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78)
2011 (89)
2013 (2)
2014 (1)
2019 (2)
2020 (1)
周五下班到家後,領導看出我狀態不佳,問:爾疾?
這個家夥最近把百家講壇下載到iphone裏,開車的時候經常聽。這幾天在聽諸子百家,聽就聽唄,還要拽,動不動給我來句子曰…….. 還之乎者也。
煩得我,懶得理。
領導看我不回應,以為我沒聽懂,接著說:翻譯成白話就是,你病了嗎?
……
我們家沒裝衛星天線,這些年,除了春晚,我基本沒看過國內電視台的節目。
因為搭領導的車,所以領導最近聽百家論壇的時候我也跟著聽了一點。
據說,易中天因為百家講壇,很是紅火起來。
這是真的嗎?難道我這樣有別於大多數的觀眾和聽眾嗎?我怎麽那麽接受不了他呢?!
我無才從專業角度評價他的講座,但是作為一個外行的普通觀眾,我怎麽覺得他既沒有學者的風度又沒有說書人的天分?我尤其接受不了他講話的腔式!說得難聽一點,他的形象和做派很適合在影視劇中扮演奸臣。
昨天,看到微風兄的新作,我認同他文中的觀點,我們在生活中,或許應該多想想,或許應該多給別人一些機會,解釋、觀察、或者驗證,盡量不要因為一件小事或者看了一個側麵或者聽信一麵之詞判定一個人。否則,以孔夫子之水準,尚有“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之誤,何況糊塗愚鈍如我們。
可是,俗人如我,喜歡一個人或討厭一個人都不是認真觀察或驗證後才下結論的。往往都是因為一些不上台麵的小事或感覺。
這個易中天,就這樣,被我打入“冷宮”了!我根本不可能給自己繼續觀察他的機會,因為我聽到他的公鴨嗓就難受。
說起曆史,很慚愧;朋友不好意思象葛公那樣嘲笑我,就說要送我書,我明白,他是建議我多看看史書。
學習曆史,使人睿智;我之所以如此膚淺,還是學習不夠.....
aptamer說得對,我對聲音比較敏感,受不了“破音”或者“吱溜兒,吱溜兒“的嗓音。想來,玄米的聲音一定悅耳動聽,大概和你人一樣,優雅從容。
不曉得阿蘇說的城裏男中音,我身邊有男中音,就不聽別人了~~~
以前,覺得文言文蠻難的;現在看,就沒那麽難了。簡約簡練的古味,讀來別有意境,尤其是詩詞。
把照片集中在一張裏, 沒有捷徑;好處是上傳的時候隻要上傳一張就好了。
嗯,很累,不過總算可以回來休息一段時間。
我看你的片片有不少都是把幾張歸攏到一大張裏,很麻煩吧?要事先先size好,沒有捷徑嗎?~~ 不好意思,懶人的問題~~
一霖回來啦~~~ 很惦念你呢~~~
玄米你那“現在還能迷惑很多人”的聲音,快請阿葛傳授如何錄音吧,放出來聽聽,俺都等不及去島上網聚的那天了~~~
有沒有人聽過文學城的裏薩思比亞的歌? 不光長得帥,那嗓音集所有知名男中音之優於一身,無比動人,功底不一般,不可錯過也。。。
我也喜歡國寶檔案,神神秘秘的,很吸引人。就是搞不清節目時間,隻能碰上了看。
我也不懂曆史,也不愛看。最近發現,年紀大了以前喜歡聽故事的嗜好變成了聽曆史故事了。中央電視台的國寶檔案也很好看,全是好聽的故事。
要真像aptamer說得那樣,grace對聲音有講究的話,那我們有朝一日見麵了也不會讓你失望了,我的聲音到現在還能迷惑很多人。不過我很希望這裏的姐妹有朝一日聚在一個美麗溫暖的小島。
確實是吃相難看!
