一句點評《紐約時報》揭溫家寶家族財富

就在中共緊鑼密鼓地籌辦其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之際,如果此文披露屬實,如果把九常委的直線排列看成是一條蛇,那麽,《紐約時報》揭溫家寶家族財富及其積累經曆,便是用其手中的棍杖打在了這條蛇的七寸之上,即蛇最易致命之處,同時籍此警告位居這條蛇的前後部位的每個人及其後繼者。


【轉載】
總理家人隱秘的財富
http://cn.nytimes/article/china/2012/10/26/c26princeling/
《紐約時報》----(全文翻譯)
DAVID BARBOZA 報道於20121026

上海——中國總理溫家寶的母親楊誌雲曾是東北的一名教師,他的父親在毛澤東時代曾被派去養豬。去年,溫家寶在一次講演時說道,他的童年打著貧窮、混亂和饑餓的烙印。
   
然而,公司與監管記錄顯示,現年90歲的楊誌雲不僅不再貧窮,而且絕對富裕。記錄顯示,僅她名下對一家大型中國金融企業的一項投資就曾在5年前價值1.2億美元(約合7.6億元人民幣)。
   
沒人知曉丈夫已經去世的楊誌雲是如何積累這筆財富的。但這一過程發生在她兒子被提拔進統治中國的精英階層之後。溫家寶先在1998年升任國務院副總理,五年後他出任總理。
    《紐約時報》的調查顯示,溫家寶擔任領導職務期間,他的很多親屬變得極為富有,其中包括溫家寶的兒子、女兒,弟弟及妻弟。對公司與監管記錄的調查顯示,在總理的親屬中,有些人的生意風格十分強勢,他們掌控了價值不低於
27億美元(約合170億元人民幣)的財富。
   
很多情況下,這些親屬的名字都掩藏在多重合夥人和朋友、同事、商業夥伴與遠親的投資載體背後。此番財務解析細致而不同尋常地揭示出,在經濟高速發展、政府影響和私人財富重疊交錯的中國,擁有政治人脈的人物是如何利用自己溝通政商的能力謀取利益。
   
資料顯示,與大多數中國的新企業不同,這個家族的生意不時從國有企業獲得金融支持,其中包括中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其他時候,這些企業得到了一些亞洲最富有的商業巨頭的支持。《紐約時報》發現,溫家寶的親屬在銀行、珠寶公司、度假村、基礎設施項目和電信公司中持有股份,其中部分 股權是通過離岸機構持有的。
   
他們的資產包括位於北京的一處別墅開發項目、連接上海和杭州的收費公路的部分路段、一家靠近香港的飛機租賃服務公司、一家曾參與修建包括標誌建築鳥巢”(Bird’s Nest)在內的一些北京奧運場館的公司,以及平安保險,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務公司之一。
   
今年70歲的溫家寶,作為一個仍然嚴重依靠政府帶動的經濟體的總理,在為其親屬帶來巨大財富的主要行業中擁有廣泛的權力。比如,中國公司如果不經過他手下的機構審批,就不能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他在決定是否批準能源與電信等戰略行業中的大型投資項目方麵,也起著關鍵作用。
   
由於中國政府甚少公開自己的決策過程,所以還不清楚溫家寶在大多數政策或法規決策中是否施加了影響,或施加了什麽影響。但在一些情況下,他的親屬卻試圖從這些決策帶來的機會中獲利。
   
例如,根據基於政府記錄進行的估算,他弟弟的公司曾從政府那裏得到了價值超過3千萬美元(約合1.89億元人民幣)的合同與補貼,負責處理幾個中國大城市的汙水和醫療垃圾。這些合同都是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之後宣布的。當時,溫家寶下令對醫療垃圾處理加強監管。
   
2004年,溫家寶領導下的國務院解除了平安保險等公司在經營範圍上的限製,隨後該公司在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中募資18億美元(約合113億元人民 幣),其當下的市值超過了600億美元。而由溫家寶的親屬和他們的朋友、同事控製的合夥人公司在公開發行之前對平安保險公司進行了投資,並從中獲取巨額利 潤。
   
2007年是對相關持股進行公開披露的最後一年,《紐約時報》一份經過外部審計人員核實的調查報告顯示,這些人手中股票的總價值在當時高達22億美元(約合139億元人民幣)。
   
中國平安保險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公司不知曉股東背後投資實體的背景。聲明還說,中國平安保險無法獲悉股東買賣股份背後的動機。
   
中國共產黨的條例一直要求高級官員公開自己和直係親屬的財產,但卻沒有法律法規對哪怕是最高層官員的親屬做出禁令,禁止他們成為交易撮合者或者主要 投資人,而這一漏洞實際上讓一些人可以打著家族的名號做生意。一些中國人認為,允許共產黨領導人的家人從中國長期的經濟繁榮中獲利,對確保精英階層支持市 場化改革十分重要。
   
但是,提交給中國監管機構的資料顯示,溫家寶親屬的商業交易有時被掩蓋了起來。其運作方式暗示,他們急切地想回避公眾的關注。調查發現,他們擁有的股權通常掩蓋在錯綜複雜的股權網絡當中,其所有權可能距實際運營的公司有五層控股公司之遙。
   
在溫家寶母親的案例中,《紐約時報》通過調查公開記錄和政府頒發的身份證,並對三家中國投資公司的所有權進行追蹤之後,估算出她在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持有的股份在2007年價值1.2億美元(約合7.6億元人民幣)。他母親在平安持有的股票被登記在一家名為泰鴻(Taihong)的控股公司名下,該公司注冊地是總理的故鄉天津。
   
這些看上去是在掩飾自身財富的作為顯示,圍繞著中國精英統治階層的政治氛圍相當緊張,很多人坐擁巨富,卻不願引人注目。6月份,彭博資訊社(Bloomberg News)報道,中國下屆國家主席的既定人選、副主席習近平的親屬積累了數億美元的財產,中國政府隨即在國內屏蔽了彭博社的網站。
    “
高層領導中,沒有哪家不出這樣的問題,與溫家寶相識20多年的一位前同事在不具名的條件下表示,他的敵人正在有意泄露這些消息給他抹黑。”
    《
紐約時報》已將調查發現交給了中國政府,並請求置評。中國外交部拒絕回答有關這些投資和涉及總理及其親屬的問題。溫家寶的親屬也拒絕就本報道置評或根本沒有回複置評請求。
   
段偉紅是一名女富商,她的泰鴻公司就是總理母親與其他親屬持有的平安股份的投資平台。但段偉紅說,這些投資都是她自己的。段偉紅是總理的同鄉,也是總理夫人的好朋友。她表示,這些股份之所有放在總理親屬的名下,是為了隱藏她自己持股的規模。
   
