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風水學走入北京大學:西方無科學可言

(2009-12-23 12:19:30) 下一個
風水學走入北京大學:西方無科學可言

 北京大學的門崗查證很嚴,但這並未妨礙風水先生走進北大。蔡元培提出的“兼容並包”理念今天演繹成了高校風水課。

  11月22日晚,大冷的天,黑漆漆的夜。二教,這座北大最寬敞豪華、可抵禦八度(烈度)地震的教學樓。黑板上,粉筆字歪歪斜斜地寫著“從科學視角解讀風水”,似乎感覺這個說法不夠科學,少頃,主持人匆忙上前把題目改成了“從科學視角解讀風水學”。坐在記者旁邊的一位嘀咕,“一字之差,是不自信的表現吧?”

  講座由北京大學易學社主辦。如北大很多著名教授的講座一樣,胡一鳴的講座尚未開始就已座無虛席,後來者隻能坐在地板上,或者擠在角落裏。

  非常之處是,除了捧著諸如習題集、英語備考書籍的學子,一些操著各式方言的人士也風塵仆仆專程趕來。更有甚者,因朋友推薦,還有人提前一天專程從香港趕來聽這個講座。

  除了胡一鳴本人寫博客預告講座活動,還有人專門為胡宣傳。早在11月18日,就有名為梁柏華的人士在他博客宣告:恩師胡一鳴於11月22日在北京大學作風水演講——《從科學視覺解讀風水》(編注:與胡一鳴的演講題目有出入,視覺應為視角)。

  胡一鳴是誰?其博客的介紹是:國際建築風水研究學會理事長、北京大學易學社專家顧問。同時博客備注文字寫道,“網絡上說:胡一鳴老師是許多命理學家公認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命理專家,最精準的台灣八字命理大師。”

  網上同時也有人稱,胡“根本就是一個窮光蛋,其實是在台灣混不下去才來大陸的”。

  但胡一鳴還是站在了北大的講台上,精神煥發,操著濃重的台灣腔。不過這位風水先生沒有算到北京的天氣,帶著一點感冒來到講堂。

  “胡說”風水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功德五讀書。”這句話被胡一鳴用來諄諄教誨北大學子,“讀書被放在最後一位,是最沒用的。”這是胡的開場白。

  如同很多“大師”一樣,胡一鳴把比爾·蓋茨輟學創業、高中畢業即成為億萬富翁的案例搬了出來,以證明其讀書無用論。

  “你們(北大人)辛辛苦苦讀書幾十年為了是什麽?我想部分人可能有很崇高的理想,但絕大部分人會說就業找到更好的工作,說穿了,是要有更好的經濟收入。”胡一鳴說,“假如有一門學科,花20個鍾頭,就可以掌握你的一生,你一輩子想要什麽就有什麽,那這個學科值得學不值得學?這叫風水學,又叫陰陽學。”

  “識得陰陽兩路行,富貴達京城。”胡一鳴喜歡引經據典。他堅信懂得風水,就會所向無敵。胡告訴大家,他的風水學問可以幫人解決婚姻、收入、健康等所有問題。“我可以給你們保證,保證這些統統行。”

  胡一鳴也承認風水存在爭議,因為很多人批評風水師大都是馬後炮。胡也稱“我所見到的風水大師也都是馬後炮”,不過他自信滿滿地說:“我們不需要馬後炮,我們預測的例子多不勝數。”“哪怕是馬後炮,我也能讓你心服口服。”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推演出六十四卦”,胡一鳴將這裏的“生”作為“生育”來看待,兩儀生育了四象,四象生育了八卦,於是“兩儀是六十四卦的曾祖父”。

  胡一鳴提到,在武漢的一次風水大會上,一位某大學的博導、全中國數一數二的風水大師認為,學好風水,一定要先學好《易經》。這讓胡一鳴納悶不已:“我從來就不懂《易經》,但是我自以為風水要比他們好很多很多。”

  “他們根本不知道,風水是《易經》的曾祖父。”胡說。

  “簡單的物理學解釋”

