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的人口統計
撒母耳記下廿四章一至十七節
1耶和華又向以色列人發怒,就激動大衛,使他吩咐人去數點以色列人和猶大人。 2大衛就吩咐跟隨他的元帥約押說:“你去走遍以色列眾支派,從但直到別是巴,數點百姓,我好知道他們的數目。”3約押對王說:“無論百姓多少,願耶和華你的上帝再加增百倍,使我主我王親眼得見;我主我王何必喜悅行這事呢?”4但王的命令勝過約押和眾軍長。約押和眾軍長,就從王麵前出去,數點以色列的百姓。5他們過了約但河,在迦得穀中城的右邊亞羅珥安營,與雅謝相對;6又到了基列、和他停合示地;又到了但雅安,繞到西頓,7來到推羅的保障並希未人和迦南人的各城又到猶大南方的別是巴。8他們走遍全地,過了九個月零二十天就回到耶路撒冷。9約押將百姓的總數奏告於王;以色列拿刀的勇士有八十萬;猶大有五十萬。
10大衛數點百姓以後,就心中自責,禱告耶和華,說:“我行這事大有罪了;耶和華阿,求你除掉仆人的罪孽;因我所行的甚是愚昧。”11大衛早晨起來,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迦得,就是大衛的先見,說:12“你去告訴大衛說,耶和華如此說:‘我有三樣災,隨你選擇一樣,我好降與你。’”13於是迦得來見大衛,對他說:“你願意國中有七年的饑荒呢?是在你敵人麵前逃跑,被追趕三個月呢?是在你國中有三日的瘟疫呢?現在你要揣摩思想,我好回複那差我來的。”14大衛對迦得說:“我甚為難;我願落在耶和華的手裏,因為他有豐富的憐憫;我不願落在人手裏。”
15於是耶和華降瘟疫與以色列人,自早晨到所定的時候,從但直到別是巴,民間死了七萬人。16天使向耶路撒冷伸手要滅城的時候,耶和華就後侮,就不降這災了,吩咐滅民的天使說:“夠了,住手罷。”那時耶和華的使者在耶布斯人亞勞拿的禾場那裏。17大衛看見滅民的天使,就禱告耶和華說:“我犯了罪,行了惡;但這群羊作了什麽呢?願你的手攻擊我,和我的父家。”
我們可能期望撒母耳記下結束時,或者大衛平安死去,或者是在最高潮,在他統治的後半段一些突出的成就出現。反而我們發現,這裏出現君王及國家新的麻煩,以致上帝的怒氣臨到以色列(1節)。況且,這故事對現代讀者感到很困惑,它從沒有解釋為什麽上帝會憤怒,並且為什麽人口統計是一件壞事。還有,上帝激動大衛這句話,引起基督徒讀者許多道德和神學的困難。
要明白這章聖經,最好從曆史的事實開始,同時觀察敘述者怎樣回顧思想這些事。基本的事實如下:(甲)大衛進行一次人口統計;(乙)不久便有一次嚴重的傳染病發生;(丙)至少耶路撒冷或多或少逃脫這場傳染病。(在十八至廿五節的後果,對作者乃是最重要的事。)這故事暴露這些獨立的事件乃是彼此連貫的,並看見上帝在它們背後工作。
(一)人口統計。第一件事乃是人口統計,大衛的命令,由高效率的軍官管理執行。我們不知道為什麽這是錯的,但明顯約押很勉強作這件事,事後大衛感到良心不安,故此很清楚這件事在古時以色列引起嚴重的錯誤。為什麽?可能因為感覺到評估軍隊潛能,乃是傲慢的行動,和缺乏對上帝的信靠;舊約多次堅持(例如士七2和撒上十四6)軍事勝利不是倚靠強大的軍隊,而是倚靠上帝對他百姓的計劃。事實上大衛人口統計的確實數目,立刻受到隨後發生的瘟疫劇烈地減少!