她表示,我在投資平安的時候,不希望被媒體關注,段女士表示,所以我讓親戚找了一些人代我持有這些股份。”
   
她說,自己的公司選了這些親屬作為名義股東,隻是一個巧合。在登記股票的過程中,股東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證號碼與簽字。直到《紐約時報》向她展示了這些投資者的姓名,她一直表示,她不知道這些人和溫家寶有親戚關係。
   
此次調查的公司與監管記錄的時間跨度為1992年到2012年,調查中沒有發現溫家寶名下有任何財產。從這些材料中無法看出,溫家寶是否曾對任何可能會給親屬的財產帶來影響的決定進行回避,也不能斷定這些親屬是否在投資上得到過優待。
   
在任期內的很長時間裏,溫家寶一直被關於其親屬試圖利用其職位謀利的謠言和猜測纏身。但截止到《紐約時報》此次調查為止,並沒有出現任何關於這個家族財富的詳細報道。
    他的妻子張蓓莉是中國珠寶與寶石領域的權威人士之一,自己本身就是一位成功的女商人。《紐約時報》發現,她通過管理後來被私有化的國有鑽石公司,幫助幾位親戚將一些少數股權擴充為價值十億美元級別的投資組合,涵蓋保險、科技和房地產行業。
   
溫家寶夫婦唯一的兒子曾將自己開創的一家科技公司以1千萬美元(約合63百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香港首富李嘉誠(Li Ka-shing)家族,並利用另一個投資平台成立了新天域資本公司(New Horizon Capital)。相關記錄與對銀行業人士的采訪顯示,目前,該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私募股權公司之一,其投資合夥人包括了新加坡政府。
   
記錄顯示,總理的弟弟溫家宏(Wen Jiahong)掌控著2億美元(約合12.6億元人民幣)的資產,其中包括汙水處理廠與回收企業。
   
作為總理,溫家寶闡明了自己是一個平民主義者和改革派的立場。他平易近人,經常接觸普通百姓,尤其是在發生地震和其他自然災害的危急時刻。官方媒體將他愛稱為人民的總理溫爺爺
   
盡管還不清楚溫家寶對自己家族的財富知道多少,但在維基解密(WikiLeaks)2010年公布的美國國務院(State Department)外交電文中,有一份電文顯示,溫家寶對其親屬的商業交易有所了解,且相當不滿。
   
根據這份2007年發送的電報,一名在中國出生並供職於上海一家美國公司的高管告訴美國外交官,溫家寶對家人的活動很反感,但他無力或不願限製他們。

中國的鑽石女王

在中國的精英圈子裏,總理夫人張蓓莉很有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控製著中國的珠寶貿易,這一點不是秘密。但《紐約時報》在查閱了公司和監管記錄之後發現,隻是在她丈夫步入中國的最高領導層後,她那些利潤豐厚的鑽石生意才變得異常成功。
   
張蓓莉是一名專門研究寶石的地質學家,普通中國人基本上不知道她。她很少和總理一起出行或公開露麵。目前幾乎沒有幾張這對夫婦在一起的正式照片。盡管曾和她共事的人說,她喜歡翡翠和精美的鑽石,但他們也表示,和其他高級領導人的親屬很像,她的著裝通常都很低調,並沒有表現得魅力四射,而是寧願在幕後施展影響。
   
維基解密公布的美國國務院文件還表明,溫家寶曾因張蓓莉在鑽石貿易中利用了兩人之間的關係而考慮過離婚。也有中文媒體猜測稱,兩人關係疏遠。部分報 道顯示,兩人曾在2007年因張蓓莉對貴重珠寶的喜好而發生爭執。台灣的電視台2007年報道稱,張蓓莉在北京的一個貿易展上購得了一對價值約為27.5萬美元(當時約合200萬元人民幣)的翡翠耳環。但根據當時的新聞報道,透露此消息的那名台灣展商後來否認了該說法,中國官方新聞審查部門迅速封鎖了國內 對該事件的報道。
    
一位曾和溫家寶親屬合作過的銀行業人士稱,在領導層的圈子裏,她的商業活動是眾所周知的。這位銀行業人士還表示,張蓓莉的辦公室常常會打電話給商業人士。如果是你接到了電話,你會說不嗎?”
   
張蓓莉最初得勢是在上世紀90年代,當時她還是地質部的一名監管人員。那時,中國的珠寶市場尚處於起步階段。
   
當她丈夫在中國的最高領導機構所在地中南海任職時,張蓓莉正在製定珠寶與寶石貿易的行業標準。她協助在北京成立了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在上海成立了上海鑽石交易所。這是該行業內權力最大的兩家機構。
   
在中國,政府長期以來控製著市場,珠寶行業監管部門常常決定著哪家公司可以開設鑽石加工廠,誰可以獲準進入珠寶零售市場。國家監管部門甚至還製定了規則,要求鑽石出售方要為在中國售出的鑽石購買鑒定證書,而那些認證書就來自北京那家由張蓓莉管理的國營檢驗中心。
    
因此,當卡地亞(Cartier)和戴比爾斯(DeBeers)的主管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來到中國,並希望能在這裏銷售鑽石和珠寶時,他們經常拜訪的對象是張蓓莉。在寶石行業,她被人稱為中國的鑽石皇後
   
總部設在瑞士的國際珠寶首飾聯合會(World Jewelry Confederation)的主席加埃塔諾卡瓦列裏(Gaetano Cavalieri)已經認識張蓓莉很多年了,他表示:在中國,她是最重要的人。她就是中外合夥人之間的橋梁。”
   
曾和張蓓莉共過事的人說,她早在1992年就開始遊走在官員和女商人這兩個角色之間了。作為國有的中國地礦寶石總公司負責人,她開始用國有資金投資新興企業。在1998年她丈夫被任命為副總理時,她正忙著和親戚朋友一起開辦企業。
   
根據公開披露的信息,她經營的那家國有企業投資了數家下屬鑽石企業。在這些公司當中,有好幾家是由張蓓莉的親戚或她在國家珠寶玉石檢驗中心的前同事經營的私有企業。
   
比如,1993年,張蓓莉負責的那家國企幫助成立了北京戴夢得寶石公司,這是一家大型的珠寶生產商。股東名冊顯示,一年後,她的一個弟弟張劍鳴和她 的兩名在政府的同事以個人的名義購得了該公司80%的股份。北京戴夢得投資的深圳戴夢得寶石公司則是由她丈夫的弟弟溫家宏所控製。
   
