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鮮為人知的1949年前的中國飛機製造業,相當發達(組圖)

(2013-01-13 20:12:47) 下一個

鮮為人知的1949年前的中國飛機製造業,相當發達(組圖)


軍史揭秘: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第二飛機製造廠


   談到抗戰時期中國的航空業,一定要談到“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第二飛機製造廠”,這座飛機廠裏誕生了中國曆史上自行研製的第一架運輸機——“中運一號”。通常,經過我們“共和國義務教育”的國民腦海中都會有一個印象:舊中國時期民不聊生,政治腐敗科技工業落後……。然而,事實上在舊中國的軍事、科技領域並不是我們一直以為的那般一無是處。這座第二飛機製造廠吸收當時國際先進技術以及優秀的留學人才,技術實力在遠東地區也是一流,與上海虹橋航空工廠、杭州飛機製造公司並列中國三大飛機製造廠。甚至抗日戰爭中隨國民政府被迫遷往重慶,在資源極度匱乏和艱難的時期,在陪都重慶也曾自行設計並生產出多款飛機。

建在山洞中的第二飛機製造廠


 

建在重慶南川海孔洞中的第二飛機製造廠

 

 
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第二飛機製造廠是國民政府在抗日戰爭時期設於重慶南川的飛機製造廠,又名“南川飛機廠”。因飛機廠為了躲避日本飛機對重慶的轟炸而建在南川的一座叫“海孔”的山洞中,因此又叫做“海孔飛機廠”。飛機廠前身是1935年,中國和意大利簽訂合同,在中國南昌創建的飛機修配廠,全名為航空委員會下屬的“中央南昌飛機廠”又稱“中意飛機製造廠”。抗戰爆發後,1938年初,國民政府決定將幾個中外合辦的飛機製造廠和其他軍事航空工廠整頓重建。1939年上半年,人員設備才陸續撤到重慶,原“中意飛機製造廠”便遷到了便於隱蔽、防空的重慶南川叢林溝海孔洞。洞內兩側建廠房,洞口及附近山穀建辦公廠、水電廠、木工廠、機身製造廠和宿舍等。除了南昌飛機廠外,為整合資源,國民政府還將另外幾家小飛機廠也遷到海孔,並入第二飛機廠建製。最鼎盛時,工廠員工達到1200人,民工有200多人,在大後方的4家飛機廠中,規模不算小。


1938年初夏,航空委員會第二飛機製造廠正式掛牌,又名“海孔飛機廠”。從1939年到1947年,這個廠研製了6種飛機。第二飛機廠的廠長,都是學航空出身的專家:


第一任廠長朱霖,留學意大利都靈大學航空係(1937年-1939年任職);


第二、三任廠長錢昌祚、黎國培,均留學蘇聯航空力學工程學院(1940年初-1942年任職);


第四任廠長馬德樹(1942年秋-1949年任職),是我國早期航空界專家,留學英國學內燃機,1933年他研製成功中國第一架艦載偵察機寧海2號。抗戰期間,在偏僻的海孔山溝裏,這些廠長貢獻了自己的才華。

日本飛機對第二飛機廠的轟炸

海孔飛機廠投產後,日本人零星獲得了一些情報,多次派飛機來轟炸。


1939年10月23日上午8點多,天氣晴朗,18架日本飛機組成兩個大隊,從水江方向飛過來,先在海孔上方尋找飛機廠,沒有找到,於是返回南川縣城,先頭的9架飛機變成一字形,在大約1000米的高度,投下炸彈若幹。第一隊飛機投彈後,第二隊飛機又丟下炸彈若幹,這些炸彈炸毀了縣城的監獄,犯人一湧而出,街上行人也四處逃散。這時,剛丟下炸彈的飛機再次返回,每三架排成一隊,低空俯衝,用機槍向人群掃射,遂使縣城變成人間地獄!這次轟炸,日機共投彈142枚,炸死180人,毀屋850餘間。此後,日機又來轟炸了4次,但都沒有找到飛機廠最核心的廠區——海孔洞。但臨近的南川縣城遭受了嚴重的破壞。
 
第二飛機廠所研製的飛機:

