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一輩更比一輩強!~》 (圖)

(2008-12-11 17:15:30) 下一個


————————————————————————————————————


真實記述著一大家子人,上下四代人的故事。主人公“我”是第三代。

第一代:貧民(代表人物:奶奶,奶奶的親家佟奶奶)
第二代:地主(代表人物:大伯父)
第三代:小城市產業工人(代表人物:我)
第四代:城市高級知識分子(代表人物:我兒子)

引子:

一九五一年五月十九日,我出生於東北的某省某縣一個叫作葦子溝的村子。我出生的時候,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包括:奶奶,大伯,大伯母,二伯,二伯母,三伯三伯母,大伯家有四個姐姐,二伯家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三伯家有一個姐姐,還有我爸,我媽,和我一共十七口人,生活在同一屋簷下!雖然家裏生活並不富裕,但是我們全家人很團結,生活的也很快樂!可是,好花不長開,好景不長在.一九五一年歲末,才二十幾歲的爸爸突然生病了,因為家裏麵窮,沒錢求醫買藥,眼看著,沒幾個月的光景,就過世了!當時,我才八個月大!什麽也不懂,可惜呀,連爸爸的照片都沒有一張. 我連爸爸長的什麽樣子,都不記得,終生遺憾啊!爸爸去世以後,我和媽媽和奶奶,幾個伯伯,伯母還有他們越來越多的孩子們,生活在一起,一直到我五歲那年.才二十來歲的媽媽,經人介紹,改嫁了.而作為男孩子的我,被留在老劉家,沒有被媽媽帶走.以後的日子,白天,和堂哥堂姐堂弟堂妹們一起玩,晚上,他們和他們的爸爸媽媽一起睡覺。而我,和奶奶一起睡。

第一章:流浪的第一代

我們家原籍是遼寧省 蚰岩縣 韭菜溝子鄉 朝子王村的.抗日戰爭爆發初期,兵荒馬亂的,老百姓都過著饑寒交迫的日子,我們家也是一樣過著清貧的日子.那年,我爺爺,家裏的頂梁柱,突然去世了.本來就赤貧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正在一大家子人一籌莫展的時候,我嫁到老佟家的二姑姑,和我奶奶商量:這麽下去不是辦法,不能看著一家子老老小小餓死,咱們是不是應該出去外麵闖一下?我二姑的婆婆,也是一個孤老太太帶著一大幫兒孫,過的日子也是十分的艱難.於是,親家兩個老太太,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舉家(兩大家子!)搬遷到外地混生活,尋出路!

我二姑的婆婆說:"我有個表弟,在錦西,是個大戶(大地主)!聽說有好幾百畝地呢!在當地,是個出了名的大善人!咱們老姐妹兩個,帶著孩子們去投奔他,興許是個出路!"奶奶當時就同意了親家的建議!於是,兩大家子,收拾東西準備出發.當時,我大伯,二伯,都結婚成家了.但是沒有分家單過的.當時,農村有個習俗,有老人在世的,決不分家另過的.家裏麵的事兒,都是由老人說了算的.我們管家裏說了算的人,叫"掌櫃的".那時候,我爺爺去世,我奶奶就是家裏麵的掌櫃的奶奶就和幾個兒子商量了一下,最後決定,讓我二伯父一房人,暫時留在本地.因為到外地的生活,還不知道會怎樣,如果當真生活不下去,回來還有個退路.

於是乎,我奶奶就領著我大伯父一家子,我三伯父,我爸爸,我老姑(最小的姑姑,東北人管最小的孩子叫"老",例如;老姑,老叔,老姨,老舅,老兒子,老丫頭....)一大家子人,跟著我二姑的婆婆,還有他們家的一大家子人,浩浩湯湯,風風火火的...就搬去了錦西縣!那時候,我三伯,我爸爸,我老姑都年紀都還小,都沒有結婚呢.

佟家的親戚真的是個大善人!我們兩大家子一二十口人,到了錦西縣,找到他家,他家就熱情接待了我們.給我們安排了住處.住在他們家的廂房裏麵.房子雖然小,總算有了落腳的地方!他們還借給我們糧食,讓我們順利度過了冬天!轉眼春暖花開,我們兩家,都給這家地主當了佃農.給他們家種地.按現在的說法,就是承包土地.

