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春風

喜歡在曆史、現實和未來之間思考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也可能很膚淺,但對於個人而言,還是好過沒有思考
正文

指責趙本山低俗,就顯得自己高雅了嗎???

(2010-03-02 20:12:12) 下一個

        那些在網上大聲指責趙本山小品低俗淺薄的人,大概是對中國的國情還不夠了解。趙本山流派的小品創作和表演,是產生於占中國人口80%的農村物質文化基礎之上的藝術,它是一種民俗藝術,或者叫下裏巴人藝術。中國的國情就是如此,國民平均物質基礎就是如此薄弱,而沒有豐富的物質基礎做後盾,壓根就發展不起什麽高雅藝術,更談不到普及。記得在上個世紀的50年代,民眾基本上就沒有什麽文化娛樂,如果誰能夠聚集幾個人講一講《三俠五義》、《隋唐演義》,那就是很難得的文化享受了。縣城有個二人轉劇場,每天晚上不是爆滿,也是坐滿八成。每逢春節,如果碰上街頭扭大秧歌,有些人居然能夠跟著秧歌隊一走就是一天…… 那個時候,有收音機的家庭大概隻有5%左右。一個10萬人口的縣城(在當時算是很發達的縣城了),能夠放映電影的地方,隻有一處,到1958年後,才建起來第二處,可見看電影也不是普及的事情,至於鄉下的農民,那就更加沒有什麽文藝生活可言。

        現在的情況當然是比那個時候好多了,但你說基層群眾有多少業餘文化藝術享受的選擇,我看除了電視,其他的大概也不多。能夠露天看看電影,恐怕一年也就是一、兩次。至於其他文藝團體下鄉演出,那是十萬分之一的可能性。春晚就是為中國最廣大的基層群眾準備的精神年夜飯,不是專為高尚一族準備的。高尚一族完全可以不看春晚,盡可以手握藍山咖啡杯,口含進口朱古力,坐在家庭影院裏品味莫紮特、貝多芬、巴赫、柴可夫斯基的華彩樂章;盡可以手挽情侶,買1000塊錢一張的票子,進國家大劇院去看俄羅斯的《胡桃夾子》;盡可以自己在電腦上大玩三維動畫遊戲;盡可以開上路虎吉普,到旅遊度假區去享受自然景色和新鮮空氣……可是基層群眾呢,他們沒有這樣的條件,隻能是一家老小圍坐在電視機旁看春晚。你可以說他們庸俗低下,可以說他們愚昧無知,但他們的庸俗低下和愚昧無知是國家的經濟狀況和曆史造成的。請問那些誌趣高雅者們:你能夠給他們什麽呢?我們這個社會能夠給他們什麽呢?他們看了春晚之後,過了節還要上班幹活,還要流魯迅先生所說的“臭汗”,還要在血與火的交響之中去建設。中國的廣大農民比起城市裏的工人階級,就更加不如。他們基本上沒有電影可看,如果有個二人轉劇團來演出,那不圍個水泄不通才是怪事。君不見,平時的影視屏幕上,除掉趙本山組織的幾出電視劇是反映農村生活的以外,還有農村題材的東西嗎?有也不多。這幾年的春晚,除掉趙本山的小品,還有什麽反映農村生活的節目嗎?基本上沒有吧。如果連趙本山的小品也不給他們看,那還給他們看什麽呢?他們是庸俗低下啊,是愚昧無知啊,他們的庸俗低下和愚昧無知,比起那些為群眾辦點事,就要上俏江南大吃大喝,桑拿按摩,就索要大筆金錢好處的高雅來,比起某些總經理找個小秘,一來二去變成了二奶的高雅來,比起某些出大錢讚助選美,然後和自己力捧的美眉去上床的高雅來,比起某些以選演員為借口,到處推行潛規則的人們,比起他們那些“不上床不能入選,上了床也不一定能夠當選”的高雅來,比起某些為了評職稱,到處東抄西拚,搞論文造假的教授的高雅來,比起那些帶研究生要求女學生跟他上床,不上就不給學位的導師的高雅來,真不知道要低俗愚昧多少倍,恐怕十萬八千裏都不止,簡直是一個在天堂,一個在地獄。當然,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離不開那些趣味高雅的人們所做的工作,但單有趣味高雅的人們所做的工作,沒有最廣大勞苦群眾所流的熱血和臭汗,沒有廣大農村農民麵朝黃土背朝天種出來的糧食棉花,恐怕那些自命高雅的人群也高雅不起來。如果那些趣味高雅的人們的高雅事情做得太多,置廣大農民的需要於不顧,恐怕這個社會也高雅不到哪裏去……那種雲霧之上的高雅,還會跌落到地麵上,跌落到不知道是什麽樣的陰溝裏麵去。指責勞苦大眾審美觀念低下,就顯得自己高雅了嗎?指責趙本山低俗傻帽,就顯得自己聰明了嗎?指責中國文化藝術江河日下,就顯得自己蒸蒸日上了嗎?離開了眾多的下裏巴人,你那個陽春白雪大概也唱不下去,恐怕連你的父母也都要歸入下裏巴人的行列呢……嗬嗬嗬嗬……中國民眾藝術欣賞水準的提高,恐怕還得等待整個國家的經濟水平上去,文化教育水平上去,那時候再拿圖蘭朵、阿凡達跟我們說事吧!但也要你自己真懂才行。

        話又說回來,有人能夠對趙本山的作品提出批評,本身也不是壞事,這反映中國人民的審美情趣和審美取向正在提高。批評對於趙本山及其合作者,應該起到激勵作用,促使他們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來。如果連這一點批評意見也聽不得,扛不住,或者就此銷聲匿跡,那被人民遺忘也是理所當然。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