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太陽狗和霹靂貓

Life is so much fun, we just need to go out and explore...
個人資料
正文

2014 倫敦馬拉鬆行(四)巴黎,從法國大革命到海明威

(2014-09-07 18:09:00) 下一個
先放一張凱旋門上照的全景:


倫敦馬拉鬆後,霹靂貓和太陽狗來到了向往已久的巴黎。因為這次時間不多,我們把行程集中在塞納河兩岸的中心地帶:
我們首先來到巴黎榮軍院(Hotel des Invalides):
現在巴黎榮軍院最大的觀光熱點是拿破侖墓:
石棺周圍地上刻著拿破侖打勝的著名戰役。
1789年七月十四日法國大革命爆發時, 起義的巴黎民眾首先是從榮軍院奪取了兩萬八千隻槍,但是沒有足夠的火藥,之後才進攻巴士底獄去奪取那裏的火藥。
起義成功後Lafayette侯爵被推選為法國國防軍總司令。Lafayette侯爵在美國很有名,因為幫助美國打贏了獨立戰爭,很多城市和街道都以他命名。Lafayette是革命軍中的保守派,支持君主立憲製。
從榮軍院向西不遠,就來到了埃菲爾鐵塔:
埃菲爾鐵塔前梧桐樹成蔭的廣場叫做練兵場。1791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試圖逃離,但被Lafayette追回。但民眾不滿Lafayette對待國王的寬容態度,在練兵場示威,被Lafayette鎮壓,史稱練兵場血案。此後Lafayette威望一落千丈,不得不逃離法國。
 
從埃菲爾鐵塔過河向北,便是凱旋門:
從凱旋門上看香榭麗舍大街直通盧浮宮:
盧浮宮現在是個U型建築,開口對著香榭麗舍大街方向:
法國大革命時期這個開口是被杜伊勒裏宮所封閉,君主立憲製時期路易十六就住在這裏。1792年暴民衝擊杜伊勒裏宮,守衛的法國軍隊很快加入了暴民一邊,而八百瑞士雇傭軍堅持戰鬥,幾乎全軍覆沒。在戰鬥開始之前,看到大事不妙的國王就躲到了議會,但終究難逃一死,於次年被送上了斷頭台。
 
盧浮宮裏珍寶無數,尤其喜歡那些大幅油畫。
拿破侖在巴黎聖母院的加冕:
 
紀錄1830年七月革命的“自由引導人民”:
舉槍的小男孩一定給了雨果在“悲慘世界”中刻畫Gavroche的靈感吧!
 
迦南婚宴:
 
迦南婚宴的對麵是蒙娜麗莎,不過這是我們和她最近的距離了:
 
盧浮宮向東不遠就是巴黎市政廳(Hotel de Ville):
 
路易十六被處決後,法國被激進的雅各賓派控製,巴黎陷入恐怖專政。 雅各賓的首領羅伯斯比爾把數萬人送上了斷頭台,其中包括他的很多昔日的戰友。當時的氣氛基本上是“沒有最革命,隻有更革命,隻要不夠革命,統統死啦死啦地。”最後人人自危,反對派於1794年發動了熱月政變,在巴黎市政廳逮捕了羅伯斯比爾。其間頑抗的羅伯斯比爾被一槍打掉了下巴,於次日送上斷頭台。
 
從巴黎市政廳向南不遠,就來到了塞納河中島上的巴黎聖母院:
愛絲梅拉達就是在這個廣場上跳舞的吧?
 
聖母院的內部肅穆莊嚴,當時唱詩班正在練習,坐下來靜聽一曲,忘卻巴黎的喧嘩:
 
聖母院的背麵更有風情:
 
還有大兵巡邏哈:
 
我們在巴黎住的小旅館叫做Des Grandes Ecoles,坐落在左岸拉丁區的核心, 就在海明威故居的對麵。進入大門後一條石板小路引導來到安靜的庭院:
 
從房間看小小的庭院:
 
我們對這間旅館很滿意,幹淨整潔,每天觀光後回到這裏都很放鬆。不過建議不在旅館用早餐:周圍有很多很好的麵包店。
 
街對麵的74號就是海明威當年在巴黎的第一個居所:
 當年海明威和他第一位太太就住在樓上的一間小公寓中,過著窮文藝青年的生活。
 
 
海明威在“A Moveable Feast”中描寫過的市場小街Rue Mouffetard就在附近:
 
小店裏賣的蔬菜:
 
現在這條街上的很多餐館是Tourist Trap,但周圍的小街中有很多很好的餐館。我們最喜歡的一家叫La Maison de Verlaine。這裏曾經是法國著名詩人保爾·魏爾倫的故居,現在是一間溫馨的小餐館:
 
簡單的鵝肝醬,肥而不膩:
 
鴨胸脯熏味濃鬱,入口即化:
 
海鮮配應季的白蘆筍,鮮香可口:
 
焦糖布丁細膩柔滑:
 
為了表達對海明威的敬意,我們特地來到Boulevard Saint-Germain上的Lipp:
 
這間餐館當年是海明威的簡單午餐去處,如今因著海明威成為旅遊熱點,內部仍然保持著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裝飾:
 
一定要象海明威一樣要上一杯冰涼的啤酒:
 
幹杯!巴黎這座充滿曆史和人文的城市,我們一定還會再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