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老鼠愛大米(三)

(2012-09-06 11:13:20) 下一個

開學不久,就聽到有南方來的學生因為沒有足夠的大米吃且吃不慣麵食而抱怨,然後就聽說有女同學因為天天吃不飽肚子而開始哭鼻子。

說起來我們這代年輕人真沒有我們父輩人的硬骨頭精神,更沒有了他們那種“黨叫幹啥就幹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情懷,開始懂得為自己的權益發出聲音了。於是,以我們這一屆新生中的南方學生為主,聯絡了高幾屆的南方學生,派出代表去和校領導交涉。

我們的校長相當好,體會南方孩子的苦楚,立刻改變政策,學生食堂的大米不再限量供應,盡可以敞開吃,二兩細糧票可以換做一兩米票使用。一時間,南方同學們各個兒因為從此可以吃飽了肚子而喜氣洋洋。

什麽叫“老鼠愛大米”?隻有我的這些南方同學才有資格稱他們自己為真正愛大米的老鼠,他們不僅愛了,還把這份熱愛化作了真實的行動,讓我這隻生長在北方、用麵食喂大卻也真心愛大米的老鼠得到了實惠。

出國之後,日子過得十分忙碌,因為時間精力有限的緣故,做飯也是怎麽簡單怎麽來。比起製作麵食的勞動量以及複雜程度,燜一鍋大米,炒兩個菜就顯得簡單多了,下了班後如果精力夠時間夠的話,可以做些複雜的菜,若不然,就是簡單的西紅柿雞蛋、豆腐白菜也十分下飯。而且,考慮到第二天中午要帶飯盒的需要,大米拌菜顯然比麵條就更適合,於是,每天做飯的時候,我總是要多加一碗米,炒出兩個分量很大的菜來。

我不是這樣做的唯一的一個人,看看周圍中國同事的午餐盒,大抵都是如此,一份米飯,一兩樣有葷有素的菜式,於是午餐室裏,常常是大家切磋廚藝、互通有無的好地方。

感謝我爹我媽給了我一雙不很笨拙的手,不很懶惰的身體,一張很饞的嘴巴、和一顆很願意在廚房裏揮舞著鍋鏟拿著米麵蔬菜做實驗的科學探索的心,感謝後來實驗室裏那幾年對我動手能力的操練,得益於上述原因,如今,紅著臉說,雖然我出得國來沒有拿到什麽更高級的文憑,但廚藝卻有了不可小視的進步。比如,如今去再去當地某些中國館子吃飯,對於他們的菜,我可以藐視地說:“我做的比這個好吃多了!”

吹個小牛說,這幾年裏我的炒菜的技術是越來越好,花樣越變越多,對嚐試不同的菜式也越來越上癮。從前在國內的時候見得少,自然會做的也就少,現如今我的這朋友們來自天南地北、世界各地,讓我從他們那裏學到了不同的菜式;再加上網絡谘詢如此發達,更是想吃什麽都可以在網上搜尋得到。

象什麽新疆大盤雞啦,日本壽司、台灣鹵肉飯啦,咖喱雞飯啦、韓國泡菜啦、以及韓國豆腐鍋啦、等等,等等,原來甚至從沒有聽過更別說吃過的東西,如今操作起來,都是易如反掌的事情,雖是照貓畫虎,但那味道倒也不差。

現如今,我這米飯是吃得出神入化了,小時候夢想著每天一碗白米飯半肉菜的日子,如今已經百分之二百地完全實現,而且肯定還會越來越好,我很滿足。

“老鼠愛大米”,多麽可愛的一句話,我不介意做這樣的一隻老鼠,這樣一隻定格在卡通畫裏,有著一雙大大的眼睛,頭上紮著粉色的蝴蝶結,嘴角上永遠粘著一粒大米的小老鼠。

我是老鼠,我愛大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