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羅素-幸福之路<摘錄>

(2011-01-17 13:23:16) 下一個
聰明的人隻要情勢許可,是會感到快樂的,如果他發現對宇宙的思考一旦超過了某一極點就會使人痛苦,那麽,他就會轉而考慮別的問題。
 
缺乏熱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感到自己不被人愛,相反,覺得自已被人愛的感覺比其它任何東西都更能提高人的熱情。
 
是接受的愛,而不是給予的愛,才產生了這一安全感——雖然它主要來自於相互的愛。
 
完美之愛給彼此以生命的活力;在愛中,每個人都愉快地接受愛,又自然而然地奉獻愛;由於這種相互幸福的存在,每個人便會覺得世界其樂無窮。但在一種並不少見的愛中,一個人汲取著他人的生命之精華,接受別人的奉獻出的愛卻毫無回報。有些生命力極強的人就屬於這一類型,他們從一個又一個犧牲品那兒榨取生命,使自己壯實起來、得意非凡,而那些他們賴以生存的人則日見消瘦、頹廢、意氣沉沉。
 
他或她,每個人都要隱匿起自己的秘密,都在極力保存住根本上的孤獨和彼此間的距離,因而,這種性關係是一株不結果實的樹。在這種生活中,一切都是毫無意義的。我並不是說應該小心地避免性關係,因為在達到這一目的的必要步驟中,可能有機會產生一種更有價值、更深刻的愛。但我確實認為,隻有那種毫無保留的、雙方的人格共同升華的性關係,才有著真正的價值。在各種謹小慎微之中,對愛的過分小心或許是真正的幸福的最大敵人。
 
幸福有兩種,當然,這中間還有許多層次。我說的這兩類,也可以被稱作現實的和幻想的,或肉體的和精神的,或情感的和理智的
 
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對事業信仰是幸福的源泉之一。

與獻身平凡事業相近的是沉溺於某一愛好,然而,狂熱和愛好,在許多情況下,也許是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不是根本的幸福之源,而隻是對現實的逃避,隻是對某些極端痛苦的、難以麵對的時刻的忘卻。根本的幸福最有賴於對人和物的友善的關懷。
 
對人的友善的關懷是情感的一種形式,但不是那種貪婪的、掠奪的和非得有回報的形式。後者極有可能是不幸的源泉。能夠帶來幸福的那種形式是:喜愛觀察人們,並從其獨特的個性中發現樂趣,而不是希望獲得控製他們的權力或者使他們對自己極端崇拜。如果一個人抱著這種態度對待他人,那麽他便找到了幸福之源,並且成了別人友愛的對象;他與別人的關係,無論密切還是疏遠,都會給他的興趣和感情帶來滿足;他不會由於別人的忘恩負義而鬱鬱寡歡,因為他本來就不圖回報,也將很少得到這種回報。在另一個人心裏感到怒不可遏。暴跳如雷的特性,在他那兒,反而成了樂趣的來源,他平心靜氣地對待這些特性。別人苦苦奮鬥才能獲得的成就,在他則是舉手之勞,不費吹灰之力。他幸福,所以他將是個愉快的夥伴,而這反過來又給他自己增添了許多幸福。但是,這一切必須出自內心,源自誠意,它絕不能產生了源自責任感的自我犧.牲的想法。在工作中,它卻是糟糕的;人們隻希望彼此喜歡,而不想忍耐、順從。自然而然地、不耗心計地喜歡很多人,也許就是個人幸福的最大源泉。
 
世界廣差無垠,而我們自身的力量卻是有限的,如果我們把所有的幸福都局限於自身之內,那麽不向生活索取更多的東西就是很困難的,而貪求的結果,一定會使你連應該得到的那一份也落空。一個人,如果能憑藉一些真正的興趣,例如曲倫特會議①或星辰史等,而忘卻自己的煩惱,那麽當他漫步回到一個無關個人的世界時,一定會發現自己覓得了平衡與寧靜,使他能用最好的方法去對付自己的煩惱,同時得到真正的、哪怕是短暫的幸福。

幸福的秘訣在幹:使你的興趣盡量廣泛,使你對那些自己感興趣的人和物盡量友善,而不是敵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