忠28甲驅逐機:是該廠生產的第一種機型。忠28甲是仿蘇E-16單座下單翼驅逐機。當時是民國28年(1939年),因此取名“忠28甲”。


忠28甲教練機:將“忠28甲”改為雙座戰鬥教練機。1940年試飛成功後交部隊使用,1941年開始小批量生產。到1943年初,共造了20多架。之後,這種機型被淘汰而停止生產,共產30架。


中級滑翔機:仿德H17型中級滑翔機,造30架。


初級滑翔機:仿“狄克生”初級滑翔機,造6架。


中運一號運輸機:是我國曆史上自行研製的第一架運輸機。1944年8月研製成功。10月,在重慶白市驛機場由飛行員李興唐試飛。
 


在第二飛機製造廠廠房中的中國第一架運輸機——中運一號

 
中運二號運輸機:是在中運一號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的性能更好機型。1947年,試製成功,並於1948年2月19日在重慶白市驛機場試飛成功。


中運三號運輸機:中運一號和中運二號因為戰時材料匱乏,因此部分機身部件為木質。中運三號為全金屬的中運係列運輸機。


中運係列運輸機

 
此外,第二飛機製造廠還曾在緬甸裝配過美製P-40“戰鷹”式99架。

第二飛機製造廠的後續發展沿革

抗戰勝利後,1946年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決定,第二飛機製造廠遷回江西南昌。改稱“中央南昌飛機製造廠”。有指揮塔樓1座、飛機庫1座、飛機維修車間1個、大棚車間1個、飛機跑道1條,涵蓋了近代航空工業的生產與維修,空中交通指揮與管理,是當時中國三大飛機製造廠之一。


1947年底,人員、設備、器材開始分批從重慶遷走。工廠遷走後在重慶海棠溪民生碼頭71號設駐川留守處,後改為駐渝辦公室。


1948年12月1日,當時的廠長馬德樹召集全廠員工宣布:第二飛機製造廠奉周至柔總司令令撤消遷台。之後,除“中運三”的設計人員暫時並入航空研究院以外,其餘人員絕大部分跟隨廠子遷到台灣。


到1949年,國民黨把主要設備和大部分人員運往台灣。人民解放軍接管了尚未帶走的30多台舊設備、4萬多平方米的廠房和辦公樓及一條1500米長的碎石跑道與指揮塔台,成立了“南昌航空站”,並與南京航空配件廠(即22廠)合並。 製造的“中運二”運輸機,試飛成功後由於沒有軍隊接收,被拆卸運往南昌青雲譜機場,南昌解放後交給了人民解放軍。1951年初,中共中央作出建設我國航空工業的決策,4月23日,政務院和中央軍委作出《關於航空工業建設的決定》,成立航空工業管理局,並在南昌飛機廠遺址上建立新的飛機製造廠。1954年7月3日下午5時15分,新中國自己研製的第一架飛機也在此起飛。


1965年,國家三線建設期間,重慶南川海孔洞再受青睞,國營晉林機械廠從山西遷來這裏落戶,主要生產大炮。2003年,晉林廠整體遷四川彭州,留下大量建築。


 


延伸閱讀

抗戰中國飛機廠


上世紀三十年代上海市民為抗戰捐款造的國產飛機

海孔洞原是第二飛機廠,曾造出百餘架飛機

近年在海孔洞內發現的飛機廠遺物

抗戰時一位中國飛行員與自己的戰機在一起



抗戰時,中國的飛機工廠全部遷往大後方,整合為4家(包括海孔飛機廠)。這些
工廠的主要任務是裝配或維修外國軍機:

昆明第一飛機製造廠。即原廣東韶關飛機製造廠,是北伐期間由廣東省主席陳濟棠
開辦的。抗戰爆發後遷昆明,改名為“航空委員會第一飛機製造廠”,1938年底興建,
1940年初竣工投產,全廠員工600多人,成功試製出“複興號”雙翼輕型飛機56架。

中央杭州飛機製造廠。該廠是中國與美國合辦的一家飛機廠,抗戰爆發後,遷往雲
南省瑞麗,改名“航空委員會雷允飛機製造廠”,員工最多時達2929人,工廠曾裝配
112架飛機,機型主要是飛虎隊駕駛的P-40戰機和部分運輸機。它是抗戰中國最大的飛
機廠。

