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反右是曆史上最大規模的人才逆淘汰

(2011-09-24 20:12:14) 下一個

反右是最大規模的人才逆淘汰


李昌玉


回到1957年,正是二戰後歐洲、日本,乃至蘇聯從戰後複興,轉入大規模經濟建設的時
候,也正是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從軍用轉移到民用的時候,電子技術、生物技術已經嶄
露頭角。日本、德國由戰敗國一躍成為經濟強國,台灣、韓國、新加坡、香港成了發展
經濟的“四小龍”。這時,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進行得也還比較順利。國民政府在抗
戰爆發前夕,就籌劃了中國的大學以及大量研究機關,全部內遷,以為戰後複興儲備人
才、培養人才。這時中國學者的學術水平,在若幹學科方麵,在世界上還處在前沿地帶
或接近前沿地帶。中國進行了八年抗戰,三年內戰,是國民黨為共產黨準備了儲備了培
養了大批建設人才。如果毛澤東善待知識分子,那麽,全心全意搞建設,即使是按照計
劃經濟模式搞,中國的複興還是會比較快的,甚至是指日可待的。

但是,毛澤東太嫉恨知識分子了。他隻有中學水平,上學時絕對不是一個學習好的好學
生。他自己是這樣陳述的:“從前我在學校裏是不守規矩的,隻是以不開除為原則的。
考試嘛,五六十分以上,八十分以下,七十分為準。好幾門學科我是不搞的,有的考試
我就交白卷,考幾何我就畫一個雞蛋,這不是幾何嗎?因為是一筆,交卷最快。”大家
可以想一下,這樣一個“不守規矩”,“以不開除為原則”,“有的學科考試交白卷”
,“考幾何我就畫一個雞蛋”的初中生,等他當了擁有絕對權力的君王時,能夠具有治
國之才嗎?中國出了兩位白卷英雄,一位是自己洋洋得意的毛澤東,一位是他在文革中
欽定的張鐵生。

毛澤東的知識主要是在文史方麵,對於現代科技,他知之甚少,連馬克思的經典著作《
資本論》他都沒有讀過。因此他毫不吝惜把優秀的知識分子打進地牢。秦始皇的“焚書
”還知道不燒醫書農書,想必“坑儒”時不會把醫生也“坑”了,但反右派是從中央到
最基層,在不同的層次上在每個單位進行“劣幣逐良幣”的逆淘汰,連醫生也不放過。
這種淘汰的標準當然是政治標準,並非按專業知識,但是,往往是專業知識水平越高的
人員,意見越多,批評越尖銳,鳴放時火氣越大。而執掌各級黨政大權的大多是“紅”
而不專的黨員,農民出身的小知識分子,軍隊轉業幹部,留校的黨員畢業生,工人農民
中選拔的幹部,等等。這些人既自尊,又自悲。對知識分子的嫉妒、嫉恨本來是常人的
天性,但是各單位右派們的批評觸犯了他們的自尊,再加上平日的積怨,使他們就可以
堂而皇之地進行“反右”,那麽5%的右派指標就非你莫屬了。如果被批評者有過曆史把
柄,還要加上曆史反革命的桂冠。總之那種由書記一錘定案、個人不能辯護的有罪推定
,叫你百口莫辯。

據說,毛澤東遠在1950年就提出了“知識越多越反動”的著名格言;這句話可以反讀為
“知識越少越進步(或革命)”。到了反右運動,毛澤東兩眼望神州,越看知識分子越
反動,正好證明了他的先見之明。毛澤東所謂的“反動”就是他心造的幻影反對共產黨
。反右運動幾乎把中國很大一批著名的知識分子一掃帚掃光,沒有被掃著的從此當然就
噤聲不語,低眉俯首做黨的馴服工具了。筆者從網上轉錄各條戰線的著名右派:

中國頭號大右派分子章伯鈞(中國現代民主黨派著名領導人之一)。

中國少數民族著名五大右派分子龍雲(彝族,中國現代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歐百川(
苗族,中國現代著名愛國民主人士)、馬鬆亭(回族,中國現代著名四大阿訇之一)、
黃現璠(壯族,中國現代民族學奠基人之一)、向達(土家族,中國現代著名曆史學家
)。[按出生年序排名]

