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

(2018-12-17 15:02:06) 下一個

最近眼睛頻繁地出各種問題,不敢再放肆地看書,然後豁然發現自己除了看書竟然沒有什麽其他的愛好,一旦不能看書不能寫字就茫茫然不知所措。無奈之下,找到了一個替代品,喜馬拉雅聽書。這麽多年了,這還是小時候聽電台播出“石評梅傳”之後第一次聽書,找到的是一直想看的“解憂雜貨店”。剛開始非常不習慣,講書的人並不太專業,聽起來有點兒別扭,可是也隻能將就了。聽著聽著也就聽進去了,關鍵是故事確實挺精彩,東野圭吾的書一直沒怎麽看進去,因為現在似乎對那些懸疑推理不那麽感興趣了,不像小時候什麽書都看,福爾摩斯、衛斯理的都沒少看,可是“白夜行”一開頭看到死人就不太想看下去了。生活夠殘酷,隻想找些輕鬆美好的東西看,不想那麽累,果然是老了。

東野圭吾確實是高手,這篇並沒有推理懸疑,卻是結構緊湊,環環相扣,一個個看似獨立的篇章,最終卻是一個相關的整體。

 
聽完看完了小說(有幾段晚上睡前等不及聽他講,自己看了,還是看書快)幾個感想記下來以存念。

 
雜貨店老板浪矢在妻子去世後,一度非常失落,但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開始通過書信為人們排解憂愁煩惱,重新找到了生存的意義。也許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會尋找一種生存的意義。浪矢開著雜貨店,有子女,如果按正常人的邏輯,他的
生活也沒什麽特別,也不能說是沒有意義的,大家都是這樣啊。可是當你覺得你被別人所需要的時候,你對社會做了一些什麽特別的事情時,生命的意義似乎得到了某種凸顯。

 
第一個求助者是一個衝刺奧運的運動員,但是男友身患絕症,隻剩下半年的生命,究竟是應該陪伴在男友身邊陪他度過最後的歲月還是繼續努力實現自己和男友的夢想,女孩深深困擾。
而雖然得到的回信因為來自未來,知道那屆奧運會最終會被取消,所以建議她不要參加集訓,專心陪伴男友,但是女孩最終的決定卻是堅持訓練到最後。因為她意識到自己的猶豫不決其實是因為到了運動生涯的一個瓶頸,男友的事情給了自己一個放棄努力的借口。很多時候當我們猶豫不決的時候,是因為我們麵對著自己也不願意承認的問題。
當一個人追求一個目標的時候,什麽情況下應該停止。堅持下去直到最後,還是適可而止?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爸爸要跑路的那個男孩的故事。爸爸公司陷入經營危機,全家隻能隱姓埋名出逃。出逃前男孩看了關於披頭士的電影,他看到了貌合神離,於是他離開了自己的家庭。可是多年以後,男孩再次看到了這部電影,他卻在電影裏看到了體會到了不同的東西。

 
你以為你看到的並不一定就是真實的,同一個景象,不同的時候,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那部關於披頭士的電影,他前後兩次看的感覺有極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說是相反的。人的感官所得受內心影響很大。就如對過去某件事的回憶,同一事件,參與者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記憶。所以,不要固執於一己所見,即便你以為這一切都是真的。

看完好像還有幾個感想的,一忙就沒有記下來,現在已經是找不到感覺了......

2018-07-25

年末了,把一年裏零零星星寫在手機Notes裏 的東西放在博客裏存檔。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