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誰的青春不曾繚亂

(2011-03-23 00:07:12) 下一個
2010-12-06 20:14:07   來自: 慧木丫頭

《忽然七日》是一本實實在在貼近美國年輕人真實生活的書,也實實在在讓每一個經過那個年齡段的我們感同身受,即使,我們並沒有主人公薩曼莎那種具體而微的放肆和張揚,但我們或多或少都曾經有青春年少時的繚亂和率性,無論你是否承認。

     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們甚至忽略了薩曼莎經曆的輪回和重生。

     每個人的少年時代,身邊都有一個或幾個薩曼莎這樣的女生:漂亮、拉風、驕傲,甚至有一點跋扈。因為漂亮所以受到許多人的寵愛,因為寵愛所以愈發以為自己比別人重要,比別人影響大,因而張狂無忌。——反正,在這個世界上,“漂亮”的人犯錯,總容易被輕易地原諒,這實在是一件讓人不平卻又不得不承認的事。

     是啊,我們過往的少年時代,那些漂亮而放肆的女生們,讓人遙望卻不可親近的女生們,最後去哪裏了呢?好多年過去了,我們保持聯係的,總是一些外表不那麽出眾,卻努力又平實的朋友或同學,而那些靚麗寶貝,那些花兒(如果你也是女生,說,當初你有沒有妒忌過她們,有沒有?!),她們在哪裏啊?她們還盛開著嗎?

     那些漂亮而脆弱的女生們,就這樣退出了大家的生活,依稀變成了記憶中的傳說。

     如果薩曼莎沒有遇到車禍,她也會同許許多多個最終會淡出人們視野的漂亮寶貝一樣,長大、老去,紅顏不再、情意不再,過著庸碌的一生。

     老實說,即使薩曼莎在許多人眼中,是一個任性、不講道理、恣意、自私的女孩子,但她並沒有誠心想那麽做。她看世界的眼光甚至是童真的,她以為,生活中每個人都是好的、善良的(即使有些人看上去蠢蠢的)、友愛的。她以為日子就像蜜糖般甜蜜(會不會也有一點無趣?)。她的生活內容,無非就是跟其他漂亮寶貝們一起瘋狂地玩鬧,她並不知道她曾經做錯過多少事、傷害過多少人。她並不知道當她在開心,在生氣,在埋怨的時候,有人在傷心,在憤恨,在張惶不安,在偽裝。

     她並不知道,身邊最親愛的友人,其實比她自己還脆弱。她並不知道這樣一種遊戲青春的生活狀態,其實未必也是她們想要的。她其實自己也覺得煩,覺得可以下一個日出開始時,就能有一種不一樣的生活,但她沒敢多往下想。

     沒敢主動做點什麽。

     直到死亡的來臨。

     在重生的過程中,薩曼莎終於知曉了曾經的自己是多麽無知,給周圍的他人造成了多麽大的傷害。她竭力要挽回這一切,挽回那些因她而變成的尷尬和難堪,挽回那些逝去的友情和信任,甚至在挽回的過程中,她還發現了自己年輕美好的愛——是她此前一直忽略了的。她以為隻要她做對了,事情就能變好,甚至她就可以不必死,可以平安快樂地長成大人。可是每一次,她都沒能成功,事態的演變跟她的心意總是背道而馳,她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言行造成的痛苦演繹,一次,一次,又一次。

     什麽也改變不了,包括她的死亡。

     那是何等的一種絕望——明明知道自己會死,卻手足無措。無論做什麽或不做什麽,總是無法避免被人恨、被人耍弄、被人詛咒,在死的時候,被人思念。薩曼莎一天天地更加痛苦,也一天天更加明朗。她不再認為這種重生是一種折磨,反而欣然接受了起來。

     ——究竟要怎樣做,才能有一個真正的結果?

     最後的時刻終於來臨,薩曼莎傾盡全力,終於做成了一件最有意義的事。不,在這件事之前,那最後的一天,發生了許多件有意義的事。她甚至終於有了生命中第一次悸動,第一次的臉紅心跳,以及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輕盈卻真切的吻。反正結局總是注定的,離最後時刻越來越近,她卻能越來越充實和勇敢,她已經不怕了!——上帝,是你在提醒我嗎?是你在開玩笑或者說折磨我嗎?來好了!我已經明白我要做什麽了!   

  小說結尾處的薩曼莎,是帶著無比的歡樂和欣慰離開的。讀故事的我們,也從一開始嫌棄她、討厭她,到開始喜歡她、欣賞她、懷念她。薩曼莎的經曆讓我們自然而然地重新審視人生中的許許多多個平凡卻重要的時刻,想起我們希望記住的事和希望人們借以記住我們自己的事。某些特定的時刻會永遠繼續。即使一切結束之後,它們也不會結束,即使你死了,而且進入墳墓,那些時刻也依然存在,倒帶、播放、直至永恒。它們就是一切,它們無處不在。它們就是意義。

     這部小說不像吸血鬼、狼人和人之間的苦戀那麽的糾結,它是現實的,說的就是年輕人之間的那點事兒,微小平凡,卻是真切而感人的。   

  生命中不是缺少傳奇,而是缺少踏實行走的步履。請珍惜平凡卻可貴的人生!

     ——致我們曾經繚亂的青春過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