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風呼呼的吹著,
月光明明的照著。
我和一株頂高的樹並排立著,
卻沒有靠著。
中午時候,火一樣的太陽,沒法去遮攔,讓他直曬著長
街上。靜悄悄少人行路;隻有悠悠風來,吹動路旁楊
樹。
誰家破大門裏,半兜子綠茸茸細草,都浮若閃閃的金
光。旁邊有一段低低土牆,擋住了個彈三弦的人,卻
不能隔斷那三弦鼓蕩的聲浪。
門外坐著一個穿破衣裳的老年人,雙手抱著頭,他不聲
不響。
三弦不是貴族人欣賞的樂器,是下等藝人、流浪者謀生彈奏的樂器,
裏彈三弦的人完全陶醉在把音樂獻給別人的快樂,自己卻渾然不知;
門外的人享受精神慰藉,對於理想、生活的渴望得到鼓舞,
身邊的痛苦,喚起我們生活的勇氣;當我們追求快樂時,
來快樂時你自己也快樂,無說教、暗示、象征色彩,
靜下心來,閉眼聆聽,享受思緒飛揚的自由,這就是詩歌的魅力!
中國古典詩歌非常注重氛圍和畫麵的渲染,
,應是深諳此理,所以他的作品總有一種朦朧美和象征性。
《三弦》采用散文的形式,
,傳達出一種沉悶、頹敗、悲涼之感。
全詩三節,第一節講酷暑的炎熱,街上行人寥寥無幾,
動楊柳,對熱的渲染給人心理造成煩躁感和畏懼感,
第二節,視角轉換,在一個“破大門”裏,
,院內處處是破敗蕭條之景,此時短牆後傳出三弦聲,
,“鼓蕩”的弦聲在院內飄蕩,恰似彈琴人在哀訴,
身。第三節,視角再次轉換,
而坐,雖然無語但其內心的苦悶不言而喻,
,一個有聲,一個無聲,一個有家,一個無家,兩種人生,
一個“破大門”相隔,其中心酸滋味讓讀者去感受吧,“
中”,一幅社會畫麵的輪廓展現眼前。
作者采用蒙太奇手法,三節詩就像是三個鏡頭的組接,
街景到院內再到院門口,全詩的中心是兩個人物,一個彈琴的人,
的主人,老宅曾經的輝煌不複存在,隻留下一片荒涼殘敗,
的,另一個是老者,孤獨的、貧窮的形象,萬分愁苦。
其中所蘊含的意境和思想全由景物烘托,充滿了濃鬱的暗示意味。
就深層內涵來看,炎夏的午時是最熬人的,象征著社會的黑暗腐朽,
性的壓抑、對生命的摧殘已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
生機,一片淒苦,麵對如此令人窒息的現實,
,對於受苦的人群,應是同情的,但詩人並沒有直白的抒發,
批判的筆觸來展現這樣的世態人情,讓讀者去細細品味。
《三弦》的耐人尋味處,就是它在質樸的文字後力求畫外之意,
使人思索後能有所感悟,琢磨揣測,意味深長。
載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