中寶戴夢得是她最大的成功之一。這家企業的出資方包括,由她擔任一把手的國有企業中國地礦寶石總公司和她弟弟張劍鶤管理下的另外一家國企。張劍鶤曾是浙江嘉興的一名官員,那裏也是張蓓莉的家鄉。
   
1999年夏,在達成了從俄羅斯和南非進口鑽石的協議後,中寶戴夢得在上海證券交易所(Shanghai Stock Exchange)上市,募集到了3.25億元人民幣。根據公司文件,這次募股為張蓓莉的家人帶來了大約800萬美元(當時約合6600萬元人民幣)。
   
盡管她從未被列為股東,但她以前的同事和生意夥伴表示,張蓓莉早年成立的鑽石合夥企業最終成為了一係列企業的核心,她幫助自己的家族和同事獲得了那些企業的股份。
   
《紐約時報》沒有發現,溫家寶曾利用自己的政治影響力對親屬所投資的鑽石公司進行關照。然而,之前的生意夥伴表示,溫家寶家族在鑽石行業和其他領域的成功往往都得到了富有商人的資金扶持,那些商人試圖借此討好總理一家。
    “
溫家寶成為總理後,他妻子出售了部分鑽石相關的投資,轉而進入新的領域,一名同該家族有過生意往來的中國高管說。因為怕遭政府報複,這位高管請求匿名。公司記錄顯示,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一群富商輪番買進這些鑽石公司的大量股份。出售方通常是溫家寶的親戚,然後,在這些商人的幫助下,他們將所得再投資到房地產和金融等有利可圖的項目中。
   
根據公司記錄,富商通常會向由這些親戚部分控製的投資合夥公司提供會計人員和辦公地點。當他們合夥成立公司時,一位和溫家成員一起成立過公司的商人說,張蓓莉留在幕後。這就是他們的模式。

唯一的兒子

今年早些時候的一個晚上,總理的獨子溫雲鬆坐在一個名為的雪茄吧裏,這是一間位於北京柏悅酒店的頂級酒吧。在場的兩位客人透露,他當時正喝著雞尾酒,身邊圍繞著北京的新貴們。這些人提著名牌包,身著昂貴的西裝。
   
在中國,人們普遍認為高層領導人的下一代構成了一個特殊的階層,人稱太子黨。這些人往往持有常青藤(Ivy League)名校的文憑,享受貴賓待遇,甚至能在熱門股票發行時以優惠價格獲得股票。
   
在市場準入受到政府嚴格控製的中國,人們都認為太子黨好辦事。而近幾年,還沒有幾個太子黨像年屆不惑的溫雲鬆這樣有魄力。他的英文名是溫斯頓(Winston)
   
經過調查溫雲鬆的各種投資,並采訪了與他相識多年的人士,《紐約時報》發現他涉足的交易領域極其廣泛,獲利甚豐,這即使是在他太子黨同輩中也是出類拔萃的。
   
諸如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央電視台這樣的國有大機構都和他合作成立了新公司。在近些年,溫雲鬆還和好萊塢(Hollywood)製片商就融資活動展開洽談。
   
苦惱於中國尚無精英級別的寄宿學校,溫雲鬆最近雇傭了康涅狄格州的喬特羅斯瑪麗中學(Choate)和霍奇科斯學校(Hotchkiss)的校長來負責成立一所位於京郊、投資1.5億美元的私立學校,這所學校目前正在建設中。
   
另外,根據公司記錄及熟悉其家庭投資情況的人士的陳述,溫雲鬆與其妻還擁有珠寶公司、網絡公司和動畫公司的股份,他們甚至通過非直接的方式,擁有政 府鼎力支持的在線支付企業聯動優勢科技有限公司(Union Mobile Pay)的股份。一直以來,他們和自己的兩個孩子住在位於北京市中心的總理官邸內。
   
一位與溫雲鬆經常見麵的風險投資家說:他不會對用自己的影響來辦事感到不好意思。”
   
溫雲鬆拒絕接受采訪,但他的妻子楊小萌在一次電話采訪中表示,針對自己丈夫的交易活動的批評並不公平。
   
所有關於他的報道都是錯誤的,她表示,他真的已經不怎麽做生意了。”
   
溫雲鬆畢業於北京的精英學校,並在北京理工大學(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取得工科學位。他後來出國,在加拿大溫莎大學(University of Windsor)取得了材料科學的碩士學位,並在美國伊利諾伊州埃文斯頓的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凱洛格商學院(Kellogg School of Business)取得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熟悉溫雲鬆生意的人透露,他2000年回國後,在五年時間裏和別人一起成功打造了三家科技公司。隨後他將其中兩家公司出售給了香港的企業家,其中包括亞洲首富李嘉誠(Li Ka-shing)的家族。
   
經查閱香港與北京的公司注冊信息發現,溫雲鬆在2000年成立了他的第一家公司優創科技(Unihub Global),提供互聯網數據服務,啟動資金為500萬美元。資金來源於一些關係密切的親戚與他母親以前在政府和鑽石行業的同事,以及香港第二富有家族的家長鄭裕彤(Cheng Yu-Tung)身邊的一個人。這家公司的最早客戶是一些國有證券公司和平安保險。總理的親屬持有大量平安保險股份。
   
2005年,他進行了更大膽的嚐試,開始進軍私募股權行業,和一群西北大學的中國同學成立了新天域資本公司。公司很快從各方投資者募集了1億美元的 資金。投資人中有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旗下的思佰益控股(SBI Holdings)和新加坡政府的投資基金淡馬錫(Temasek)
   
在溫雲鬆的領導下,新天域迅速躥升為私人股本行業的佼佼者,公司在生物科技、太陽能、風能和建築設備製造領域投資。思佰益控股稱,迄今為止,該公司已經向投資者返還了4.3億美元,相當於逾四倍的獲利。
   
香港行業出版物《亞洲私募股權評論》(Asia Private Equity Review)的主編凱瑟琳(Kathleen Ng)說:他們的第一個基金就一炮打響。這使得他們可以募得更多資金。”
   
目前,新天域管理著逾25億美元的資金。然而,溫雲鬆的一些交易卻給總理帶來了一些不必要的關注。
   
2010年,就在一家名為四環醫藥的企業公開發行股票僅兩個月前,新天域收購了該公司9%的股權。香港證交所做出裁定,這筆後期投資違反了相關規定,並強迫新天域出售了股權。即便這樣,該公司還是在這筆交易中獲利4650萬美元。
   
不久以後,新天域宣布,溫雲鬆已經不再負責公司的日常運作。他轉而加入了國有的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這家公司和中國的航天項目存在關聯,目前,他已經成為了該公司的董事長。

