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往事
撒母耳記上十二章一至十一節
1撒母耳對以色列眾人說:“你們向我所求的,我已應允了,為你們立了一個王。2現在有這王在你們前麵行;我已年老發白,我的兒子都在你們這裏。我從幼年直到今日,都在你們前麵行。3我在這裏,你們要在耶和華和他的受膏者麵前,給我作見證,我奪過誰的牛?搶過誰的驢?欺負過誰?虐待過誰?從誰手裏受過賄賂因而眼轄呢?若有,我必償還。”4眾人說:“你未曾欺負我們,虐待我們,也未曾從誰手裏受過什麽。”5撒母耳對他們說:“你們在我手裏沒有找著什麽,有耶和華和他的受膏者今日為證。”他們說:“願他為證。”
6撒母耳對百姓說:“從前立摩西、亞倫,又領你們列祖出埃及地的是耶和華。7現在你們要站住,等我在耶和華麵前對你們講論耶和華向你們和你們列祖,所行一切公義的事。8從前雅各到了埃及,後來你們列祖呼求耶和華,耶和華就差遣摩西、亞倫領你們列祖出埃及,使他們在這地方居住。9他們卻忘記耶和華他們的上帝,他就把他們付與夏瑣將軍西西拉的手裏和非利士人並摩押王的手裏;於是這些人常來攻擊他們。10他們就呼求耶和華說:‘我們離棄耶和華,事奉巴力、和亞期他錄、是有罪了;現在求你救我們脫離仇敵的手,我們必事奉你。’11耶和華就差遣耶路巴力、比但、耶弗他、撒母耳、救你們脫離四圍仇敵的手,你們才安然居住。”
撒母耳的角色尚未完結,雖然他現在已年老了(2節);但掃羅興起作王,意味著撒母耳一定要移交一些他以往的職事和功能給他——軍事領導權和政治統治一定要移交,無疑還包括司法的功能。
這個王國的行政和組織現在是掃羅的工作了。
(一)撒母耳的第一個回應是自辯,為過去的工作而辯護(1—5節),在這裏沒有指出他向全以色列發出挑戰的問題,但我們可以判斷這個問題會在國家一些慶典中出現。這次可能是其中一次重要節期,正如以利加拿的家庭每年上示羅一樣(參一3)。同樣,也可能這是一次頗為政治性的集會;有許多證據顯示這是以色列百姓更新立約的慶典,可能是每年一次,很像王在當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個王,便會知道他有多少責任,並且他遵守和維護這約的律例有多少。在這章聖經裏不是王而是撒母耳移交政治領導權,要求百姓承認他這段統治時期是公義和公平的。這裏正如八章十一至十八節,鑰字是取去:如果王權傾向以取去而不是賜予為特征,這或許是先知的工作。當他由高位下來的時候,撒母耳的雙手是空的(5節)。在這幾節聖經裏我們看見,用對比的方法表現出來,好領袖的另一幅畫像。
(二)接著撒母耳回顧國家的曆史(6—11節)。在這方麵有很充分的理由認為:撒母耳正在追隨,或者幫助去建立這些慶典的正式禮儀。許多舊約人物都同意,如果國家忘記她的曆史,很容易會重諂覆轍。
所有曆史的回顧都必須有選擇,這裏指出以色列須要思想的三個主題:
(甲)在曆史的轉變時機,上帝一貫地幫助以色列。他在曆史上的行動,可歸納為拯救行動(7節)。這個事實會產生為過去而感恩,和為未來而信靠:有一首著名的詩歌說:“為著過去我讚美,為著將來我相信。”
(乙)上帝自己負責選派領袖。過去偉大的國家領袖,自摩西到士師們,都是在國家需要時被上帝所揀選的(在11節中撒母耳提及自己的名字似乎不太可能,也許這裏的“撒母耳”是古時文士抄寫“參孫”時的筆誤。)
(丙)以色列時常忘記和忽視上帝;尤其是她的曆史被拜偶像所汙穢(10節)。這裏列出過去問題的成因,因為上帝必然懲罰那些示順從的國家。
人性在成功時會貪功,失敗時會找代罪羔羊,這兩種態度都是一樣錯誤。基督徒至少要常感謝上帝賜下生命中每一件美好的事,並且要迅速地責備自己的失敗和跌倒,它們往往破壞了他的快樂和良善。
