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四十多年敵不過四個多月

(2012-04-04 00:01:44) 下一個

她和他相識於廠裏的職工幼兒園,那時,他們四歲。

以後的日子裏,他們上同一間廠辦的小學中學。有趣的是,他們竟然又上了同一間大學,隻不過,她學經濟,他學生物。

她,一個隻有中人之姿但卻很溫柔,很貼心的女子,言語不多,成績優異。

他,出身於軍人家庭,具有領導才能,文體皆優,走到哪裏,都是被人注目的焦點。

大學畢業,她留校,讀研,他到了企業。

他們順理成章地戀愛、結婚,之後,她得到了來加拿大讀書的機會,並將他也申請了出來陪讀。

那幾年,他們的日子很苦,她用不多的獎學金支撐兩個人的生活,很多陪讀的家屬都會出去打份工來補貼家用,可她不想他去打零工,也舍不得辛苦他,因為她知道,他有能力走得更好。在她的鼓勵和支持下,他專心學業。

她在畢業後找到了工作,挑起了家庭經濟的重擔,而他還在苦苦攻讀博士,拿著很少的一點薪水。

孩子們來了,女孩之後是個男孩,好一雙金童玉女!她很知足,起早貪黑上班、打理家務、給孩子做專職司機,送他們參加一個一個的訓練班,把自己忙得跟陀螺一樣卻不肯勞動他,而他也樂得有這樣的好太太,一三五和朋友打羽毛球,二四六和朋友打高爾夫球,練得一身好肌肉,棕色的皮膚健康年輕。

他畢業了,找到了高薪的工作,於是,他們的日子不斷地改善,從租房子到買小房子,到再買大房子;從為了省錢很少回國到一家人全世界旅遊,日子看起來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讓人要多羨慕就有多羨慕。

五十歲的時候,他得到了國內的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們都十分開心,尤其是他,越發躊躇滿誌,鬥誌昂揚。她在開心之餘卻有些猶豫:都是五十的人了,何不守住現有的一切而要再重新開始呢?再說,國內關於小三的勇而不知恥也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他摟著她的肩,說,我們四十幾年的感情,真正的青梅竹馬,一起從艱苦中奮鬥出來,有一對可愛的兒女,我此生足矣。世上還有什麽人能給我這麽多?更何況,我這樣做還不也是為你為孩子將來生活得更好?

她依依不舍在八月的熱浪中送他回到武漢,他們一起長大、讀書、戀愛的城市。

三個月後的十一月,他打電話回來,要求離婚,說外麵有個更合適的新人,新人讓他感受到了人生的另外一份精彩,讓他知道什麽是真正的愛情和心有靈犀。

不知道她那一個月怎麽過的,可當他聖誕回來看望兒女的時候,她沒有聽從密友給的不要讓他進家門的勸告,而是依然把他迎進了家門。

她實在狠不下心來把他拒之門外,她不信四十幾年的相識,二十多年的感情就這麽不堪一擊;她不服,她二十多年的付出,一對兒女的存在,不會不在他心裏留下痕跡。

如今已是四月,她的情緒依舊處於崩潰的狀況,不知何去何從。而兩個孩子也突然性情大變,無心向學。

她周圍的朋友都在幫她出點子。勸她忍一忍,等他回心轉意的,大多是經曆過婚姻變故,知道離婚生活不易的朋友;大罵他、鼓勵她立刻放手的,往往是那些仍在婚姻當中,婚姻穩定,不必麵對婚變的朋友。

我不敢給她建議,因為我了解,這其中要考慮的因素太多,她的性格,他的心態,兒女的參與、他們的共同努力等等,我隻能一遍一遍地聆聽她,在她哭泣的時候拍拍她的肩,給她遞塊紙巾。

我知道,她需要時間,她需要一點點認清事實,理清思路,才能從這不甘不忿的慌亂和痛苦中理出頭緒來:如果分手,那情形就象白麵兒和玉米麵兒攪合在一起已經蒸出了二麵饅頭,要從其中找出自己的部分獨立出來,不是短平快的事;如果不分手,那曾經的屈辱又該怎樣折磨她、在餘下的日子裏啃噬她的心?

何去何從,都是兩難,如何選擇,那是她的決定,但更是他的決定。

這幾年,很不幸地看到了很多男人出軌拋棄妻子的真實事件,因為他們個人自私的選擇而帶給妻子孩子,雙方父母巨大的傷害。

可惡而又發傻的男人啊,當你將心思、時間、金錢從你的家庭拿開的時候,就是你開始造孽、傷害家人的時候,當你傷害了家人的時候,你又如何能夠保全自己呢?不過是愚蠢地給自己掘個繞不過去的墳,隻等著某一天掉落其中,用自己的雙手來掩埋自己罷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