富豪們

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段偉紅通過自己的泰鴻地產公司在總理的家鄉天津管理著一幢辦公樓與幾處房產。她當時還不到30歲,擁有南京理工大學的工科學位。
   
2002年,段偉紅與幾位溫家寶的親戚展開了商業合作,將自己的房地產公司轉換成為了同名的投資公司。這家公司最終使段偉紅變得非常富有。
   
現年43歲的段偉紅與總理的關係尚不明朗。在數次采訪中,她先是表示,自己並不認識溫家任何人,但隨後又承認自己是總理夫人張蓓莉的好友。與少數幾位中國企業家一樣,在她和這些親屬以及他們的關係網中的朋友與同事展開合作後,她的財富規模急速上升。她表示,自己和這些人的在平安股權上的關係隻存在於 紙麵上,並沒有真正的金錢往來。
   
段偉紅與另外幾個商人一直以來都在幫助溫家寶家族,他們的作用至關重要,在關鍵時刻啟動大型項目,以幫助溫家寶家族成員設立投資平台,並從中獲利,這些生意夥伴裏包括6位來自中國各地的億萬富豪,一些與雙方都合作過的投資銀行家說。
   
成立於天津的泰鴻有著巨大的利潤。公司披露信息與段偉紅的研究生論文顯示,2002年,在平安保險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之前,泰鴻以6500萬美元購得了平安3%的股份。5年後,這些股票的市值為37億美元。
   
隨後,通過自己管理的泰鴻的香港分公司,段偉紅和北京市政府成立了一個合資公司,並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附近購得了一大塊土地。如今,在這片土地上,坐落著一個不斷壯大的貨運物流中心。去年,泰鴻將這一項目中該公司擁有的53%股權出售給了一家新加坡企業,售價為近4億美元。
   
《紐約時報》通過查閱公司披露材料發現,這筆交易,連同她對豪華酒店、北京的別墅開發項目,以及在香港上市的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資,對段偉紅的財富積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北京金隅是中國最大建築材料企業之一。
   
通過查閱報表還發現,在過去10年中,泰鴻有著三十多位個人股東,其中很多人要麽是溫家寶的親屬,要麽是張蓓莉的前同事。
   
其他與總理的親屬合作過的富商拒絕就本報道置評。段偉紅強烈否認自己與總理或其親屬存在任何金錢往來,並表示,將平安股票放在他人名下,隻為避免媒體關注。投資平安的資金全是我自己的,平安的監事會前成員段偉紅表示。我做的一切都是合法的。”
   
與溫家寶的親屬進行合作的另一位富商是掌握著香港集團企業新世界發展公司的鄭裕彤(Cheng Yutung)。《福布斯》(Forbes)數據顯示,他的身價為150億美元,是亞洲最大的富豪之一。
   
20世紀90年代,新世界正在中國內地為一家專門經營高檔珠寶的姊妹公司尋找落腳點。1998年,這家名為周大福(Chow Tai Fook)的連鎖珠寶零售企業在中國內地開設了第一家門店。
   
相關記錄與對當事人的采訪顯示,鄭裕彤的手下向背後有溫家寶的親屬支持的鑽石企業進行了投資。還與這些企業一起,共同投資了一係列企業實體,其中包括生命人壽 (Sino-Life)、國民信托(National Trust)和平安保險。企業披露的報表顯示,鄭裕彤作出的這些投資現在至少價值50億美元。連鎖珠寶企業周大福也得到了蓬勃發展。今天,該公司42億美元的年收入中,60%來自中國市場。
   
本報未能聯係到87歲的鄭裕彤。新世界發展公司也沒有回複打過去的電話。

對溫家寶的影響

2007年冬,就在溫家寶開始第二個總理任期之前,他呼籲采取新措施打擊腐敗,尤其是高級官員的腐敗。
    “
各級主要負責同誌要帶頭執行中央關於黨政幹部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在北京舉行的一次黨內高層官員參加的會議上,溫家寶說: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嚴格管束子女、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防止他們利用自己的影響謀取不正當利益。”
   
上述講話,與溫家寶較早前推動對公務員實行更嚴格的財產申報規定,要求高級官員公布家庭資產的行動是一致的。
   
由於中國共產黨並不公布此類信息,並不清楚溫家寶是否進行過關於自己家庭財產的申報。盡管如此,《紐約時報》發現的溫家寶親屬持有的資產中,很多可能並不需要進行披露,因為那些資產並不是以溫家寶,及他的妻子和子女的名義持有的。
   
《紐約時報》通過調查發現並經由外部審計人員核查的27億美元資產中,約有80%是由溫家寶的母親、弟弟、弟媳、溫家寶妻子的兩名兄弟、溫家寶的兒媳及親家等人所持有的。他們都不受中國共產黨公開財產的規定所限製。《紐約時報》對相關親屬的中國平安保險持股總規模進行了計算,其結果得到了審計師的確認。總額包括親屬曾經持有但在2004年至2006之間售出的股票,以及2007年末剩下的股票。在此之後,他們平安保險的持股狀況就沒有再進行過公開披露。
   
法律專家表示,估測準確的價值並不容易,因為可能存在一些並不對外披露、指定真正受益者的附加協議。
   
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Columbia University Law School)教授克提斯米爾哈特(Curtis Milhaupt)曾研究過中國公司架構,他表示:複雜的企業架構並不一定有陰謀詭計。但在企業所有權和政治權力緊密交織的中國體製之下,殼公司就會放大資產所有人不明、資金來源不明的問題。”
   
在溫家寶的家族所控製的企業中進行投資的人裏,有很多長期的商業夥伴、前同事,以及大學同學,其中包括溫雲鬆在西北大學的同學於劍鳴,以及溫家寶的弟弟溫家宏長期以來的同事張玉宏。這些人都沒有回複就本報道置評的請求。
   
披露溫家寶家族持有的財富,可能會給溫家寶帶來政治上的打擊。
   
下個月,中共十八大將在北京召開,共產黨將宣布下一屆領導人人選。但是這個篩選過程卻已經陷入幾十年來最嚴重的政治醜聞中——試圖進入最高層的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倒台。
   
在北京,因已到退休年齡,溫家寶即將卸任總理一職。數位政治分析人士表示,即使在離任之後,作為黨內老領導,他還將在幕後保有強大的政治力量,但這些顯示其親屬曾在他任期內積累巨額財富的材料,幾乎肯定會削弱他在黨內的地位。
    “
這將影響他手中剩下的政治力量,研究中國領導層的專家、加州克萊蒙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的政府學教授裴敏欣(Minxin Pei)表示。
   
