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抗戰時期日本間諜多次刺殺蔣介石始末

(2012-08-15 19:29:32) 下一個

抗戰時期日本間諜多次刺殺蔣介石始末
 
 
     1937年7月全國抗戰爆發後,國民黨最高軍政當局曾出現過一係列重大泄密事件,不僅使國民黨軍隊在作戰上陷於被動的局麵,就連身為國民黨最高軍事統帥的蔣介石也險些被日本間諜刺殺。經過緊張調查,國民黨當局在其內部破獲了一個龐大的間諜組織。

【第一次暗殺蔣介石未遂】

1937年8月,中國國民黨軍隊主動出擊,於是淞滬會戰打響了。8月下旬,會戰進入到白熱化的時候,蔣介石決定親自到上海前線視察,一方麵是為了調兵遣將,另一方麵則是為了給前線的將士打氣。8月25日,蔣介石召集白崇禧、顧祝同、汪精衛等人召開秘密軍事會議,討論關於下一步作戰的有關問題,當時做會議記錄的是黃浚。

    在蔣介石提出自己要親赴上海前線視察的動議後,與會人員開始都不太讚成,主要是擔心安全問題,但蔣介石執意要去。為了確保行程的安全,與會人員最後建議蔣介石坐英國大使許閣森的車去上海。因為許大使的車上掛有英國國旗,相信日本此時還不敢惹英國。然而,蔣介石將赴上海前線的消息,很快就由黃浚泄露給了日本特務機關,日本特務機關專門製定了一個刺殺蔣介石的行動方案。也是機緣巧合,第二天蔣介石臨時改變了行動計劃,沒有如期前往上海,這使得他躲過了一劫。而英國大使許閣森卻成了蔣介石的“替罪羊”。

    8月26日晚,蔣介石接到報告:英國大使許閣森的汽車在赴上海途中,遭日機轟炸被毀,大使被炸成重傷。在暗自慶幸的同時,蔣介石又感到了一種後怕。他慢慢地閉上眼睛,腦子卻在飛快地運轉,這是巧合還是有預謀,他要從中找出疑點。忽然,淞滬會戰前封鎖長江要塞計劃流產之事浮現在他的腦海中,那是20多天前的事。8月初,蔣介石主持最高國防會議並決定,在日軍向長江流域發動進攻之前,在長江下遊最狹窄的江陰水域設置障礙,堵塞航道,封鎖長江航路。此舉既可阻止日本海軍溯江而上,同時可將長江中的日本艦船圍而殲之。然而,此計劃還未來得及實施,長江中的日本艦船、商船便迅速撤到了長江口,聚殲計劃就此落空。這也是由黃浚泄的密,對此蔣介石當然無從知道。

將這兩件事放在一起考慮,蔣介石不由得打了個冷戰:這兩件事的背後會不會有什麽陰謀?想到此處,他馬上讓人找來戴笠、徐恩曾,要他們著手調查這兩件事。然而,還未等查出什麽線索,幾天後又發生了一件令蔣介石意想不到的事。

【第二次暗殺蔣介石未遂】

8月30日,國民黨方麵準備在南京中央軍校大禮堂舉行“總理紀念周”大會,蔣介石原定到會並在會上發表演講。可是到了開會那天,有兩個身份不明的青年男子在會前開車強行闖進了會場。負責會場保安的惠濟馬上派人通知蔣介石推遲進入會場的時間,同時要保安人員想辦法抓住那兩個身份不明的男子。最後,那兩名男子被擊斃,從其身上搜出了兩把無聲手槍和幾枚威力巨大的炸彈。後來經調查得知,這件事也是由日本間諜組織幕後策劃的。

再說蔣介石在聽到有人企圖在會場進行暗殺活動的報告後,怒火直躥,一個月內接二連三地出事,這怎能讓他不生氣?他感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認為一定是內部出了奸細。於是蔣介石令穀正倫、戴笠、徐恩曾三人聯手展開調查,並限期破案,否則軍法從事。穀、戴、徐三人不敢怠慢,全力以赴進行調查。

    沒多久,案件的調查便有了進展。潛藏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部、軍政部、海軍司令部內的有關人員的名單亦被一一掌握。在掌握了確切證據後,國民黨方麵立即開展抓捕行動,並於9月中旬將黃氏父子等間諜組織中的人員全部逮捕歸案。審訊中,黃氏父子對其所犯罪行供認不諱。這一連串案件的謎底終於真相大白。審判後,黃氏父子已漢奸罪被公開處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