成都第三飛機製造廠。該廠於1942年4月建立,有職工約400人,曾仿製15架美國教
練機、15架“大公報”號滑翔機。1942年到1944年,成都飛機製造廠根據蘇聯的SB-3轟
炸機資料,設計製造了研轟三式轟炸機,全機總重量達13噸,成為當時中國生產的最大
飛機。

重慶自製首架運輸機

1945年5月,初夏。重慶白市驛機場聚滿人群。據萬盛區叢林鎮文化站站長馮在光
考證,當時白市驛駐紮著中美混合飛行大隊。在眾多龐大的美製B—25型轟炸機中,一
架木製飛機顯得格外寒磣,“但它卻是中國人自己設計、製造的第一架軍用運輸機!”

這架飛機代號為“中運一”。圍觀的美軍飛行員露出懷疑神情,甚至譏笑:“它能
上天嗎?”那些已經習慣駕駛美國飛機的中國飛機員也很擔心:“如果飛不起來,畢竟
沒臉麵啊!”更擔心的是設計師林同驥、顧光複等人,雖然“中運一”幾個月前已試飛
成功,但畢竟還沒經過長距離飛行檢驗,“它能一口氣飛到成都嗎?”

在人們的迷惑中,“中運一”轟鳴著衝天而起,53分鍾後順利降落在成都太平寺機
場。在場的美軍飛行員豎起了大拇指,設計者和中國飛機員緊緊握手,互致慶賀:“我
們的飛機是爭氣的!”

軍事史家李意誌解析了“中運一”的技術參數:這是一款木質雙發動機運輸機,采
用了美製450匹馬力的9缸發動機,全長11.05米,起飛重量4537公斤,最大時速324公裏
,航程可達1600公裏,“‘中運一’試飛成功後,‘中運二’和‘中運三’也加快了研
製。”“中運二”於1946年試飛成功,“中運三”於1948年試飛成功,“尤其是‘中運
三’,采用了全金屬材料,飛行最高時速達353公裏。”

隻可惜,由於當時抗戰結束,國民黨空軍引進了大批美軍剩餘的C—47、C—51運輸
機,“中運號的命運隻落得堆在倉庫裏!”當第二飛機廠遷回南昌後,工程師劉玉麟、
蘇棟等人於1949年與解放軍秘密聯絡,將保存完好的中運號交給了新中國。

飛機廠從南昌遷來

7月初,記者走進海孔洞。這是一個由石灰岩層、鍾乳石形成的天然溶洞,高18米
至35米,寬18米,縱深210米,洞殼厚40米至70米,洞口右上方有“豁然開朗”幾個大
字。馮在光說,“洞口原有海孔寺,佛像高坐,香火興盛,後來拆廟移佛,是為修建飛
機廠……”

“70年前,我們這裏叫海孔壩。”76歲的村民劉漢文,當年在離洞口不遠的私塾上
學,天熱了就溜到洞裏乘涼,“記得是1938年,洞裏的人突然多起來,而且大都是外地
人,又見父母、哥哥被動員去修公路.....”

原來,遠在江西南昌的飛機工廠要遷過來了。

從南昌動遷前,工廠全稱叫“航空委員會中央南昌飛機製造廠”,是國民政府與意
大利合辦的,1933年開工,1935年建成。

“七·七”事變爆發後,國民政府決定把工廠搬到重慶,隱藏在萬盛海孔這個巨大
的山洞中。馮在光說,當時以海孔洞為中心,方圓15公裏範圍都劃給了飛機廠,“工廠
第一期征地3341畝。為保證安全,還派了一個營在此駐紮,洞口的壩子上架有機關槍,
山頂設有崗哨,除飛機廠員工外,任何人不準靠近洞口。”

劉漢文記得,飛機廠在洞外修了一些房子,外牆全部刷黑,“洞口的山上種植了大
量青岡樹,從上往下看,根本看不出這裏有一個洞。工廠發給每個村民通行證,是一塊
布條條,我們把它縫在衣服左胸上。有了它,才能進出海孔壩,還可以躲壯丁。”

“除了南昌飛機廠外,為整合資源,國民政府還將另外幾家小飛機廠也遷到海孔,
並入第二飛機廠建製。”李意誌說,“最鼎盛時,工廠員工達到1200人,民工有200多
人,在大後方的4家飛機廠中,規模不算小。”