溫家寶的支持者表示,他本人並沒有從家族的商業往來中獲利,甚至可能也不太了解這些商業往來的規模。
   
今年3月,溫家寶暗示,他至少是知曉自己的親屬引發了不少傳言。在北京舉行的一場向全國電視直播的新聞發布會上,溫家寶堅稱,自己擔任公職期間沒有謀過私利
    “
我敢於麵對人民、麵對曆史。溫家寶動情地說: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5)
評論
TNEGI//ETNI 回複 悄悄話 與讀者問答:《紐約時報》調查報道幕後

紐約時報》上海分社社長大衛·巴博薩(David Barboza)上周在一篇報道中披露,中國總理溫家寶的家人持有巨額秘密財富。以下是他對該報道引發的讀者提問做出的回答。

問:作為《紐約時報》上海分社社長,我想你在對中國的報道方麵是一名老手了。我很好奇促使你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什麽?你為什麽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寫?你有沒有感覺自己被利用了?——卡薩布蘭卡

答:我2004年來中國,當時是一名負責經濟板塊的記者,主要報道經濟能源、金融以及商業問題。在中國工作期間,我聽到很多關於高層政府官員家人在中國經濟轉型之際從企業得到所謂秘密股份的議論。上海、北京的銀行業人士、律師以及會計師在一起吃飯時,這是個經常聊到的話題。很多人告訴我,這通常是利用朋友或者那些在持股人記錄中很難看出與官員有關係的“代名投資人”實現的。有人告訴我,通常這些代名人替那些有權勢的官員家人持股,使他們可以擁有一個公司的股份。

大約一年前,我開始寫一個關於中國國有經濟的係列報道,於是決定查一下是否有證據支持這個說法。我開始研究幾個高層領導人與商業的聯係。任何了解中國商業和金融的人都知道,特別是關於總理家人的議論,一直都在流傳,所以我最後的關注點就縮小在溫家。我知道這非常耗時,而且任務艱巨,但還是決定要弄清楚。繼續查下去以後,我大吃一驚,發現有大量與此有關的公開記錄。我的報道並沒有發現違法或者貪汙腐敗行為。但它的確暴露了隱藏在數十個幾乎無人知曉的投資平台背後的溫家寶家人的名字。

問:我幾乎要相信了你報道中針對溫家寶的所有指控(報道中大部分篇幅都指向他是一個兩麵派,並涉嫌嚴重的腐敗),但在文章最後,你寫到,他幾乎要因為妻子引人質疑的商業交易活動而離婚,而且他還願意讓曆史去評價自己。不幸的是,很少有人會把這樣一篇長文讀完,或者他們讀完你的前半部分報道之後就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觀點……請你告訴我還有其他讀者,你如何解釋自己的做法,即先給出強烈的指控,然後才暗示你並不確定這些指控是否屬實。說的明白一點:我們都已經受夠了中國(和其他地方)的腐敗行為,但我恐怕你的報道會對讀者造成誤解,並引發政府進行更嚴格的控製——這意味著將來在中國會出現更多腐敗以及偏左的政策。希望這不是你想要的結果。——美國西海岸

答:您斷言我是先列出了言辭強烈的指控,然後又暗示自己其實對這些指控並不確定,這一點我不敢苟同。

我寫這個報道的目的就是要確認總理的親屬是不是在中國企業中擁有大額股份,弄清楚他們到底積聚了多少財富。如果有線索表明這些親屬是如何發家致富的,那顯然就可以從中略微了解中國高級領導人的親屬是如何行事的。

我沒有進行指控,不過是陳述了自己的發現。根據我查閱的公開記錄,過去十年來,總理的親屬控製了價值至少為27億美元(約合170億元人民幣)的財富。

就和對任何給定主題進行報道一樣,我們不是在真空中進行調查。在我們追蹤的文件中出現了一些人名,我們直接去找了這些人。我們也多次試圖聯係總理和他的各位親屬,想讓他們有機會同我們就這些文件展開討論,或者反駁我們的發現。但他們要麽不做回應,要麽拒絕置評。那麽,接下來最好的選擇就是探究公開記錄,和讀者分享,總理在公開場合就腐敗說過些什麽,以及他是否謀求了個人私利。我們還援引了維基解密(WikiLeaks)公布的文件,因為它們對我有所啟發,因而可能會幫助讀者更好的了解我們的發現的來龍去脈。其中,2007年的一份美國國務院(State Department)電報很有意思,提到了總理以及他的家族的商業交易。

問:首先,感謝能發表這篇文章。真是讓人大開眼界。我的問題是,對將於2012年11月8日舉行的共產黨權力交接,您的文章有著怎樣的意義?顯然,有人試圖敗壞溫家寶以及他所屬的改革派的名譽。誰將從您的文章中獲利最多?是吳邦國和周永康領導的強硬派嗎?

我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在共產黨不同派係之間的鬥爭中,《紐約時報》已經變成了一個工具。您的文章其實也不足為奇,中國領導層中誰的手都不幹淨,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整個政府都存在腐敗。要當一名誠實的政府官員是不可能的。唯一令人驚訝的是腐敗的程度。以前,我一直以為是幾億。多虧了《紐約時報》,現在我知道實際上是幾十億。 ——俄勒岡州本德市喬丹

答:很抱歉。我必須承認,自己是個商業記者,並不報道北京的政治動向,共產黨代表大會也不是我調查的重點。所以我不能回答你關於這篇文章會帶來什麽政治影響的問題。或許你已經看到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裴敏欣(Minxin Pei)在文中的評論。他相信這篇報道將會在溫家寶最後幾個月的任期裏削弱他的實力。另外還有兩位這方麵的專家——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李成(Li Cheng)和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他們在接下來的幾周可能會有關於十八大和這次領導人換屆的消息。這次領導人換屆將任命下一屆的國家主席與總理,很多人認為習近平將接手第一個職位,而李克強有可能代替溫家寶成為新任總理。我在北京的同事正在做一個關於此次換屆的係列報道,名字是“權力交接”( “Changing of the Guard”),非常引人入勝。

問:很有意思的是,幾天前,一些中國網站報道稱,有人匿名將一大摞關於溫家寶家人財富的材料交給了數家主要的美國新聞媒體。有人猜測,這是那些同情薄熙來的人士在報複。《紐約時報》能不能解釋一下,為什麽在相關謠言已經流傳了好幾年之後,才決定在現在做這篇報道?此次的蓄意泄密事件是否跟這篇文章的發表時間有關?如果是,我認為《紐約時報》應該對此有所提及。這篇報道頗具震撼性,但相關信息會幫助讀者了解報道的背景。事實上,那樣的話,我們將會了解到更多關於中國政治的複雜精細之處。——喬伊,波基普西

