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哇哈哈,熱騰騰的粽子出鍋了!【原創】

(2010-06-16 18:22:08) 下一個

上個星期,我的中國鄰居從四川回來,送給我一份禮物-一盒兒禮品粽子,以感謝我在他們回國期間,幫他們拿了六個月的信件。這一盒裏,共有六隻粽子,小巧精致,基本一口一個,養眼多過養胃。結果是,不吃還好,這一吃反而勾起了我吃粽子的念想兒,超乎尋常地思念起從前家裏做的紅棗兒粽子來。想著染了粽葉的香味的米,和米中間那顆甜甜的紅棗,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我們家是傳統的北方人,隻包棗兒或紅豆的粽子,小時候兒是南方人的鄰居會送來的鹹粽子、肉粽子,我一向連碰都不肯碰。那時候兒每到端午節前,我們家會泡上一盆黃米、一盆江米、一碗紅棗加上一小碗紅豆,一口氣兒包上百個粽子,自己家人吃了不說,我爸和我媽還專門給各自單位裏家在外地的、還沒有成家的年輕同事們。

上大學離開家,一晃二十好幾年就過去了,這麽多年來我就再沒有包過粽子。出國前的那幾年,心安理得地做了那個家在外的的、被送粽子的人,還學會了甜、鹹粽子通殺。出國之後,每天忙忙碌碌,為生計奔波,端午節這樣的日子早就被我忽略不計了。幾年前曾有機會在一位朋友家一起過端午,結果拿著那個粽葉怎麽也弄不出一顆完整漂亮的粽子來,隻好作罷,但記得朋友的一句話:“因為包的是黏米,不用太擔心包不嚴實,下鍋一煮,米自然就粘在一起了。”現如今,這位朋友和她先生二次移民,到美國定居去了。

最近上網多,常看到朋友們談到包粽子的心得,有的還配上了精美的圖片,實在勾人饞蟲。我一合計,反正也沒人送了,隻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

說幹就幹,昨天下午我去鉄道鎮的華人超市麗晶廣場裏買來了粽葉,江米,雞胸脯,綁粽子的線繩兒,沒有我們山西的大紅棗,買來鄰居陝西的紅棗湊數,唯一遺憾的是買不到黃米。不過,從我2001年登陸至今,眼見著溫哥華的中國人越來越多,中國食品集大江南北、兩岸三地、品種越來越豐富,華人的生活也越來越方便。所以我相信,說不準哪一天,我們山西的大紅棗兒和黃米,還有其他土特產,也會登上華人超市的貨架。

回家之後,我立刻把粽葉,大棗,江米泡起來,雞胸切塊,醃上。今天一早起來,下得樓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廚房包粽子。粽葉很寬大,一個就可以包一顆。一把米,兩顆棗兒,再來一把米,左折右疊,然後抓住了用繩子一紮,一顆粽子就成了。數了數,甜的十二個,鹹的也十二個。

實話實說,我那粽子可真沒有賣相,大的大,小的小,扁的扁,長的長,那叫一個各式各樣,形態齊全,有的還在邊角之處呲著牙、咧著嘴,露出白白的米來。不過,我記得朋友那句話:“煮熟了,自然就粘在一起了。”再說了,就當我做科學實驗了,不成功則成仁,失敗了咱就當帶著粽葉味兒的粥喝。

很認真地鼓搗了一早晨,甜粽子、鹹粽子分別進了兩個不同的高壓鍋。我在電腦上劈裏啪啦地敲著字兒,廚房裏的高壓鍋呲啦呲啦地和著聲,一會兒功夫,房間裏就充滿了粽葉的清香。

半小時之後,熱騰騰的粽子出鍋了,雖說米灑出來不少,可是竟然一個都沒有煮散,意外驚喜!心中不禁洋洋自得:瞧我是個多麽能幹的女人,要文能文,要武能武啊!哇哈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