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整理東西,過清楚幹脆的生活

(2009-11-20 10:07:17) 下一個
整理東西是這幾年才開始的事情,因為有了孩子以後,需要的東西就如幾何數級一般增長,很多東西是用完了就不會消失的硬件,比如孩子小時候用的高椅子、各種階段的玩具、衣服。開始明白為什麽有了孩子之後都要住大房子,因為人多東西也多啊。據美媒體報道,從1950年到2004年,美國人住房的平均麵積從983平方尺增大到了2349平方尺,增加了140%,原因之一也是消費主義導致的東西暴增吧。

我發現人性的一個特點,就是記性很差,很多東西如果放在某處看不見,你不會忘記它的存在,除非是每日生活必須品,很多東西都是當時覺得很必須,新鮮一陣之後就束之高閣了。比如我的包包,當時認為好的顏色式樣,現在就覺得一般了,放在那裏幾年都不拿出來用一下也是常事。還有各種文件雜誌,在不知不覺中,它們大多都失去了時效,卻堆積在那裏,一日高過一日。

我總結了一下整理東西的四條規律:

1。平時用品的整理,要讓東西放在一定的地方,便於取用和儲存。

2。使用程度不頻繁的東西,除非是你特別喜歡的,買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買少而精,千萬不要把家裏當倉庫,儲存使用頻率很低甚至是零的東西。

3。創造儲存空間時,多使用架子,利用壁櫥。文件利用文件夾分類儲存,隻保存永久性文件,失去時效的文件用碎紙機處理掉以防身份盜竊,報紙雜誌讀完就處理掉。

4。對東西如對人,該放手時就放手,用不著的好東西可以送給慈善機構,可以拿到網上去賣掉,放在家裏占著地方就不值當了。壞了的東西、不喜歡的東西要及時扔掉處理掉,因為總是可以買到更新更好的。

據說有的美國人得一種病,就是舍不得扔東西,報紙上曾經報道有一位老太太,家裏車庫裏、客廳裏哪哪都是東西,下不去腳,嚴重影響生活。據說這是一種心理疾病,對物質的依戀達到了盲目的程度。如果說清楚幹脆的生活是一種好的生活方式的話,這樣的生活一定是從有限度有條理的占用東西開始的,每天都有東西進入我們的生活,每天我們也要決定讓一些東西離開我們的生活,這樣我們的生活空間才能有空隙讓我們活動和轉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