麵對未來
撒母耳記上十二章十二至廿五節
12“你們見亞捫人的王拿轄來攻擊你們,就對我說:‘我們定要一個王治理我們。其實耶和華你們的上帝是你們的王。’13現在你們所求所選的王在這裏。看哪,耶和華已經為你們立王了。14你們若敬畏耶和華,事奉他,聽從他的話,不違背他的命令,你們和治理你們的王,也都順從耶和華你們的上帝就好了。15倘若不聽從耶和華的話,違背他的命令,耶和華的手必攻擊你們,像從前攻擊你們列祖一樣。16現在你們要站住,看耶和華在你們眼前要行一件大事。17這不是割麥子的時候麽?我求告耶和華,他必打雷降雨,使你們又知道又看出,你們求立王的事,是在耶和華麵前犯了大罪了。”18於是撒母耳求告耶和華,耶和華就在這日打雷降雨,眾民便甚懼怕耶和華和撒母耳。
19眾人對撒母耳說:“求你為仆人們禱告耶和華你的上帝,免得我們死亡,因為我們求立王的事,正是罪上加罪了。”20撒母耳對百姓說:“不要懼怕,你們雖然行了這惡,卻不要偏離耶和華,隻要盡心事奉他。21若偏離耶和華去順從那不能救人的虛神,是無益的。22耶和華既喜悅選你們作他的子民,就必因他的大名不撒棄你們。23至於我,斷不停止為你們禱告,以致得罪耶和華,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們。24隻要你們敬畏耶和華,誠誠實實的盡心事奉他,想念他向你們所行的事何等大。25你們若仍然作惡,你們和你們的王,必一同滅亡。”
撒母耳在十二節,當他將曆史的教訓與當時結合起來,顯示他是真正的先知。以色列若不與他們的祖宗一樣,就不能認為不順從上帝乃是無罪的。新近要求一個王本身表示拒絕上帝的統治。我們在這裏發現同樣地評估君主政體;或者對要求君主政體的評估,正如第八章裏一樣。然而,次序並不完全相同,在第八章敘述要求王這件事較亞捫人侵略為早(這是記載在十一章);也許我們可以這樣解釋,假定亞捫人占領基列雅比前,他們需要一段試探時間然後才入侵,無論如何,沒有理由懷疑以色列采用君主製度,乃是直接回應外國的軍事壓力。
下麵的問題尚未回答:上帝準許以色列人設立王,並且為他們尋找這個王,那麽現在以色列怎樣站立在上帝麵前?在十四節的答案,既清楚而毫不含糊,這個國家要有一個選擇:現在這個王可以幫助他們聽從上帝也可使百姓背叛他。今日,特別在西方國家,我們有很強的個人和個人責任的觀念;但是國家也確實需要一些集體共存的價值,領袖們可以將這些具體化起來(無論是他們領導百姓,或是根據百姓的意願)。例如一個國家可能卷入一場愚昧的戰爭中,若是如此,全國人民必定要承擔責任,他要一同分擔其中的苦難。
所給的打雷和下雨的記號(18節);這種氣候幾乎不可能在巴勒斯坦小麥收割的季節出現。這記號乃是證實撒母耳說的話之真確,並且讓百姓知道他們所行的是錯誤的(16—19節)。這樣會帶來什麽結果呢?撒母耳再次在他們麵前放著兩種選擇:假如他們準備聽從上帝的約,就要撇棄偶像,這樣做仍然有可能。另一方麵,不順從也是一種抉擇——這種選擇會引致一連串的被逐,並且失去他們以為可以帶來勝利的這個君主政體。廿五節一瞥主前第六世紀巴比倫的擄掠,當時這雙重災難真的發生。
但這裏有兩個盼望的好原因。(甲)現在以色列不單有王——無論好或壞——也有先知,撒母耳是當中的第一位,他們會忠心地為國家服務。他們將作兩件事:為百姓向上帝代求,並且清楚而毫不含糊地將上帝的旨意指示百姓(23節)。(乙)以色列可能會失敗和忘記,上帝揀選他們是有他的目的,他永不撇棄他們以致貶低自己的名聲(22節)。所以給他們的信息乃是不要懼怕(20節);雖然過去有罪現在也邪惡,但未來仍然充滿希望和應許。
學習材料來自神家,感謝主的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