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三峽補記-zt(by 趙世龍)

(2011-05-25 10:15:23) 下一個
2011年5月20日對4年前的2007年5月21日所作《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三峽 》之補記:國務院終於出麵承認三峽帶來了種種問題,要求妥善處理,舊作翻出在網間瘋轉。因是四年前舊作,不能盡展時空河勢之變遷,因作補記。
三峽大壩最近成了關注的焦點。三峽工程上馬,宣傳的首要功能,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長江中下遊的洪患問題。所以峻工後,它必然承受人們對於其防洪的審視、檢驗,以及要承受一定的口水、板磚。
07年冰災的冬寒濕氣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千裏三峽庫區,這是冰災突如其來的一個物構前提,來自西伯利亞的寒風將之刮向貴州湖南湖北,尤以湘南的南嶺北坡冰災最為厲害。這是因為南來濕冷氣流被西北寒潮吹到南嶺,為南嶺北坡南北阻隔的千餘米高山阻隔,於是湘南形成的凍雨比北麵的湘中湘北厲害得多。


南嶺最高峰的莽山國家森林公園一帶,鬼子賽後山有一對樹齡達三千年以上的情侶鬆,雄株那年因冰災折腰。也就是說,這一年區域氣候迎來的是三千年未有之劇變!如此的突變不是因三峽改變氣候又是誰?而後,莽山幾乎隔年就要迎來冰掛。這是以前極罕有的。

前幾年的西南大旱、今年的長江中下遊大旱、5.12大地震與三峽或有或然性地質板塊促發關係、局域氣候改變關係,因學力、方向等有限,待有識之士接著論證。吾本湘人,洞庭湖、鄱陽湖流這幾年三年兩旱的現實,不太象大氣候改變。湖南水利專家如聶芳蓉等,一直在反對三峽工程,並對三峽的洪季開閘、旱季蓄水,加劇自然災變的逆調節,一直提出強烈反對。因長江洪水進入荊江,有三條分流進入洞庭湖,洞庭湖無論旱澇,都成了直接受害區域。

說到去年(2010年汛期),當時長江全流域型洪水已經形成,強降雨卻是逆江西上。當下遊的河塘湖庫水位已經很高了,對上遊泄洪形成頂托,長江中上遊的洪峰才開始成形,一波一波向下遊施襲。此時三峽大壩正加緊泄洪,降低庫容水位,以迎接即將到來的中上遊強降雨。時值下遊洪魔肆虐之際,三峽的防洪攔洪功能首遭質疑。

當7萬秒立方的長江洪水進入三峽庫區時,出庫4萬秒立方、每秒攔蓄水3萬立方洪水,體現了三峽水庫一定的攔蓄能力,洪水阻滯在庫區內有時間由庫容和來水量決定,水總是要尋泄流出路的。一但加大流量泄洪,多年來誇大宣揚的防洪能力,如當年上馬前普遍宣傳的“三峽工程峻工之日,就是長江告別洪患之時”,對三峽水庫防洪功能的質疑,就達到了頂峰。

客觀來說,三峽工程具有防洪攔洪功能,隻是沒有宣傳中那麽絕對,也並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長江洪患問題,它的作用現在看來主要還是發電,而不是上馬時宣傳的“首要防洪”。但它能錯洪削峰,能調蓄百來億洪水,阻滯高位洪水對下遊的毀滅性衝擊。

到7月19日07時,三峽入庫流量62100 立方米/秒,三峽大壩壩前水位 146.69米,幹流寸灘站洪峰水位183.31米,明顯存在37米多的水力坡度。三峽成庫從來不是平湖,而是斜湖,幾年來哪怕枯水期也一直蓄不到175米(事實上是到了2010年的10月26日,才蓄到175米高程),當年計算錯誤,因此根本達不到設計的220億防洪庫容。按最新計算,150海拔高程左右的蓄水位,攔洪庫容不足160億立方,再計上水力坡度對上遊逆漲的影響,實際庫容還在這個數之下。

庫容不足的短,容易因為人為調度的錯誤,把宣稱的攔洪蓄洪的利變成害。

1996年洞庭湖大水,沿湖300多個垸,倒了200多個,那年長江卻沒有發大水,隻是湘、資、沅、澧四水來水。曆史上洞庭大水都是四水和長江分流入洞庭同時發大水,那年那麽慘的真實原因是五強溪、鳳灘、柘溪水庫大壩攔蓄洪水,搞錯了天氣。當時湖南冬天缺電嚴重,又因多為水電到冬天時缺水發電,所以各水電站趁以為的汛期末把水蓄得滿滿的,蓄水的依據是氣象局“未來十數日到一個月內沒有大到暴雨”。沒想到一周後各地紛紛下起超強暴雨,氣象預報的失誤,把攔蓄洪的幾次洪水疊加到一起往下放,下遊頂不住隻有紛紛潰堤。

但願三峽不會再犯這種自以為人算得過天的錯誤。這就涉及到另一個調控關鍵了。就泄洪調度權而言,出庫25000立方米/秒以下由三峽總公司自行調度;出庫25000立方米/秒到56000立方米/秒由長江防總決定;56000立方米/秒以上,則由國家防總定奪。
據媒體報道,長江委水文局曾到長江上遊調研各水庫的情況,包括對各水庫庫容等進行備案,但大多被拒絕。有好幾家上市公司甚至認為庫容及消落方案等屬於公司機密,如果外泄可能影響以後的電價競拍。長江委官員還表示,盡管三峽集團公司強調集體調度,但是三峽集團公司有時也會違反長江防總的調度要求,在2008年時就曾為了發電而在汛期蓄水。

這顯然不利於全流域水情調度,甚至操作不當,可能引發人造天災。

溫家寶總理7月23日專程趕到到武漢長江水利委員會視察,指示“要搞好三峽、丹江口水庫等重要防洪工程的科學調度。堅持蓄泄兼籌、江湖兩利、上下遊協調,科學安排下泄流量。”顯示對全流域協調的擔心和對超98洪水的今年長江洪患的重視。2011年5月的早前幾天,又再主持國務院專題會議,要求正視三峽帶來的種種不利。總理做的,正是在理順現實的糾結。

按去年重慶寸灘超過7萬/秒立方的高洪來水,三峽水庫最多隻能頂三天左右,就不得不大開閘門泄漏洪。去年長江委與三峽總公司為此扯皮打嘴仗正是為此,三峽總公司隻會首先考慮自己大壩和電廠安全,換言之,旱季缺水它要關攔強蓄不願加大流量下泄、洪季它要降低水位(預留庫容防洪)加大泄流,有時都有自身利益其中,不太會顧及上下遊感受。所謂旱季蓄水,下遊幹得見底;雨季泄洪,下麵衝得七葷八素。

事實上三峽成庫後,已經多次出現了逆調節現象,即缺水旱季它要保持蓄水高程關閘攔水,中下遊越是缺水它越是少放水,利益集團利益和廣大流域人民利益衝突;洪季上下遊頂不住時它有自身算盤,不淹下遊就選擇淹上遊,去年洪季時年先淹重慶,後來又因庫容有限不得不回大泄洪,讓下遊抗洪雪上加霜。

三峽出現人為調蓄失誤的可能比湖南的幾個水庫要高,因為庫容與來水之間的比率太小,稍有操作失,即可出現去年的舊事甚至超過去年的險惡程度。所以三峽的另一個牛皮在事實麵前也破產了,那就是防洪第一,其實利益集團謀算上這個項目時,就心知肚明三峽工程基本就是為發電而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