舊社會,農民沒有自己的土地(有地的就不叫農民了,就是地主了) 他們租種地主家的地,要把收成的三分之二,作為地租,交給地主的.那時候,一畝地也就能打二三百斤的糧食,交給地主的糧食數量,要年初就說好的.(果果插話:有點像期貨貿易?)如果年成好,能餘下不少糧食當口糧呢.可是,如果趕上歉收的年份,連地租都交不上!

真是天有不測風雲!我們搬去錦西的第一年,就是一個大旱之年! 種地的季節,連著一百多天,一滴雨也沒有下!!莊稼的小苗,旱死了大半,沒死的,也都長的黃皮拉瘦的.那年秋天,幾乎顆粒無收!別說交給地主的地租了,就連吃飯都成了問題!怎麽辦呢?我大伯父就和我奶奶商量,是不是來年還要繼續租種這家地主的地?如果我們還繼續租種他家的地,欠的租子,可能越來越多!如果明年,還是災年... ...到那時候,我們後悔,都來不及了!!

我奶奶就去找我佟奶奶商量,最後,兩個老親家決定:再搬!兩家決定,去黑龍江!那時候,黑龍江省的大部分地區,都是人跡罕至的不毛之地.當時管那裏叫"邊外"。

一來是因為,老佟家和那個地主家是親戚;二來,那家地主很仁義,很善良;他們很講情麵,不但欠他們的糧食,還有一年的地租,都不要了.還給我們準備了一些路上吃的幹糧。送我們上路了!

災荒之年啊,為了活命,就四處流浪......

去黑龍江是因為聽說有個同鄉,在勃利縣草帽頂子村,我奶奶就帶著我們全家投奔到了那裏.我們在草帽頂子村生活了一年,也是給人家當佃農,不過,那年風調雨順,收成不錯。生活還算過的去,溫飽問題。能解決了!

第二章:創業的第二代

後來聽人說:依蘭縣三道崗鄉往西十公裏處的葦子溝,要建新屯,鼓勵老百姓白過去,聽說是給房子給地的!

葦子溝建村,正處於抗日戰爭中期.大約是1940年.當時,占據東北的日本人,為了統治中國老百姓方便,就開展了一個"並屯計劃".就是把原來居住的零散住戶,都集中到指定地點,建立新村.

我奶奶和我佟奶奶兩個老太太商量以後,又一起帶著我們兩大家子人,搬去了那裏。那個葦子溝,原本是片不毛之地,滿山遍野的都是蘆葦,溝塘裏麵的葦子,長的十分茂盛!因此起名叫葦子溝,新建的屯子,就叫 葦子溝村.葦子,是一種長的很像小竹子似的植物,莖是一節一節的,頭部長著一個像狼尾巴的絨毛.成熟的葦子,可以把它們收割回來,用來編織炕席.或者,編成大約半米寬的席子,用來圍成糧囤,儲存糧食.

我的出生地,依蘭縣,地處丘陵地帶.到處都是山坡.而這片葦子塘,還算是平坦的.當時,日本人就選中了這裏.村址選好以後,日本人還派專家進行的規劃設計,村子長,五百多米,寬,也是五百多米.一共有八條街,街道修建的筆直平坦,有六米來寬.每兩戶人家,建一棟三間房,每兩棟房子之間,空出一個房號,預留給未來人口增加時候,加建新房.因為是新建村,規劃起來整齊合理.就連蓋房子的木料建材,都是上麵統一發下來的.以前的木結構房屋,需要很多木材.有做大梁(棟梁)用的的,需要又粗(直徑大約25厘米以上)又直又長的;做二梁的木材,直徑也要有20厘米;檁子一般直徑16厘米左右.柩子時大約14厘米直徑的木材;還有椽子,直徑8厘米.大梁長8米,3根.二梁長四米也是3根.檁子柩子長4米,各15根,椽子長5米40根.還有長兩米的柱腳,直徑大約16米,需要12根.

大量的木料發下來以後, 上麵還給各家各戶.還請了專門的木匠師傅下料,釘房架子,然後大家把房架支建起來.下一步,就開始準備壘牆了.壘牆的材料有兩種:一種是用土,水,碎草和成泥漿,用模具脫成的"坯".坯一般長60厘米,寬20厘米,厚10厘米.另 一種材料是拉克瓣.拉克瓣也是土,水和草為原材料的做的.但是方法和一般的坯不一樣.先是把土,水按照一定比例攪拌在一起,攪拌過程很長和費力氣,最後把 泥水攪拌的像玉米麵粥那樣粘稠了,把整根成把的草(不是碎草了)放到處理好的泥水滾成泥辮子.這種壘牆材料,就叫做"拉克瓣"(可能是日文的名字).用拉 克瓣壘成的牆相當結實保暖.使用壽命比一般土坯房子長兩倍以上!