嗬嗬,曆史也是我當年學得最差也最不感興趣的一門課~~
說起文言文,想起小時候學古文,跟風同學買的文言文的翻譯版本,覺得真好用啊,基本上老師上課不用聽了,留一本下來就好了,以後教小寧中文沒準能用上。
評書,聽進去的話,還是蠻吸引人的。以前,上中學的時候,聽過~~~
易中天就是“吃相”比較難看。
這是網上流傳的易式杯具:
http://img4.cache.netease.com/ent/2010/4/26/20100426222519402bc.jpg
謝謝玄米。看來,你對這個節目比較了解。
我不排斥央視讓學者說書這個方式,我隻是不欣賞這位講學人。
講三字經的錢文中教授是我能接受的,雅俗共賞,老少鹹宜;南京大學那位講張居正的也可以....
接下來我請領導去下載曾仕強。
我一直被領導嘲笑不懂曆史不愛學習。被他這樣嘲笑,一點都不冤枉,我的確是個沒看過史書之人。所以,聽三字經這樣啟蒙的東西比較合適~~~
你瀏覽博克蠻多。我沒看過名人博克。以前,去池莉的博克,,但她自己關掉了。
餘秋雨,隻看過文化苦旅,當時覺得還成。
這個問題我極有發言權,聽我耐心說幾句。
可以這樣講,沒有易中天就沒有今天百家講壇的火爆。易中天把三國演義由說書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境地,就是學者說書(沒有貶義)。所以當代老百姓也可以像從前不認字的老百姓一樣享受說書的樂趣了。
首先易中天肚子裏是有貨的,缺了這一條,上百家講壇的人都應該自慚形穢。事實上自從易之後,百家講壇就上來很多掛羊頭賣狗肉的半吊子學者,一派烏煙瘴氣。但有幾位講者真的值得一聽或者一看。我從來不追看,但經常是碰到好的講者不由自主地就會坐下來像個小學生一樣坐直身子聽下去,而且會在意下一次的時間或內容。我估計你可能會喜歡台灣學者曾仕強的東西,不妨拿來看看。他講得胡雪岩的故事真得是很好。他的那種儒雅風度,學者特有的那種優越和謙遜真是一種享受。前一陣講得易經也不錯。我還喜歡一位北師大附中高中曆史老師孫勝海講得孫思邈的故事,一個高中教師將孫的百年生平講得頭頭是道,把一個載入中國文化史冊的大醫學家研究到如此之地,真得是件令人欽佩的事情。他的那個怪聲怪調,不佳形象真的不是易中天能比的,但要是為了這個不聽那可真是一大損失。試想一下,一個活了百年的醫者會有多少神奇的養生之道和治病救人的故事。其實有時間也在想講得是真的嗎,可還是聽下去,這就是聽書的樂趣吧,你家領導喜歡完全可以理解。我上個月回國還找曾仕強的碟來著。當代中國把老祖宗的很多好東西都丟掉了,而且連拾回來的能力都沒有,再加上如今生活雖有了保障,道德卻無法尋找底線,中央電視台就搞出這麽一出節目來,既有說教。也有娛樂,學者們也有了生財之道,一好百好。
偶然我看到過易中天在海外人民日報的一篇短文,文章寫得也還不錯,所以認可了他。他們那一代人,能有這樣的水平不易啊。
餘秋雨就不多說了,所謂一瓶子不響,半瓶子咣當。不過現在一瓶子都響,那半瓶子不得使勁咣當了。不管怎麽說餘秋雨能再娶,而且取得是馬蘭,說明他是一個機會安排自己人生的人,應該學習學習才對。
我們都不能和微風比,他那讀古書的功底真是#¥%¥#,聽聽皮毛也可以了。
我一開頭看他的博客,隻知其人未聞其聲,看進出的。 後來好友專門送了碟子,聽看幾眼,就繼續不下去了。 現在偶爾還讀文。 餘秋雨的文字,唉,家長看得津津有味,我愣看不了,對餘的模樣和聲音都不感冒,可是對他的文字有種青光眼症狀,無法聚焦~~~