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知識分子性格之政治命運

(2009-10-22 11:54:14) 下一個
中國知識分子的性格,是事關其所持的文化性格。中國文化精神的走向,主要是在成就道德而不是成就文章。故此,中國知識分子的成就亦就是行為而不是知識。換言之,中國的“讀書人”不是為了知識,知識不是衡量中國知識分子的尺度和標準。這是五千年曆史文化固有之表現和傳承。所以,中國知識分子缺乏“為知識而知識”的傳統,也是缺乏對客觀知識負責的習性。中國知識分子缺少對事物確切不移的考量和概念。固然,我們早就承認“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但並不能在一加以等於二樣的共同肯定。所以,“是非”二字在中國文化中缺乏客觀的標準和保證。

    時代畢竟是在進步的。知識分子總是和現實的政治糾纏在一起的,政治製約著他們,他們也反製約著政治。而我們正是處在政治決定命運的時代,這才是真正時代的悲劇。自科舉製度以降,兩漢六朝唐宋元明清民國和當代,對知識分子在政治上的標準作一比較,則一代不如一代矣。

   因此,我們要希翼於中國文化,希翼於西方文化,希翼於每一個人的良知,希翼於每一個求生的欲望,讓大家共同來打開死結,重建嶄新性格文化。朱子在指出宋代上下是以盜賊相輿之後說道:“隻上之人,主張分別善惡,擢用正人,使士子少知趨向”這是多麽低調和正確的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