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卡帕市(Macapa)是巴西北部邊陲阿馬帕州(Amapa)的州府,位於亞馬遜河河口北水道的左岸,與巴拉州(Para)的貝倫市(Belen)遙遙相對。從地圖上看,亞馬遜河經過六千多公裏的奔流之後,就在這裏匯入大西洋。它不僅是水上進入亞馬遜的門戶,而且地球的赤道穿過這裏。阿馬帕州州政府利用這一獨特的地理資源,於1970年建立了一座高大的赤道紀念碑,聳立在馬卡帕市的地球中央公園內,吸引著國內外的許多遊客。
二分時節是當地的盛大節日
地球在黃道上繞日運行,當運行到春分點和秋分點時,太陽光線直射在赤道上。所以,每年春分和秋分時節,當地政府和民眾就會舉行慶祝活動,迎接太陽的到來,觀看太陽直射赤道的天文奇觀。許多情人男女,也選擇這個黃道吉日,在赤道紀念碑前,舉行結婚典禮。
今年9月22日,在馬卡帕市的地球中央公園內,圍滿了彩色布簾,兩個帶有Amapa標誌的大氣球,分別懸浮在赤道南北的空中;位於赤道南北兩邊,寫有春分(Equinocio de Primavera)橫聯的兩個大彩門非常引人注目;許多學生和民眾穿著節日盛裝,喜氣洋洋,處處呈現一派熱烈的節日景象。按照巴西天文年曆(Anuario de Astronomia),今年的春分是9月22日18點18分35秒(在北半球的中國,此刻稱為秋分)。聚集在赤道紀念碑前的政府官員、新聞記者、天文學家、外地遊客、當地學生和民眾,正等待著這一時刻的到來。隨著高音喇叭中……5.4.3.2.1倒計時口令的結束,阿馬帕州州長Waldez Goes親自按下電鈕,位於赤道紀念碑頂端的光環內,即刻閃耀出光彩奪目、劈劈啪啪的火花,人們頃刻歡呼雀躍,經久不息。許多人舉起相機和攝像機,記下巴西春分到來的這一時刻。緊接著,由州政府主持的春分慶祝大會,在悠揚的迎春曲中正式開始。Waldez Goes州長、天文學家Marcomede教授、其他官員和
跳著歡 快的民族 舞蹈進入 會場
各方代表,分別在會上講話致詞。之後,身穿潔白長裙、手提花籃的少女們,跳起了優美的迎春舞蹈。還有穿著節日盛裝的學生表演了歡快的民族歌舞節目。五彩繽紛中國式的焰火在紀念碑的上空綻放,把節日的氣氛推向了高潮。最後,州長親自向Marcomede教授贈送禮品,並與圍上來的民眾、教師、企業家合影留念。
顯然,具有現代意識的當地民眾,頭腦裏裝有現代的天文科學知識。所以,在這個慶祝會上,沒有看到像古代那樣,把太陽當作神靈頂禮膜拜的迷信色彩,而讓人看到的是,他們對科學的追求,對家鄉的熱愛,以及政府高官與民同樂的情景。
赤道紀念碑上的天文奇觀
馬卡帕赤道紀念碑設計獨特,碑身為長方柱形,碑高30米,頂部掏空呈圓形。整個碑建在赤道紀念館上麵的屋頂平台的西端,這個屋頂平台有80米長20米寬。在紀念碑的東側,沿著屋頂平台的長邊中線,是一條橫斷麵呈梯形、長度為30米的水泥長條標誌,這就是地球赤道所在的位置。在水泥長條兩個側麵上,是用不鏽鋼材料製作的葡語文字,注明阿帕馬州馬卡帕赤道紀念碑緯度000度南半球(北半球)。在赤道標誌線的兩端,各有一個小水泥樁,在末端的水泥樁下標明了東西南北四個方位。
馬卡帕赤道紀念碑建在紀念館的屋頂平台上
在每年春分或秋分的當天,當太陽處於上中天時,這裏太陽高度角達到最大值90度。人們在赤道上可以看到“立杆不見影”的天文奇觀。到了下午2點鍾,太陽光就會穿過紀念碑頂部的圓洞,開始投射到赤道標誌線上。隨著太陽西斜,太陽高度減小,投射在赤道標誌線上的圓形太陽光影,就會沿著赤道線向東移動。人們通過眼前的天文現象,在天文學家的講解下,就比較容易理解地球的運動規律和日地關係。