這過錯由君王和百姓來承擔;但上帝的目的在以後的事件中成就,故此作者相信,就是犯罪的行動,上帝一樣積極地工作。
(二)傳染病。在古代世界瘟疫是很普遍,在沒有科學、醫學的知識和技術的協助下,古時所有的人自然地會尋找屬天的引導。故此不用驚訝有一位先知來到並提出準確的勸告。
(三)耶路撒冷的脫險。大衛在異象或異夢中,看見有一位天使,即是當時以色列流行信仰的毀滅天使——上帝的“差役”(希伯來文天使的意思),帶來死亡的懲罰;大衛在他的異象中,看見耶路撒冷僥幸避免。這不是因為在首都或它的居民中,有什麽特別的價值,而是因為上帝全能的選擇和決定;在十八至廿五節中其理由變得清楚。
這段經文對耶路撒冷,有兩個教訓:(甲)上帝對這城有特別的計劃。(乙)不過,這城市是曾在上帝憤怒的危險之中,這兩個信息在大衛以後幾個世紀仍是真實的。它可以闡明在被亞述人圍攻時,這城怎樣奇跡地被拯救(王下十九32—36),以及在巴比倫圍攻時的嚴重破壞(王下廿五8以下)。
這一個祝福的應許和災禍的威脅之組合,也一樣對教會有永恒的教訓。我們可以肯定,上帝對全地的教會有他的旨意,要他的百姓遵行他的使命,但個別的地方教會,可能會麵對後退、分裂和失敗——正如在啟示錄三章十四至十七節的老底嘉教會,教會一定要時常前進,否則便會麵對失敗和腐壞。
獻給耶和華的祭壇
撒母耳記下廿四章十八至廿五節
18當日迦得來見大衛,對他說:“你上去,在耶布斯人亞勞拿的禾場上,為耶和華築一座壇。19大衛就照著迦得奉耶和華名所說的話,上去了;20亞勞拿觀看,見王和他臣仆前來;就迎接出來,臉伏於地,向王下拜,21說:”我主我王為何到仆人這裏呢?大衛說:“我要買你這禾場,為耶和華築一座壇,使民間的瘟疫止住。”22亞勞拿對大衛說:“我主我王,你喜悅用什麽,就拿去獻祭;看哪,這裏有牛,可以作燔祭;有打糧的器具,和套牛的軛,可以當柴燒。23王啊,這一切我亞勞拿都奉給你。”又對王說:“願耶和華你的上帝悅納你。”24王對亞勞拿說:“不然,我必要按著價值向你買,我不肯用白得之物作燔祭,獻給耶和華我的上帝。”大衛就用五十舍客勒銀子,買了那禾場與牛。25大衛在那裏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獻燔祭和平安祭。如此耶和華垂聽國民所求的,瘟疫在以色列中就止住了。
上帝的旨意在這整個事件之後,現在逐漸清楚:十六節大衛看見天使的異象,和十八節先知迦得對他的指示,都是指著有關城外同一個空曠的地方,這地方原先用作打穀場,並且屬於一個非以色列人,名叫亞勞拿所擁有。每一個以色列讀者都知道它的所在,亞勞拿的禾場,一段時間後,所羅門的聖殿就在那裏建造。故此這次的傳染病,最後結束在發現或者創造一處給以色列人作新的崇拜的地方,一座神聖的對所有人而言都是最重要的、最後將取代以色列的其他祭壇的聖殿。
撒母耳記留給讀者一幅暴風雨後的寧靜(回顧),和上帝繼續看顧(前瞻)的圖畫,在他所揀選的地方象征性表現出來。對所有的以色列人和他們的猶太後裔,以及基督徒,我們不可能誇大耶路撒冷城這祭壇的重要性。上帝並不被地方或建築物規限,而且事實上聖殿可能還有它的弊病(正如司提反很清楚地認識到,參徒七章),但這是一個標誌和象征上帝深深介入人類、特別是他的百姓中,他承擔對他們的責任,聖殿在此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自從撒母耳出生以來,上帝在所有發生的事件中工作。以色列失敗時,他在那裏;他們勝利時,他也在那裏。他曾幫助撒母耳領導以色列;起初他也如此幫助掃羅,當他與掃羅脫離關係後,他帶領大衛到顯赫的地位;透過大衛給予這一代空前的成功和繁榮。即使在饑荒和瘟疫中,上帝也在那裏;當百姓將他們的祭牲獻上和崇拜時,上帝一直在那裏,與他們相近。
故此撒母耳記結束時,尚有未完結的故事。經過許多的世代和世紀後,以色列發生了許多變化;當耶穌基督降臨,並且建立一群新的上帝的百姓,即是基督的教會的時候,改變更加大。耶路撒冷聖殿已經消失很久了,但正如希伯來書十章一至十八節中詳細的解釋,整個祭祀製度已經廢除,但是基督徒敬拜上帝的責任,卻不比舊日的以色列人為小,正如希伯來書說:“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上帝,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隻是不可忘記行善,和捐輸的事,因為這樣的祭,是上帝所喜悅的。”(來十三15—16)現今我們的世界政治非常不穩定,但我們有一位君王,他永不改變,雖然這個人生和這個世界有許多的變化,我們仍然能夠充滿喜樂地與他團契交通。
學習材料來自神家,感謝主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