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一隻來去匆匆的蝴蝶: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2012-07-23 13:53:55) 下一個
當我再一次看到王勃的這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千古佳句時,忍不住心中暗暗稱奇:“這番話簡直是酷斃了!我們這位山西老鄉真是有才,他這流傳了一千多年前的一句話,怎麽就能這麽分毫不差地描述了這網絡時代的交友狀態!”

說來網絡可真是個好東西,把整個世界擺在了一個由幾條電纜為經、很多電線為緯的超級大蛛網上,“蜘蛛”們安坐家中,隻需輕點鼠標,“哢噠哢噠”,便迎麵撲來來自世界各地各個角落的各種信息,包羅萬象,讓我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蜘蛛”們為了紮堆兒方便,又開始創建“博客”、“論壇”這樣的特色園地,一時間,身負十八般武藝的“蜘蛛”們以藝會友,各自歸隊,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真正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惺惺相惜、互通信息、互相追捧。

說起來隻要能夠爬到網上的“蜘蛛”,都有幾個來自五湖四海的網友,網絡使時空地域不再成為人們交友的物理障礙,王勃那“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偉大夢想今日終於通過現代科技得以完全的實現。

我是隻後知後覺的“蜘蛛”,從2009年9月開博客至今不到三年,竟然也是朋友遍天下了,  驕傲地說,估計我走在大半個地球上,都會遇到聊得來的網友,那種感覺實在奇妙。

於是,今年回國的時候,去見一見在網上神交已久的網友們、我那些“海內的知己”就變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

想象一下心意相通許久卻不曾蒙麵的好友終得一朝見麵,相互執手,在彼此雖然陌生的眉眼中卻找得到多年老友的感覺,大家有緣坐在一起秉燭夜談,暢所欲言,豈不是人間一大快事!我心十分向往。

但讓我遺憾的事情是假期太短,和父母家人相聚隻有的短短的兩個星期。中國人說“父母在不遠遊”,我做了遊子已經不孝,如今回國,那是一定要牢牢地守在他們身邊的。這樣做,其實更多的是要交代自己那顆愧疚的心。

我分身乏術,因此婉拒了我那遠在濟南的博友明月慧心、遠在上海的sophia、以及其他城市的朋友請我去他們那裏小聚誠心邀請,隻能把見博友的地點鎖定在我行程的路線之上,北京和太原。

好在來日方長,人生餘下的幾十年裏,如果我們緣分未盡,相信總有見麵的一天。

下了飛機,為了辦些事情,我曾經在北京逗留了短短的兩日。那兩日裏,我去拜見了我的網友馬德和他的夫人。

我剛在網上認識馬先生的時候,他曾經說過,要是我回國,他就請他老伴兒親自下廚,給我吃我們的山西特色飯“蓧麵栲栳栳”。於是,我這次下了飛機的第二天上午,就跟債主一樣找上門去了。

不過,馬先生卻食言了,沒有給我做“蓧麵栲栳栳”,而是請我在附近的館子裏吃了我回國之後的第一隻北京烤鴨。

想想吧,下了飛機就有不曾蒙麵的網友如此隆重接風洗塵,有多過癮!(不過,咱們私下裏悄悄小聲說一句:馬先生這下可是給了我一個借口,下次回國還可以再去他家裏,申請一頓“蓧麵栲栳栳”來吃,吃不到嘴絕不罷休。)

在網上碰到馬先生的過程很有趣。他也是我們山西人,是我在博友“雲卷雲舒”的博客裏挖出來的。乍看他的名字讓我想起了我曾經報考電台主持人不果的一段經曆(http://lilicanada.blog.163.com/blog/static/1301754542012571856179/)。

看著這個名字我心裏想:“莫非此馬既是彼馬?”如果是他,那我們之間真是有淵源。他本人曾經是我前公婆的領導,而他的姐姐馬仙老師竟然是我當年大學時代的班主任,後來我有緣留校,又做了馬老師的下屬。

我好奇地走進了他的博客(鏈接:http://dema1947.blog.163.com/),一下子為他的文字以及文字中折射出的見識與智慧所折服,更為有趣的是,我真的在他的相冊中找到了我們馬老師的照片!那可真是悲喜交加的一刻,一時間,我的腦子裏真是風起雲湧、雲卷雲舒,前塵往事湧上心頭。。。。。

回到太原,與我的幾個博友們電話來往無數之後,終於,在五四青年節的那天,我們相聚在了汾河邊的濕地公園。

那天聚會的有sheyingmi和他的太太生如夏花、canada老西兒、雲卷雲舒、龍兒、園丁鳥和賢閑。這一事件,被雲卷雲舒和canada老西兒在博客上用文字和圖片記錄下來。(鏈接:http://xjm4072029.blog.163.com/blog/static/12691337220124492552230/

http://yamay-tech-highway.blog.163.com/blog/static/74712481201254115430338/

這裏要提一下和這幾位太原網友相識的經曆。

首先要說的,是我的第一個太原博友sheyingmi(攝影迷)。(鏈接:http://sheyinmi.blog.163.com/

剛開博客的時候,點擊率低得嚇人,一天的讀者用一隻手的手指頭就數得清。看到任何讀者來訪,便立刻懷著感恩的心撒丫子跑到對方的博客裏去遊覽一番,看到投緣的,馬上加為博友。他是我的第一批讀者,更是太原老鄉。看到他所拍攝的照片,已經讓我這隻攝影路上的蹣跚學步的菜鳥心儀,隨後又讀了他那篇懷念爺爺的短文,情真意切,讓我想起我的奶奶。於是,他成了我最早的博友之一。