答:你的問題很好。為什麽現在?因為收集和評估這些證據需要很長時間,其中涉及了我們從各級中國政府申請獲得的公司和監管方麵長達幾千頁的公開披露材料。

去年年末,我開始調查溫家寶家人的商業活動。之前,我一直在做一個叫做“審視中國模式”("Endangered Dragon")的關於中國國有經濟的係列報道,我想寫一篇能更深入反應中國資本主義在高層是如何運作的文章。這是個很寬泛的題目,所以為了更容易把握,我決定把焦點放在一個家族上。之所以選擇總理的家族是因為,我多年來一直聽到過對他們的商業活動的猜疑。人們公開談論他家的財富,就好像這是事實一樣,但卻從沒有真正的報道來支撐這些猜測。我一直不太理解為什麽沒有人去求證這些廣為流傳的謠言。

因此,我去年就開始了,而且在大約一個月內,我就發現了有關部分業務非常有趣的地方。但每一項新的發現都要求進行越來越深入的挖掘。我本來預計,連帶周末加班,我能在一個月之內完成計劃,但實際上卻花了一年多時間。

我看到了一些人的猜測言論,認為有“內部人士”給我提供信息,或者認為總理的一些敵人將一大箱文件扔到了我的辦公室。這都是一些子虛烏有的說法。不僅泄密文件並不存在,我也從未在報道過程中見過任何主動提出或暗示說自己持有關於溫家寶家族財產的文件的人。我隻是在調查過程中對公開的文件進行了追查,如果我能大膽猜測一下的話,在我之前沒有人走過這條路。

簡而言之,考慮到這次調查所花費的努力,如果真有這麽一箱文件,且包含了這篇文章需要的所有資料,我簡直會目瞪口呆。若果真是這樣,就太容易了。

問: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細節豐富。我能問您一下,您是如何得到這麽具體的信息的嗎?您從內部人士那裏獲得過線索嗎?在我看來,要在沒有知情人士的任何暗示的情況下理清這樣的秘密交易網絡幾乎是不可能的,而這些知情人士極有可能就是溫家寶的敵人。謝謝。——紐約,傑克。

答:我這篇長文唯一真實的來源是一個裝滿了文件的文件櫃。在曆時大約一年的時間裏,我從中國不同的政府機構那裏獲得了這些文件。在最初成功地從多個地方的工商局獲取一些公司注冊文件後,我再接再厲,又查閱了數十家同溫家寶親屬有聯係的合夥公司的文件並支付了相關費用。

我也開始列出個人和公司的名單,試圖弄清楚這些人是誰,他們彼此之間是什麽關係,以及所有這些合夥企業的目的又是什麽?這些合夥企業中,很多企業的股東名單都很類似。

盡管工商局的記錄是麵向公眾開放的,但中國記者很少真正地全麵利用它們,而這些文件是有關私有企業的無價信息來源。《財新》(Caixin)和《21世紀經濟報道》(21 Century Business Herald)這兩家出色的中國出版物會經常利用工商局的記錄,做一些頗具開創性的經濟報道。然而,政府對有關高級領導人家人的報道進行約束,這導致中國的調查性新聞的深度與廣度受到限製,特別是在涉及高級官員的家族時。

因此,傑克,沒有“內部” 人士幫我。我閱讀文件,打電話給律師、會計和金融專家,向他們谘詢如何搞清楚這些記錄的意義。偶爾,我會和能指認出某個股東的人見麵。但我幾乎沒和人說過我正在寫一篇有關總理的親屬的文章。即便是我的密友也不知道。我知道,討論我的研究題目可能比較危險,這樣做可能斷送整個計劃。

Link: http://cn.nytimes.com/article/china/2012/10/30/c30barboza/
zd3y 回複 悄悄話 奇聞,律師是用來發表聲明的,不是打官司的
mae 回複 悄悄話 潤濤閻告訴您為何溫家寶沒有27億美元資產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1666/201210/20963.html
一個人人都貪汙的集團是不能容忍清官的,打擊清官給他的罪名就是貪腐!而且老百姓會信以為真。

TNEGI//ETNI 回複 悄悄話 溫家寶罕見地采取法律手段駁斥海外 媒體 報道

兩名中國律師代表“溫家寶家人”發表聲明,反駁《紐約時報》有關溫家秘密財產的報道。

《紐約時報》星期五發表長篇報道,稱溫家寶一家秘密擁有高達27億美元的家產。


北京君合律師事務所的白濤律師和國浩律師事務所的王衛東律師在北京時間星期六(10月27日)夜間針對《紐約時報》的報道發布聲明。

聲明稱:

《紐約時報》中提及的所謂溫家寶家人的“秘密資產”並不存在。

溫家寶家人中部分成員沒有從事商業活動。部分從事商業活動,但沒有進行任何非法商業活動。他們不擁有任何公司的股份。

溫家寶的母親,除了符合規定的工資和退休金外,沒有任何收入或產業。

溫家寶從未參與過其親屬的商業活動,更不曾允許其親屬的商業活動對其政策的製定和實施產生影響。

溫家寶其他親屬以及這些親屬的“朋友”和“同事”每個人對其自己的商業活動負責。

我們將繼續澄清《紐約時報》的不實報道,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分析人士指出,溫家寶通過律師發布聲明澄清海外媒體報道的做法在中國領導層極為罕見,顯示在十八大召開前夕中共當局處於高度敏感狀態。

“秘密資產”

《紐約時報》上周五(10月26日)發表長篇調查性報道稱,溫家寶的家人,包括他的母親、兒子、女兒和弟弟,在其出任總理期間變得相當富有。

報道稱,溫家寶家人的投資範圍涉及銀行、珠寶、旅遊景點、電訊公司和基礎設施項目,而這些公司資產由海外投資工具或複雜的持股結構持有。

報道提及,溫家寶的母親楊誌雲(又名楊秀安)持有平安保險價值1.2億美元的股份。

《紐約時報》還說,溫家寶的家人的名字被隱藏在有關公司層層的夥伴關係之下,這些關係包括朋友、同事和商業夥伴。

但該報亦指出,沒有證據顯示溫家寶本人與其家人的有關生意有關,或者溫家寶本人了解其家人的生意情況。BBC



溫家寶家人發聲明 外媒:罕見

(中央社台北28日電)包括英國廣播公司及紐約時報的報導都指出,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家人請律師發聲明、反駁家族有秘密財產達27億美元的報導,是罕見且不尋常的舉動。

君合律師事務所律師白濤及國浩律師(北京)事務所律師王衛東27日晚間發表「溫家寶家人律師受權聲明全文」,提出6點聲明,否認溫家寶家族有秘密財產外,稱溫家寶執行及製定政策不受家人的經營行為影響,同時對紐約時報26日的報導保留法律追究權。

