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蘇揚

在北美漂泊,有時心理很累,夢裏不知身是客,總把他鄉當故鄉.。想找個地方說說話,在煩悶的工作之餘,詩情畫意,陶冶情操。也許人到中年,有了經曆和閱曆.萬事看的很淡了,也許自己活的很精彩,也許自己活的很平庸,但大體上我都無法有了很大的改變了,活的自由些沒有野心做
個人資料
朱東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對於漢字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附錄我當年農場好友的硬筆字

(2017-07-14 17:08:01) 下一個

       近日筆者看了一篇有關報道,說是上海有份“漢字書寫現狀”調查顯示,由於電腦的普及,現在的人寫鋼筆字不規範、不合格的占七到八成。很多學生的作業、甚至升學考試答卷,都是信手亂塗,潦草難辨,讓老師皺眉搖頭。一些明星、主持人的簽名,看上去龍飛鳳舞,其實這些字純粹是一個符號,不敢恭維。在某人才招聘會上,招聘者坦言,許多應聘者的電子簡曆裝禎精美,電腦編排功夫非同一般,但他們的漢字書寫簡直沒法看,而且提筆忘字,連填表書寫“聘任”的聘字都要抬頭看招聘現場的大標語。
       眼瞅著這樣的狀況,大多數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的書寫水平普遍下降,歪歪斜斜,筆畫混亂,要麽破馬張飛,要麽細若蝌蚪,不要說美觀大方,連基本的辨認都成問題……遠在異國他鄉的對中國漢字情有獨鍾的筆者萬分焦慮,心事重重。
       都說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國漢字博大精深,無論是隸書、楷書,還是行書、草書、表現在書法上,遒勁有力,古樸蒼勁,美感十足。
       作為龍的傳人,炎黃子孫,筆者首先為自己的母國有形體優美的漢字感到無比驕傲。更重要的就是大家應該寫好漢字。其實練字的過程也是我們性情、態度、審美趣味養成的過程。
       有位名曰蘇士澍的委員在呼籲國人重視漢字書寫時,還特地引用了我國曆史上一位文化名人的“警世恒言”。他轉述這位曆史文化名人的話說:中國的年輕人如果一代一代都寫不好漢字,將來我們的民族可能出現四五十種文字,沒有具備代表性的權威、統一的文字交流。這種現象久而久之,將會導致人們的民族意識淡薄,缺乏民族自信和認同感,直至帶來分裂。

       唉唉唉唉!!太不可思議了,太不能容忍了,筆者以為對於漢字而言,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倘若真是這樣,那可真是是對我們子孫後代最大犯罪啊。

 

       附錄自己珍藏已久的曾經和我一起工作在崇明農場好友三十九年前給我的一份來信,瞧她的鋼筆字是多麽的飄逸,多麽的清秀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