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本質與環境

(2009-10-22 12:12:19) 下一個
啟蒙時,父親教我讀<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通過多年的思考,我覺得"善"字應以"無"字解.習相遠的"習"字應以環境解.性之變遷,是由環境自近而遠,通過學習可以得來.古人又總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謂朱與墨,都是環境.近某一環境,感染某一種氛圍,既得某一種朱或墨的結果,也就是說性的本身.進一步說,社會的改造,就應是環境的改造,而不是單由人心的改造可以成功的.說明環境與本性關係的重要.至於本身體質的關係,是決定對於環境的種種所能接受空間的程度,與保持時間的程度.
    人的一切習慣,興趣,知識,能力,事業,等等都是基於本質,並且受之於環境,而不是以唯心為出發,以精神為決定的.所以,要改進人類,改革社會,必須由本質的改進與環境入手.這是我的一點膚淺的認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