有趣的事情還在後頭,有一天他給我留言,說:“如果你的個人資料是真,那我們竟然同年同月同日生。”媽媽咪呀!天下還有這樣的巧合嗎?!這讓我和他在情感上一下子拉近了距離。

這幾年來,交流日久,越覺得他的人品不可多得。我對他的評價是:厚道、熱心、踏實。在這個人心不古的時代,他象出汙泥不染的荷花,與世無爭,品自高潔。

這次回國的聚會上,也認識了他的太太生如夏花(鏈接:http://yuyuexinlin.blog.163.com/),如今,無論在網上還是在真實的生活中,我又多了一位好姐妹。

我曾經因為好奇,在網易上利用“搜索”的功能尋找可能的太原和加拿大的博友,就這樣,我被candada老西兒這樣一個特色的名字吸引,走進了他的博客(http://yamay-tech-highway.blog.163.com/blog/#m=0)。

這一下,我算是挖到了寶藏。隨著他的文字和鏡頭,我也在周遊整個世界,也更多地認識了中國和加拿大。他的每一篇博客,都有美輪美奐的圖片,活色鮮香,讓人流連不已。

吹個小牛吧,因為我的大力推薦,我的不少博友也成了他的粉絲。

說起和其他太原網友認識的經曆,也是十分有趣,感覺像是挖花生,挖出一個帶出一片。

比如說,能夠認識“雲卷雲舒”(鏈接:http://xjm4072029.blog.163.com/),是通過博友“龍兒”推薦的她的一篇文章。記不得具體是哪一篇,但十分精彩,我留了言,於是我們相識。

她的博客有濃重的曆史感,讓我了解了很多從前不知道的文人墨客的許多故事;她的博客也十分有鄰家姐姐的親切感,通過描述她所經曆的身邊的人和事,讓我了解了近代太原人與時代共命運的故事以及那些年裏人們的生活細節。她一點點娓娓道來,每個故事摻雜著她的感想和感受,溫婉而又細膩。

相識之後,才知道她的兒子也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交流之中她對兒子的深深的牽掛,讓我再一次地體會了“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那種千言萬語道不盡的慈母之心。盡管我的父母從來沒有在我麵前提起他們是如何地牽掛我,但是從她的身上,我想象得出楚我的父母也一定是這樣無時無刻不在牽掛我。於是,我向她要了她家兒子的電話號碼,並通了幾次電話,一方麵算是安慰鼓勵同在異鄉的小朋友,一方麵想也安慰姐姐的思兒心切。

而認識“龍兒”(鏈接:http://wang6652599.blog.163.com/)是通過他的一篇被網易放在了首頁的一篇太原雪景的圖文。

進到龍兒的博客,跟隨著他的鏡頭,讓遠在加拿大的我看到了太原的很多正在發生的事情,也了解到了我在太原居住的十幾年間不曾了解的太原,這讓我不禁十分驚喜。除此之外,那時候,我正對攝影發生著濃厚的興趣,他的博客是我觀摩學習的好去處。

通過“雲卷雲舒”,我還認識了“園丁鳥”和“賢閑”兩位前輩。

“園丁鳥”(鏈接:http://mxmxyyi.blog.163.com/)是一位高校老師,教授園藝,傳道授業解惑、教書育人的同時還致力於慈善事業,幾乎每個周末都帶著豐富的食物、很多的書籍、衣服到當地的孤兒院去為孩子講課、念書,陪他們玩耍。

她的博客裏有許多關於節氣,植物的知識,讓人很長見識。

雖然我對“賢閑”(鏈接:http://mamaandmaomao.blog.163.com/)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但這麽多年閱人無數,再加上知道“文如其人”這句話,所以通過讀她的那些將生活小事徐徐道來的文字,就可判斷出她的好心態,好人品,於是我知道,我們算是誌同道合。

她長我幾歲,她所經曆過的事情正是我即將會慢慢經曆的,通過她的一篇篇小文,我在慢慢預備自己。

說起來,開博客的曆程像是駕駛者一台公共汽車,從起點駛向終點。博友們就是乘客,在駛向終點的一路上,總有上上下下的人們,有的,隻陪伴我們一小段,給我們留下一個個短暫的小故事;有的,卻一路上和我們說說笑笑、互相溫暖,一直陪伴我們到終點站。

對於那些提前下車的博友,我總是會留戀。不過,正所謂“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下一次,當分手那刻來臨,我會再聽王勃的這一段來自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lilivancouver 回複 悄悄話 對不起,我剛剛看到,我工作的地點在北溫,我會打電話給你。
一路揚帆 回複 悄悄話 經常在文學城上拜讀你的大作,感覺我們是同齡人,很希望能與你交個朋友。 我們一家10年前移民去 Montreal, 5年前去美國工作,上個月剛搬到溫哥華,我們的車剛運過來。如果方便能否將你工作地點告訴我,我可以去你那裏辦理汽車登記手續,順便認識一下。
不好意思打攪你,如果覺得太唐突,就算了,相信如果有緣分,也能在茫茫人海中相識。
Email: yuepeng9@gmail.com
Cell: 778-708-3251
第一次跟帖,可能重複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