1938年初夏,航空委員會第二飛機製造廠正式掛牌,又名“海孔飛機廠”。

飛機采用木材料

據《叢林鎮誌》載,第二飛機廠投產前,從杭州飛機製造廠派過來73名技術骨幹,
又在當地招收了一些民工,“當時南川縣政府為支持工廠,組織民工從川湘公路旁,專
門修了一條長7.6公裏的簡易公路,直抵海孔洞。”

“第二飛機廠畢竟是正規工廠,一切都蠻有規矩。工廠在洞內設有機工、鉗工、白
鐵、機身、機翼、電鍍等車間,在洞外建有鑄鍛、油縫、修配、木工、修理等車間。洞
外車間全部用鬆枝覆蓋。”馮在光介紹,到1938年底,工廠已初具規模:洞內建成一棟
3層樓的車間大樓,1200平方米;洞口修建了一棟3層樓的工務樓;工廠還在海孔洞一側
安裝了柴油發電機;洞內另辟有可供裝配20架飛機的空間,“生活設施遠離廠區,雖然
簡陋,但基本齊全,有職工宿舍,文化體育設施,天然遊泳池等。”

恢複製造飛機是1939年初。當時意大利專家已撤回國,一切都靠中國人自己幹。大
家都沒經驗,就先造簡單的,如仿蘇式E-16單座驅逐機。1940年飛機造好後要作出廠
試驗,可海孔洞沒有飛機場,怎麽辦?76歲的村民劉安定說:“工人們很聰明,他們用
粗鋼絲繩將飛機拴緊,然後再發動機器試飛,聲音大得駭死人!”檢驗成功後,再把機
身、機翼等部件卸下,用汽車運到白市驛組裝。據《叢林鎮誌》載,E-16飛機1940年
試飛成功後交空軍,先後製造了20多架。

重慶機場指揮中心的航模愛好者伍北海介紹,為減輕飛機自重,E-16采用了大量
木材料,強度不夠,平飛還可以,“如果打起仗來,需要俯衝、高速爬升等,承受的力
量過大,機身就可能在空中解體。所以這種飛機一般隻作訓練飛行員用。”

廠長都是“海歸”

劉安定還記得,第二飛機廠先後換了四任廠長。第一任姓朱,第二任姓錢,第三任
姓黎,第四任姓馬,“朱廠長和黎廠長對人客氣,錢廠長完全是軍閥,每天製服筆挺,
戴著大蓋帽,板著臉。他不準村民賣小菜,假如有人非要賣,被他抓到後就得關好幾天
。”

“我們進出海孔壩,胸前都要別布條條,如果哪天搞忘了,當兵的死活不讓你走。
雖說大家彼此都認識,但他們說:這是錢廠長的命令,不戴胸標,就不準進!”

在飛機廠招收的200多名村民中,由於村民文化少,隻能下苦力。劉安定的一個遠
房親戚叫周樹林,就在食堂裏煮飯。周已過世,據他後人介紹:給飛機廠煮飯非常辛苦
,用1米多長的勺子炒菜,冬天也累得滿身大汗。當時食堂距離洞口200多米,中午下班
後,排隊打飯的工人站成三路縱隊,“從洞口一直排到食堂口,看上去非常壯觀。”

據記者查證,第二飛機廠廠長,都是學航空出身的專家:第一任廠長朱霖,留學意
大利都靈大學航空係(1937年-1939年任職);第二、三任廠長錢昌祚、黎國培,均留
學蘇聯航空力學工程學院(1940年初-1942年任職);第四任廠長馬德樹(1942年秋-
1949年任職),是我國早期航空界專家,留學英國學內燃機,1933年他研製成功中國第
一架艦載偵察機寧海2號。抗戰期間,在偏僻的海孔山溝裏,這些廠長貢獻了自己的才
華。

第二飛機廠所造的百餘架飛機,發動機主要由美國進口,儀表電器等由蘇聯提供,
“蘇聯專家彼得諾夫還來到海孔,與中方工程技術人員一起研製E-16驅逐機。蘇德戰
爭爆發後,蘇聯專家回國,此後製造的飛機,全部是中國人自己做出來的。”這些飛機
雖然簡陋,但都能飛上藍天,李意誌認為,“這在艱苦的抗戰歲月,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由於當時鋁材匱乏,大多數機身隻能用木材替代。”