  如其介紹所言,胡一鳴最引以自豪的是他所創的“陰陽法”風水學說,他試圖將風水完全科學化,對風水從物理學中尋找原因。

  果不其然,不論在胡一鳴當天的報告中,還是在其博客上,從SARS的原因到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發展,從“害羞宅男易死於心髒疾病”到台灣首富郭台銘的家庭命運,從中國國家隊跳水事業到央視大樓著火,胡的理論差不多可以解釋這個星球上的所有人事物理。

  因為,其他風水師隻顧著鑽研《易經》,研習八卦,而胡一鳴是“用理論來推的”。“我是很單純的小男孩,我任何事都從簡單的角度思考。”胡一鳴煽情地闡釋了自己的定位與風格。為了佐證他的單純,胡稱其風水理論以初中一年級的物理水準即可得到完全闡釋,“用自然界的簡單道理就想清楚了。”

  在兩個多小時的講座中,他例舉了若幹案例來證明其路衝風水理論,即依據鑽木取火原理,兩條路相交就相當於摩擦,就容易起火,而不是其他風水“大師”所言及的“三岔路衝說”。

  “真理隻掌握在少數人手裏。”胡一鳴告訴北大學子,現在的教育是錯誤的,現在崇尚西方,完全被西方牽著鼻子走,西方科學非常先進是完全錯誤的。“中國的科學是最先進的,西方毫無科學可言。”胡一鳴進一步解釋說,因為西方是科技很發達,但他們沒有科學,他們講的是日新月異,他們一直推翻已有的錯誤的結論才取得進步。“他們不斷在推翻,他們天天都是錯的嘛。”

  胡一鳴宣稱,中國的科學是發明以後就不用再有任何的變動,像中醫、風水。“所有的癌症在風水師來講,(解決)也是易如反掌。”

  “天上的星宿多聚於此”

  胡一鳴的講座似乎很是引人入勝。聽眾王翊臣此後在其博客中提到,他提前兩個小時就來占座了,在兩個小時的講座中,他沒覺得饑渴,臨走時兩瓶水還是滿的。

  盡管胡一鳴例舉了諸多案例,但涉及原理太少了。這讓包括王翊臣在內的許多聽眾很是不滿。如王翊臣所言,他講得津津有味,大夥聽得迷迷糊糊。

  讓經常來北大聽諸如《道德經》講座的王翊臣疑惑的是,胡一鳴預測到了央視的大火,為什麽沒有提前通知有關部門進行防範。不過他很快就想通了:這本身就是個神話,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天上的星宿多聚於此,聽不明白是道行不深。王翊臣這樣安慰自己。

  演講末了的提問環節,有些混亂,讓很多人失望。聲音甜軟的主持人發揮了東道主優勢,一句“因為時間有限,今天的講座告一段落”讓很多人的提問戛然而止。

  講台上還有一堆待解答的紙條,記者看到,在一張便箋紙上寫著:“胡老師您好!看一處宅子,您會從哪些角度去看,為什麽?”

  還有一張是在數學作業紙上寫就的:“老師:您好,請問2012年12月的瑪雅預言會實現嗎?”聽眾懇切的態度可見一斑,不過胡一鳴沒有時間去看紙條了。聽眾已經如流水般匯聚到了胡的周圍。

  人群中,有人問胡:幫北大看看風水吧?

  “這要看北大各門的朝向,還要看學校最高領導人的辦公室位置。”胡一鳴說。

  “風水”在高校複活

  北大未名BBS說,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北大人,首先必須是一個社團人。在北京大學,就有一個社團在繼承著老祖宗的易經學這份遺產,研習這份遺產也成了一部分北大學子的生活。

  這個社團就是易學社。

  不僅如此,北大還曾有授一門風水課。北大校團委負責學生社團的一位工作人員向《科學新聞》強調,這才是對前校長蔡元培先生“兼容並包”理念的響應,同時這位自北大環境學院畢業、城市規劃設計專業出身的工作人員堅稱,風水課的開設無可非議。

  這位年輕的工作人員提到的是於希賢的風水課。早在1985年,在當時地理係主任侯仁之的強力支持下,北京大學正式開了風水課,由獲得碩士學位的於希賢獨立教授。若非如此背景,諸如台灣胡一鳴的講座不可能在北大進行。