中國自然科學界著名七大右派分子金寶善(中國近代衛生事業奠基者之一)、程士範(
中國現代著名土木工程學家)、曾昭掄(中國現代化學奠基人之一)、王國鬆(中國電
機工程學會發起人之一)、袁翰青(中國現代著名化學家)、錢偉長(中國現代力學奠
基人之一)、雷天覺(中國現代機床工業奠基人之一)。[按出生年序排名]

中國社會科學界著名大右派分子陳達、李景漢、吳澤霖、潘光旦、馬哲民、錢端升、吳
文藻、吳景超、譚惕吾(女)、沈誌遠、王造時、費孝通、王鐵崖、陶大鏞。[按出生
年序排名]

中國文學界著名十五大右派分子丁玲(女)、馮雪峰、陳企霞、宋雲彬、艾青、蕭乾、
孫大雨、傅雷、姚雪垠、劉紹棠、流沙河、王蒙、鍾敬文、穆木天、吳祖光。[排名不
分先後]

中國新聞界著名五大右派分子徐鑄成、儲安平、浦熙修(女)、陸詒、戈揚(女)。[
按出生年序排名]

中國美術界著名五大右派分子劉海粟、鄧散木、龐薰琹、江豐、丁聰[按出生年序排名]

中國社會學界著名五大右派分子陳達、李景漢、潘光旦、吳景超、費孝通。[按出生年
序排名]

中國民族學界著名五大右派分子吳澤霖、潘光旦、黃現璠、吳文藻、費孝通。[按出生
年序排名]

中國曆史學界著名五大右派分子黃現璠、向達、雷海宗、王重民、陳夢家。[按出生年
序排名]

這裏選擇的當然隻是在全國範圍內“著名的”右派而言。但是具體到各個地區、單位、
部門幾乎都是在學識、才能、技術諸方麵的精英人才。

大學生當然無緣進入這個“著名的”名單,但對於國家民族的發展影響而言,他們是國
家文化發展科技發展的未來。蔣介石在抗戰那麽艱難的時期,都要千方百計籌集資金堅
持辦大學,養活教師和學生,可是毛澤東就是在大規模經濟建設的時期在大學生中把一
批最有造就的青年打成右派。我們看看那幾個因為桀驁鋒利、諤諤浩然被槍殺的右派大
學生,如北大的林昭、沈元,山東大學的鄭介農,四川大學的馮元春等等,他們都是才
華卓異的俊傑之士。至於更多的沒有被槍殺的,卻隻能做二十幾年賤民的右派學生,哪
裏還談得上做學問,搞科研?人才的競爭,有同於奧運比賽,金牌與銀牌得主相差僅僅
隻有那麽零點幾的長度或時間,卻決定了優劣勝負。一流的人才出了局,自然有二流的
遞補,他們同樣可以當教授,當研究員,卻難以達到那麽高的成就了。中國獲得奧運金
牌第一的秘密,就是全國舉辦了大量少年體校,可以廣泛選拔後備人才,可是毛澤東對
於大學生,幾乎是越優秀的越要置之於死地。特別是反右之後,提出“又紅又專”、拔
白旗,提出無產階級教育方針——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進一步把大學教育引入歧途,直到文革浩劫。毛澤東發揮奇思妙想,按照“知識越多越
反動”辦教育,他說:“大學還是要辦的,我這裏主要說的是理工科大學。”“去搞階
級鬥爭,那是大學,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什麽北大、人大,還是那個大學好!我就是綠
林大學的,在那裏學了點東西。”毛澤東以一己之昏昏來揮斥全國,把教育糟蹋得一塌
糊塗。例如敝人所在的“山東大學堂”就是1901年袁世凱做山東巡撫時奏請光緒皇帝批
準開辦的。中國的許多軍閥都重視辦大學,而毛澤東,一個政治家,一個國家領導人,
如此鄙視知識,鄙視知識分子,鄙視大學,可以獨占鼇頭了。

據說貞觀年間,唐太宗看到新科進士們從端門列隊而出時,非常高興地說:“天下英雄
盡入吾彀中矣!”唐太宗被稱為英明皇帝,毛澤東被稱為英明領袖,但是他對知識分子
隻有嫉恨和打擊,哪裏比得上唐太宗。

不過要說毛澤東完全徹底鄙視知識分子也不全麵,他的目標就是中國自己造原子彈,因
此對於和原子彈有關的科學家,他還是保護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他的願望實現了,
因此中國有了一大批“兩彈元勳”。

(2011春夏於山東大學附中)

《往事微痕》第八十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