香港南華早報今天刊登了溫家寶家人律師發出的英文聲明全文,並指出這是第1次有大陸高層領導人出麵反駁外國媒體的報導。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發自香港的報導則提到,這封律師聲明,對大陸高層領導人的家庭來說是個「不尋常舉動」(unusual move)。

報導提到,彭博社(Bloomberg News)今年6月報導大陸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及他家人的財產狀況時,習近平和他的家人並沒有公開響應。

紐約時報的文章還解讀,溫家寶家人請律師發聲明,但並未全盤否認報導,其中第2點甚至承認部分家族成員曾經商,而他們須對自己的商業行為負責任。

報導提到,代表溫家寶家人的兩名律師,他們的辦公室今天都無人接電話,其中,王衛東也沒有回複記者電子郵件的詢問。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引述分析人士的話指,溫家寶家人透過律師發聲明、澄清海外媒體報導的做法,這在中國大陸領導層「極為罕見」,這顯示中共當局在18大召開前夕,處於高度敏感狀態。
亮油 回複 悄悄話 官員們都堅稱,自己擔任公職期間沒有謀過私利,家人幹了什麽不得而知。
TNEGI//ETNI 回複 悄悄話 《紐約時報》解釋如何獲取溫家寶財產信息

文章來源: 多維新聞 於 2012-10-27 19:56:1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打印本新聞 (被閱讀 11535次)

【多維新聞】《紐約時報》中英文網站刊登揭露溫家寶家人擁有巨額資產的報道,多家媒體認為這份以資料數據為賣點的揭露性報道其真實性有待商榷,因為“如果國家機器中沒有人配合,拿到這些保密資料是不可能的”。

不過隨後,《紐約時報》有關溫家寶這篇文章的作者David Barboza撰文詳述尋找相關信息的過程。

文稱,30年的經濟改革以來,中國政府努力吸引海外投資,這創造了大批政府代理部門。這些部門保存政府機構、私人公司及其主要股東包括簡曆和身份證副本在內的文件。這個係統允許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媒體要求審視企業紀錄。

盡管普通中國人不被允許查詢這些記錄,但是他們可以請律師或者谘詢公司提出要求,查詢每家公司紀錄的價格為100至200美元。

《紐約時報》用這種方式獲取了數千家中國公司的信息,審視中國總理溫家寶親屬所控製的商業網絡。很多中國城市的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可以查到在當地注冊的公司的紀錄。

一家公司的檔案通常包括該企業注冊成立的時間和地點、公司法人代表、主要股東,以及注冊資金。

可能由於越來越多欺詐醜聞,也有可能由於媒體越來越多介入針對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家族財富的調查,中國最近收緊了了解公司信息的渠道。

文中說,今年大部分時間難以從北京工商局獲取當地公司的紀錄。

盡管如此,公眾還是可以查到很多公司的記錄。從去年年底開始,《紐約時報》開始審視從北京、上海、天津、深圳以及其它一些城市獲取的信息。這些紀錄使得《紐約時報》得以追溯溫家寶的親戚、朋友過去十年來打造的商業網絡。
TNEGI//ETNI 回複 悄悄話 中國大使親臨施壓 刺激《紐約時報》揭露溫家

文章來源: 明鏡新聞網 於 2012-10-27 20:13:4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打印本新聞 (被閱讀 6456次)

中共施壓,刺激紐時揭露溫家

明鏡新聞網特約記者 夏羲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26日用生硬的言辭攻擊了指紐約時報,因為紐約時報前一日發表長篇調查報導,揭露了中國總理溫家寶家族的財富內幕。在發言人口中,任何專業的揭露中共高官的報導,都是「抹黑中國」、「別有用心」。

顯然,這沒有任何說服力。隻是告訴大家,中共不但不允許自己國家的媒體監督官員,也不接受西方媒體對中國官員的批評報導。

「真正的災難還不隻是發言人的官話,而是在私底場合下,中共外交官常常也表現生硬。」一位熟悉中共外交運作的人士對明鏡網說。

最新的例證是,中共駐華盛頓大使館和駐紐約總領事館的官員,給紐約時報施加壓力,結果反而激起紐約時報報導溫家寶事件的熱情。

消息靈通人士對明鏡網說,中共駐美大使張業遂周三前往紐約時報,強硬地向紐約時報高層宣示了六點,目的在於阻止揭露溫家寶家族財富的報導發表。

「這位大使可能不知道紐約時報成為偉大報紙的曆史,她曾經無數次抗拒了來自白宮的壓力,包括拒絕聽命於總統。」接近紐約時報的人士對明鏡網說。紐約時報回應中共外交官的是,在張大使施壓的第二天,關於溫家寶家族擁有170億人民幣財富的長篇報導發表了,「如果沒有來自中共外交官的壓力,也許這篇報導不會這麽快發表。」

在漫長的調查溫家寶家族財富的過程中,紐約時報曾多次要求溫家和中國政府能響應一些問題,顯然,紐約時報並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複。

中共官員擅長掩蓋真相,不習慣應對專業媒體的釆訪要求。
TNEGI//ETN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巴烏力的評論:

你不得不承認,這位bigdolly還有那位xwenxuecityy和C123454321等都是這裏很有激情的攪屎能手。天要下雨,娘要改嫁,隨他們幹好了。
巴烏力 回複 悄悄話 這個叫bigdolly的人,你的評論及你的價值觀實在太低劣,共產黨獨裁難道不是地球人皆知的事實,共黨早已墮落成官僚資本主義利益集團難道不也是盡人皆知的事實,說事實怎麽就成了逢中必反,我覺得TNEGI//ETNI的評論很有道理,中國難以進步就是你這種是非顛倒邏輯思維混亂的人太多.
TNEGI//ETN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Bigdolly的評論:

我相信你是一個共產黨人,因為在非黨人士裏依然如此堅定地替共產黨辯護的人已經很難找到了。所以,在你沒有回答我在前麵對你提出的兩個問題前,你從自己的立場出發在這裏留下的任何話語都沒有絲毫意義。

再者,幹了壞事的人(在你看來那是好事,例如共產黨對所有非黨人士的獨裁統治)沒有被你說成是丟了祖宗的臉,指出了他人幹壞事的人卻被你指責丟了祖宗的臉。這是發生在這裏的一個關於你的基本事實。
Bigdoll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TNEGI//ETNI的評論:

你才是真的不怕丟人現眼。中國老祖宗的臉都被你丟光了,你的所謂的主的臉也被你丟光了。你在這裏隻是給人顯示了,一個人的智商可以低到什麽程度,一個人的品德可以下賤到何種程度!