下麵這張照片是在9月23日下午5點多鍾拍攝的。此時已過春分時刻23個鍾頭,從照片中可以看出,圓形太陽光影的中心,已稍稍偏到赤道標誌線的北邊。這說明,此時太陽光線的直射點已偏離赤道,直射在赤道的南邊。
投射在赤道標誌線上的太陽光影(攝於2009年9月23日17點30分)
站在赤道線上的遐想
地球的赤道是地球上南北兩個半球的分界線,許多來到赤道紀念碑的人,都會把雙腳踏在赤道標誌線的兩邊,用“全球視野”的眼光,展開自己的想象,體會同時站在南北半球的 感覺。如果把我們“想象的翅膀”再進一步擴展,把我們的眼光從“全球視野”擴大到“宇宙視野”,並盡量找到自己在宇宙中的坐標位置,那麽,就更會遐想聯翔,產生“坐地日行八萬裏”的時空感。人們 站在赤道上不動,的確是“日行八萬裏”。其道理和計算很簡單。因為地球赤道的周長是4萬多公裏,相當於8萬多華裏,而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為一天。地球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緯圈,地球自轉的線速度在赤道上是最大的,即465米/秒。這就是說,在赤道上的人,每天以每秒465米的速度,圍繞地球的自轉軸運行了8萬多華裏。當然,這裏說的“日行八萬裏”的參照物是地球的中心或自轉軸。如果以太陽為參照物,那麽,還可以計算出,地球每天繞日運行250多萬公裏。可見,人們跟隨著地球,在宇宙中遨遊,萬古不息,永不停留。
同時站在南北兩個半球上
同時站在南北兩個半球上
與天文學家的交流
2003年7月,我在貝倫市辦完事後,特地飛到馬卡帕市,第一次親眼目睹了這座雄偉高大的赤道紀念碑,並在附近的港口小城Santana乘船,逆流而上,進行了難忘的五天五夜亞馬遜河全程航行。在三年之後的2006年5月,我從馬腦斯順流而下,再遊亞馬遜,直達馬卡帕市,再次拜訪了這座赤道紀念碑。每次來,紀念館的工作人員都給我發了一張“赤道紀念證書”,我也多次向他們提出一些問題,想對這個紀念碑的來龍去脈和一些地理數據弄個清楚明白,但都未如願以償。這次,我按照他們的建議,第三次來到馬卡帕,參加了這次“迎春”慶祝活動,融入了他們的歡樂之中,並有幸認識了巴西有名的天文學家Marcomede教授。
Marcomede教授是巴西科學家協會和文學藝術協會會員,是多個報刊雜誌的撰稿人,也是參加南極州太陽輻射測量的第一個巴西人,經常主持指導日食月食等天像觀測活動。近10年來,每年二分時節都要到馬卡帕進行天文指導。在當日賓館的晚宴之後,我們進行了特別的交談,頗有收獲。但他對我提出的有些問題,要等他回到裏約熱內盧進行查證之後,才能給予準確的答複。但在後來給我的電郵中,對有關紀念碑設計和建造等幾個問題的答 複,仍然是“還在調查之中……”。我想,人們對赤道紀念碑的關注和興趣,是在於它的天文意義和地理意義,而其他並不重要。
天文學家Marcomede教授在慶祝會上講話
州長Waldez Goes(前排左起第四)和其他政府官員在慶祝會上
Marcomede教授在民眾當中
提著花籃進入會場的美女
穿著節日盛裝的少女
整裝待發的會場工作人員
聚集在赤道紀念碑下的民眾
夕陽晚照時的赤道紀念碑
緯度000度
五彩繽紛的焰火(1)
五彩繽紛的焰火(2)
馬卡帕市街景
亞馬遜河的門戶----位於馬卡帕市亞馬遜河河口的古城堡
亞馬遜河的門戶(這兩張古城堡照片是2003年7月23日拍攝的,現在不能隨便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