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三月隨想

(2011-03-20 15:06:26) 下一個

這樣的季節,總是讓人不由地想起 “乍暖還寒時候”, 雖然明知李易安所指乃暮秋時節,並不是如今的冬末春初,仍是忍不住地想。就是那麽莫名地喜歡這句話,這“乍”,這“還”,真是欲說還羞,欲罷不能。經常會這樣被一些文字不經意地打動,便如讀書的時候喜歡《荷塘月色》裏的“田田的葉子”,還有那句“葉子下麵是脈脈的流水”,,沒有什麽華麗的詞藻,“田田的”,“脈脈的”,樸實但讓人心動。

三月的久違的陽光隔著車窗照進來,雖不猛烈,卻也足夠的刺眼,帶來的暖意甚至讓人有初夏的錯覺。上下班都是迎著陽光,所以這樣的早春的陽光讓人又愛又恨。路上的雪都消融了,隻是公路兩旁的田野仍是一片茫茫的雪原,望過去讓人不覺恍惚,冬天並沒離去啊,而我卻身在何處呢?

早上聽新聞,日本的海嘯地震還有核泄漏,讓人類驚覺自身的渺小,天災人禍,人類確實索取得太多,是該反省的時候了。這樣的陽光,這樣的雪,我們還能擁有多久呢?

小提琴悠揚樂聲在車內回蕩,如優美婉轉的訴說,帶著淡淡的憂傷,演繹著繁複的美麗心情。這首門德爾鬆的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真的是百聽不厭。每次聽,似乎都有新的感受,新的驚喜。以前不會欣賞交響樂協奏曲,隨著年齡的增長,漸漸可以領會一些這些音樂的內涵了。原來人的心緒可以如此複雜,原來音樂可以表達如此繁複的心境。那些甜美溫柔的憂傷,那些輾轉潮濕的心情,那些糾結的惆悵,那些抉擇的紮掙,及至重生的欣喜激揚,就那麽自自然然地從樂符之間流淌出來,如此地貼切地靠近人的情感,甚至有時讓人不能不感慨語言的蒼白無力。

車內 CD的是KYUNG WHA CHUNG(鄭京和)的,據說更有激情些。隻是聽慣了穆特版本的,反而覺得那個版本更悠揚從容些,尤其是主旋律的層層疊進,同樣的激越,鄭版的不免給人一些逼迫感,而穆特版卻恰到好處地讓人興奮起來。也許這就是習慣的作用,如果一開始聽的是鄭京和版的,也許現在就會覺得這個音樂就應該是這麽的快節奏了。人就是這樣,總是很容易地把自己放進某個習慣的模式裏,然後在甘之如飴地享受這種由習慣所帶來的輕鬆的同時,承受由模式所帶來的固步自封的痛苦。

第一主題的優美旋律再次響起,音樂進入華彩樂章,在小提琴漸行漸緊,激越飛揚的樂聲中,涅磐的鳳凰在如血的夕陽中展翅重生。

總有些什麽是可以永生的吧?如涅磐後的鳳凰。如果 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我們的靈魂與音樂仍舊會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