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裏道外

未來想到什麽還不知
正文

人生完美的謝幕

(2009-12-17 17:45:11) 下一個

溫哥華的秋楓,被童話般的顏色漂染上紅色、橙色、金黃色,仿佛像無數展著翅膀的蝴蝶,乘風蹈舞,那些斑斕的飄落,柔情地由空中輕降到大地上……

就在這個收成的季節,劉老媽媽在睡眠中回到她的來處……

我以為,一百零三歲的劉老媽媽的離去, 對我是一件平常的事.然而,近日我逐漸發現,老人家生前對於我來說,是平淡如水的,如今離去的老人家,卻在我的生命中劃過一道淺淺的印跡, 不應算是傷逝, 卻是不易忘卻的紀念. 

二年來, 每周去養老院看她, 老人家永遠不記得、不認識我是誰, 偶然會說認識,也把我當做她自己的某一個孫.對於陌生人, 她老人家永遠保持著“階級鬥爭” 的那根弦. 也難為老人家,出生後便被動蕩, 戰爭, 艱辛包圍著, 目光中怎麽可以擁有那麽多的信任?! 不過, 她老人家最為自豪的是, 五個子女均是大學畢業. 而且在她的引領下,大部分兒孫都成為有信仰的基督徒.子女居住在世界各地, 她老人家可謂兒孫滿堂.

對於她老人家的追憶, 我是無權過多地去書寫. 倒是她的離去給我上了很重要很重要的一課. 她的女兒在她的遺物中拿出,她生前為自己預備的壽衣時, 發現夾在衣服之間她於一九九六年寫的遺囑, 意願將身體捐給UBC(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大學學生解剖實習用, 並親筆寫下:“倘我死後(24小時內即要通知),同時通知家庭醫生. 的字樣.

我不知道生命中,什麽是最亮麗最偉大的事. 一位飽經百年滄桑,擁有晚年幸福的老人,為了醫學研究將自己作最後一次徹底的奉獻,這是怎樣的胸懷?!?

 她留給子女的 ”平安囑”, 明確表示“本人死後,不必在殯儀館設奠拜祭” .兒孫們為了尊重她的遺願,經大家商議決定:設立一個電子網頁,用照片和錄像懷念老人生前與家人、朋友互動的生活,並有她親筆寫下的意願.老人家在睡夢中離去, 實在是非常有福的。 人生謝幕的方式有多種, 她老人家在人生的舞台上,完成了至終最不落俗套,最為高尚的謝幕.

 

在此,讓我借用蒙古族詩人寶音的詩, 也算是為老人家送行. 

 

仰望天空

今天與以往不同

是一次默哀儀式

 

我不低頭

因為你的位置

讓我堅持仰望

我知道,己到天國的劉老媽媽, 她的回望一定是在微笑, 也一定知道了我是誰.  ,  ……

 道裏道外
   
 2009-11-5於溫哥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