中國是有很多問題,這本沒有錯,隻是你這樣的人,逢中必反,任何負麵的消息都被你這樣的人扣上一頂大帽子。你陳某人覺得有意思嗎?你是不是特別後悔當初離開了獨裁的中國,來到了民主的美國,現在深受刺激才表現出這個樣子的?真心疑惑中。
C123454321 回複 悄悄話 千萬不要用主的名義販私貨,那會辱沒基督徒的好名聲。
C123454321 回複 悄悄話 一句話點評樓主:
樓主就是一個自戀狂,竟然總妄想用一句話說清複雜曲折的世事,
象你這種所謂的一句話,純粹用無數個逗號撐的,勸您別總抗著把小提琴,還是撿起小學的鉛筆吧,一把年紀了,真是的。(句號)
TNEGI//ETN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bigdolly的評論:

如果你不是一個認知能力上的弱智者,請你對中國共產黨在國內政治領域的地位作出判斷:它是否是一個獨裁政黨,也就是是否獨攬國家一切政治權力並禁止他人結成反對黨的政黨。答案隻有一個字:是 或 否。

如果你的答案選擇是“是”,請繼續回答下一個簡單問題:這樣的政黨是否尊重了他人的權利,答案也隻有一個字:是 或 否。

如果你的答案選擇是“否”,請給出證據。否則你就是在胡說八道。

請你回答。要是你不敢回答,請你不要再來這裏丟人現眼。
xwenxuecityy 回複 悄悄話 "物質財富的價值是由精神世界來評價的"
樓主的所謂“精神世界”,其實就是他那些在中國推銷不出,在美國也賣不掉的狗皮膏藥。
5000bucks 回複 悄悄話 bigdolly:

What is wrong with bush family? both son and father served their country. They may be rich, obnoxious. The senior was a laughing stock for doing things that he promised that he would not do, and the junior was ridiculed for being a bad president. that aside, can you prove financially they benefit from being presidents?

Look at chen shuibian in Taiwan. He was a real reformer and he deserved the jail time. Democracy can not solve all problems. However, without it, things could be really hopeless.

I am not a fan of Bo family. I think he deserves it. I am also not a fan of Wen. Let fact b facts.
bigdoll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TNEGI//ETNI的評論:
"一個自稱5000年文明的國家,以其政治現實成了全世界的笑料",難道你不知道,你才是文學城的最大的笑料,最為人所不齒?反倒是你不齒的中國,現在越來越不敢被別人看不起?醒醒吧,不為了你自己,也為了你的兒女吧!不管你自己承不承認,不管你多麽舔別人的屁眼,你還是中國人,你還在寫中文!
bigdoll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TNEGI//ETNI的評論:

你的回複隻是更加證明了你隻是自覺自願的充當了普適的走狗而已。你的所有的論點都在一個"獨裁"上。隻要是獨裁,那麽什麽都是壞的。可惜的是,即使美國,也從來沒有聲稱中國是獨裁國家。即便是獨裁國家,又怎麽樣?唐朝最強盛的時候不是獨裁?你就是什麽都想當然,信口開河,改一改好不好?另外,你說的所謂的物質財富由精神世界決定的,難道你不覺得精神世界是有biased的嗎?誰能給精神世界一個標準?你的主的絕對真理嗎?你的主難道不獨裁?
5000bucks 回複 悄悄話 Don't guess other people's motives. The important thing is whether what reporter said is truth.
Pay attention to what one did not only what one said. Wen had the chances to reform, but he chose to say it when he is about to step down. That doesn't sound well. his comments on political reform is good, however, that shouldn't give him any status of a reformer. He didn't do anything in this area.
The problem is did he use his power to get his family so much wealth? yes or no. It is simple. Thi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his political view or even his past achievement.
TNEGI//ETN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hbyzy的評論:

在中國,我們可以看到的事實是,一個人的喜好為13億人做了決定,而且這樣的事實不是一個偶然事件而是成了反複發生的必然事件。這應該是當今天下最可笑的政治現實。要是這樣的民族能夠自強,這樣的國家能夠強大,這樣的國家能夠贏得他國的尊敬,我隻能夢想著這個世界會顛倒過來,或者看到太陽從西邊升起至東方落下。

一個自稱5000年文明的國家,以其政治現實成了全世界的笑料,就像那個自稱bigdolly(大玩偶)的城友在此留下的言論一樣。
hbyzy 回複 悄悄話 中國需要的是民族自強,不是跟在外國人的後麵,亦步亦趨的批判中國就能夠把中國作好的,沒有一個外國人尤其在政治經濟領域是真心希望中國好的,他們的所做所為,隻是讓中國一步步地讓中國變得更壞.
TNEGI//ETNI 回複 悄悄話 回複bigdolly的評論:

對於我來說,中國在沒有擺脫獨裁統治之前在統治階層方麵沒有什麽是正麵的。你可以說我很絕對和極端。但問題不在於我看問題的眼光,而是中國的獨裁主義及其統治階層本身就是一種政治極端主義。

這幾天和幾位朋友聊天時曾想到過一個問題,但一直沒有說出口,不妨就借回答你的時候說出來。那位朋友很為國內的富有而激動不已,認為中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聽完這話我當時能想到的是,中國共產黨試圖帶領(用它自己的話說)或驅使(從老百姓的角度說)人民建設一個富強的國家,它在迫使人們努力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卻禁錮、扼殺和剝奪人們創造精神財富的能力和成果,簡單地說,他們這是在把老百姓當牲口圈養。但是,請不要忘了,物質財富的價值是由精神世界來評價的。所以說,無論它們如何努力領導國家創造物質財富,隻要他們不放棄獨裁專製,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徒勞的。
bigdolly 回複 悄悄話 不是我五毛,隻是你這樣每次看到類似的中國的負麵報道就興奮不已,像打了雞血一樣,你覺得有意思嗎?

先且不說真假,如果是真的當然是一個悲劇。不過話說回來,即使是真的,這樣的事情世界各地不都一樣嗎?政客在古今中外不都或明或暗的為自己牟取利益嗎?人家民主的阿扁現在還在牢裏麵呢。美國的幾大家族,比如說Bush家族,也恐怕也不過是50步笑100步吧。建議你還是先關注一下報道是否屬實,不要自己想當然,等搞清楚了再出來評論好不好?
注冊很麻煩 回複 悄悄話 到底誰斷誰財路?
flager 回複 悄悄話 boxilai family 還有常委裏那幾個腐敗家族,他們早就對老溫的政改言論不滿了,老溫斷人財路
,人家要取他性命,胡錦濤真是個老狐狸,一輩子無所事事,還落個好人緣。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