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抗戰時期思想形勢

(2009-10-22 11:44:56) 下一個
1937年抗日戰爭暴發後,打亂了自“五四”以來許多學人剛剛在各方麵建立起來的學術基礎。在民族意識高漲之下,全國上下更關心生死存亡的現實問題。同時,因抗戰而來的舉國同仇敵楷的要求,重新為民主主義造成了新的形勢,即是在前十年前默默無聞的“民主”口號壓倒了社會主義的思想氣焰,而重新抬頭。同時,以胡適為首的一批主張自由主義的學人,隨著抗戰而完全和政府合作,也使不少學人得到了對國事發表意見的機會,如此以來,直接增加了政府的活力。也激發了不少學人甘願和政府合作的熱情。不過,隨著民主氣氛而來的便立刻引發出了兩個問題,與當時國民黨實際利益上的矛盾。其一:民主的觀念一經浮出,社會自然會要求以民主的力量來監督政府,使政府的抗戰設施更為有效;這便影響到十年以來費盡心國家一切力量去培養的蔣先生介公之個人權威之觀念,遂影響在此種觀念的許多人的切身利益。其二,既然是民主,自然要求進一步建立合乎民主法製的政府形態,並使在國民黨以外的人士通過民主的形式以擔當其應盡的社會責任。這便會嚴重影響到國民黨“以黨訓政”的思想觀念。更動搖了國民黨以黨專政的終極利益。站在國民黨的立場看,隨著抗戰暴發而容納了一部分平日主張民主的人士,所以,隨著抗戰的開始,內心卻感到了對民主的矛盾和恐懼。共產黨卻抓住這一社會趨勢,並且針對國民黨這一弱點,大力向社會收拾共產主義的大旗而打出民主的招牌;抗戰以來共產黨吸收了大批青年,肥壯了其近於幹枯的組織,都是靠著民主自由的號召。直到1942年其在黨內發動了聲勢浩大的整風運動【1942年2月1日,毛澤東在延安中央黨校開學典禮大會上作了《整頓黨的作風》的報告,使共產黨在1941年至1944年開展的整風運動進一步向縱深發展。這次運動的主要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其高級幹部還討論了黨的曆史問題。】,憑借組織之力量,才清算了黨內的自由民主思想,而由劉少奇首先推出毛澤東思想之階級理論。但其對於黨外人士,仍然采取支持運用民主自由的要求,以加強其對國民黨的包夾圍攻。
從抗戰八年的思想形勢看,中國對於民主政治的要求的迫切,中國的問題,必以政治民主為其解決的關鍵,此乃鐵的事實。【此外,中國的知識分子浮薄傾危,急名好利,不能把握基本的利害,而隻想逞一時之痛快之性格,亦是缺乏民主自由的真正獨立之性格和修養也。】從1937年到1949年的13年間,也不乏少數學人【如吳宓,陳寅恪,錢鍾書等人】在純學書上的作了極其可貴的孤軍奮戰,但這一切,都隨著戰爭煙火而消失怠盡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