(編者按:.這個土坯房,給現代人的感覺,就是貧困,落後!其實,從能源再生,循環利用等很多科學的專業角度上來看,土坯這種建材,遠比磚,混凝土要環保的多.因為把土燒成磚,要好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才會變回泥土.然而土坯,隻要加水,來年就可以種莊稼.大地萬物,來與泥土,歸還泥土!土坯房子,還有一個好處是,保暖.比一般磚瓦結構的房屋,更加保暖.最大缺點是,維護周期短,一般三五年,最多十年,就要重新翻建,這就是為什麽我們看到的土坯房子,都是那麽破舊,看起來,就是貧困戶住的根本原因了!土坯房子還有一個缺點就是粉塵大,土做的嘛!)

材料準備齊全以後,就開始蓋房子了!這時候已經是春天了.東北天氣寒冷,新建房屋一般都是春季開始施工.還有一個原因是:農民們春天不太忙.有句熟語:"三個春不如一秋忙"就是這個意思.春天房子蓋好以後,一個夏天過去,泥土製成土坯就幹的差不多了.到了秋天,天氣還沒有冷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住進新房子了.上麵給發下來木材,我們自製土坯.農村人蓋房子,都是互相幫忙的,我們家的鄰居們,不請自到,都主動過來幫忙.我們家的男孩子們,也會主動過去鄰居家幫忙,這一年的春末,我們家的房子就在鄉親們的幫助下,蓋好了.這些搬進新村的農民們,大都和我家一樣,逃荒過來的,大家開始就互相幫助,以後都是屯裏屯親的,相處的相當和諧!不管有個紅白喜事兒,大事小情,大家都會主動幫忙,不請自到,和自己家事情一樣上心賣力!

終於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不再流浪!盡管是土坯,盡管在鄉下!

有了住處以後,下一步就是艱苦創業,開荒種地!那時候的黑龍江,荒山野地有得是,漫山遍野.新村的政策是:隻要跟賣力氣,能開墾多少土地,你就擁有多少屬於自己的土地!屬於自己的土地啊!不用把收成的三分之二交給地主!我們家人口多,單青壯年男子,全勞動力就有四五個!大家庭的好處!第一年,我們家就開墾了兩坰地(一坰 = 1萬平方米?)那年年頭也好,風調雨順的,到了秋天,收成相當可觀!除了留足一大家子口糧以外,還有不少剩餘!!

這樣好的收成,吃的飽,穿得暖,住的舒服!大大激發了我們的勞動積極性!第二年,我們(好像不應該是"我們",這時候的"我"貌似還未出生,嗬嗬,應該 是"我"的爸爸和伯父們)第二年,我們就大規模擴大生產!三年以後,我家就擁有土地二十來坰!而且,還買了車,馬等生產資料!我們家就這樣,在葦子溝安了家,站穩了腳!

於是,寫信給還在老家的二伯父,讓他們把老家的房子,家裏麵的東西,還有那一點兒薄田,給賣了,到這邊來和我們一起生活.二伯父一家,很快就來了.我大伯父就問他,老家的房子地和東西一共賣了多少錢?二伯父說:"房子和地,在你們走後不久,我就給賣了.錢也不多.我就拿去賭,原本希望能掙點兒...好讓老婆孩子吃的飽謝,過的好些....可是,誰知道呢...很快就都輸光了!"
我大伯父氣的火冒三丈!怎麽會這樣呢?大伯父嚴厲的批評了二伯!二伯也無話可說.自知羞愧,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二伯父連連承認錯誤,並且賭咒發誓這輩子都不會再去賭了!浪子回頭金不換,真真應了這句古話!有個這個教訓,我二伯父真的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從那以後,說到做到,再也沒有賭博,就連賭局都不看一眼!都說賭癮難戒,可是我二伯,是真的金盆洗手,再也不幹了!!二伯父一家來了以後,家裏的勞動力更多了.大家的幹勁也更足了.