  這位工作人員提到的“兼容並包”是指當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學月刊〉發刊詞》寫的:“大學者,‘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也。”當然,蔡元培自己並沒有將中國的風水學囊括進北大來。科普作家陶世龍說:“蔡元培的兼容並包也不會讓風水開課,風水是新文化運動所反對的具體對象之一。”陶世龍在接受《科學新聞》采訪時還表示,“北大如今還不至於開風水課”,然而,出乎陶世龍意料的是,胡一鳴的講座在北大校園風行如是。

  於希賢已在北大退休多年,但風水卻在21世紀的北大“複活”了。

  在堅決反對風水的陶世龍記憶裏,他和於希賢、侯仁之還曾經有合作,並認為當時於給他的印象還不錯。據稱,當年於希賢的職稱評比未通過,陶世龍還為之鳴不平。

  兩人關係慢慢隨著於希賢的風水說發生了轉變。陶世龍還曾告誡於,莫要陷進去。“但他還是離開了文化地理的研究。”陶世龍說。他曾批評於希賢是偷換概念,將風水換成風和水,也就是環境。“隻要看一看風水的出處《葬經》就明白,沒有了迷信也就沒有中國的風水。”

  不過,2007年6月14日,在由文化部團委主辦的“城市文化建設與文化遺產保護”講座上,文化部某官員公開承認中國風水堪輿在建築和城鎮村落的規劃設計上有一定價值。

  百度搜索發現,於希賢最近的新聞是,2009年9月13日,在成都嬌子音樂廳主辦的“北京大學國學易經與建築風水(成都)論壇”上,從事風水學研究幾十年的於希賢將風水與建築學、城市規劃學、景觀環境學的辯證關係“娓娓道來”,“演繹得淋漓盡致”。網絡媒體以“北大教授揭秘建築‘風水’,800聽眾前呼後擁”來報道該事件。

  據報道,這類風水課在高校開設的案例不止北大一家專有,不少高校“秉著‘百家爭鳴’‘學術無禁地’的原則”,都曾開設過風水課或者稱作“堪輿”(即民間俗稱的“風水”)的課程。如北京師範大學的“易學與建築”專業,學製三年。安徽大學社會學係亦有“堪輿學”課程。另外,還包括如中國人民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山大學等若幹所高校。

  陶世龍提醒記者,這個名單漏掉了最早開建築與風水課的天津大學。

  針對易學研究進入高校,北京大學哲學係主任趙敦華教授對《科學新聞》表示,“作文本研究就夠了”。而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院長俞孔堅則以“相信沒有上帝的人可以是科學家,相信需要上帝的人也同樣可以是科學家”來回應對風水的指責。

  傳媒對“風水”的推崇

  不僅僅是高校,新聞媒體同樣存在為風水學鼓與呼的聲音。某媒體曾用“‘和而不同’多元文化時代的到來”來肯定風水熱。

  中國科學院地理所副研究員、《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執行總編單之薔以“風水:中國人內心深處的秘密”做了一期《中國國家地理》風水專輯。這引來不少爭議。陶世龍指出,該專輯“不顧風水已有明確的定義和實際內容,將地理與風水混為一談”。

  中央電視台也不甘寂寞,作為中國大眾文化風向標的“百家講壇”節目亦連續播出15集“易經的奧秘”節目,該節目由台灣師範大學曾仕強教授主講。央視網上這樣介紹:揭開算命神秘的麵紗,無論是風水還是命運,都是一種客觀規律,而《易經》所揭示的,正是宇宙人生所潛在的這種共同的客觀規律。那麽如果我們了解並掌握了這種規律,是不是就可以在有限的條件下,把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了呢?

  媒體熱捧風水,公眾亦是熱情高漲。據網易科技的一項調查“你如何看待如今的風水”,有4862次投票。這項於2006年1月18日至2007年1月25日進行的投票結果是:“封建迷信,堅決打擊”為162票,僅占3.33%;“風水體現的是一種和諧”為2672票,比例高達54.96%;“民族傳統文化,要保護”為1707票,占35.11%。


來源: 科學新聞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