日機轟炸南川縣城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海孔飛機廠投產後,日本人零星獲得了一些情報,多次派飛
機來轟炸。1939年10月23日上午8點多,天氣晴朗,18架日本飛機組成兩個大隊,從水
江方向飛過來,先在海孔上方尋找飛機廠,沒有找到,於是返回南川縣城,先頭的9架
飛機變成一字形,在大約1000米的高度,投下炸彈若幹。

第一隊飛機投彈後,第二隊飛機又丟下炸彈若幹,“這些炸彈炸毀了縣城的監獄,
犯人一湧而出,街上行人也四處逃散。這時,剛丟下炸彈的飛機再次返回,每三架排成
一隊,低空俯衝,用機槍向人群掃射,遂使縣城變成人間地獄!”

這次轟炸,日機共投彈142枚,炸死180人,毀屋850餘間。此後,日機又來轟炸了4
次,但都沒有找到海孔洞,“這個洞子好像有神仙保佑,但南川縣城卻遭了殃!”70歲
的村民劉天祥說。

海孔洞能否複活

第二飛機廠在海孔呆了10年,於1947年底遷回南昌。

整個搬遷倉促而慌亂。劉漢文記得,當時從洞口至川湘公路的支路兩旁,已經長出
茂盛的樹林,“為了不影響汽車通過,這些樹木的枝條提前被全部砍掉,幾十輛汽車裝
載著飛機半成品以及一些零件,通過光溜溜的公路,磕磕絆絆地遠去。”

平時戒備森嚴的山洞,士兵全部撤離,“我們鑽進洞後驚奇地發現,洞子裏竟然還
有飛機坐椅、翅膀等零件,大夥爬上坐椅,模仿飛行員的動作,開了一回洋葷。”

直到今天,仍有當年遺棄的物品不時出現。馮在光的侄子去年在洞口2公裏處修房
子挖地基時,挖出一塊“國民政府航空動力製造廠”金屬牌,牌子1米見方,重幾十公
斤,雖鏽跡斑斑,字跡卻清晰可辨,“這是曆史文物,我告訴侄子不能賣了!”

遷回南昌後,第二飛機廠並不景氣。1948年12月,廠長馬德樹召集全廠員工宣布:
本廠奉空軍周至柔總司令命令撤遷台灣。隨即,馬等遷台,留下的廠房、設備和試飛場
等,成為今南昌飛機公司的前身,“前些年,先後有幾百台灣人回海孔洞來祭掃,如今
很少看到了。”劉天祥稱。

1965年國家三線建設期間,海孔洞再受青睞,晉林機械廠從山西遷來這裏落戶,主
要生產大炮。2003年晉林廠整體遷四川彭州,留下大量建築。海孔洞裏的車間也遭厄運
,村民為拆除混凝土中的鋼筋,將建築的第3樓全部砸毀,建築垃圾七零八落,而一樓
和二樓依然完好,至今隱約可見當年的生產標語:“多快好省、力爭上遊。”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個劉姓村民還在洞中搞起一個蘑菇廠,“洞子冬暖夏涼,適合
生產蘑菇。”整個洞口彌漫著一股濃烈的氣味。

據悉,萬盛區計劃將海孔洞開辦為避險中心或旅遊景點,區旅遊局請專家估算了一
下,大約需要5000萬元。鑒於資金缺口太大,目前旅遊規劃仍停留在口頭上。

而海孔洞外,水稻青綠,青岡樹長到碗口粗細。微風徐來,可聽見劉漢文等老漢正
唱山歌:

下田薅秧行對行,

兩個秧雞在歇涼;

秧雞盯倒秧雞路,

唱歌盯倒唱歌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引:“。。。可惜,由於當時抗戰結束,國民黨空軍引進了大批美軍剩餘的C—47、C—51運輸
機,中運號的命運隻落得堆在倉庫裏。。。”
===
當已有外國來的東西,中國人就自我放棄了。。。
1980年代 中國自己發展的“運十”也是,和美國一合作。就把自己發展的放到一邊不管了。。。自暴自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