這時候,奶奶已經不管家事兒了.家裏家外,大事小情,都是我大伯父說了算.我大伯是一個很精明能幹的人.雖然當年,我爺爺在時候,家裏麵很窮,上不起學.但是我伯父自己偷偷跑去私塾,跟有錢人家的小孩,學了些字,也算是有些文化的人呢!他還會算賬,打算盤什麽的.我小時候,他還教我打過呢!我大伯父當了家裏麵的掌櫃的,家裏麵的人,都有詳細分工:我二伯負責喂馬,我爸爸負責趕車.家裏的事情,料理得有條不紊.地也開墾的越來越多!於是家裏麵就請了幫工。幫 工都是從老家請來的親戚朋友,他們都吃住在我家.雇工是要給報酬的.他們幹上個三年兩載的,不亂花錢的,都能存下些錢,有一定的積蓄.到時候,他們就可以 出去單幹了.當時,我家最多的時候,有雇工二十多人!後來的我老姑夫,原先也是我家的雇工.我家待人很好的.像我佟奶奶家的那個地主親戚一樣.我家的雇 工,有的還和我伯父們拜了把子,結了異姓兄弟!

家裏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但是,卻遭到了綁匪的襲擊!還有日本鬼子的搶劫!有一次,鬼子進村了他們搶劫的目標是馬。從村口開始,挨家挨戶的搶!因為我們家在村子的中間,所以在鬼子到我家之前,先得到了消息。我大伯就想把馬給藏起來。。。可是,那麽大的馬匹,往哪裏藏?我大伯靈機一動,把馬趕到兩間房子中間的小胡同裏麵。剛把馬安置好,鬼子就闖進院子裏麵了。鬼子闖進院子,隻奔馬圈!卻發現馬圈是空的,沒有馬!就大叫:“馬!哪裏的去了?!”大伯父趕忙上前,說:“剛。。。剛。。。剛都下地幹活去了!”鬼子也沒有搜查,就走了。這期間,四匹高頭大馬擠在在那個小胡同裏麵,安安靜靜一聲也沒有出,真是懂事兒,有靈氣!倘若那馬發出聲音,被鬼子們發現我們故意藏馬,那後果,不堪設想!

雖然那次是有驚無險,但是這幾匹馬還是沒逃厄運… …有句諺語說的好啊:“家財萬貫,帶毛的(動物)不算”。鬼子搶劫馬後沒多久,我家的馬就都染上了瘟疫。馬蹄子都爛了,那時候科技不發達,不知道是什麽病,更沒有辦法治療。其實現在看來,應該是得了口蹄疫。不到一個月時間,馬兒們都死了!我大伯父就找了我佟奶奶求助。。。佟奶奶家的馬都被日本鬼子給搶走了。不過,她家還有幾頭牛。佟奶奶就借給我們家一頭牛!我們就用這一頭牛,一點一點的,把當年收的糧食,都拉回了家!暫時解決了燃眉之急,但是,明年怎麽呢?春天種地,沒有大牲口怎麽辦?好幾十坰地,靠人工是沒辦法的!

我大伯父就四處打聽來錢(掙錢)的門路。後來,聽人家說:燒炭能賺錢。於是,大伯就把家裏麵的事情安排了一下,交給幾個弟弟打理。一個人隻身上山燒炭去 了。整整幹了一個冬天,他的辛苦沒有白白付出。冬末的時候,他把燒得炭,賣給了日本人。得了好大一筆錢!回來以後,拿這筆錢,又買了四匹高頭大馬!

四十年代,種地糧食產量比較高。據說,每坰地能打十二石糧食呢。每石糧食大約700市斤,每坰地的產量就是8400斤!建國以後,畝產800多斤也是少見 的。那時候的高產量,與農民的精工細作有著直接的聯係。也與當時的生態條件有很大關係。那時候,我的家鄉的原始生態環境沒有被破壞。有山林,河流,湖泊, 每年都能旱澇保收。基本上沒有大的自然災害。再有就是,當時土地肥沃,全市黑黝黝的黑土地。隨便抓一把,就像是肥料一樣!可是現在,我的家鄉生態環境已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原始林木被砍伐,草原和坡地被開墾成農田,過去很多小型的湖泊,都不幹枯消失了。。自然災害,時有發 生!以前,我家鄉經常能看見狼,黑瞎子(熊),野豬,麅子,貂子,路,野雞,野鴨子,野兔。。。現在,這些野生動物,都幾乎滅絕了!

(未完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